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 第322章

作者:半只青蛙

这三个国家,之所以没有沦为西方列强的(完全)殖民地,却是中国太大(只是半殖民地),日本太强,而泰国却是位置太巧。

泰国处于法属印支(包括越南、柬埔寨、老挝)和英属缅甸及马拉西亚之间,是两大殖民帝国的缓冲地带,英法为了避免擦枪走火,以及其他利益考量,都不愿对方控制泰国。

缓冲的地方很多,但能独善其身的却很少,更多的情况是两头挨打,像土耳其,阿富汗,朝鲜等等。外因只是条件,能否闪转腾挪,最终还靠自身的努力。

内因:在西方势力冲击下,泰国没有闭关锁国,而是积极适应新形势,吸收西方经验进行社会改革,并与西方发展外交关系。其历任领导人,成熟老练的外交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

泰国独裁者披汶(又称銮披汶·颂堪)说过这样一句话:“哪一方在战争中溃败,哪一方就是我们的敌人。”这句话不仅是披汶处理外交关系的原则,也是泰国在复杂国际局势中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黄金生存法则。

此人从1934年起,就一直是泰国实际上最高统治者——此人也是底层草根出身,他于1897年7月14日生于泰国暖武里府一个卑微的农民家庭 ,后被送往曼谷陆军军官学校学习 ,毕业后选择加入了炮兵,1916年开始深造,这决定了他未来人生的命运 。他在深造期间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1924年去法国枫丹白露军事学院学院习的机会。

而靠着出色的个人能力一路上爬,1935年出任陆军司令,1938年年底正式成为泰国总理。

泰国这个国名,其实是去年(1939年)才由“暹罗”改成现在这个名字的。

“泰”在泰语中是“自由”、“独立”的意思,“暹罗”一名则来自梵语,意为“黄金”。废弃这一使用了13个世纪的古老国名,无疑与当时暹罗的沙文主义和民族主义倾向有关。泰国的民族沙文主义者还提出了“大泰国”的口号,认为越南泰族、柬埔寨泰族、老挝佬族、缅甸掸族、中国傣族、印度阿萨姆族都属于“人种学上的泰族”,打算把“3000万有泰族血统的人”全都联合在“大泰国”之内,在中南半岛建立一个强大的资产阶级国家。披汶如是解释:“通常而言,国家的名称都是以该国主体民族的名称命名的……我们是泰族……显然暹罗并不适合我们的民族……如果有(庞大数量的)移民定居我国,那么,或许千年之后,我们可能将无法再分辨暹罗究竟是泰人的,还是华人的,抑或是其他人的国家……”

——就这个民族态度而言,披汶眼光见识都还是很清楚的:在这虎狼成群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革时代,必须将国内的各民族力量统而起来,而不是搞什么“纯血”的泰民族主义削弱自己给了外人可乘之机。

历史上这人最骚的操作,就是日军偷袭珍珠港后,面对入侵的日军,他被迫低头与日本合作,泰国甚至发动了一场他们自己的军事征战,并在1942年5月征服了缅甸景栋 。日本还把马来亚北方的四个马来邦(玻璃市、吉打、吉兰丹和丁加奴)转交给泰国 。但在帮日本的同时,他也暗中支持国内反日游击队给自己留下后路。

两头下注的他在日本战败后下台入狱,但是一年后就无罪出狱,并在几年卷土重来,重新执掌泰国大权,也算是泰国在这一时期非常杰出的人杰。

这个位面的泰国总理披汶,在看到解放军轻松地横扫印度支那,几十万解放军囤兵泰国边境时,在这个命运的转折点,他清晰地意识到:法兰西在印度支那的时代结束了,大英帝国对南亚影响力,也正在急剧下降,而北方的旧邻,已沉沦百年的中国,正在急剧崛起。

作为亚洲最古老的国家,泰国人非常清楚,北方的近邻一旦崛起,建国后的前一百年,绝对是势不可挡的洪荒巨兽。在解放军杀到边境线上前,就主动地暗中接触中共,寻求双方“和平共处”的可能。

