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 第325章

作者:半只青蛙

对于这些日本国内最可怜的一群人,中苏两家从一开始就是视为“无产阶级同胞”,“剥削阶级的受害者”对待,而被解救后的她们,中苏两方先是对她们有病治病,然后好心对待。人生中第一次遭受了平等和气地对待后,几乎人人都在第一时间成为共产主义的支持者。

有了这一大批先被改造好的日本人站到这一边,再改造余下的人就容易多了。

最初其他的日本人还有些害怕,但很快他们就发现,布尔什维克真的说到做到,并不是想象中的猛兽怪物.......

精神的枷锁一旦被打开,缺口就越来越大。

在滨海地区处于“半监视”状态下的劳作时,这些日本人发现,只要努力工作,苏联人提供给他们的待遇,其实比从前在东北强占中国人的土地耕作后,能享受的待遇还要好些——实际上那些在中国强占中国人土地的日本垦荒团的人,辛苦一年的产出,大部分还是被关东军各种征收,余粮不多。甚至1937年战争爆发后,这种征收更是达到了极致。

日子好过了,抵触情绪也就越来越弱。在此期间,中共,苏共,还有日共,相关的思想工作者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十八般武艺一起用上。

如:早就准备好的,反映日本底层生活的《蟹工船》、《南洋女》以及日本化的《白毛女》话剧,在各个农场轮番播出。

继续在日本人中间开展诉苦大会!

每天日本人工作时,旁边的喇叭放出来的,皆是日本历史的“扫盲”,以及相关的“阶级”分析。

不管他们有没有认真在听,但是天天耳朵被迫浸泡这些“可怕的知识”中,再顽固的日本人,思想也会松动。

从1938年起,每年冬季大降温时,苏联人都会从各处的劳动农场里,挑出当年表现优秀的劳模积极份子,然后全家老少带到莫斯科或者送到中国参观游览,去亲身体验一下,社会主义世界和旧世界的不同之处。

过去的三年里,莫斯科收到的来自远东的劳动营的报告,也一年比一年好。负责日本人思想改造工作的共产党员佐野学,三年里成功地在这十五万人中,发展出了六千多名党员,上万名预备党员。

这十五万五千俘虏中,当时有近万名儿童。苏联人看到这些儿童,更是如获至宝。他们为这些日童专门建了学校,从小就开始了“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在他们中间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到了1941年后,整个滨海地区的一百五十处劳动农场,基本已是日本人自己管理自己,每座农场只有十几名负责勾通联络苏联人员。而每座农场里,日本人甚至组建了民兵武装力量,他们不但被武装起来,冬季时还进行专门的军事训练。

大方的苏联人,甚至给每座农场都配备了数辆改装成拖拉机的T27坦克——一半用于耕地,一半却是用来训练坦克手。

到1941年六月时,远东西伯利亚的滨海地区日本人,人口总数已达到十六万一千人——这三年里当地新生了一批婴儿,此外还有中共和日共通过各种渠道,从日本国内或南洋“走私”了一些人口过来(主要是女性,多是被迫下南洋的南洋妹)。

此时,在远东滨海地区,日共已成功地在这群人中组建起出了上万人的武装力量。由于农场都是使用机械化作业,三年下来,会驾驶拖拉机甚至坦克的人,就超过五千人。

看着这一切,已经入党两年的北一辉,在莫斯科兴奋地对黄克道:

“这些被雍仁抛弃的被遗忘者,他们会在未来成为天皇制度的掘墓人!”

当年七月,斯大林收到远东日共负责人发来的电报,上面只有一句话: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

“阁下,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干吧,阁下!”

东京湾里,站在大和号战列舰的舰桥里,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再次听到了部下的“劝战声”。

时间这时已是1941年七月十五日,在瑞鹤、翔鹤两艘战斗航母加入联合舰队的同时,另外两艘由邮轮改造而来的航母,大鹰号和神鹰号,也在同一个月被联合舰队接收。后者虽然速度较慢,最大航速仅有22~24节左右,但是伴随联合舰队中那一水的条约时代的老爷爷战列舰,速度却已经足够了。

联合舰队之所以会比历史上多得了两艘航母(服役时间比历史上更早),很大一个原因却是武藏号战列舰停造,信浓号浓更是连影子都没有,从材料到工人被挪用给大鹰号和神鹰号使用——历史上武藏号和信浓号的建造占用了日本大量的造船资源。也因为只造一艘,获得了更多资源的大和号,在日本人不顾一切的两班三倒连续工作下,终于提前到七月份完工——仅仅只是完工,还需要最后一些收尾调试。

