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挑明了,我是长乐公主 第22章

作者:火火火锅

这要是怼了,传到别人那里的话,都会说他是假博士假大儒了。

“写得好,有才气,有志气!

话音一落,剩下的人更是大为震惊。

卢授是没骨气,那是家传的没办法。

可卢授除了没骨气,那是相当的有学问的。他能憋出这九个字,足以见得这扇子上的内容,有多么的不同凡响了。

终于,扇子传到了,李世民特别叮嘱需要仔细看的长孙无忌手里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霹雳!

念完之后,长孙无忌的脑袋里,如同晴空霹雳!

他感觉,他要被骂了。

长孙无忌的文学素养,那不是一般的高。

他的内心里,除了像一般武将一样,对前面半段的沙场豪气感到震惊以外。

他更看重的是后面一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前面半段的意思是,作诗词的人,有着为了国家血洒沙场的热忱,有搅得敌营哭爹叫娘的能力。

后面半段的意思,就是他有为君王为天下万死不辞的决心和忠心,可时不待我,处处受阻,无法得到重用!

这要是一般人所写还好,可这作者是个官啊!

他长孙无忌没有见过这个林浩,却对这个名字早已‘如雷贯耳’了!

林浩一直是个下州刺史,有他长孙无忌的一份功劳。

没想到啊!

没想到这林浩本事通天,居然能写这么个东西,交到陛下手里。

完了,他长孙无忌,要被骂死了。

“辅机,你这个吏部尚书,该知道这个人吧!

怎么可能说不知道。

别说是一州之长了,就是县令,他也能背出全国县令的名单来。

“知道,鄯州刺史,下州刺史!

哼!

李世民一怒,一把拍在龙头扶手上,大声道:“满朝文武都夸赞的人,怎么能是下州刺史?

“你就是这样为朝廷任用人才的吗?

长孙无忌立马走了出来,抱着玉笏鞠躬行礼道:“陛下,您是有所不知啊!

“此人的官声,那是声名狼藉啊!

“臣这吏部,放着地区官员弹劾他的折子,起码一百份了。

李世民一惊,如此大才之人,怎么官声这么的差呢?

“速速让人送一些折子过来,朕要亲自看。

“是!

话音一落,长孙无忌给了吏部尚书的令牌给太监,太监直接就去办事了。

做官,不论是文官还是五官,都有两种名声。

第一种,那就是老百姓的口碑,也称民声!

第二种,那就是同僚及上司心中的评价,叫做官声!

很快,就来了十分折子,该是随便拿得。

李世民打开一份,念道:“林浩目中无人,从不与同道其他州刺史交流心得。

李世民再打开一份,念道:“鄯州隶属陇右道,不论是节度使还是大都督召集各刺史议事,从来不去。

“前两次派州丞代为参加,后来派衙役代为参加。

“最后,家乡在节度使府大都督府周边的官吏,休假顺便参加,不休假就没人参加,直接缺席!

李世民打开第三份折子,念道:“上官节度使或者大都督去他辖地视察,连个引路的都没有,一杯茶水都没有。

“总结来说,‘你爱往哪儿看,自己瞎猫撞死耗子一般的,自己看去呗’!

......

李世民不想念了。

确实声名狼藉,这不声名狼藉才有鬼了。

他要是节度使,他非杀了林浩不可!

大殿外的李丽质,听着只觉得奇怪。

林浩的民声就不用说了,辖地内就没有说他不好的。

怎么做官,能做成这个样子?......

(求鲜花,求评价,求书评,求打赏,谢谢)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5月日到5月5日)

第2章 02:混蛋咸鱼,大将之后【求鲜花】

大殿内!

李世民看完了,太监从吏部随机带来的十份弹劾林浩的折子。

他合上了最后一份折子,也是一脑袋的郁闷。

这还是他看了的十份,还有九十份看了的话,那不是要气得吐血。

哎!

他叹了口气,难怪‘可怜白发生’都没人举荐当大官了。

可惜了,可惜了一个大才,却如此不会做人。

这做官,需要下面的人推,还要上面的人拉,才能当上大官。

这林浩上面的人是非但不拉,还死死的压。就算是下面的人狠狠的推,也当不上大官的。顶多就是不摔倒,能够平稳过度,干到任期满为止。

就这官声,他任期满了,估计连平调都做不到。

要么下去当县令,要么直接回家种田。

就这,还得是无功无过没有大过错的情况下,才能有的相对完美的结果。

至于不完美的结果,那就不用说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虽然有如此大才,但不会做人,他就算要破格提拔,也难以服众。

历史上,倒是有这么一个不会做人的大才,被破格录用过。

那就是,先秦丞相张仪!

可这一把扇子,又哪里比得了张仪的功劳啊!

可转念一想,这么一个不会做人的人,又是怎么当上官的?

就吏部那些人,李世民能不懂吗。

你不懂事,怎么可能当上官。

“辅机,朕又问你,他如此不堪,又是怎么当上官的?

“这,也是你失职之罪啊!

“我......

长孙无忌想问候李世民的爹了,这是逮着机会挑他的错了。

还好他长孙无忌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为了能掌握大权,从来都兢兢业业,不曾有错。

全国各地方官员的资料,就没有他说不出来的。

长孙无忌拱手一拜,严谨道:“启奏陛下!

“按照我大唐规制,正四品以上官员因公殉职,其长子应该降级安排。

“林浩的爹,正是原益州大都督林锋。

“是他的儿子?李世民一下子瞪大了眼睛道。

不仅仅是李世民,就连李靖、侯君集、秦琼他们,也都瞪大了眼睛。

关于林锋的资料,一下子浮现在了所有人的脑海里。

武德年间,天下初定,吐蕃躁动,西南方很不安定!

益州的灌县,那可是先秦太守李冰修筑楗尾堰(都江堰)的地方,是西南粮产地。

灌县,就是灌溉重镇的意思。

益州靠近吐蕃,吐蕃是做梦都想收入囊中。

这样重要的地方,只有派遣一个绝对的大将才能镇得住场面。于是,就派遣了李靖下属得力大将林锋,过去当大都督。

就贞观四年,大唐集中全部力量灭东突厥的时候,吐蕃趁虚而入。

由于一半兵力被抽调北上打突厥,留守益州的兵力严重不足了。

可林锋还是不辱使命,守到了李靖他们凯旋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