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霍格沃茨的转校生 第39章

作者:乐子宁

林德将散发幽蓝灵气的手掌按在丽塔的额头,她造型夸张的眼镜后是一对惊恐的眼珠。

“丽塔·斯基特。未在魔法部注册的阿尼玛格斯,在你变形成小小虫豸,肆意窃听他人的秘密时,一定为此感到愉快。你喜欢这种躲在暗处的感觉,你喜欢这种靠文字颠倒事非,扭曲真相的感觉。你没有任何所谓的记者良心,你的一切行为都是在为自己牟利,用无底线的夸张言论,惊爆读者的眼球,好让报纸多卖出几份,让报社多采用你的稿子,多分你两枚加隆。”

丽塔的脸色已经变成了石膏像那样的惨白。

林德浑然不在意这番话引发了多么剧烈的哗然。记者们已经簇拥上来,把长桌团团围住。

闪光灯已经制造出了一片炫目的白昼,刺激着丽塔泛出血丝的眼球,她的眼角不由自主地流出泪水。这甚至让她这张平庸浮夸的脸,看起来都有些可怜了。

但他只是继续往下说,语调就像傍晚沿着城郊街道漫步的闲话一样轻松。

“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我会知晓这些?所有探究隐私的人,终究也守不住自己的隐私。丽塔,丽塔,丽塔,你给我出了个难题。你造成的影响让我的名声变得难堪。不过你会知道,我其实不在乎名声。我在乎的是,你为什么不尊重我的警告?没事的,这都无所谓的。我会解决你带来的小小麻烦。”

林德环顾嘈杂纷扰的人群,无视了所有人的话语,他说:“是时候给你们一点小小的变形术震撼了。”

麦格教授在他身后哀求:“别这么做,德·林。”

“教授,请您见证,林德的永恒变形术。”

于大众瞠目的惊恐中,林德缓缓抽出了丽塔的灵魂,这灵魂的思念体散发腐烂的黑气,很符合人们对她的印象。

“黑巫师!他是个杀人犯!”人群开始惊慌逃窜。尖叫声仿佛拉响汽笛。

也有敬业的记者留在原地,他们一定要如实记录下眼前可怕的一幕,把德·林残忍的本质揭露给世人,让大家知晓,一个堪比黑魔王的邪恶角色出现了,出现在对角巷,出现在霍格沃茨,出现在风雨难安的魔法界。

林德没有在意环境的纷乱,他只把这些尖叫当作背景的白噪音。

接下来,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强光从林德胸前的高塔之眼射出,具备永恒属性的魔法能量狂涌,注入了丽塔·斯基特失魂的躯体中,一条炽白的光带将此血此肉包裹,令其失重漂浮。

米勒娃·麦格右脚后退半步,左脚却向前移动,她一个踉跄,几乎要摔在桌上,她苍老干瘪的嘴唇颤抖,眼球震颤难以自制。她很想闭上眼睛不去看这恐怖的一幕,但她无法不让自己目睹、见证此变形术魔法之奇迹。

强大的巫师拥有将他人恶意变形的能力,这通常会带来很恶劣的影响,被变形的受害者的心智将遭受巨大创伤,哪怕恢复原形,也会残留那变形后的体验与感观,令人性情大变。长时间变形带来的后果甚至是不可逆的。

但这只是寻常的人体变形,强大、邪恶、不道德,仅此而已。

这种恶意变形永远无法企及林德在此时此刻展现的技艺。

那被称为永恒变形法则的恐怖真理,那揭示了世界历史可以被扭曲、篡改的混沌真相。

麦格的脑海里闪现那篇论文上的文字。

“——永恒变形的关键步骤在于,寻找一种超越时间的永恒物,替换存在于历史的现实物。令永恒物向过去蔓延,使得被变形的不再是当前时刻的物体,而是这个物体的整个过去。”

林德没有在文章里阐明“永恒物”的性质和获取途径,正因如此,巫师界对永恒变形法则的探索才无从下手。他提出了一个具有逻辑自洽性的理论,但因这个理论不可证伪,而被变形术研究者们认定是信口开河的狂想。

麦格教授也曾是这样看待永恒变形法则的,她还劝林德把这条法则从论文里删去,以免影响到人们对本质变形法则的看法。

但此时此刻,目睹此情此景,她才豁然惊觉,林德早已经找到了所谓的“永恒物”,他的理论是真实可行的!

