大唐之千古帝王 第543章

作者:贪玩蓝月

契苾何力“零四三”虽然是中途投靠大唐的,但此人心地坚毅,只要认准了大唐,就绝不背叛,其后半生也确实对大唐忠心耿耿。

不过在此之前,大部分的官员们还是因为他是外族,就总是认为其心怀不轨,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他,这些契苾何力都是能感受到的。

直到后来在贞观十六年,契苾何力被背叛的族人强行抓去薛延陀之时,还有很多人对李世民说契苾何力是“这些戎狄之族臭味相投,契苾何力加盟薛延陀,如鱼得水”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让全大唐都见识到了契苾何力的忠义无双!

契苾何力被强行抓到薛延陀之后,面对死亡的威胁,仍然宁死不从,甚至割下自己的左耳以表决心,绝不会背叛大唐,后来李世民在听闻之后都因此而落下泪来。

只是目前此事还未发生,所以在契苾何力看来,李祐能如此的信任他,着实是令他感动万分。

“当然,契苾大人的领军实力,也是有目共睹的。”李祐笑着回答道,“除此之外,我还会想办法去邀请父皇参与其中,以保证这个审查小组的绝对权威性!”

这下,已经没有人可以有反对意见了,李世民作为大唐唯一的天策上将,带兵的水平也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如果连李世民都认可了《三十六计》的话,你还敢质疑皇帝的决定吗?

“只不过,陛下现在连上朝都不愿,只望修身养性,那他会同意参与这个审查小组吗?”李孝恭疑惑的问道。

“李大人放心吧,我一定会说服父皇的。”

李祐微微一笑,他敢肯定李世民绝对会参与的。

在下朝后,李祐亲自去见了李世民,说明了来意。

果不其然,正如李祐所料,李世民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因为他和程咬金、李靖、秦琼和柴绍一样,是少有的见过四策之人。

“军略之学,确实要提上日程了,阳杰的这个提议大好,只是那大学之事,究竟是否有效果,还需再观望一番。”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就算目前还不知道有没有用,李世民仍然半点都没有阻拦国子监改国子监大学的事情,显然是对李祐这个“名誉校长”的设置非常满意。

“剩下的就是……《三十六计》吗?”

李世民定定的看向李祐,说实话时隔半年时间,李祐都没再继续写出其余三十二策,要不是李祐在《三国演义》里也多有描述三十六计,李世民都差点以为他忘记了。

而当得知李祐真有现实版《三十六计》时,和看《三国演义》的追更欲望一样,李世民迫不及待的就想第一个看到。

“如果你真有三十六计,不若先给朕一观?”

“这当然没问题,儿臣早就写好带过来了。”

李祐早就料到李世民这催更王的尿性了,反正三十六计的内容也不算太多,他是写好之后再带过来见李世民的。

李世民接过李祐递来的本子,展开仔细的阅读了下去…

只见在《三十六计》之中,分别有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嗯?

李世民看到这里,愣了一下。

“诶?等一下,怎么只有六个计策?”

李祐解释道:“父皇,这是《三十六计》的总目录,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而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

“原来如此。”

李世民点点头,向后翻去,果然除了他在之前见过的以逸待劳、围魏救赵、声东击西和欲擒故纵外,其余三十二计策也整整齐齐的排列在上面。

它们依次是: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连环计、假道伐虢。

“共友击敌,坐观其势。尚另有一敌,则须去而存势。则金蝉脱壳者,非徒走也,盖为分身之法也。故大军转动.而旌旗金鼓,俨然原阵,使敌不敢动,友不生疑,待己摧他敌而返,而友敌始知,或犹且不如。然则金蝉脱壳者,在对敌之际,而抽精锐以袭别阵也……”

李世民才刚看了开头,就已经如饥似渴的一句一句的读了下来。

李祐也在一旁耐心的等待着,等李世民终于读完之后,他将《三十六计》小心翼翼的放在旁边,长长的出了一大口气。

“有此一书,大唐将才日后无需再愁!此书堪称大唐之国宝都不为过啊!”

第512章 拖更王李祐

李世民参与的消息传出来之后,这个审查小组,当然是无需质疑的成功建立了。

并且因为军略之学的成立是立刻进行的,所以就在当天下午,一场关于教材的审查就现场召开了。

“你们说,楚王殿下的这什么《三十六计》,真能成为教材吗?”

“我看悬!审核小组的名单已经公布出来了,上面全都是些传奇名将,他们的眼界之高简直难以想象啊!”

“但……之前程大人不是还说,秦大人、李大人和柴大人都认可了楚王殿下的这《三十六计》吗?”

“那……那也只是其中四个计策而已!谁能保证整个《三十六计》,都能有这样的水平呢?”

在台下众人尽皆议论纷纷,还有几个人险些因为这件事而吵起来。

没错,这一次的审查,参与者不仅有审查小组,还有其余的群臣百官们。

不过不同的是,他们并不直接观看《三十六计》11,而是现场等待将军们的意见,这样在将军们的意见出现分歧时,他们也方便直接谏言参与到讨论之中,换言之就是个小型的朝参。

只是其中大部分的官员们,对于这《三十六计》还是很不看好的,毕竟这是多少年都没出现过的军略一学,你一个毛头小鬼就自信能写出军略方面的权威教材?

而且其余几个学科的权威教材,都是四书五经那等圣人大能的作品,纵使你是当朝公认的天才,可想与历史上的圣人大能相比,却还是远远不够格的!

那在这种情况下,你楚王李祐又何德何能觉得自己的作品能成为和四书五经同一级别的教材?

“陛下来了!”

这个时候,审查小组的成员们纷纷开始入场。

为首的便是文武百官们多日未见的李世民,好久不见甚是想念啊……只不过因为楚王殿下对政务的处理都很不错,所以众人对希望李世民回归的愿望也日渐薄弱。

换句话来说,就是……貌似不管是楚王殿下摄政监国,还是陛下亲自上朝,感觉好像都没什么区别诶,陛下的存在感已经越来越薄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