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战神崛起 第886章

作者:迷你小龙

“呵呵!不理想!近段时间老毛子国内的情况呢?”

“老毛子啊!他们东欧的情况还算好。不过西西伯利亚的情况就恨糟糕了。因为他们从我们这里获得的工业机器全部都是用粮食换来的,而粮食又主要是从西西伯利亚征集来的,所以现在他们的西西伯利亚的人口流失很严重。

现在我们统治区内的老毛子人口已经达到了五千多万,他们西西伯利亚那广袤的土地上只剩下一千万左右的百姓了!其余百姓都已经逃难到了我们的统治区内!”

张汉卿再次说道。

“呵呵!人口流失严重吗?五千多万。看来我们的移民计划可以增加了。这些年因为我们国家鼓励生育,加上我们的本族百姓也有多子多福的说法,所以近些年我们的人口增长很快。

前段时间民政部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现在我国的本族百姓已经有五亿五千万左右的人口了。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啊!

现在朕决定向西伯利亚进行移民,根据朕的初期目标,将会移民三千万百姓过去!”

韩凌说道最后的时候就说出了移民计划。

移民计划!

这是韩凌准备已久的一个民族融合计划。对一些民族采取融合,彻底的将他们融入到大汉帝国当中来。、

“移民计划?三千万?这怕是要花费不少的资金吧!不提资金,就算是这三千万百姓所要消耗的粮食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詹宁公皱眉说道。

“我们倒是不用担心粮食!因为今年种的是杂,交种子,不论是北方还是南方的收成都很好。今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比去年翻了八倍之上。也就是说我国今年一年的粮食总产量比以前八年的粮食总产量都还要多!”

韩凌爆出了今年大汉帝国的粮食总产量。

这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高产种子的原因。

其次还有开垦荒地,印尼这些地方增加的粮食产量。

根据韩凌的估计,明年粮食产量还要不断的翻倍。原因就在于能源转换器。

之前说过能源转换器现在可以将沙漠变绿洲,废弃的土地变为肥沃的土地。

现在西北地区已经开始呈现出了效果,大片大片肥沃的良田开始出现。

那些本来是不能耕种的土地,现在已经可以耕种。而且这些地方都是地势平坦,十分适合使用机械农业。

不要忘了,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那可是秦汉隋唐的重要粮食产地。

一旦恢复,其粮食产量肯定不低。

506章:二战前奏爆发

“八倍多?”

当韩凌说出这个数字后,在场的所有人都吓了一大跳。

这个时代的人都不知道高产种子的厉害,一亩地的粮食产量也就是一两百公斤,不像后世,一亩地少于六百公斤,那都不好意思说丰收。

要是你一亩地才四五百公斤,那简直就要被人给笑死,指不定谁又在背后嚼舌根子。

所以现在韩凌说出今年的粮食产量是去年的八倍多时,詹宁公他们都吓了一大跳。

他们是军方将领,对民生这些不怎么关注,他们没想到大汉帝国的粮食总产量一下子增长这么多。

“不过陛下!如果帝国本土的粮食产量已经这么高,那卖与帝国的军事武器,何须要用粮食这些交换呢?如果用其他东西,也许就会更好!”

听到有这么高的粮食产量,张汉卿当即就不淡定了。这个粮食产量可不低,这可是很高的粮食产量了。

“不不不!虽然现在我们的粮食产量很高,但不代表我们就不屯粮。自古以来粮食就是稳定民心的重要物资。现在未发生战争,我们还感觉不出粮食的重要性。一旦发生大规模战争,我们国内的经济发展肯定是要受影响的。如果战争持续的时间太久,甚至会出现通货膨胀等事情。

这个时候真正能够稳定民心,让民众支持战争,将战争打下去的前提就是粮食。

而粮食也是我们最后的保障,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其他各种物资受到影响,但只要我们的手中还有足够的粮食,全国的粮价还被我们所控制。

百姓吃饭无忧,我们的国内就不会出现太大的变故,民心就能够稳定下来。”

其实还有一些东西没有说。那就是粮食多,还可以做其他事情。

现在其他国家向大汉帝国购买军事武器,就是用粮食所支付的。

现在也许看不出来粮食的重要性,但一旦战争爆发,粮食将会成为真正重要的东西。此外大汉帝国还可以用旧粮饲养各种牲畜,用来供给大汉帝国国内的肉类供应。

而再加上蒙古大草原上的牛羊,韩凌也有信心即使爆发战争,粮食和肉类的价格不会出现什么大的波动。

所以这也是韩凌不断囤积粮食的原因。

一九三四年,这正是风起云涌的一年,同时也是大汉帝国最为平静的一年。

前些年,大汉帝国年年征战,特别是去年,灭弹丸小国,大汉帝国阵亡的将士就有上百万。再加上受伤的,更是不计其数。

而一九三四年,大汉帝国则是进入到了告诉发展的时期。

同样也是二三计划,也就是第二个三年计划发展的第一年。

一三计划进行的很完美,长江以北地区的钢铁年产量突破了千万吨,长江以北地区的民众生活有了很大改变,农业机械开始在华北平原,关中平原,东北平原,河套平原上奔驰。

二三计划的第一年,钢铁产量就已经突破了两千万吨。

究其原因还是人才的大量补充,事先从美利坚过来的有两三百万人,但里面真正的人才缺失只有一百万人不到。

因为里面还有他们的家属这些,所以三百万人里面,真正的技术性人才,只有一百万人不到。

一百万人,洒在全国上下,特别是大汉帝国遮掩的大帝国可不明显。

先前还只是长江以北地区的时候还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