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 第16章

作者:半只青蛙

董牧师把目光转向跟在跟在艾琳娜身边的那个所谓的“留过洋”的“学生”。

这个年青人给他的感觉同样让他感到吃惊万分。

他很年青,年龄绝对不会超过二十岁。身体看起来异常的强壮,约有一米八的身高在这时代的国人中很罕见。而且面色气血气色告诉董牧师,此人的“营养”极好——由此推定,他的出身家庭应当很不错。

而更让董牧师感吃惊的是,这个年龄绝对不会超过二十岁的年青人,眼神目光给他的感觉,却有着三十岁左右中青年的“老成”。比起那个洋女人“迷茫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眼神,这个青年人的眼神,却让董牧师得出了“看透世情的超然”的怪异感。

“他们绝对不是常凯申那边的特务,那伙人绝对找不出这样气质的两个人来,不过他们绝对不会是为了“慈善”而来找我。”

桌子上放着一套茶具,是黄克和艾琳送来的礼物——绝对的洋货,而且是二十一世纪的产品,出处是美国某个倒霉的被穿越家庭的厨房。

茶叶是黄克从外面的店里买来的高档货,上好的龙井,茶水刚刚泡好。对于突然上门的豪客,董牧师的妻子又开心又紧张,稍有些不知所措。

“董牧师,您回来了?本人姓黄,单名一个克字。这位女士名叫艾琳娜,是我的好友。”

见董健吾进门,黄克主动迎了上去,先是自我介绍,而艾琳娜则原位坐着——尽管已经背弃了神,但从前的一些生活习惯,还是烙在她身上。比如,身为诸神之下第一人的她,除了迎神外,从来都是别人来见她,而不是她去迎接别人的。

而她的这一作风,也让董健吾再次确认艾琳娜的来历一定非同一般。

自我介绍寒喧过后,然后是中国传统式的泡茶饮茶。在这过程中,董健吾又注意到了一个细节:面前的年青人,确实不象是在国内长大的,因为他无论是言语还是行事行惯,都和这个时代的国人格格不入。

“但他也不象是在国外吃了太多洋面包长大的。”

董牧师和所谓“留洋派”,未来公知的老祖宗们也是打过无数交道的,他在黄克身上同样也没有看到那些“留洋派”相似的气息。

“两个怪异的客人。”

他在心里嘀咕着。

黄克和艾琳娜交谈了一阵,说明了来意后,留下一笔钱转身就走了。

“他们是谁?是特务吗?”

董牧师的妻子郑玉兰看着放在桌上的沉重的两百个大洋,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两百大洋,在民国时是大钱了。1936年法币刚发行时,一百法币够买两头牛。官方是一法币换一大洋,但实际上大洋的购买力要胜过法币。二百个大洋大概够一个普通人在上海很舒服地过一年。董牧师全家全年的生活费也不过一百多个大洋而已。

黄克和艾琳娜今天上门,打着旗号是:来自大洋彼岸花旗国的艾琳娜修女,想在上海地区建一所流浪儿救助站,专门用于救助那些上海滩的流浪儿。她需要有人帮忙主持负责这一慈善工作。董牧师是上海滩的名人,名声很好,于是就找到他了,这两百个现大洋是作为雇请董牧师的预付费。

“那两个人来历古怪,不过她们绝对不可能是申凯申的特务。那个洋修女太漂亮了,那帮特务不可能找到这样的人来试探我们。但是他们也绝对不只是为了慈善来找我们,一定另有目的。”

董牧师拆开一筒银元,拿起来时愣了一下:这个时期的银元是“一封一封”,用纸包好卷成圆筒状的。包裹银元的封纸,外面却打着交通银行的标志。

董牧师想起了昨天发生在租界外交行的大抢劫案。那个神秘劫客手持机枪打劫了交行运款车,抢走大批钱款——民间谣传被抢走的钱财超过了一百万。

董牧师拿起银元,放在嘴边吹了一下,是真钱。他想了想,把几封银元封包纸全拆了,然后吩咐妻子道:“把这些纸全烧了。”

董牧师的妻子郑玉兰一样也是地下党身份,她没有多问就把封纸拿到厨房投进火炉里。而董牧师则在这时拿起放在桌上精美茶壶翻看,评估着其价格。这套茶具制作极其精美,董牧师估计至少也要上百元银元,然后他意外地在在壶底看到了一行琢刻上去的小字:Made in a。

“他们绝对不可能是特务,但是他们来找我,也绝对是有目的的。一切只能见招拆招了......”

