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 第146章

作者:半只青蛙

从四月底到五月初,粟裕新整 编后的31师主动出击,十二天内打了六仗,一口气吃掉黄维手下两个主力团,四个地方保安团,更成功地攻下龙泉,震惊全浙。

-------------------- 第153章四面楚歌的常凯申 --------------------

“我这一步算是走对了吗?”

站在石家庄的土地上,看着周围站岗的东北军官兵,张学良在心里不禁自问道。

现在是五月十四日,常凯申在整个河北地区华北地区的中央军武装力量,几乎已不存在。不久前不战而放弃张家口后,常凯申就不顾一切地把华北的中央军主力残余,都通过铁路网运回了南方。

他再头铁,再不撤军,真的会被人挖了祖坟,撤底完蛋。

在长江以南,滇军正在北进,向贵州伸出手。

而湖南本土军阀,则勾结桂系,打开大门,同时疯狂地驱逐常凯申在湖南的残余势力。

广东的陈济棠,通过水陆并进,已经占领了龙岩、厦门等地,当地的中央军兵力不足,不敢与之交战,拼命地收缩后退。

而在浙西南地区,龙泉被栗裕攻下后,更是震动了整个浙江:关于赤匪在江南死灰复燃的惊恐叫嚣,是仅次于常凯申在山西惨败的大新闻。

相比此时在南京焦头烂额,不知该如何解决自己被四方势力共同背刺困局的常凯申,张学良现在的处境却比他好了很多。

此次“背刺”常凯申,做事婆妈的张学良,是费了很大决心才做出的决定——不过,就算他不做决定,杨虎城和张学思,以及下面的“少壮派”东北军军官,也会各自“独走”拖着他做出决定的。

站在距离张学良不远处,应德田、苗剑秋、孙鸣九,几位东北军的少壮派军官,此时却是一脸的兴奋模样。

原因无他,石家庄现在是真正属于东北军的地盘了!

九一八后,因为不抵抗,整个河北的地方行政、财政大权被常凯申利用民意,巧妙地从东北军手上剥走,后转给了宋哲元。入关的东北军,变成了依附于中央,寄居在河北的“客军”,粮饷全看地方和中央的脸色。

但这一次,和红军联手后,根据之前的协议,红军在拿下张家口后,事后却把保定、石家庄,邢台,这三地,相当于三分之一个河北面积的土地,按协议全部“让”给了东北军。

不仅如此,山西境内,石家庄到太原这一线铁路两边的大片城市,同样也交给了张学良处置——该地目前由和红军合作得最好的王以哲的六十七军控制。根据协议,这一片地区,红军只要山区和部分发农村,城市全部交给东北军。

经历了多年流浪之苦,重新有了自己的“根据地”,那种踏实感,安全感,和从前沦为丧家之犬无根之萍,对比之下感受就异常强烈。

另一个很快乐的人,则是杨虎城,陕西贫苦,杨虎城的六万“小西北军”,困在西安这个穷旮旯,其实日子也是很苦逼的。尤其是在红军进入陕甘宁三省后,别看杨虎城和红军过去眉来眼去做生意做得很快乐。但是你可想象一下,一头狼和一头猛虎一起合作时,“狼”的心情吗?过去几个月里他所以和张学良“亲密无间”,那也请看看他身边坐着的都是什么人。

左边是李润石那头正快速发育成长的猛虎,潼关脚边,却趴着常凯申这头恶狮,每一个都是他应付不了的。不学阎老西在三个鸡蛋上跳舞,他老杨早就被撕碎了。

但现在,杨虎城的心情好很多。

常凯申在山西大败的时候,西北军趁机兵出潼关,利用卫立煌部在武乡全军覆没,河南空虚的契机,一口气在把河南西北角的东至洛阳、南到南阳,西到潼关,北至黄河的那一圈地全占了,一口气吞下了四分之一个河南。

之所以再没有向东伸手,却是老杨知道自己的极限——再往东就是郑州、许昌、开封。二十五师虽然被红军狼狈地赶回河南,越跑越瘦损失不小,但配合河南境内其他的中央军,光靠“老杨”自己一个,却是很难顶住的。、

即使如此,杨虎城现在却也非常地满意了。陕县(三门峡)、南阳、洛阳这三地,随便哪一块挑出来,都抵得上他在陕西那个苦哈哈之地的收益。

随着五月十二日,常凯申被迫和李润石开始“和谈”,双方间的军事冲突,基本已经停止。

常凯申所以会这么老老实老实,实在是他现在南方的老巢处处冒火,如果不稳住山西的红军,让他们南下渡过黄河......其实这个时间,红军主力已经南渡黄河,正在向河南渗透呢 。

