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陛下请自重,臣不想升官 第83章

作者:轻不语

“凡哥儿。”

茶楼楼顶,一处不起眼的角落边,一袭红衣的红玉和青年文士张开灵力护盾,极目远眺,和其他人一样死死地注视着王府大门。

“你说,那位陆总督,能活着从禹王府走出来吗?”

青年文士略微思索,接着摇了摇头。

“不可能的。”

他直接做出判断:“禹王根植禹州多年,仗着先帝的纵容,一直残暴无比,一人独占禹州三成资源,各种天材地宝、灵丹妙药、法卷灵装无数,而且他身为一品亲王,按大夏制,能够拥有一千王府侍卫,加上王府之中定然有各种威力强大的大型法阵加持,禹王卫在主场作战简直如虎添翼,即便是洞虚境的强者,都不一定能够拿下,更不用说其他,朝廷现在又有多少洞虚境强者能供其驱使?”

“所以,除非调集成建制的禹州卫发起强攻,否则根本奈何不了禹王,那陆晨虽然算得上是个好官,但是太冲动了,不懂谋国先谋身的道理,居然只带区区数十名侍卫强攻王府,估计是想要仗着极道之剑强斩禹王,殊不知对方本就极其霸道,向来嚣张跋扈,又怎么可能甘心束手就擒?”

“恐怕,他现在就已经身首异处了吧,死在禹王卫的刀下了吧。”

“是么……”

红玉沉默了,但是对此却不置可否。

片刻后,她又再次开口。

“如果…我是说如果……”

她抿了抿嘴唇,而后继续道:“若是陆总督有能力强行攻下禹王府,他真的会杀了禹王,给那两个村子无辜惨死的八百余口村民一个交待吗?”

“不会。”

青年文士斩钉截铁地道。

“为什么?”

“很简单。”

青年文士一脸理所当然:“因为天底下所有的官都知道一个真理,那就是——皇族不可轻动,否则极有可能万劫不复,要是没有天大的理由,杀死皇族就是自断仕途,放弃借天下之势触及仙路的机会。”

“两州总督说到底只是临时派遣的官职,虽位高权重,但到底只是一时,他总归是要回到庙堂谋取高位以求左右天下大势的,怎么可能会为一地百姓做到这种地步?修士再怎么秉性纯良,也不会拿自己的仙路当赌注,他陆晨若真有这个能耐,最多也就押着禹王回京交给天宗府,这样也算得上是给遇害的百姓一个公道了。”

“这个天下,终究是修士的天下,大夏王朝的主人,终究姓姜。”

最后的那句话重若千钧,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这样啊……”

红玉沉吟一声,面色有些黯然。

她知道,世道的确如青年文士所说。

修士一心求仙问道,入朝为官治国安民,本质上只是借助天下大势触及飘渺仙道的手段,而非目的。

但不知为何,方才在曲儿村远远看着陆晨那毅然决然的眼神时,她却莫名感觉到了一丝异样的感觉。

她下意识地觉得陆晨和其他修士似乎不太一样。

“那…”

红玉习惯性地揉搓着衣服下摆,神色颇为迟疑地道:“他要是真把禹王杀了呢?”

“呵呵…”

青年文士摇头一笑。

“如果世间真有如此伟丈夫,而且又能身居高位,那大夏的天下,就真的有救咯。”

停顿了一下,他又一脸笃定地道:“而且我等也不必再追随圣公了,直接追随他即可,只要保他无虞,天下自安,我等又何必去做那累及苍生之事?更何况有他这种无双国士宰执天下,这大夏极有可能再次迎来盛世,甚至是极盛之世,国本如此稳固之下,圣公等义军……”

咔哒…

还没等青年文士说完,不远处的禹王府府门突然发出一声巨响。

与此同时,天空中原本浓郁无比的水之灵气突然毫无征兆地飞速朝外侧扩散,持续了大半天的暴雨骤然停歇,笼罩了禹州大半个月的阴云,也在这一刻逐渐有了消散之势。

咔哒…咔哒…

云消雨歇的刹那,清脆的马蹄声在众人耳边响起。

这一刻,无论是禹州知州赵平和推官等数个禹州地方官,还是一众世家大族、豪门士绅派来的人,此刻全都屏息凝神,注视着禹王府门中逐渐出现的模糊身影。

哒哒哒…

马蹄声愈发频繁,门中的身影也越来越清晰。

约莫几息之后,为首之人终于纵马踏出王府大门。

而就在这时,一道阳光陡然刺破乌云,倾洒在王府门前的一小片区域,接着不断向四周扩散,使得那里的光景清晰无比地展现在众人的视线中。

当他们看清那道身影的瞬间,几乎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难以置信之色。

“这…这怎么可能……”

赵平猛地站起身。

只见那一小片沐浴在阳光的区域中,陆晨面无表情地骑在御马上,控制着马匹不疾不徐地朝前行进。

他一只手握住缰绳,而另一只手,却抓着一个血淋淋的物事。

日光照耀在他那并不算高大的身躯上,仿佛为他披上了一层圣洁的外衣,让他看起来莫名有股神圣而凛然的气息。

符嬅落后于一个身位,跟在他后面,方玉等十来个浑身浴血的玄极卫紧随其后。

他们立身于光芒之中,在周围昏暗的天色下步步前行,仿佛一道刺破黑暗的光芒,显眼无比。

赵平等人死死地注视着陆晨手中抓着的,让他们熟悉无比的面孔。

“嘶!”