中共本来就没有想入侵泰国,南下的目的一是为了橡胶,其次却是为了东南亚的战略布局,对于泰国的态度,中苏两家的态度皆是“争取”。

当法国人被赶出印度支那后,披汶就以最快的速度和中苏两家达成秘约:中苏两家承诺保证泰国领土完整,而泰国则保证在未来几年里,出产的橡胶都优先卖给苏联。

1940年八月后,大批中方提供的日系枪械和苏联提供的坦克进入泰国,苏联甚至还帮助泰国找到了被淘汰退役的旧武器的接盘“下家”,一时间,中泰之间进入了“蜜月期”。

苏联按坦克换橡胶协议,卖给泰国的坦克有三款,一为T40水陆两用坦克,第二款为T80C轻型坦克,第三款则是SU57。

T40战斗全重为5.6吨水陆坦克,武器为12.7/7.62机枪各一挺。T80C坦克则是由T40的底盘发展而来的纯陆用型轻型坦克,战斗全重七吨,使用的37毫米坦克炮。至于SU57则是搭57毫米炮,使用T80底盘的自行反坦克炮,三款车辆都是同一种底盘发展而来。

除此之外,苏联人还提供了大量的机枪与火炮,并派出教官帮助泰军训练部队,短时间内泰国的军力大增。

从国家最底层一路爬上来的披汶,此时年龄不过四十三岁有余,甚至比李润石还要小,正是处于一个男人精力事业最颠峰的时期。作为曾经中南半岛唯一的独立国家,个人正是最意气风发,心中充满了男儿想开疆拓土的“钢铁雄心”。

中方苏方都大方地向其暗示:在中南半岛问题上,支持泰国收复被外国(英国)强占的土地。

这两家想干什么,披汶当然一清二楚。此时不列颠空战打得正激烈,英国人看似摇摇欲坠。只是披汶却也知道,中国苏联都是大国,在“亚洲这个大棋盘”上,怎么玩都没关系,而泰国只是“地区小强”,还是要谨慎一点别浪。

1941年前的披汶总理,暂时只是观望,等着“大局已定”时再出来捡点漏。整个1940下半年,披汶做的事,就是努力地征兵,练兵,和中苏打好关系。

而在1940年下半年,日本看着英国人面对中共的“吃拿抢要”时,不停地做着“以地事华”之事,早就口水流得三尺长的他们,也在这时期秘密联络披汶总理。

当日本人也开始对东南亚动心思时,中日英三方势力聚焦前线最中心的新加坡,立刻就在第一时间,秋风未致而蝉先知,提前感觉到了北方吹来的寒风。

1940年下半年起,整个马来地区,从前向来互相看不顺眼,见面一言不合就要开打骂架的日侨与华侨,彼此间的关系突然间好了起来。

然后,一些鼓吹“中日同文同种,一衣带水,理应放下过去,携手共抗英美白畜”,“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之类的,让所有英国人看了都吓得头皮发麻,主张“亚细亚主义”的小册子,开始在整个东南亚的华侨和日侨圈子里流行......

而最让珊顿爵士恐惧的是,1941年的中国农历新年到来时,新加坡的华侨举行了盛大的迎新年庆新年活动。

这本来只是属于华人的节日,但在这一年,城内的日侨也热情地参予了,双方举行了友好的新年联欢......

亲眼见到这一幕的珊顿爵士,当时后背都是寒嗖嗖的。

这个时期,黄克当初的“秩父宫中对”里的内容,早已传遍全世界,更被英人知晓。

当初黄克的“狂人疯语”,正愈来愈有变成为真实的可能......

求 月票,有月票的扔了吧

第346章风起东南亚

1940年时,新加坡的华人总数约有六十万,如果算上整座马来半岛,华人的数量的超过了一百万。而日本人在马来半岛的日侨数量,这个时期也有数万人。

而1938年后,随着中共横扫南中国,整个东南亚的华人的数量短时间内又增加了数万人——基本都是从旧中国逃出来的“地富反坏右”份子:比如,汪精卫、吴稚辉、张群、张静江等等。

