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 第313章

作者:半只青蛙

“是的,他们看到中共在安南大口吃肉,现在眼睛全红了——对了,上星期,苏联那儿和皇国签定了秘密协议,他们愿意用军火和皇国交换对等物资——主要是橡胶!为表明诚意,斯大林又运过来了一船的军火——都是战争中被缴获的.....以中苏两家在南洋的影响力,其实拿下安南地区已是极限。他们这是想借皇国的海军替他们火中取栗啊!”

日本不产橡胶,军火换橡胶,他们这是要日本干什么?中苏两家玩的那套把戏,根本就是连傻子都能看得明白的“阳谋”,但是日本这边照样有一群饿死鬼急着要主动上当啊!

西原寺公一黑着脸,恨恨地道:“近卫那家伙,最近正准备进行第四次辞职,这头虫豸真是不要脸!皇国上下尽是.......爷爷,爷爷.....爷爷你怎么了?”

公一这时才注意到,躺在病床上吸氧的西原寺公望,此时已眼珠泛白,胸口不再起伏——实在太过老朽的他,阳寿已尽,最后怀着极度的不甘在床上咽气了。老狐狸住院期间,雍仁只过来见了他一次,问了和战争有关的话题,然后就再也没过来了。

西园寺公望病逝的消息,在第二天传遍了全世界。

“日本国内最后一个能拉住战争缰绳的老家伙终于也死了吗?”

得到这个消息的罗斯福,在白宫的总统办公室里微笑地敲着桌子,心情更加愉悦。他的桌面上正放着一份电报,电报来自菲律宾,他最讨厌的菲律宾的太上皇麦克阿瑟向他发来加急电报,要求国内支援,加强对菲律宾的军事投入:日本的蠢蠢欲动,中共对法国在安南殖民地的出手,已经让麦克阿瑟感觉到了强烈的威胁。

尽管过去的大半年里,作秀王麦克阿瑟向华盛顿发出的求救电报堆得老高,实际上他收到的国内的支援,也就是运了一批老掉牙的春田步枪,以及一堆水牛式战斗机。援助援不能说没有,大概也就是洒点胡椒粉的效果。美国在菲律宾的驻军战斗力增强得极有限。

赫尔利警告罗斯福道:“过去几个月,英法两国在东南亚的表现实在太过软弱了。中共进入安南的部队,已经和法国驻安南军队激烈交火,强行夺取了大片土地,但高卢人除了不停地抗议外,任何针对中国有效的制裁都没有。英国人也一样,无论是达拉弟还是丘吉尔,现在注意力全放在欧洲了......日本人,中国人,现在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南洋,这两家随时都会南下.......实际上中共已经在动手了。”

罗斯福问道:“我们在南海的军舰,都撤回来了吗?”

“是的,基本都撤回来了。”

“那有什么好担心的,那里不是英国人和荷兰人的地盘吗?”

“可是还有菲律宾......”

"那是麦克阿瑟的地盘!"

赫尔利:“.,....”

____________

“都什么时候了,为什么我半年前申请的军火,现在还没到。国内的军火只顾卖欧洲了吗?”

几乎同一时间,菲律宾马尼拉的某个高级官邸里,麦克阿拉瑟拍着放在桌上的照片,正骂得惊天响。

照片是美国侦察机从海南岛的港口拍摄而得的。洗出来的相片上大批军舰沥沥在目。在麦克阿瑟看来,南海地区正在变成一个大型火药桶,而天杀的罗斯福,在这个时期却想玩借刀杀人之计.......

第332章司徒雷登在行动

“等到三年后这个时候,整个北平,就只余下北大一所大学了!”

行走在燕京大学的校园里,新任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看着周围的明清古式建筑,心里感叹着。

他从1919年起,就担任燕京大学的校长,在这个位置上,一坐就是整整18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前昔,职位才被其他人代替,但头上仍然挂着校务长的头衔。去年美国和中国建交后,他取代前美国驻中国民国大使詹森,被罗斯福任命为美国驻新中国的第一任大使。

司徒雷登之所以会生出这样的感叹,那是因为新中国,正准备将北平城内的三所著名大学中的燕大和清华大学先后搬走——燕大明年九月将会被搬迁到河北省会常山(石家庄),清华原计划会被搬到武汉,但后来被改迁到郑州,时间是稍迟些,三年后。