五月后,当杨虎城的西北军涌入河南时,一支红军偏师几乎和他同时进入河南,随后抢先占领巩义,并控制了嵩山地区,而后开始在这里建立起以嵩山为中心的根据地,并迅速向周边扩散——虽然进入河南地界的红军数量不多,但这个时期因为其与西北军抱团,又有黄河北岸晋南地区的红军交相呼应,刚刚遭遇惨败的中央军,此时也只能颤抖地缩在开封、郑州一带自保,不敢轻易动弹惹事。

杨虎城心知自己个“家底不足”,虽然得到了河南这么富蔗之地,却是又喜又忧,他也需要引入红军这支盟友,借其“虎皮”增强自己在河南的话语权。而红军目前主要的精力用在消化山西,以及解决西北后的大难题马家军身上,能在河南地图投入的兵力有限,在这里也需要杨虎城相助。

杨虎城要大城市和其周边,红军要山区和较偏远的农村。河南地界很大,双方各凭本事在这里跑马圈地,暂时无利益冲突,目前合作得极愉快。

红军占领巩义,嵩山,控制这一带后,成了隔断西北军与25师为主的国民党主力的隔离带。其实红军对河南的渗透,远不止巩义这一处——河南是个被黄河贯穿全境的省份,东北方一角,鹤壁、濮阳地区,就位于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

如今红军完全控制了上党地区,太行山这处“天下之脊”尽入其手!只要其愿意,随时可以由太行山中杀出,尽取河南“北角之地”。

在这样糟糕的战略局势下,常凯申在河南地界的残余驻军,此时也只能老老实实地龟缩成一团瑟瑟发抖,任由两家在自己的地界上跑马圈地,却无力反抗。

常凯申会在五月十二日终于低头,就是因为红军对河南的军事渗透越来越严重,可是他自己在南边的屁股也在冒火,加上栗裕部的死灰复燃,已经到了不谈不行的地步了。再这么头铁硬耗下去,河南也要跟着完蛋了。

现在他就只能靠和谈,来拖延时间,给自己回血,同时避免南北两线两面开战。

“委员长,我们需要时间重整旗鼓!不管李润石提出的条件多苛刻,都得先应下来。目前他的势力大都在长江以北,一旦河南有失,局面会更加的溃烂啊!”

无论是他的心腹爱将,还是外国顾问,全在规劝他“相忍为国”。

过去的五月里,常凯申在山西的惨败,几乎中国所有的军阀地方势力,都获得了“快乐”。

但也有悲伤的人。

王家烈就是因为黄克对历史“大改”引发的蝴蝶效应,而提前身亡的倒霉蛋。

五月初,他急着乘船欲从上海赶回贵州好召集旧部伺机东山再起时,却在码头登船的一刻,遭遇神秘枪手枪击,背后身中五弹,当场身亡。

凶手不必多猜,自然是军统的戴笠所为,常凯申所指使。

但是王家烈之死,也不过是这个“悲惨”的五月里,常凯申获得的不多的“好消息”罢了。

湖南这儿,桂系的军队正一路高歌猛进,和当地的湘军旧势力勾搭成奸,各取所需。李白二人可皆是心狠手辣之辈。一入湘后,立刻就打着“清匪”的名义,把当地的国民党党部,确切地说是隶属于中央军常凯申的势力连根拔起,罪名全是“通匪”,十几天里就又啪啪啪地枪毙了好几百号人。而长沙这儿的湘军旧势力,手段稍微缓和些,却也是把中统、军统等一堆他们早就看得极不顺眼的特务力量和常凯申驻当地政治力量,全部限期驱逐出境。

唐生智和程潜这两个老家伙,在这里上窜下跳,他们勾搭川、桂、粤、滇四家,玩起了五省联保,打着“建立联合政府”的旗号,公然地抗拒常凯申的政令。最大逆不道的人是陈济棠,更在这时嚣张地派出粤军入闽,直接抢占了厦门、漳州、龙岩三地。

而另一件让常凯申要吐血的是,他在国民党内的政敌,胡汉民联合汪精卫,也在他最艰难的时候,上窜下跳,指责他的诸多不是......又一次“倒常”大浪,正在掀起。

而带着一干残兵败将,悲惨地逃回南京舔伤口的时候,常凯申除了命人统计损失外,另一件事,就是召来财政部长孔祥熙,询问财政部的“家底”。

其实不用他去找,孔祥熙自己都要过来哭诉了。

“委员长,财政部已经没钱了!”

“现在才五月呢!怎么这么快就又没钱了?”

常秃子大惊之下,接过孔祥熙递上的财务报表一瞧,当场大惊:“今年怎么少了这么多......”