从七月份起,山本五十六就已经长期住在了“大和旅馆”里,很少回家。

原因是:他一直反对海军南下对英美开战,激怒了许多“中二”,并遭遇了一次失败的暗杀。他的上司兼好友井上成美同样也遭遇了暗杀的威胁。

其实这个位面的日本,没有了中国战争的拖累,遇上了欧洲开战的“好事”,本来老老实实地接收英国人开来的订单,象一战当个大英帝国的兵工厂,赚到的利润也足够他们从经济危机中缓解过来。

但是日本财阀的老爷们,实在太贪婪了。没了中国这个吸血点,成本大涨的他们,嫌弃暴利不够。而军方的马鹿们,在吃了三年中苏两家扔出毒糖果后,感觉自己“越来越有劲了”,更是觉得这是皇国崛起的天大契机,个个都叫嚣着对外开战,用“海军的剑为皇国争取阳光下的地盘”。

“身怀利刃,杀心自起!黄元兴,这就是你扔出来的毒糖果的真面目啊!”

站在大和号的舰桥上,看着附近一艘护航的日本巡洋舰上的雷达,又瞧瞧安装在大和号两舷的双联装25毫米博福斯高炮和少量的单装37毫米博福斯高炮(全是苏联的技术),山本五十六叹息着。

过去的三年里,苏联对日本各种疯狂的技术输出,确实让联合舰队的综合战斗力上升了不止一个台阶。

防空方面,联空舰队得到了最先进的雷达,最先进的博福斯高炮。至于航空兵的机载电台,那就更不必多说了。

反潜方面:苏联提供了先进的反潜声呐,这是苏德两家合作的产物——最初想从德国引进,可是当时德国开了高价,日本舍不得买,但苏联人却以便宜了一半的价格“送”了过来。

鱼雷方面,苏联和日本的鱼雷专家联手开发下一代过氧化氢鱼雷,也已经开发完毕,正开始试验性地装备部队。

潜艇方面,苏德意三家联合开发的通气管潜艇,在苏联有意地拉上日本后,这个时期也开发顺利,最多到明年年初,就会有数条通气管潜艇服役。

而日本人最大的惊喜,却是在今年,苏联方面高价卖给了日本两台性能号称世界第一的晶体管计算机,并派出专家,“手把手”地指导日本人借助计算器破译通讯密码的技巧。同时苏联人还警告日本:美军已经借助计算机破译了联合舰队的通讯密码了。

起初日本人不信,但是苏联人很快就拿出了过去一年里联合舰队所有的密码电报的译文,并告之日本人:这些东西,美国人,英国人那儿都有。

此次事件让联合舰队上下一片鸡飞狗跳。

事后,苏联专家赤裸裸地对日本人提出建议:不要急着改密码,如果你们想对美国宣战的话,可以利用这一点布下陷阱。

“短短的三年时间,联合舰队的实力就增强了一倍还不止!”

这是联合舰队里所有人,甚至包括山本五十六自己的感觉。

也因为这样,许多海军马鹿们,心里都开始“漂”了。

1941年七月,东南亚那一大片殖民地的宗主国,他们现在正在干什么?

荷兰?本土领土已经被德国人占了,不堪一击!

英国?七月后,德国的非洲军和英国的陆军,正在埃及的沙漠里大打出手。而集结了苏德意三家精英,联手开发出来的通气管潜艇,正在大西洋和地中海里大杀特杀。英国皇家海军,在开战后的两年里,已经损失了数艘大型主力舰——其中著名的胡德号在上个月阻止俾斯麦号突入大西洋的过程中被德舰一炮击沉。即使历史已被严重改变,该舰因为背刺盟友严重透支了人品,其还是难逃那致命的“会心一击”。

而历史被改变的地方在于,击沉胡德号后,俾斯麦遭遇了英国光辉号航母舰载机的攻击,虽然37手拉机高炮表现屎一样,让俾斯麦还是吃了一发鱼雷,但是打中舵的小概率事件,却没有发生。

最后德舰成功地逃回法国港内,英国人虽然把俾斯麦号逼回囚笼中,但是大量的主力舰却被其牵制在英伦三岛上动弹不得。

而打得正激烈的北非洲,地中海战线上,德意两国正集中一切力量进攻马尔他岛。英国海军大量的注意力全部都被吸到哪儿,而非洲战场发生在埃及沙漠里的战斗,更逼得英国人被迫将远东的主力部队全部都集中到非洲,导致东南亚更加空虚。

东南亚这儿,日本联合舰队,唯一且最后的敌人,就只余下美国海军了!