过去的五百年里,北平长期是中国政治中心,新生的中共政权,在定都武汉的同时,还故意将北平教育资源拆散,转移,其背后暗含的政治意味,非常地耐人寻味。

民国时期,中国共有十三座顶级学府,这里也是旧时代的从蒙昧中被洋枪洋炮惊醒的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最重要的窗口。从辛亥前夜到五四运动再到后来的北伐,抗战,无数的革命志士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中共的建立者,如李大钊,李润石(旁听生、图书管理员助理),就出自隔壁的北大。

燕京大学,是美国对中国影响最深的几所大学之一,和隔壁的清华、北大类似,其建立之初,很长一段时间是作为“留美预备校”存在。

司徒雷登怀着复杂的心情走入燕京大学的校门,只是故地重游,想看看燕大的现状。如今在北平教育圈,俄国人的影响力正在急剧上升。燕大开设了专门的俄语专业和留苏预科班。而大量从苏联留学回来的学生,则一回国就直接进入校园担任教师工作。

作为新中国为数不多的现代化学府,司徒雷登在燕大里跟了一节“电教课”。燕大里两年前新建了一座小型电影院,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电影教学。教学影带基本都是在苏联制作的。因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这种先进的“电教”方式正在中国以极快的速度被推广。

出现在电影镜头里最多的人物,就是黄克黄元兴,以及著名“黄金公主”。前者主要是从事机电专业的教学讲课,而后者则是医学专业。

走出校门时,司徒雷登愁容满面地对助手道:“中共正在全面倒向苏俄,这太糟糕了。”

他的助手皱着眉道:“欧洲现在正打得火热,而李润石则一心想着趁机开疆拓土,收复失地。在中国问题上,我们的总统现在和英国人,法国人站在一起,并对中共进行了经济制裁.......”

中共受到美国的经济制裁,比苏联还要早一点,是1940年二月就开始了。罗斯福借口中国对安然发动战争是入侵他国的违法行为,要求中共军队停战和撤出安南以及缅北,遭受拒绝后,就在第一时间对中共发动了禁运。此时欧洲已经大打出手,光靠英法两国的订单美国工业资本家就可以浪得飞起,相比之下中国的那点订单根本不是啥事了。

在罗斯福的视角里,新中国在安南和缅北的军事行动,意味着中国正在向南亚、东南亚伸手。这里是美国渴望已久的市场,“卧塌之侧,岂容中国伸手”?这是他心理上的红线,阴险的罗斯福在第一时间就和英法两国站在了一起。

罗斯福心里很清楚:几个竞争者中,日本是个岛国,要捏死他太容易。而中国却是个超过五亿人口的大国。在和中国有接壤的陆地上发生争战,绝对是得不偿失的行为——此时的罗斯福,还没有完全意识到,美国的军力有多么地可怕,还没有真正地建立世界第一强国的自信。行事还很谨慎的他,还在习惯性地用阴招给中苏两家下绊子,玩着所谓的“势力平衡手”——在亚洲表面支持英法,在欧洲中暗中“援德”。

在对中共的禁运上,罗斯福玩得很漂亮:他并不是明着禁运,而是命令胡弗出面,警告那些和中共作生意的资本家,要求他们“优先完成”英法的订单,对于中共这边的订单则拖延交货或者直接抬高价格——不明着翻脸,却是各种设置槛制造障碍。

他自己平衡手玩得很漂亮,替他顶在前面,待在中国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日子就不是很好过了。

这一年里,司徒雷登清晰而痛苦地感觉到,过去四十年里,美国在中国教育界埋下的种种暗子,尤其是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建树,正以极快的速度被拔除。