被赶出中国后,这帮曾经寄生在中国人民身上的寄生虫们,大部分都坐吃山空,过得很是落魄。

这些人中,有的心灰意冷,例如刘峙,这个时期的他就象历史上一般,带着老婆在当地的华人学校教书,混口饭吃。那些黄埔将领出身的人大都如此。

至于汪精卫、吴稚辉、何应钦之流,靠着过去的身份,以及英国政府“反华”和“分化”华人的需要,让他们在新加坡“重建”了国民党海外流亡政府,靠着英美两家时不时地投点狗粮养着,

不过如英美扔过来的狗粮数量有限,这帮人又花天酒地惯了,加上不少人在几年前的链霉素股票风潮中被黄克坑得倾家荡产,在南洋的日子其实过得都很苦逼。

所谓的“南洋国民党流亡政府”,其实只是新加坡城内,英国人借给他们的一幢半旧不新三层洋房,里面住了几十个从中国逃到南洋的国民党败类极其家眷。汪精卫、吴稚辉、何应钦、贺衷寒几位连同家属就住在这里。

躲在新加坡的这段日子,这帮人平时做的事,或码码字,写写回忆录,接受记者采访,赚点稿费钱,或者召集新加坡城内的“国民党残部”,开开茶话会,追忆一下往昔的峥嵘岁月,讨论一下“李润石的中国什么时候灭亡”之类的话题意淫一番。

一天的时间耗尽之后,大伙聚个份子,到附近的大排档点些菜,喝个小酒,海吃胡喝一番,然后四散走人。因为大家都是败犬,所以过去的什么仇怨,在这个时候都已经消散得差不多了。所有人现在想的,皆是得过且过的混日子而已。

这种事,对于国民党元老们来说,其实是轻车熟路了——毕竟四十年前他们也是这么过来的,如今不过是重操旧业罢了。少数人老心不老,口袋里钱较多的家伙,酒足饭饱之余,还会去一下附近日本人开的堂子里,享受一下日本艺妓的服务。

一切的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四十年前,和中山先生在日本成立同盟会,远距离发动革命时的场景......

1940年十二月初,汪精卫带着沈醉在新加坡码头,接到了从吉降坡回来的贺衷寒。

一见面,汪精卫就关切地问道: “君山,情况怎么样了?”

贺衷寒长叹一口气,用力地摇了摇头。

“伍主任的手,很早就伸到南洋来了.....”

贺衷寒不久前是代表流亡的南京政府,前往印尼吉隆坡向当地的华人华侨“筹款”,低三下四口水都说干了,脖子也低酸了,却一个子都没有要来。

“校长,校长他过去做的那些事,实太....”

后面的话,贺衷寒说不下去了,但汪精卫却听明白了——全是常凯申的臭名声拖累的。

过去的一年里,这些国民党的余孽份子,选出了汪精卫为魁首。用一年的时间,在新加坡这儿将国民党的党员数量发展到八百多人——其中四百多人其实是从国内逃出来的,或其家属组成,其在本地发展党员的过程极不顺利。

原因很简单:对于他们这群躲到南洋的国民党余孽,中共方面并没有放过他们。而某位对中共上层影响极力大的黄姓人物,更是死死地盯着他们。

如果换成那位黄姓人士主事,他早就安排特工,在他们的住处埋个大炸弹,待这帮恶心的家伙聚会开意淫大会时,直接坐土飞机把他们集体送上天。

受制于组织纪律,不能下这种黑手的他,只能安排新成立的南洋共产党支部的人和这帮国党的余孽唱对台戏。

国内审讯常凯申时,中共用了两年时间,把国民党从成立到覆没那几十年里的历史,全都梳了一遍。对内宣传时,主要公布的都是常凯申为首那帮人犯下的罪行。

而在南洋这边争取海外华侨爱国人士的支持时,中共内部有人还想留点香火情别做得太绝,但是组织讨论决定后,最终却是要在“政治”上对这些余孽赶尽杀绝!