妻子郑玉兰烧完纸,过了好一会儿才回来,问董牧师道:“这些银元你打算怎么处理?”

“总部撤退后,我们和组织中断联系已超过一年了。留守在上海的几位同志,现在过得都很艰苦,这笔钱能帮上大忙。至于这两人,他们不可能是特务,不过他们一定是带着特别的目的来的,今天只是在对我们进行试探,见招拆招吧。”

郑玉兰道:“那两人进家门时,那个男的左顾右盼,似乎在找什么人。刚才你陪他们讲话时,我出去外面问过孩子们,发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什么事?”

“那个男人在进门前,先找到我们的孩子,然后向他们打听我们家里其他孩子的事情......”

“什么?”

董牧师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孩们子是怎么答的?”

“小杰很懂事,按你吩咐的,他什么都没有说。不过......”

“怎么了?”

“那个男的当时只是笑笑,然后告诉小杰,他说我们回头一定会盘问他们,今天的客人都问了你们什么,他要小杰转告你,他说送给你的这些大洋,包大洋的纸不干净,要我们数好钱后就烧掉不要留下。”

“什么?”

董牧师现在明白了,这笔钱真的象他猜的那般,一定是从交行抢来的。

“他们是上级派来的人?还是共(蟹)产国际派来的联络人?”

他想了想,觉得这都不可能。

“难道他们是斧头帮,王亚樵的人?”

昨天抢劫押款车大案发生后,整个租界都被震动了,民间传说就是怀疑这是王亚樵干的。因为在上海滩,只有王亚樵的人才敢如此无法无天。

-------------------- 第26章时空缺口 --------------------

另一边,霞飞路上,艾琳娜看着种在道路两旁的梧桐树,问黄克道:“为什么我们不直接向他说明来意?”

“我们一无介绍信,二没引见人,冒然表明身份,他是不会轻信我们的。现在这样,故意泄露一点讯息出去,让他自己猜测我们的身份,反而是最佳的。能在这白色的年代坚持下来没被淘汰的人,每一个都是人中精英,我们送上这么一份大礼,董牧师一定会咬钩的,他一定会主动地靠近我们,观察我们,最后忍不住主动向我们试探询问身份,那时才是最佳的交流良机。”

“地球人类真复杂!”

“不是复杂,是自由!你的世界,众生的意识都被诸神完全控制了,众生没有秘密,所有人都象缸中之脑,天网矩阵中的程序一般活着,是被完全圈养起来的牲畜,精神上完全不自由,行为更是被设定好了的程序,自然不需要这么复杂人际交流手段。”

“缸中之脑?”

和魔女不同,被诸神严格控制的艾琳娜,在知识方面有极大的缺失,黄克不得不又向他解释了一番方才听明白。

黄克原以为可以在董牧师家找到李主席的两个孩子,结果却没有看到。昨晚和另一个时空的自己交流得知,1935~1936年时期,李主席的两个孩子一直在上海地区流浪街头 直到被董牧师找回。目前看来情况并不是这样,要么是董牧师还没有找到他们,或者是另一个时空的黄克在网上查到的资料有误。

“今天晚上我向另一个问说明情况,让他把这段历史查得更详细些。大上海挺大的,李主席的孩子流浪街头,情报不足要找到他们也是挺麻烦的。”

对于黄克想要提前抱某人大腿的投机想法,艾琳娜很是不以为然。和黄克步行在霞飞路上时,她的头一直朝着东边租外的方向看。

“你在看什么。”

“那里,时空通道的缺口就在那里,那个方向那个位置的魔法粒子浓度是最高的。”

于是她就带着黄克朝那儿走去,最后停下来时,已在租界之外约一公里处。黄克瞧瞧周围,凭着“后世”在上海居住多年的经验,黄克一眼就认出来了这里——上海徐汇区著名的交通大学(旧校区),就在不远处。

站在一处小洋楼边上,艾琳娜抬着头看着天空某处,对黄克道:“就是这里,这幢房三层屋顶上方一点,就是那个缺口所在地,来自我的世界的魔法元素,正从这里泄露出来。”

黄克闭上眼,仔细地去感知,立刻也感知到了轻微的魔法元素波动。只是他在这方面是“新手”,具体浓度有多高什么的,完全无法判断。

“比在湖洲南浔,我们穿越的地点高多少?”