巫师,真的拥有改变历史的力量。

“梅林啊……”麦格教授发出无力的呢喃。

丽塔·斯基特的血肉在魔法能量中扭曲,构成她身体的色彩开始混淆,她的躯体轮廓开始变形。

林德没有关注那团正在扭曲的失魂之躯,他对手中颤抖的女巫灵魂低语:“我知道你的阿尼玛格斯是一只甲虫,可我认为你的灵魂却是一条食腐肉的鬣狗,贪婪、狡猾、睚眦必报。所以我就让你表里如一,我让你活成自己心灵的面貌。别担心,我不会杀了你,我甚至特意抓出你的灵魂,保留你的记忆,因为我要让你生活在鬣狗的身躯里,生活在一个丽塔·斯基特不曾诞生的世界里。现在,可以开始恸哭了。”

第72章 英伦在下雨

丽塔的灵魂果然开始恸哭,无声的,悲怆的。

脱离了她那平庸奇葩的身躯,丽塔的灵魂就像存世的一缕幻影,凄凉的灵魂之泪落从下颌滴落,消失在半空。

晴朗的天空忽然稍稍黯淡了一些,变成了还算明朗的阴天。这骤然的昏暗让人心头一跳。

没有堆积的云。

但这个世界下起了“雨”。

麦格教授站在“雨”中,对角巷沐浴在“雨”中,整个英伦三岛,欧洲与北美的部分地区,同样沐浴在“雨”中。

这雨水并非从天空落下,它不是水循环的一部分。

这些雨并非由水分子和尘埃构成。

麦格教授感受到了彻骨寒意,她仔细盯着面前落下的“雨滴”,它们是凭空冒出来的,是从虚无里挤出来的,是一种细短的半透明玻璃色线条,飘在半空,可以穿过任何物体,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当“雨丝”穿过她的掌心时,一股难言的潮湿感蔓延开来。

被浸湿的并非血肉之躯。

这是一场落在灵魂上的雨。

所有的震骇、惊恐、愤怒、哀伤、不解、迷醉、敬佩,所有情绪都被这场无端的微雨冲刷殆尽。

林德站在原地,他仰着头,将这场“大雨”尽收眼底,麦格教授注意到,这些雨点没有触及他,仿佛他穿了一件无形的雨衣。

“德·林,这些雨是从哪儿来的?”她口中的话语已是无比的沙哑酸涩。

麦格教授看到记者发布会的长桌在雨中扭曲,看到那一张张魔法照片里,丽塔·斯基特的形象变得模糊,如画面的污渍被水冲去。《预言家日报》上那篇抹黑转校生德·林的头条文章,渐渐变成了一则飞天扫帚的宣传广告。

她看着那团漂浮在半空的女巫身躯,一点点变成棕毛黑斑的非洲鬣狗。

麦格教授渐渐想不起丽塔的面容了。

作为变形术大师,精研过林德的论文,她知道出现这些异常情况的原因是历史被篡改。

林德站在“雨”中,心情舒畅,他为教授解答疑惑,语气难得的高昂,仿佛在散布真理与福音,“这些是世界的思维弦。是历史的记忆体。我们正身处宇宙的灵魂中呢。”

“宇宙的……灵魂?”麦格教授苍老的脸庞上露出天真的笑容,她接受了这个说法,并为之深深感动,“真美啊。”

“麦格教授,好好看着这场雨吧。哪怕你无法记住这一切。这个宇宙最绚烂的景象并非星云诞生,也并非生命星球上的姹紫嫣红,而是历史被埋葬时,落下的这场大雨。今日的英伦三岛在为你哭泣,丽塔·斯基特,你的名姓将被世人遗忘,而伱的牺牲,也为我揭开了魔法根源厚厚帷幕的一角。”

人们都说,过去不可改变。

不,宇宙可从未这样宣称。只不过它把篡改历史的方法,藏在了最深邃隐秘的根源背后。

想要触及根源,有两个方法。要么通过改造自己,让灵魂上升,接近那至大的真理,要么就背负起忤逆之罪,伤害根源,令其自行暴露。

林德并非第一次这么做了,相较于前次使用永恒变形术,篡改了一块紫色头巾,对历史的影响非常之小,篡改一个活人带来的后果严重得多。尤其是丽塔·斯基特这种活跃份子,她的一生虽然对整个魔法界没有做出什么贡献,但她过去存活的痕迹,她耗费的资源,她炮制的文章和获取的影响力,构成她生命色调的一切,这是一笔复杂的债务。

现在,丽塔的存在被永恒变形术抹去。她不曾出生过,她不曾以人类巫师的身份生活在这片大地,取而代之的是一条莫名其妙的狗。

她留下的空白,将被历史以怎样的方式去弥补呢?