摧毁的力量,小部分来自于华盛顿,另外大多数,却来自新生的红色中共政权的主动。

司徒登走出燕京大学时,手上正握着一本书,这是他在燕大故地重游时,无意中得到的。此书才发行不过三天,首发地就是北平的各个大学,在校学生人手一册。

书名:美利坚崛起之路,作者:黄克。

燕大的校门口,早有一辆大使馆的专车在等他。坐在车后座上,司徒雷登翻开书,发现其是用简体字写的,这让精通中文的司徒雷登阅读时稍有些吃力,但还是能看懂。

只是看了几眼,司徒雷登捧书的双手,就忍不住颤抖起来。

书的第一章,章节名为:从五月花号到感恩节大屠杀。

而第一章第一句话就是:美利坚是诞生在无数美洲土著印弟安人尸骨上的国度。

在司徒雷登的座位边上,还放着今天早晨刚刚发行的《人民日报》,其头版头条的文章标题是《蔡元培的这一生》。司徒雷登现在要去的,就是前往北大,参加蔡元培的追悼会。

就在两个星期前,新加坡传来消息,新中国成立时逃到海外的前北大校长蔡元培客死异乡。(注:历史上他也是死于1940年四月)其尸体火化后,骨灰在近日送回北平。

在中国近代史上,尤其是新文化运动,蔡元培是无法绕过的重要人物,其本人更和北大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因为北大、燕大、清华三大学府的学存,北平一度是西方思想传入中国,然后扩散传播最重要的窗口:既有资本主义民煮尸油的“白色天堂”,也有马列的无产阶级革命吊死剥削阶级的“红色激情”。

民国第一嘴炮王者鲁迅在这里教过书,隔壁的北大校长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公知祖宗胡适也在那儿讲过课。

嘴炮王者鲁迅现在正在北大,组织了一帮人重新编史、评史。其提出的种种“颠覆前人”甚至堪称是“离经叛道”的“无产阶级史学观”,已经在整个中国教育圈、文人圈引发喧然大波。

而另外两位北大的知名校友,现在同时流亡海外,不敢归国。其二人的名声,这一年来更是臭不可闻。

胡适身上的那些黑点,“媚日”、“学历造假”、“私生活混乱”,过去一年里被人登在报纸上,不断地流传,渣男、汉奸、文贼就是贴在他身上的标签。

至于曾经的北大校长蔡元培,他的名声比同样也是毁誉参半。半个月前,新加坡那儿传来消息,流亡海外的蔡元培归天了。

——————

作为近代中国有名的教育家,光复会的建立者,辛亥革命的参予者,发动者,蔡元培门生故吏无数,即使是在中共内部,不少领导人见了他,也得恭敬地喊一声“校长”或“老师”。

不过这一切,在四一二后蔡元培的名声就臭了。两年前中共公审常凯申后,其在四一二前后的那些作为,更是被公布于众,然后在北大学生中的声望更是直线下跌。

(四一二前十天,即4月2日,蔡元培担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议主席,组织召开监察会议,附和吴稚晖关于弹劾共产党的文告,并拿出共产党破坏、祸害证据的两个报告。通过了“请查办共产党呈文”,审议了中央执行委员、中央监察委员和各省应进行处置的共产党人的名单,共计179人。这其中,既有毛泽东、周恩来、陈独秀等中共领袖,也有柳亚子等国民党“左”派人士的黑名单。称将这些危险分子“就地知照治安机关,分别看管,制止活动”。当时参加会议的有蔡元培、吴稚晖、李宗仁等8人。

关于蔡元培的一生评价,近年来网友受《赤色黎明》影响很深。不过笔者查了资料,在四一二后看到局面演变成成片的大屠杀后,很快就后悔了,并努力地动用关系救了不少共产党员。此人属于政治幼稚病,是类似邓寅达搞第三党一般的天真,完全没有意识到,阶级斗争一旦开始,就只有你死我活,而不是温谦恭让的书生嘴炮。

在这事上,鲁迅先生生前,曾对冯雪峰说起蔡元培: “其实像蔡先生也还只是一般地赞成进步,并不反对共产党而已。到底共产党革命是怎么一回事,他就不甚了然,他甚至于悲愤地说,国民党为了想消灭政治上的敌人连民族的存亡都可以不顾,这是他所始料不及的。可知他同情革命者,也不过是为了民族而已。

作者本人也是执此类观点:四一二时,旧文人旧思想在他身上的烙印太重,他只是跟不上时代的剧烈变化。四一二前在那个决定中国命运的特殊时期,在他眼里,他以为中共的方式太过“左”,以中国传统文人的“中庸”的心态,站到了反动势力那边。然后很快就被血淋淋的现实打脸。

其蔡元培的这一生,有功有过,四一二后,也明显地的后悔和亡羊补牢,同时努力地救助被捕的中共党员的行为,其中也包括杨开慧,许多被捕的党员就是他动用关系解救的。他有功有过有错,事后也努力地悔改,并没有象很多人评价的那么“黑”。)