在上级的指示下,新成不久的南洋共产党分部在整个东南亚地区大肆宣国民党的黑历史,而且是从上世纪孙中山时期的那些龌龊事就开始宣传。——这一事情表面上是南洋地区情报负责人华克之主持的,但实际背后操持的人却是黄克自己。

1938年后抗战结束后不久,华克之因为工作出色,被上级派到苏联“留学深造”,主要是在苏联接受格鲁乌的“专业培训”。整整一年他和黄克长期接触,特工领域方面黄克没什么可以教他的,但是搞宣传和黑人方面,小黄克有一大堆来自后世,脑筋贼坏的网友们出主意,这方面可是太专业了。

华克之虽然年龄比黄克大,但是职务关系方面,他却长期都是黄克部下的部下——他属于潘汉年直接指挥,而潘汉年却是黄克的助手。本人和黄克的关系也非常密切,他能到莫斯科留学深造,并在后来被推荐到东南亚作为情报负责人,更是黄克点名推荐的。

在黄克的指使下,各种关于国民党过去“黑历史”的文章,不断地在南洋和美国的华人社区的华人报纸上刊出流传。——有些内容,他知道中共的人不会宣传,却本人通过斯大林帮忙借苏联的情报网进行宣传——主要是孙大炮的那些见不得光的事。

“在这事上,李润石就是太讲原则了!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是一个真正的布尔什维克。”

斯大林和黄克谈起这事时,语气是又欣赏却又摇头。

黄克承认道:“未来几年,南洋会风起云涌。这帮从中国逃出去的家伙,太了解中国,太了解中共,未来他们和英美合作反华,对我们的地下工作很不利的。要不是有纪律,我早就派人把他们全干掉了!”

然后斯大林笑道:“你曾告诉过我,历史上差不多这个时候,我派人暗杀了托洛斯基,你猜我现在还会打算动手吗?”

“应当不会吧。因为你现在知道,活着的托洛斯基是条败犬,被暗杀的他反而会被人封圣。”

“回答得很好!”

斯大林哈哈笑了起来,然后却密令手中情报网,把孙大炮的那些黑历史全捅到媒体上。

中苏两家联手的宣传攻势,一套组合拳下来,以汪精卫为首的这帮国民党余孽,很快就臭不可闻了。

汪精卫在南洋召集到的党员大多也不是真的想要东山再起,纯粹是流亡海外,生活艰难想要抱团取暖,打着国民党的招牌坑蒙拐骗混点狗粮,从英国人那儿薅点羊毛什么的。

当天晚上,失意的贺衷寒和沈醉在路边一家小店里喝闷酒解闷,如今的贺衷寒,早已没有了黄埔时期的豪情壮志,一边喝酒 一边哀声叹气。

还只是二十六岁的沈醉问他道:“君山大哥,你和李润石,伍主任都有些雨水交情,中共最近公布的特赦名单里,也有你的名字,其实你是可以回去的。”

沈醉所说的特赦,是指中共领导人李润石,特赦了功德林里一批罪行不重的犯人,其中也包括了黄维,而针对贺衷寒这类没有直接血债的人,也公开点名宣布对其既往不究。不久前,在蔡元培遗骨被送回国内时,中共的人就曾主动派人联络过他,但贺衷寒自己却拒绝了。

说出这话时,沈醉却有些羡慕——这个时期的沈醉,在国民党倒台时只是个“小特务”,因为资历太浅,甚至还不入戴笠的法眼,完全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戴笠逃亡海外时,他连陪着一起走的资格都没有。在当时他选择了跟着贺衷寒一起走,然后就逃到了南洋来。

贺衷寒和他们不同,他是黄埔军校的杰出人物,甚至还曾是共青团员,只是因为和张国焘闹了矛盾,被他亲自开除出团,然后才加入了国民党。

随着新中国成立,张国焘的黑历史也被公布,在沈醉看来,贺衷寒的那段被张国焘开除的经历,反而是他很好的“回归”资本。

“你不明白的,我加入过共产党,然后又背离。他们这个组织可以原谅敌人,但最不能忍的,就是我这种叛徒......我在苏联待过,也一直和他们论战,他们做的那些事,还有未来要做的那些事.......我很清楚,象我这样的人,回去后不会有好结果的。”

说出这话时,贺衷寒叹着气。

“可是南洋这儿也不是净土,现在整个华侨圈都在传说,一年之内这里一定会爆发大战,或者是中共打过来,或者是美国人或日本人打过来!大英帝国已经衰弱了,谁都想着来这儿烧杀抢......”