此话一出,无论是对面的孔祥熙,还是站在常秃子身边的戴笠,两人的脸皮都悄悄地抖了抖。

黄克牵头,拉着军统、中统,以及孔宋二蛆,在上海和天津两个对外港口跳过海关,大搞走私造成的恶果,终于在这一天显露出来了。

常凯申执掌中国以来,虽然其他方面一团糟糕,但是海关关税方面,却还是逐年上升,尤其是罗斯福搞出白银法案后,银元购买力大涨,进口量大增,关税方面更是畸形地上升了不少。但是去年最后一个季度的报表,相关数据却是原地不动,而今年前四个月的数字,却比去年同期还下降了五个百分点。

“连年内战,民力匮乏......”

孔祥熙吱吱唔唔地道,为什么今年第一季度的关税收入会大降,其实他和戴雨农心里都有数。

民国时的海关,为什么被称为中国最廉洁的部门,因为他是受洋人控制的。

常秃子的政权,是标准的洋人买办政权,在走私这事上,除了胆大包天的日本人外,秃子手下的爪牙,包括孔宋二蛆,两大特务机构,看着这块肥肉,虽然也有伸手薅点羊毛,但是也怕洋主子发现发怒,想啃树也啃得有限——至少抗战前是这样,当然,抗战后这些蛆们就彻底放飞自我了。

可是黄克的出现,潘汉年的介入,共产党的插手,加速了这一进程。

黄克就曾当着潘汉年的面嘲笑过常凯申的手下:“他们这帮废物,办事效率低下,连走私都不会走私!”

举个例子,比如说走私洋油,中国洋油都是受英美控制,孔宋二蛆瞧着流口水却不敢伸手,生怕主子知道这事逃了他们的关税发怒。但是潘汉年人家是共产党啊,才不管你常家王朝的死活和英国人会愤怒关税收入少了,就在上海造船厂这儿改造了一条专业的油品走私船,和洛克菲勒公司合作,直接在海上用管道抽油运入国内小港,停靠后再倒卖。

共产党办事勤快,一条船,一天来回跑十来趟都不会喊累,需要时连夜加班加点都没问题。

由此造成的恶果,就是整个民国海关,油品进口量急剧下降,相关的税收剧减。

“液体走私”是最容易的,但相对麻烦的固体走私,也阻挡不了穿越者。

在黄克的指点下,潘汉年还向苏联那儿要了几位“技术人员”相助,学会了一套海上吊装货物转移的高大上的转移货物技术。这种海上补给的技术是海军强国的专利,但苏联人也不差——毕竟日俄战争时第二太平洋舰队就是靠着这招开过来的。

尝到这招的好处后,孔宋二蛆出面,特地把国内不多的几条可以跑远洋的货船,进行适合海上补给的改造,安装了相关的设备,可以直接在近海进行海上货物吊装转移。由于时间的滞后性,这一招是今年二月开始在天津和上海外海出现的。

没有黄克的指点,这帮只会“傻傻贪钱贿赂”的孙子,哪里能学会这种“高科技高效率低成本”走私技巧啊。要学会这一招,虽然前期投入不少,但是学会之后,可以极大地省去贿赂海关人员的费用,大大降低走私的成本与风险。

中统军统孔宋二蛆赚到了大量的钱财,地下党们靠提供劳动力,并在这过程中锻炼了不少水手的同时,也赚到了不少辛苦钱和活动经费,更方便在未来跳过海关走私敏感物品,大家都获得了幸福,都拥有了光明的未来。

“共产党”的“极高的办事效率”和孔宋二蛆的广宽的销售渠道,以特务组织“保驾护航”,三者相加,简直就是天作之合。

三家联手,只啃了半年的树,常家王朝的主枝杆,就开始摇晃了......

“雨农,国事艰难,国事艰难啊!”

孔祥熙走了后,常凯申疲倦不堪地往椅子上一靠,用力地揉着太阳穴。

山西战役,大败的损失已经统计出来了。

新一军失兵近七成!战后余枪不足千余杆,火炮机枪全部丢光。

卫立煌部14军全军覆没!

朱培德的第三军,朱培德名义上没有被俘,受到礼遇,但是其部残余却被红军“软禁”在榆社城,身边余兵仅有二千人,也差不多是全军覆没了。而且常凯申知道,共匪最擅长蛊惑人心,那朱培德和朱德,名字只差一字,两人早年更是同窗好友。此番红军手下留情,必是在大做其思想功夫......

高桂滋的84师和和商震32军,同样也是全军覆没!从前常凯申恨不得这些炮灰杂牌军早点死,可是现在面临西南边那一圈的所谓“五省互保”的二五仔们,苦于兵力不足的常凯申第一次怀念起这些炮灰们了。

汤恩伯的13军两师,折损了三分一,重武器全部丢光(包括重机枪),枪械损失也达到了恐怖的二分一。而陈诚发家的十八军更惨,哪怕将战后归队的人员算上,参战的三师,最后竟只能凑出一半的人马,同样是重武器丢光,枪械损失比例接近三分二!