反应过来后,他们不约而同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厮…竟然真的杀了禹王!”

而在屋顶上,方才侃侃而谈的青年文士此时却是目瞪口呆,嘴角不断嗫嚅着,却是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凡哥儿…”

红玉重重地吸了口气,脸上满是明媚之色。

“方才你说,陆总督是能安定天下之人,对吧?”

青年文士:“……”

第105章 圣人

曲儿村郊外。

陆晨在一座刚立下不久,高两丈、宽三尺的石碑前盘腿而坐,看着上面透着一股悲凉之气的碑文,脸上没有一丝表情,不知道在想着什么,久久无语。

石碑旁,除了匆忙准备的祭奠之物外,还有一个血淋淋的布袋。

在他身后,只有符嬅一个人默然陪伴。

其他玄极卫大多都在禹王府收尾。

诛杀禹王,偌大的王府肯定得由官府接管,里面的一切除了能直接证明是非法所得之物需要物归原主以外,其他都要收归朝廷,这种事必然会牵扯到各种繁杂的程序,没有大量人手肯定是做不了的。

同时,符嬅还以皇族之物不能经由他人之手为由,拒绝了赵平派人过来协助的“好意”,暗中下令除了方玉等临时地方官以外的所有玄极卫极力搜查王府,寻找一切可疑之物。

而方玉这个代理知县则回衙门办理公务去了。

不管怎么样,生活还得继续,活着的人还要为生计奔波。

方玉作为一县父母官,无论怎么样,都得为全县百姓考虑,这是县令的职责所在。

天色逐渐暗淡了下来。

符嬅突然抬了抬眼眸,看着陆晨莫名显得有些萧索的背影,不由轻叹一声。

“陆总督,人死不能复生,多想无益。”

她走到陆晨身旁,轻声道:“而且你已手刃禹王,为曲儿村和沟儿村的村民报了仇,把能为他们做的都做到了极致,作为两州总督,为一地百姓做到这等地步,已是绝无仅有,足以无愧于心,何必再纠结于此?”

陆晨摇了摇头。

“不过是求一个心安罢了,就算为他们讨回公道,对已经惨死的他们而言有什么意义?”

“死了就是死了,人死如灯灭,死后无论发生什么,禹王继续逍遥法外残害百姓也好,伏诛偿命也罢,与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难道他们还能得到任何补偿不成?”

顿了顿,陆晨缓缓抬起手,轻轻触摸石碑边沿。

“而且,这世上并非只有一个禹王,也并非只有一个沟儿村和曲儿村,只不过这里发生的惨剧刚好被本官遇到罢了,本官能为这里的沟儿村和曲儿村讨回公道,又如何为其他地方的【沟儿村】和【曲儿村】讨回公道?更何况所谓的公道于已经惨死的他们而言几乎没有任何意义,百姓所需要的也不是事后的公道,而是有饭吃、有衣穿的安稳日子。”

“在根本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以后肯定还会有更多的【禹王】,更多无辜枉死的百姓,民乃国之根本,若是世道一成不变,百姓没有立身之地,大夏的天下,总有一天也会如历代王朝那般,陷入治乱更迭的循环,万劫不复。”

听到这颇为深刻的话,符嬅顿时微微一怔,下意识地思考了起来。

片刻后,她看向陆晨的目光悄然透出一丝异样。

身为圣武双修,而且修为步入洞虚境大圆满,距离大道归一的归一境只有一步之遥的顶级修士,符嬅不仅战力非凡,才学亦是不俗,到了她这个境界,道晶稳固,悟道已经变得极为艰难。

但是方才,在陆晨话音落下的瞬间,她却突然清晰地感觉到灵魂之中那稳固得如同一潭死水的道晶,竟微微荡起了一丝涟漪。

虽然没有参悟什么,但仅仅如此,对她而言已是极为难得。

她走到陆晨身旁,屈膝坐下,而后轻声道:

“陆总督,你入仕的抱负是什么?”

陆晨稍微思索了片刻,便一脸淡然地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短短一句话,便让符嬅忍不住身形一颤。

果然么……

穷苦出身的她不由得摇了摇头,声音莫名变得柔和了几分:“这种抱负,在这个几乎万年不变的世道,真的有可能实现么?”

“不试一下,怎么知道呢?”

陆晨收回手,接着双手往后一伸,撑在地上,仰着头,凝视着石碑上刻着的一个个名字,缓缓说道:“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的,无论其结果如何,成功也好失败也罢,皆可无愧于心,无愧于朝廷,无愧于天地万物,如此,还有何可虑者?”

符嬅沉默了。

她能从这番话中,感受到一股难以言喻的决意。

改变这延续万年的世道,其难度比改天换日更甚。

但即便如此,她依旧没能从陆晨身上看到一丝畏惧和动摇。

坚定得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