1938年中共击败日本,开始横扫全中国时,对于蔡元培这位“前辈”还是是持包容和争取的态度。官方对其在四一二时犯下的错误的定性,也只是“一时糊涂,事后努力地亡羊补牢”,并没有太过深究其罪责。反而是蔡元培本人,过不了自己心理上的那一关。而后公审常凯申时,关于四一二前后发生的那些事,中共这边是一点点一地详细地揭开揭,并向全世界宣传公布。

公审常凯申罪行前后持续了整整两年才算结束,在这过程中,黄克出面,召集人马,命人写了一本《常凯申的这一生》的书,给常凯申做了个彻底的人生总结。这本书,有部分内容是黄克从后世弄来的资料和后人的盖棺论述。但更多的内容,却是他找来的文人笔杆当枪手写的。事后出版前,黄克这儿先过了一道手,以主席为首的中共高层看过后,加了批注,修修改改后才正式出版。出版发行时,主席等人的批注批文,都专门列出说明。

这本书在1939年十二月就在中国发行,其中更有上千本,根据宣传的需要,通过各种地下渠道运到东南亚甚至是美国的华人聚集区,以免费赠送的方式广为流传。书中的内容就特别提到了蔡元培在四一二前后的作为。

蔡元培在死前看到了这本书——书是中共派到新加坡的代表,他的爱徒之一林风眠送去,当时中共表示对他在四一二犯下的错误既往不咎,希望他能回国。但蔡元培本人在看了书后,却反而是羞愧难当,没有脸面回国与故旧学生相见。

当时的蔡元培已经病得很重,看完书后,不到一个月,就在四月二日这天病死了,这一天恰好也正是主持国民党清党会议的同一天。死前他留下遗言希望能“遗骸还乡”。十天后,在四一二这一天,常凯申被公开绞刑。

蔡元培被火化后,骨灰在近日被送回国内,安葬在其家乡。在中央的批准和主持下,北大这儿还为了他开了个追悼会,而李润石主席在黄克的建议下,也按上一篇《常凯申的这一生》,亲自动笔写了《蔡元培的这一生》,将其一生的作为,功过,按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重新进行了定性评价。

司徒雷登出生在中国,1919年起就担任燕大校长,从前和蔡元培也有打过交道有过接触。作为一个在中国生活了几十年的“中国通”,他非常明白中国的“师生关系文化”,现在北大正在开蔡元培的追悼会,许多中国的名人名流甚至中共代表都有到场,比如,柳亚子,宋庆龄,鲁迅,章士钊都有出席。

现在因为中共在缅北和安南的军事行动,中美关系一度正处于一个微妙的关卡。拿到司徒雷登敏锐的感觉到,中美之间看似“友好”的气氛,实际上却是“当面微笑,背后按剑”。这两年来,苏联和中共,在对待美国的外交宣传上,玩的“捧杀”的把戏,美国的精英又如何看不出?

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地位,有不同的职责。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有人扮演鹰派,有人扮演鸽派,有人扮演“中立派”。在这出中美间外的外交互动中,在中国出生的司登雷登,现在所要扮演的角色,就是“蝙蝠”——一个既爱中国,又爱美国,想要努力地将分离的两家拉在一起的“调和派”。

(注:司徒雷登本人,在美国政府高层的影响力其实很小很有限。历史上甚至还在受到麦卡锡主义的冲击,被指责亲共,审查导致中风。相对于美国政府,其实他也只是一个棋子,传声筒小人物而已,在对华政策上,他个人的影响力远远比不上赫尔利,马歇尔这些人。)

抗战前,黄克在北平讲各所大学流动讲学时,他曾和司徒雷登有过一面之遥。不过那时的司徒雷登的身份还只是燕大校长,双方的关系也只发展到点头之交的地步。

蔡元培的追悼会(送别会),黄克也有在现场。作为一个中国问题专家,司徒雷登很清楚黄克在中共上层的影响力。他也想借着这个机会,接近黄克,仔细观察一下这个中国在国际上风头最盛的年青人,毕竟他刚刚拿到了第二个诺贝尔奖。

关于黄克此人,罗斯福专门命令胡弗收集他的材料,甚至找了一堆的专家对他的个性进行了“专业性”的分析,不光是他,中共的主要高层领导,也都有类似的“性格素描”,黄克这个看似没有实权的“小人物”能有这样的待遇,由此可见罗斯福对他的重视。

而相关的分析报告,司徒雷登在被任命为美国驻中国大使时,就拿到了一份。

那些报告上是这么描述黄克的:

“是个才华横溢的天才科学家!在机械加工和计算领域的才华令人惊叹。一直有谣传,他本人拥有某些神奇的超能力。但他不止是个科学家,他在政治上同样野心十足。除了是个共产份子外,更有着明显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标签。”

“性格,自大,张杨,因为少年得志,甚至有些目空一切的傲慢!”