千里驹二十五师算是损失最少的,但逃离上党地区的长跑,加上两天的轰炸,也“跑”没了四分一的部队,同时丢光所有的火炮和重机枪。

战后统计,此战过后,常秃子损失的长\短\重,枪械,就达到恐怖的6万支!

光是丢失的野战炮\山炮\迫击炮,加起来就超过六百门。

要知道,13军、14军、18军,以及“正在德械化的二十五师”全是国民党军精锐的精锐,每一支都是和曾经的第一师一般,亲儿子部队!全部都是装备最好的部队。如果再算上曾经的军级别的第一师,常秃子在一年之内,就损失了接近五个一等精锐中央军的重装备。

(注:国民党的一等中央军,通常情况下,其一师武器装备:山炮野炮,德械师通常在24门左右,此外迫击炮一般在六十门,120挺重机枪,360挺轻机枪。步枪数3500~4000。至于总兵力纸面上是12000人,战时会额外再增加50%,5500人左右的所谓补充兵。这也是山西战役时,各部的师兵力明显偏大的原因。

注:关于机枪数量:卫立煌宋希濂的36师,其装备的重机枪就有76挺,轻机枪351挺,轻重机枪合计427挺,(这是历史上1937年的数字),36年时数量可能没这么多。

再给个数据:八路军当时的机枪配置是什么情况,以120师为例,全师装备重机枪35挺,轻机枪143挺;129师全师装备重机枪29挺,轻机枪93挺。

考虑到这些都是1937年国军开始德械化后的数据,所以上面的枪械火炮数量,要打些折扣。不过由于这个时期国军编制混乱,要因具体情况而变)

至于坦克方面,常秃子最初往山西投入三辆维克斯坦克,四辆CV33坦克,而后又追加了三辆维克斯坦克,凑足十辆,结果全部抛锚,丢在路上被红军捡走。

飞机方面,停在石门机场的二十四架飞机,除去被盗的,余者战后也一架不留地全送给红军了。机场遇袭后,残余的飞机因为轮胎受损无法起飞。当时只能紧急要求上海这边运送维修材料。可是航空署一时间哪里找得出这么多的轮胎给受损的十六架飞机更换,只能暂时扔在那儿。

山西大败后,红军和东北军联手追杀中央军杀出山西,一口气将石家庄(石门当时就在石家庄附近,解放后划归)和保定全占了,飞机自然也落入红军之手。

那时的常秃子手上虽然还有近五万兵,但是逃回来的13军与18军身上仅余步枪,连子弹都没剩多少——得益于潘汉年地下党车队的高效率,带回来的装满银元金条子财物的车子倒是不少。

此时,无论是边上的二十九军,还是北方的傅作义,西边大同守军,都不可能在这时援助常凯申。

面对着顺着石家庄到张家口的铁路气势汹汹杀来的红军与东北军联军,常秃子只能自己带头,领着两路残军一路败退到平津。

后来发生的事,就是西南五省的二五仔们联手落井下石,背刺常秃子的事了。

而这个时期,李润石大概是“吃撑”了,主动停止了进攻,开始收缩部队。而后河北的局势也在这个时候稳定下来。私底下,红军派出被俘的一些炮党地方官员作为特使,带来李润石的信件,提出了双方和平谈判的要求。

作为胜利者的一方,李润石自然占据极大的主动。

他知道常凯申想要什么,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开始,红军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交换俘虏。

要常凯申用全国被关押的共产党员,换他手上近十万名中央军战俘和军官。

山西之战,常凯申的损失已经不能用伤骨断骨来形容了。简直可以说是整体战力,被红军一战腰斩掉了一半!甚至可能还不止!炮灰士兵可以很快再招,但是军官士官哪里找,超过六万件的枪械损失和火炮损失哪里寻回?

所谓锦上添花人人爱做——常凯申就得到中统的人报告,比如现在的李润石,山西一役胜利后,他和东北军强行在河北四处圈地强占地盘,宋哲元的二十九军在一旁看着,也只能瑟瑟发抖不敢吱声,而且还主动派出部下董升堂私下与其弟董振堂接触,暗中“求和”。

而傅作义那边,最近和驻守巴彦淖尔的林虎三部,也一直在暗中接触,两人眉来眼去,常秃子得到的消息是,林虎三已经准备把巴彦淖尔一战的晋绥军战俘全部释放。

至于川军那边,更是向甘南红军频频示好,双方在最近甚至公开地互建“代办处”,以增进“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