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级选择 第249章

作者:一个都不能少

大唐人经常用愚公移山,来形容工程量的巨大,但是这松江府新城的工作量,还远在移山之上

即使是最老的松江人,如今都已经认不出来这里了

一切都如同梦幻一般

甚至有人私下给松江城起了一个别名,而且很快就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

这个名字是梦幻之城二2!

第三百七十二章:来自李二的神助攻

(第三更!求全订!)

随着一声钟鸣,松江府工地上迎来了换班的时间点

这里采取三班倒的模式,每班八个小时88,即使是夜里,也要点起灯火继续施工,以保证工程进度

劳累了许久,刚刚下班的工人们,一边冲到食堂补充能量,一边对着最新的报纸开始叽叽喳喳起来

唐人本来就爱热闹,喜欢谈天说地,忙碌之后一边吃饭一起闲聊下,更是最好的休闲方式,即使不少人的官话都带着浓重的口音,也不影响互相之间的沟通交流

食堂边上小图书馆之内免费借阅的数百份报纸,很快就形成了数百个交流的小团体

而刚刚看到报纸的标题,食堂之中就开始沸腾起来了

“啥,这报纸上,居然有人敢“八零三”

喷秦王殿下,说什么理科工科都是异端学说,只有儒家经典才是王道”

“跟我们老家那个酸秀才一样,整天圣人之言最高之类的,比对他爹都恭敬多了”

“依我看,估计是自知拿不到秦王殿下的奖励,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吧”

“文科虽然也不错,但是在我看来,还是理科和工科更实在,多的不说,就我们这工地之上,那个设备不是理科工科的产物!”

“对啊,就连那新科状元,都说着理科工科比文科实用多了”

“这要是没有理科工科,就没有这么多的工程,我们哪里来这么好的工作,如今还在家里刨地呢”

“这个喷子可是大唐第一言官,堂堂郑国公,魏征大人呢”

“郑国公算个球,我只认秦王殿下,我们能有今天的好日子,是秦王殿下给的,他个郑国公居然还想添乱,让我看到,照样喷他!”

“对,那个郑国公,有本事就来这里试试,我倒要看看,他能不能把松江府工地给吹起来!”

“正因为有这些傻子在,更说明秦王殿下的伟大!”

民工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支持率完全是一面倒

原因也很简单,百姓们可不懂那么多弯弯绕绕的事情,谁对他们好,他们支持谁就是

比起前几年,如今大唐普通百姓的日子,实在是好过了太多

首先是超级水稻和土豆的大面积推广,高的震撼所有人的产量,加上朝廷有钱之后大量兴修的水利等惠农工程,让大唐百姓们彻底不用再为填饱肚子担心了

亩产量的提高,还降低了粮食的价格,让生活在城镇之中的百姓们,也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好处

随后就是生产力的解放,原本需要全家上阵的农活,如今可以空闲出一部分劳动力了

而秦怀道又推出了免除徭,改为花钱雇佣的仁政,而且给的工钱对于百姓们来说还十分不错,更是百姓们有了新的赚钱如今大唐普通家庭,兄弟几人,一人留守看便侍奉父母,其余几个外出劳工,已经成为大唐普通百姓最赚钱的了

而且如今工地之中,有技术的都是吃香货,技术高收入已经成为了百余万人的共识

这个时候有人在那边叫最好,理科工科是异端学说,怎么会有人认可文理分科一出来之后,大部分大唐百姓,自家孩子读理工科的

原因很简单,比起三年一次,平均一年只有一百个名额的科举,还是读理工科来的更实在

学到一技之长毕业后就可以分配到工作,能成家立业才是最重要的

何况学理工,学得好照样可以去科学院当官,还有奖金拿比起状元都来的实在

百姓们的小算盘打得还是很精明的

而且理工科的兴起,也让原本处以底层,数量众多的工户,从此可以昂首挺匈了

而如今,居然有人打算开历史的倒车,百姓们可不会放过他

松江府的百姓只能骂骂咧咧几句,而长安城的百姓们,可就是真的开始行动了

原本门客稀少,冷冷清清的郑国公府,忽然就变得热闹起来了

每天都有不少人围在郑国公府门口指指点点,各种鄙视的眼神,待遇快要追上当年的赵国:公府了0学子们也分成两派,一派支持魏征,一派支持秦怀道,干脆就在郑国公府门口的大榕树下,开始了激烈的辩论

这些辩论更是吸引了不少好事之徒,就连报社的记者都赶来现场,,报导了

就连宫中的李二都得知了这个消息

被秦怀道称之为无良老岳父的举动,充分表现了他这大唐第一八卦者的恶趣味

那就是直接下令,三天之后,在已经改名为大唐师范大学的学院之中,举行正式辩论大会

到时候,李二会亲自出场,充当裁判

而秦怀道和魏征都可以自由征召人手,上台进行辩论

这一下子,别说是长安城,整个大唐百姓的八卦心里都开始燃烧了起来

“我去,陛下这一手,打得六六六啊!”

上一篇:综漫:置换诸天

下一篇:型月无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