从今年四月起,开战的声音就在山本五十六耳边响个不停,他努力地抵抗着,起初的借口是:等瑞鹤、翔鹤、大和服役后再说吧。

现在,两鹤和大和都下水了,山本五十六的拖延理由也用完了!

而这个时期,以近卫老贼为首的一干日本内阁高官,正准备联合辞职!豪赌国运的时候,这帮虫 豸们又在关键时刻玩起了躲猫猫!

东条内阁已经在组建中,随时都会上台,准备替人背锅。

而山本五十六已经接到天皇的授命,要求他拿出突袭美国海军的作战预案。

“皇国吃了那么多毒糖果,中毒已深,再无退路了.....”

求月票了.........明天校对,明天应当就可以写到太平洋战争的剧情了。

第351章,“收费”服务终究比不上“免费赠送”

库宾卡演习场。

一架机头漆成米黄色BF109型和机头漆成亮红色的雅克战斗机正在空中捉对厮杀。

起初是BF109在前,雅克在后,前者拉起,滚转,俯冲,盘旋,将所有的飞行机动动作全部做了一遍,但是在四千米高度下,始终无法甩脱雅克3咬尾。

而后双方交换了彼此的位置后,继续上述的机动动作,BF109却处处处于下风,在对抗中多次被雅克3甩脱甚至反咬。

天上正在进行测试飞行的是去年不列颠空战时,英国人缴获的多架受伤后迫降被俘的BF109中的一架。那个时期,大英国帝国为了把苏联拉下场,帮自己减轻压力,把缴获的德国战斗机前后送了两架交给苏联进行测试。

现在进行空战模拟测试的,是被拆除了武器,去掉防弹座椅,飞行包线很接近BF109F 型的无装备E型,在模拟F型和苏联最新研制的雅克3战斗机(装满装弹)进行的模拟对抗空战。

结果令人满意。

四千米之下,该机根本就不是雅克3的对手。相对于雅克3,德机的优势高度是在五千米之上——但是那里有高空高性能的米格3在等着他们。

表演结束后,观景台上一片鼓掌声,斯大林给现场的雅克夫列夫当场颁发一枚列宁勋章。

一旁观看的黄克叹气道。

“可惜弄不到真正的BF109F型,否则测试数据会更真实一些。”

斯大林笑道:“会有的,英国人和德国在非洲打得正激烈,迟早会捡到的。”

“今年是德国空军优势最大的一年。比BF109F型更先进的FW190也开始量产装备德军了。该死的罗斯福,真是战争贩子,没有他的大力支持,FW190根本不会诞生!”

黄克和斯大林并肩走下演习观景台。现在的时间是1941年八月,正是一年里最炎热的季节。

苏德对峙的前线上,双方的军队依旧一片和协安宁。布置在两国边境三十公里范围内的两军军事观察,给彼此国家首脑的回报皆是:一切照旧,无异常情况。

事实上,无论是大胡子还是小胡子,都不想在这一年互相开战。

被炸了油田的小胡子,现在一心南下,决定不顾一切代价地解决南线腹部的威胁。整个国家七成以上的空军力量,现在都集中地中海战场和北非战场。德国空军和意大利海军,正联手围攻马尔他,在经历了两个月的狂轰滥炸后,正式的攻岛作战已经开始。

只要希特勒愿意付出代价,马尔他岛还是有可能拿下来的,只是代价会很大。

在库宾卡看完空军演习后,现场的装甲部队也把成排的T34-85型坦克和IS系列全开了出来,在现场给斯大林进行了演示。二者都是今年年初开始量产的新式战车。

现在苏联,旧有的T34-76型生产线已经完成转产T34-85型准备,按计划“正常”生产,一个月可以生产五百辆T34-85。IS系列是因为重型坦克,产量低些,但一个月也可以生产一百二十辆。