“表现型人格,做事常有出乎常人意料的疯狂之举,但很多时候,却是故意装出来让别人这么以为的,其真实的意图往往被隐藏在看似疯狂傲慢的伪装之下。”

“他表面上在中共内部一直没有固定明确的职位(很多时候黄克只是挂着“特派员之类”的空头衔),但实际上其在中共上层政治甚至是外交上的影响力极大,更是中共与苏俄关系间极为重要的连接点接头人。”

......

车子驶到北大校园门口时,司徒雷登在路上,以一目十行的速度,草草地将《美利坚崛起之路》看了几章。

读了几章后,司徒雷登对黄克又有了新的看法:

“他过去一定是在美利坚长大,他太了解美国人了!”

“他非常了解美利坚!甚至比大多数美国人都了解美利坚的过去!”

“从前是日本,现在是美国!他对美利坚,充满了敌意与警惕!”

PS:昨天那一章,今晚早上校对后,把开头忘记删掉的部分和各种错漏字修改过来了。大家可以重看了。

停了三天,休息了三天后,反而把思路理清,知道新一卷该写什么了。

世界大战卷,接下来的重点部分,部分是以中国国内的和安南剧情为主,其中会穿插东南亚的剧情,这也是这一卷的重点。外国的战争部分,尤其是法国战役部分,我在未来只会一笔带过,

座间外传:当李润石看到网友的评价

时间进入到1940年时,大黄克和小黄克的接触周期,已经被延长到了12:1。也就是小黄克这边,除非是异时空零距离接触,否则要过十二个夜晚才会在梦中遇上另一个自己。

大黄克那边,那位叫红猫的道友写的《赤色黎明》,已经写完了另一个版本的四一二,枪毙蔡元培剧情。

不要小看小说家对民间舆论的影响控制力。

民间说书人的火烧庆功楼的段子,影响了几百年都还有傻瓜上当。包衣查良庸的一本《碧血剑》,就让袁崇焕成了抗清名将,甚至还让九十年代的中国拍了一部电视剧《袁崇焕》,这一情况一直到另一位作者灰熊猫的《窃明》,才又把被洗白了袁崇焕重新刷黑了回去。至于著名的丝袜 将军庄继华,那本书同样骗了不少不动脑子的人,把他的书里的剧情当成正史了,比如以为蒋先云是张国焘杀的。(我在网上遇上这样的人。)

而让黄克都感到人类有多愚蠢的,是大黄克在网上看到钓鱼贴,有人写了一篇《诺曼底海滩的无敌七十四师》,明明里面用了250军74师这么明显的梗 ,但是还有傻子信了,然后煞有其事地在QQ群里大谈七十四师在诺曼底的表现这种蠢事(作者本人亲历)。一部法国人按自己一战表现想象中替代到苏联红军身上拍摄的《兵临城下》,就让很多人以为斯大林格勒苏联红军是在玩步枪都配不齐的人海冲锋,政委躲在后面当督战队。

在没有网络时代全民大讨论,大揭黑,洗白,抹黑,正正反反地反复折腾,直至最后过滤出真相前,平民所能看到的历史,就象是一个被资本和水军包装出来的流量明星,爱怎么玩就怎么玩。

在《赤色黎明》写到四一二蔡元培的作为前,网上虽然也有人知道他在四一二时的作为,但是几乎没有人提起过,一本《赤色黎明》出现后,老蔡一世上百年积累下来的英名,瞬间被黑得发亮。到2020大黄克在网上看新闻时,只要一提到北大精神,提到蔡元培,下面的评论栏里,瞬间就出现一大堆“现行反X份子蔡XX”、“四一二屠夫”之类的回复或弹幕飘过。

回到2011年,重新经历《赤色黎明》这本书诞生过程时,和红猫道友常打交道的大黄克,其实最感兴趣的就是看到网络上对蔡元培评价的瞬间反转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