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挑明了,我是长乐公主 第204章

作者:火火火锅

禀奏,无事退朝’了.

可就在这时候,‘要么不开腔,开腔不太平的大唐外交总管,鸿胪寺卿站了出来.

他一跑出来,所有人都严肃了起来.

之前的一起,暂时也就忘了.

“王爱卿,有何要奏

李世民严谨的说道.

鸿胪寺卿名叫王胜,也就是王玄策的父亲!王玄策在这次考试中,考得也不错,也获得了重新安排职位的机会.

王升抱着玉笏拱手道:“启奏陛下,就在昨日,鸿胪寺收到了吐蕃国的国书.

“吐蕃国赞普松赞干布,希望与我大唐建立友好外交.

“望陛下允许,他们派出使团出使我大唐长安,拜见陛下.

话音一落,百官又开始议论了起来.

秦琼横眉冷眼道:“这个年轻的赞普才二十一岁,是个人才.

“这些年,他一方面统一高原各部,一旦粮草不够了,就对骠国,南疆,以及我益州边区进行劫掠.

“这些年,我们又是面对吐蕃,又是面对吐谷浑的,也就没有对他们发起大规模的报仇打击.

“现在好了,我们腾出手了,他们就要来友好邦交了

“怎么,以前的仇,就不报了

哼!尉迟恭强势道:“俺大老黑,第一个不同意.

“要邦交可以,以前吃进吐出来再说.

“还有,林浩的父亲林锋将军,可以说就是.……干布的元帅,噶尔钦陵的手里的.

“这笔账,得算!

士族大臣这边一听,冷汗都冒出来了.

在他们看来,这些……武夫就知道打打杀杀.

打的是钱啊!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打得就是……他们的钱啊!长孙无忌立马说道:“吐蕃可不比吐谷浑.

“吐蕃占尽高原,幅员辽阔,兵多将广,实在是不宜打仗啊!

高士廉继续和稀泥道:“就是.……,冤家宜解不宜结.

“我天朝上国,该有大国的气度,不该如此斤斤计较.

“狗屁!!!

程咬金大骂道:“别人杀了你儿子高履行,老子也让你不计较

“那么多子民,那么多兵将,就这么算了

李世民眉心紧皱,在他看来,仇是一定要报的.

可让人家来一趟的气度,也是该有的.

毕竟,不能让:人说大唐朝廷毫无礼数!先礼后兵,,先要有礼更要有理,然后才能出师有名,斩将旌旗!“好了!

李世民大声道:“准奏,让他们来.

“区区番邦使团,随便接见一下就可以了,用不着在朝廷上争论不休.

“此事到时候再说,现在无需再议!

话音一落,现场,,立马安静了.

皇帝说是小事,那就是小事.

皇帝说到时候再说,那就到时候再说好了.

长孙无忌暗自点了点头,反正就坚定一个决心.

到时候再说,也还是不能打.

在他们看来,给点好处安抚番邦花的钱,可比打仗花的钱少得多得多了.

李世民再次问道:“诸位爱卿,还有何事要奏

这时候,中丞相,也就是门下省侍中,科举副主考官房玄龄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本要奏.

“本来是可以等所有的考生安排都下来之后,再上奏的.

“可提到吐蕃和我大唐极其不稳定的边疆关系,臣就不得不提前上奏了.

李世民严谨道:“爱卿速速奏来!

房玄龄拿出一份考卷道:“这是387号考生的答题试卷,他叫王常,是太原王氏的子侄,现任益州刺史.

“大家都知道,益州大都督是蜀王殿下,然而蜀王殿下并未赴任,是为遥领.

“实际上的益州大都督,就是……益州刺史,掌管巴蜀故地军政大权.

“实际上,已经掌管了大半个剑南道了!

“这个职位,相当的重要!

“可从试卷答题来看,此人的思想极其危险,很容易导致地方不安,民心不齐.

“如果吐蕃和我大唐开战,巴蜀子弟兵便是首当其冲.

“如果民心不齐.……

李世民一听,后背直冒冷汗.

这后果就大了去了,简直是不敢想象.

他严谨道:“把试卷呈上来!

李世民直接看向他出的第二道题.

题目:“巴蜀地区民族林立,民风彪悍,习俗习惯信仰,各有不同.

“假如你是益州刺史兼大都督之职,该如何让百姓和平相处,不起冲突

王常答题:“首先,要让他们崇拜我们的英雄.

“最先要做的,便是拆除巴将军庙……

看到这里,李世民直接眼睛冒红血丝了.

他直接将试卷撕成两半,捏成两坨.

第一坨,直接砸中了一名太原王氏的大臣.

“这就是你们家族教出来的才子,教出来的国之栋梁!

第二坨,直接砸中了吏部尚书长孙无忌.

“这就是你‘慧眼识珠’的结果!

“长孙大人,你可真会看人啊!

两人跪在地上,颤抖的拼凑试卷,要看看到底是什么回答,能让陛下大发雷霆.

然而,还没等他们看到答题,李世民的急脾气就上来了.

“撤职,撤职!

“不,革职查办!

“换,换新的刺史去上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