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老师:学生迟到,我也迟到 第99章

作者:没有手机了

这一点,全国上下高中几乎是做到了统一。

这边,凑巧看到撤回的两条消息。

王老师无声扯扯嘴角,不过让她感兴趣的是,刚刚出现在微博热搜上的女老师。

讲个《西游记》就上热搜了?

王珉心中颇感疑惑,直至她打开了尤文文的直播视频.

“噢噢噢,原来是这样。”

“我怎么没有想到!这老师的文学功底深不可测!”

“原来还能这种形式上课,想想就有意思!!”

身上的疲惫浑然不见,王珉面色兴奋地分析尤文文直播课程,全然是无比赞赏的神色。

“这样的老师才配叫做人民教师!”

“学生如果感兴趣,可以作为引子好好启发一下!”

不单单是这一位老师。

尤文文彻底在晚上爆火后,这样的现象每天都在不同的底层教师身上发生。

龙国教育科学研究大楼。

庄严肃穆的大楼内部静悄悄的,暗灰色的基调,进出工作人员全都穿着标准的体制服。

一层是展馆和会客大厅。

二层、三层是办公与日常开会的地方。

四层、五层按照职位分布不同科室办公室。

在往上走,需要职位等级更高的人员生物识别才能进入。

因为。

这里是负责龙国各大国家级教育考试总部。

社会上所有大型选拔考试的出卷中心。同时也是教育考试的总部署,属于国家级机密。

四层。

某间公共网络资源查询室。

陈明站在房间正中央。

他也是体制内教育口的工作人员,负责和高中对接各大相关考试。

因而也对高中相对熟悉。

但此时,陈明目瞪口呆,视线停留在尤文文微博热搜的词条上。

第113章 于九喆老教授的注意。

先说应试选拔了这么多年以后,红楼梦居然记得这么清楚?

很多细节是他们这种科班出身的人,都不知道的。

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她居然将这一切串联起来,证明了一个全新的解析视角。

在他初步看来,并没有任何漏洞!

还有随后的《桃花源记》两个版本全然不同的风格,星际桃花源记牵扯的更多是科学。

虫洞?他不懂,姑且不说。

但这后面一个阐释角度.

世代职业渔夫不可能在自己的地盘迷路,驱邪避灾寓意的大片桃花林,绝对不可能同时开放的桑葚、竹林、桃花。

千般万般诡异只有尤文文提供的方案才能解决。

“这,出了她的解析角度,谁还能完美解释出另一种答案!!”

陈明脸上表情渐渐从疑惑,震惊变为无比的狂热。

他知道,这绝对是经典名著研究大跨度、历史性的进展,文学界一次震荡!

无人的网络资源查询室,陈明一边感叹着“我天,居然是这样”“这位老师简直神了!”,一边飞快翻阅相关热搜记录。

前几节课都是从热搜上了解到的片段,而最近的《西游记》更是让陈明不寒而颤!

“红楼之中是鬼异图画,《西游记》不是真的西游。这简直太大胆了!!怎么会讲的这么好!!”

“天呐!!讲真好,文学就是这样反映现实社会啊!!”

陈明震撼不已,再看尤文文,凛然是人生导师,国学大师级的人物!!

陈明如此激动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都说长时间的工作几乎就变成了人正常生活的一部分。

而他就职于这座教育研究大楼,虽然在别人眼中拥有了一个体面且荣誉的工作,但是体制内工作的弊端显而易见。

那就是人情世故。

在其他职场中,你不满意环境可以换,你不满意你的领导可以反向开了他,在找工作。

而在这里,几乎是铜墙铁壁般稳定,将会持续工作大半辈子的岗位、环境、同事,天天都会见到。

而你要做的也不是提供创意性的建议,和有创造力的工作,每天就是重复性的、稳定的、在鸡毛蒜皮的人际关系中弯弯绕绕。

心中热爱文学,压抑风骨的陈明,眼中最痛恨的就是这种事情。

而在尤文文身上。

前有不惧领导的打压,霸气辞职。

后有毅然革新文学解析,推陈出新。

这就是为什么他这么敬佩尤文文,再尤文文身上,他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自己曾经最想成为的模样!

而如今,他只能在日复一日的稳定工作中蹉跎岁月。

人情世故这几个字,更像是他的枷锁,是无法避免的存在。

“唉”

盯着屏幕沉默良久,直到眼睛发酸,陈明缓缓叹了一口。

就在这时候。

忽的。

他身后传来一点动静。

“工作时间,你在这看什么?”

陈明闻声望去,看到门口的人心中惊讶不已。

一时间竟站在原地忘记了应答。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于老,于九喆教授。龙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士,同时也是华清大学文学系的老教授。

是这教育考试总部署大楼中,部门的总负责人。

于老作为多年的高考最高出题人,各种奥赛,中学、国家级大赛的出题都由他把控负责。

是文学研究领域泰斗级人物,现代国学大家,行走的知识宝库。

面对这样的人物,陈明的反应有些紧张。

他此时呆站在原地,表情略显局促。

和于老面对面沉默几秒才猛地回神,心中越发慌张。

老教授既是研究学者,又是负责高考部门的总部署。

在职位方面,可以说是他上司的上司。

陈明这样的小职员,平日里几乎是不会见面。

再加上陈明心中对大学术家油然而生的敬仰心理。

这会突然撞见,自然是有些紧张。

只见陈明组织好语言,紧接着开口道。

“于老,早,我在查看一个女教师的资料。”

“哦?”

于九喆年过半百的身子还是很硬朗,缓缓走向陈好奇地应声道。

“是的。我发现最近一个上微博热搜的女老师。”

“其之前是沪市实验高中的语文教师,最近离职在影音平台直播上网课。”

“这位年轻女老师上了几次经典名著解析课,我觉得讲的还挺好的。”

陈明接着解释道。

能在二层公共会议室见到陈明,也是因为于老打算出门办事,路过这里就听到房间中传来一声声感叹。

出于好奇,便看了过来。

这边于老听到陈明提及“网课”一词,注意力突然被吸引了了去。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

这个世界并没有经历“大型重度流感疾病”,自然没有网课普遍进入学校课堂,师生社会对于网课已经见怪不怪的现象。

于老心中所想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席卷教育界,学生课上课下的授课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教育是面向的一代又一代新生儿,他们这个领域,是充当其冲要迎接时代发展。

尤其的网课已经作为一种全新教育模式,席卷全球已经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

需要整个负责高中生教育考试部门特别关注和研究.

心中思考有关网课建设的相关问题,于九喆对于陈明解释的女教师没有做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