“三倍,确切地说,是3.5倍,而且还在缓慢地扩大中——我说的是其影响范围,大约有零点五米宽。”

艾琳娜说着搓了一下手,指尖上燃起一个火球——魔女苏菲娅也曾向黄克演示过,当时那火焰约有打火机大,而这一回,艾琳娜手中的火球约有乒乓球大小。

艾琳娜看着上空道:

“对门的那个房子,我一定要弄到手,将来最好能在这里建起高楼,然后在那里建设魔法试验室。我们能否回到我们所在的时空,关键一定在这里。”

黄克看了看那座房子,愣了一下。

那是一座西式建筑,三层高,外围还有一圈围墙,看样子住户的身份不低。

黄克道:“好象有点麻烦,住户似乎是洋人,想要弄到手有些麻烦,旁边的房子不行吗?”

“不行!这个世界的法则对魔法元素极不友好。缺口外超过一米,就衰减一半,十米之后衰减到只有千分一,离缺口越近越好!”

黄克道:“洋人的房子不是那么容易到手的,直接开口买就怕对方狮子大开口。”

艾琳娜冷哼道:“没关系,今天晚上我潜进去,把里面的人全杀了!”

“喂喂喂,不要动不动就干杀人灭门的事好不好!虽然我也不喜欢这个时期的洋人,但是杀了人也没法把房子弄到手。出了命案,这里就是凶案现场,警察最少也要封存几个月才能解封的。我们出面买房很容易被怀疑.......”

现在的艾琳娜,精神上已经完全坏掉了。别看黄克好象用嘴炮说服了她,让她表面上同意加入TG这一方面,实际上她现在完全就是迷茫混乱中的病急乱投医,只要谁能给她能一个能接受的,活下去的理由与信念,她就会加入谁。

现在的艾琳娜虽然一心想革诸神之命,但也只是字面上的要诸神的命而已,离真正的革命者差了十八千里。她本质上现在完全就是个复仇者,屠神者。现在的她,是为个人“愤怒”而要“革”神之命,并不是因为“慈悲”、“公正”而要革众神之命。

“在那个异世界,艾琳娜反复做过一件事,其他世界穿越过来的魔物或者说是各类高等生物,不管是有智慧还是无智慧的,她杀了之后都“献祭”给诸神,对此,她事后至今没有任何愧疚。而在这过程中,地球这边穿越过去的穿越者,她遇上基本只能是替他们收尸捡尸,事后,这些尸体都被当地土著视为“黄昏时代难得的,珍贵可口的食物”,大卸八块敲骨吸髓吃了!在她们的眼里,地球世界的生命只是低等生命存在,正常年代不会吃,但在末日黄昏时代他们吃起来绝对不会客气。”

“艾琳娜之所以会对那些孤儿怜悯,是因为她“坏”掉了,因为她曾经在诸神操控下,献祭了无数这样的孩子,所以对“低等地球世界”的幼童还有怜悯之心,但成人什么的,其实在她眼里,和那些被她“主动”杀死的恶魔天使巨人巨龙没有什么区别吧,硬要说有的话,就是地球世界的人类更好杀些。”

1935年世界的黄克,和2010年世界的黄克,除了人生三观不外,其他方面却是一致的。作为一个高智商的学霸,不懂女人只是因为他过去不屑,瞧不起女人。待他真正地重视一个女人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些日子,“馋她身子”的黄克对艾琳娜心理分析一直没有减少。

“杀人夺房什么的,是最低效的手段,而且事后收尾相当地麻烦。先打听一下住在里面的人是谁,然后找出最有效的手段。”