林德也不知道答案。但他会记得关于丽塔的一切曾真实存在过。

这些宇宙的“思维弦”在发挥作用,在编制真相,把历史这块绵密厚实的布匹上的破洞进行修补。这个过程中受到影响的可不只是人们的关于丽塔·斯基特的记忆。她在社会生态位上留下的空缺会有人填补,但那注定不会是一个与丽塔相似的人了。

所以,那个采访转校生林德的记者不是丽塔,而是一位名叫珍妮弗的报社新人,他们在霍格沃茨进行了友好的交谈。《预言家日报》刊登的文章是《一个有趣的灵魂——与天才巫师德·林的第一次接触》,并没有放在头条,而是第三版的左侧。

没有接下来发生的闹剧和骂战,霍格沃茨的学生们没有鼓动家长写投诉信,奇洛教授也没有雇佣巫师去威胁无良记者,同样也不存在这场公开的记者发布会。

麦格教授眼中的雨越来越大了。世界的思维弦无声翻涌,宇宙的潮汐在静谧呼啸。

对角巷的天空不断晦暗下去,这重历史就像被塞进一个密不透风的垃圾袋,准备丢入深渊。漆黑的,比至深的夜晚更幽邃的夜幕笼罩了穹顶。一切事物都像是消失在黑暗里,只剩下那些发出绮丽光辉的“雨丝”,还有那个名为德·林的转校生。

她看着林德将手中的灵魂慢慢塞入非洲鬣狗的身躯,这头呆滞的动物很快变得灵动,它发出待宰牲畜的凄厉吠叫,但立即又因恐惧而刹住了声音。

麦格教授流下难以诉说的泪水,她恳求道:“德·林,请你不要,你是个好孩子……”

“嘘,别担心,教授,就当这一切都是梦吧。您不会记得的。只需要一眨眼,接下来,你会在霍格沃茨的课堂上醒来。”

世界的黑暗比梦更深沉。

跨过比黑暗更黑暗的极限,就像是一次闭眼,一次失神,终究睁开了眼,回过了神。

麦格教授站在教室,此时窗外早春的日光和煦,落在讲台上,有融融的暖意。

台下的学生们仰着头,面对突然一言不发的教授,都露出疑惑的神情。

麦格教授轻抚额头,她顺着先前没讲完的话题继续下去,“……正因如此,你们要留心周围的一切,要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去分析,去思考,事物的细节,事物对环境的影响,这样你们才能入门本质变形术。”

她的话语越来越流畅,小巫师们若有所思,高大的格栅玻璃窗透入的阳光更加明亮温暖。

课程结束,继续生活,继续上课,继续生活。直到她某天前往对角巷,看到那条在街角孤零零徘徊的鬣狗。毛发脏污,嘴角还残余包装纸的残渣,看起来疲惫非常。

“这里为什么会有条非洲鬣狗?”

“很早的时候就在这儿了,生活了有四十多年了吧。作为一条鬣狗,真是长寿。”

麦格教授若有所思,那条狗忽然冲到她面前,发疯似的吠叫,然后流下泪来。

“或许是生了病。”她匆匆远离了疯狗。

这件事让麦格教授觉得离奇,回去后一直惴惴不安。总觉得在良心上有所亏欠,自我反省,她想到当初应该给狗买些口粮,好让它度过寒冬。

再后来,麦格教授回对角巷时找不见那条狗了,问起别人,有人说鬣狗外出流浪,也有人说是误食了巧克力,或许已经死在了哪个角落。

生命总有终结,死亡对一条流浪狗来说也不算太坏的结局。至于流浪,它本来就无家可归,在哪里都是流浪。

对角巷的街道洒满明丽和煦的日光,米勒娃·麦格在料峭春风里整了整女士礼帽,脚步端庄地回归正常生活,夜晚的时候也不会回想起鬣狗的泪水了。

“神在他天上的国里,尘世间的一切皆是寻常。”——《极乐迪斯科》

要开始引入艾尔登法环的剧情线了。

马拉松之兽,爹来杀你了!

PS:求追读,求票,求打赏,谢谢喵

第73章 交界地之神

1992年二月份的伦敦还冷着呢。单纯的冷倒是不可怕,可怕的是空气还很潮湿。寒气不知不觉就沁到骨子里,体质稍差些的人,一出门手脚都是凉冰冰的。

林德看着身旁不断往手心呵气的年轻女人,她的气度幽静胜过晚开的百合,黯淡了赐福的眼眸是漂亮的海蓝色。

他注视这件作品,在心里考量她所表现的智力与情感。

“冷的。”女人注意到林德的目光,就把冻得发红的手掌递过来展示给他看。

林德用变形术给她加了一双鹿皮手套,戴上后暖融融的。

“谢谢。”

“你想起自己的名字了吗?”

她只是摇头。

“那你的过去呢?可曾想起来一点?”

她也只是摇头。林德还记得第一次和她说话的场景,那时候她就像个呱呱坠地的婴儿,眼眸里流露着对世界一无所知的清澈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