看起来不是很多,那只是因为还没有满负荷生产,以及更多的资源都被用于优先生产重型大卡车、电解铝、制造炸药、化肥等方面。

此外历史上苏联从未有过的,“步兵战车”这种新概念装甲车的生产,也要占用大量的生产产能。

历史上苏联在二战时能生产出比德国更多的坦克的前提,是当时苏联已转为完全战时经济,所有的产能都为军工服务外,卡车、电解铝等能源消耗大户也被极大的压缩了。而苏联在1943年后军工产能狂暴的前提,得益于有大量的美国援助在填充这些缺口:比如几十万辆卡车,几十万吨铝和上百万吨优质航空燃油。

但现在这些美援通通都没有,都得靠自己生产。而且苏德之间目前也未开战,国内的生产也不可能象历史上那般,不顾一切转为极端的战时经济。

目前“二级战备”生产状态,苏联月产五百辆T34,120辆IS系列之余,还可以再制造出200辆T50,300辆BMP系列步兵战车。至于T40/80这种十吨或十吨以下级的轻型底盘,只要想要,一个月随便生产好几百辆都不是问题,之所以没造那么多只是暂时没有必要而已。

现在的苏联红军装甲部队,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作战部队与后勤补给的“配制合理”上。此外就是不停地训练和演习,继续提高军官和士兵的综合素质。

跟着斯大林视察坦克部队的黄克,随手检查了一下坦克的车载7.62毫米机枪,该枪使用的子弹已经换成了无缘弹——这是涉及到整个军工体系的大调整。这种调整是在1937年就开始了,从那时起苏联红军新造的机枪,就按无缘弹的标准开始生产。

旧有的弹药,在远东的战争中消耗之余,在接下来几年的扩军、军备、军演中,也被有意地大量消耗。按各地军队提交的报告,过去一年里,每位新征召的士兵平均每年射击训练消耗的子弹数都超过了六百发。从1939年到1941年两年时间里,国内库存的旧式的有缘弹已经基本耗尽。而这段时间,生产部门也基本完成了对国内现役机枪的改造以适合新式弹体。

如今整个苏联,仅在远东军区还保留了一条有缘弹的生产线,生产少量的该类型弹药以应付特殊情况需求,按计划其也将在明年初停产转产。

黄克对斯大林道:

“美国那边是不要指望了,罗斯福明显已经把苏维埃当成潜在的更大的敌人。过去一年里,我们从美国什么都得不到。”

他说出这话,是因为他对比了历史同期苏联从美国引进的技术清单,发现比历史同期少了很多。意识到新中国提前成立,中苏两国同盟才是美国在未来更大的威胁,罗斯福对中苏两家的军事技术的输出和禁运已经提前开始了。

相比之下,大英帝国因为有求于苏联在这方面反而没有卡得那么紧。

但是丘胖子在技术输出方面虽然卡得不紧,但是相关的军工设备机器却半件都没运出来。英国自己都不够用,苏联拿到了英国转移过来的技术,很多时候也只能干瞪眼:要把技术转化变实用性的设备,然后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消化和准备的——历史上著名英国人手把手地教美国造梅林发动机,都折腾了很长一段时间。

“轰,轰,轰!”

黄克和斯大林聊天的时候,库宾卡演习现场,面前IS车组开始进行越野和射击表演。

新研制斯大林系列,分为I型和II型。I型是标准的100毫米坦克炮的重型坦克,侧重于对战车攻击,攻、防、速度,射击速度都令人满意,是未来近卫装甲军的主力装备。

II型暂时是作为试验车体少量准备,装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122毫米加农炮,预计其战场上的作用和历史上相似:双方战车阵地对射时,利用122毫米炮榴弹威力更大特点,侧重于对步兵攻击(122榴弹威力极大,就算是老虎挨了一发正面糊脸,下场也是半残)。不过该型号产量不多,按计划只是试生产和试装备。

现场的IS底盘的变型车,就是历史上著名的SU152自走榴弹炮,只不过他和历史上最大的变化,却是由152毫米炮变成了155毫米炮——这完全是黄克干涉历史的影响。

斯大林和黄克谈起过未来的各国的武器装备,其从黄克嘴里得知,到了后世,连中国都放弃了152口径而改用155口径。原因是随着技术进步,155口径相对152口径的优势越来越大.......

毛子向来有着“大管子”情怀,大胡子在得知美帝是155毫米口径,未来整个西方世界全是155,而苏维埃却只是152,管子足足比他们少了3毫米,真是岂有此理?口径越大,三毫米差距带来的劣势也越大!鱼竿全是邪道,口径才是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