沈醉说出的这些话,不光是他听到的传的言,更也是自己的分析。

新加坡北面,印度支那的变化,沈醉全看在眼里——能在历史留名,并有资格住进功德林的,即使人品再败坏,但能力却绝对不会差到哪的。

以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余孽,这一年来在和中共派到南洋的地下党争夺华侨的支持,双方间斗得很厉害。

这帮国民党余孽,在英国人的支持下,整天在华侨中宣传说中共打过来,就会把当地的华侨给共产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东南亚的华侨因为勤劳肯干,上百年经营下来,即使历经多次的排华清洗,但每次都很快复原,并重新回到社会的中层。

华侨对中国革命的支持与贡献,自不必多说。他们支持中国,除了爱国热情之外,更重要的是希望有个强大的祖国保护他们成为他们的后盾。这个位面,1937年的抗战中,东南亚的华侨就给中共领导的抗战捐赠了大量的物资和军费。并且在抗战中有大量的华侨青年回国助战。

战争结束后,部分青年直接留在国内,而部分则返回东南亚,也带回了祖国的“革命思想”。

革命的力量与反动的力量,其实是同时回到东南亚的。在东南亚这一片地区,大部分的华侨都是中共的支持者,而余下的小部分,则是站在殖民地政府这一边——无他,这些人全都是“有产者”,例如李光耀的家族(这个时期其本人还在上高中)

汪精卫这伙国民党余孽,虽然有英国人支持,但是在黄克有意地提前宣传下,名声大臭的他们在当地很难获得实际意义上的支持。南洋的资本家们虽然讨厌和害怕共产党,能在东南亚这个排华气息浓重的地方,发育成资本家大地主的人,个个都是有脑子的。他们的钱也不是大风狂来的,汪精卫这伙人想靠三寸不烂之舌游说这些人掏钱支持他们的“反共”革命,哪里有那么容易的事。

贺衷寒对沈醉道:“你听到了什么吗?”

“你不在的这两个月,中共的那些人和日本人走得很近。他们在这里开的医院,最近这两个月一直免费地给那些日本婊子治病。而且日本人那边,也开始有人在宣传中日友好了.....”

贺衷寒离开新加坡有三个月,沈醉就他不在的日子发生在这的“异事”说了。

当地的华侨组织,这三个月一直和日侨组织频频接触。谁都知道,现在这些华侨组织,幕后的人物都是中共在控制的。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共收复东北,中日之间的仇恨已经淡化了,尤其是最近解放军在印度支那和南亚按着英国人和法国人一顿痛揍,甚至逼得英人屈服,海外华人看在眼里,迅速地恢复了失去百年的大国自信心和自豪感。

东北收复,民族自信心增强的后果,对旧邻日本的仇恨,自然也淡了许多。新加坡城内的所谓日侨,其实也暗藏了许多日本的特务组织。中共地下党和日本特务在新加坡频频接触,活动,开展“中日友好,亲如一家”的友谊互动,这当真是会吓坏很多人的。

沈醉边说边拿出他最近三个月收集到的小册子,交给贺衷寒看。这些小册子,自然全是黄克弄出来的那些宣传“大亚细亚”主义和“东亚联合”的玩意。

“这东西是日本人弄出来的,但共产党的那帮人,也没有拒绝这东西在华人中传播。而且我最近在新加坡看到一个人,一个日本熟人!”

沈醉在这儿露出神秘的眼神。

“是谁?”

“影佐侦昭!两年前他是上海滩的日本岛机关头子!青木龙彦被王亚樵炸死后就是他负责上海日本的特务机构。但实际上这个人和中共特工走得很近,中共进入上海前日本人的大抓捕行动就是他负责的!”

常凯申是被日本人出卖给中共的,现在早就不是什么机密了。躲在东南亚的这帮人,如汪精卫之流,由于失去了利用价值,日本人也没有答理他。为了能过得更好点,这帮人现在都努力地抱着英国人的腿,利用自己对中、日了解的特性,充当英国人监视当地华侨日侨的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