黄克正在劝说艾琳娜的过程中,小洋楼围墙外的大铁门处,出来了几个人,只望了他们一眼,黄克就知道,艾琳娜所谓的杀人夺房的方案,更是不可行的。

因为从楼里出来的人,全是一副学者打扮。而后,他稍一打听,就得知这楼里的人全都是附的交大的老师和其家属。换句话说,这里的住客全是这个时代中国极缺少精英人材,确认这一点后,黄克更是说什么都不可能让艾琳娜伤害他们了。

他眼珠子一转,瞬间就有了主意。

“你是说,那个时空缺口就在屋顶上方一两米高的位置吧?我有一个好主意,其实不需要杀人,稍用点手段,我们就可以住到那里面去了。”

-------------------- 第27章从图书管理员开始 --------------------

第27章从图书管理员开始

“我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机电专业毕业的,毕业后在马萨诸塞州(麻省理工离这不远)的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工作了两年,车铣磨刨系列机床没有不会操作的,金属热处理,锻打,切割全都精通,最新的焊接技术我也有所涉猎,简而言之,无论是动手能力还是理论知识,都不是问题。我车 铣 加工 工件全尺寸公差公差 +-0.1丝,位置形状公差 +-0.1丝(因为二战时期的机械量具只能量到这里千分级 所以改了 )另外,我还懂得精密铲花......”

“嗯。你是来求职的?作图书管理员?以你的技术,应当是去江南制造厂或者租界区去看看吧,任何一家工厂的洋老板都会对你技术赞不绝口的。你很年轻,又是一个优秀的工程师,图书管理员对你来说这个格局太小了。”

“一星期前我终于回国时,行李却在路上被人偷了,损失财物是小,毕业证书和各种证件丢光才是要命。幸好我的女朋友还有些家底,生活倒不是问题,只是没有证件很麻烦,而来交大的原因,却是因为我回国前到日本走了一趟,那里的气氛令人越来越不安.....我不想浪费时间,想早点为国家多做点贡献,所以就先来交大了。图书管理员只是块跳板,我是想通过这个位置,多接触一下学校里的老师,让你们认可我的能力,然后再做进一步的打算。”

“原来如此。”

上海交通大学的校长室里,现任校长黎照寰怀着惊讶地眼神,看着面前明显还有些“乳臭”未干的年青人,眼神古怪,心情同样古怪。

原因很简单,这个主动找上门的年青人,模样看上去绝对不会超过二十岁,可是他却自称已有二十五岁,这首先让黎校长在心里打上了问号。

如果黄克是想来谋个交大教授什么职务的,他或许直接把对方当成骗子赶出去——上海这块地这样的骗子其实是不少的,但问题是,对方要的,只是一个“图书管理员”的职务——黎校长还不知道,图书管理员其实才是民国时最可怕隐藏职业之一。

但是让黎校长有耐性坐在这里听面前的这个想要当图书管理员年青人“吹牛”的原因,却是因为跟他一起过来的那个他的“洋女朋友”,长得实在太漂亮,同时气质也太过特别,一看就不象是普通人。

而这对来历古怪的青年男女,一身的行头也很是惊人。

两人身上没带珠宝,只是在左腕套着一块洋表——劳力士情侣表。这是某对倒霉的穿越者情侣送给异世界的遗物,事后被艾琳娜捡尸后回收的。见多识广的黎校长一眼就知道光是这表就绝对不是凡品。

“你真正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等着麻省理工大学给我补作一份毕业证书和身份证明,来回也要好几个月甚至是一年。我等不及了。我想请交大的机电专业的教授们出面,动用关系考核我一下,用实践证明,我这个自称的“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是货真价实有真材实学的,而不是骗子一个!”

黄克边说打开身边的箱子,将整整四根金条推到黎校长面前——金条自然是艾琳娜打劫交行的收获。

“这是我给交大的捐赠。理论考试,实践操作,你们所有能想到的测试方式,都可以用出来!”

“真有意思......”

短暂的错愕之后,黎校长看着面前的“海归”年青人,笑了起来。

++ ++ ++

说起民国的大学,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清华北大,但上海交大的历史,和其一样久远。

黄克自己,就是上海交大机电专业毕业——只不过他上的是七十年后的上海交大。上学期间,黄克在学校历史程列室里,见过黎校长的照片,也读过他的一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