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 第334章

作者:半只青蛙

没有空母保护的英国战列舰,这个时期只能躲在新加坡要塞这儿,靠着岸基飞机的保护,根本不敢前往菲律宾支援麦克阿瑟,再次玩起了“静坐战争”。

当菲津宾陷入战火时,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这儿,同样也是暗流涌动。

早在三年前解放战争初期,在黄克的提醒下,中国方面就开始在这里布局,从前埋下的暗子,都在这时开始发挥作用了。

菲律宾战役期间,中苏两方和来访的日本密使达成一项协议就是:日军开放海上通道,允许中苏两边派出舰船,从菲律宾接走侨民。日军拿下马尼拉后第三天,中苏联合舰队的数艘货船,就在这时期停靠在马尼拉港。

第361章从菲律宾到坤甸

马尼拉港上空,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去。

一艘挂着五星红旗的巡洋舰(定海号),两艘挂着镰刀锤子旗的苏联驱逐舰,外加各挂着中苏国旗的四艘商船,以及补给舰,现在都已到达马尼拉港。

军舰都停在外海,而接人的商船则只占两个泊位,载满人走开后新的客轮再跟上。

港口内,人山人海,大批黑眼睛黑头发的中国侨民,正排着长队依次上船。

港口内圈里,是负责维护秩序的,身穿蓝白色海魂衫的中、苏海军陆战队士兵,而外圈则是日本海军陆战队。

从1938年六月被彻底赶出中国大陆本土后,中苏日三国间的关系就诡异地友好起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底气不足的日本人,非常需要中苏两家在背后支持。菲律宾战役还在进行时,日军就已经开放港口让中苏两方派船接走侨民。

和马来半岛那儿不同,中国在菲律宾的侨民是必须接走的, 即使这个时空双方在某些事情上达成默契,但大量的侨民落在日本人手中也是极危险的。过去三年,中共派出大量的地下党人员向东南亚渗透,组建了专门的东南亚分部,菲律宾也是其中之一。

太平洋战争一爆发,从前潜伏下来的地下党就开始做当地华侨的思想工作。日军攻下马尼拉不到四天,撤侨的船只就从海南岛出发赶到马尼拉。到1942年时,菲律宾的华侨总人数,大约为12万人(根据历史上1939年普查数据)其中马尼拉占这个总数的39%,周围地区则占45.4%,现在要撤出的,就是这个地区的华侨。

按中央的指示,未来的一年里,只要有可能,都会尽量地将这些华侨撤走。

历史虽然被改变,但是日本鬼子的凶残不会变。另外一点,正因为历史被改变了,未来美军打回来,谁也无法保证他们会不会对当地的华人进行报复。

“人太少了!”

港口内,南洋华著名的代表陈嘉庚先生,忧心忡忡地看着正在排队上船的华侨,对着身边中共代表华克之道。

按黄克给予的数字估计,马尼拉极其周边的华侨,总人数估计在九到十万人之间,但现在在马尼拉港内,等待撤退的人数,仅有一万多人。

故然是一部分人舍不得在这儿打拼多年留下来的坛坛罐罐,另一个原因,却和逃到这儿国民党余孽过去几年的反动宣传有关——他们不断地向华侨散播谣言,说祖国派人来接人是想把大家骗回去枪毙,一如另一个时空五十六年后做过的那些恶心事一般。

“黄先生说得没错,这帮畜牲根本就不是东西,他们畏威而不知怀德,早就该杀干净了!”

华克之现在反而是后悔去年在新加坡出手太迟也太心慈手软了。他一边向中央部发去电报,说明情况。一方面继续和日本占领军交涉,一方面却开始动用自己的人际关系。

负责进攻菲律宾的,是本间雅晴指挥的14军(菲律宾派遣军),华克之和他没有打过交道,但是就在这两天刚刚登陆,从日本本运到马尼拉的第二批攻菲的增援部队,第四师团,华克之对他们太熟悉了。

1938年上海战役的最后一个月,当时包围上的抗联部队和“断后”的第四师团,在确认日军将“和平撤离”上海后,当时双方的地下生意就一直做个不停。

第四师团的人把大量的弹药以“消耗”的名义上报然后却私下卖给红军以交换价值连城的抗生素,而租界里,负责地下工作的潘汉年和得力干将华克之,也是成天出入第四师团师部和岛机关的“常客”。

中日战争结束后,在中国参战日军“个位数编号”的师团,几乎个个都被打残至接近全灭重建,唯有第四师团,还能保持近半数而退。此番进攻菲律宾,第十四军虽然把阿克阿瑟赶出马尼拉,但自身损失也不小,第四师团就是过来支援他的,虽然其前任师团长松井命在上次战争后退役(实际上是发了大财跑路了)但中下层的军官和华克之却都是老相识——就在昨天,他还在马尼拉邀请这些“老朋友”一起喝酒呢。

华克之来菲律宾,任务有二,其一是勾通当地的日军,帮助撤侨,最大限度地减少当地华侨战争中的损失,其二是要他发挥个人特长,在未来几年里与日军打好关系,因为很多后续的手段,都需要这层关系来进行。

新成立的东南亚共产党分部,许多成员都是从上海地下党里调派的。解放后王亚樵进了政协,收山不再搞暗杀了。但他手下的那帮兄弟,一些年青气盛还想再做些事业的,在当时就全被华克之收编了,带到了东南亚。

黄克-潘汉年-华克之这一条线的上海地下党,解放前的那几年,什么胆大包天的事都做过,他在来东南亚之前,早就向“老上司”黄克那儿问过计,在向上级报告“国民党特务残留对撤侨工作的破坏”后,不等回复,自己就开始行动。

当天晚上华克之再次邀请第四师团的“日本友人”聚会唱酒,酒过三巡后,华克之说明来意,请求这些即将上前线的“日本友人”帮个小忙。

虽然这些老朋友现在只是旅、团级军官,但已经够做很多事。

酒宴上,华克之扔出一堆早就收集好的名单,杀气腾腾地道:

“这些人,过去几年里,一直在当地勾结白皮鬼畜,破坏大东亚共荣,破坏中日友好,更在战前向白畜麦克阿瑟告密.....”

“呐泥?巴嘎!”

第二天,第四师团的“日本友人”按他提供的地址挨个上门,一下子抓了好几十名从国内逃出的国民党余孽或过去疯狂造谣的坏份子,当场就以“美国间谍”的罪名打靶枪毙了。这个时期日军刚刚占领马尼拉,城内很混乱,鬼子兵在城内的纪律极差,这些在日本憋了三年的禽兽最后都是把欲望放泄在其他土著身上。而华人区这边,因为顾忌和中国的关系,东京那边下了严令要“中日友好”暂时幸免于难。

华克之的人再借机拿这些事做华侨的思想工作,在见识过日军的残暴后,不少华侨思想上也动摇了,后来又撤离了不少人。

华克在马尼拉前后待了整整一个月才离开。在他的努力下,新中国先后数次从马尼拉港撤走了约四万多名华侨,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多些,余下的人只能等未来慢慢地撤了。

在这过程中,依上级的指示,华克之利用当时与驻扎在马尼拉第四师团的良好关系网,还暗中帮助美国人撤走了两百多名滞留的侨民和伤员。

最后一条撤侨的船从马尼拉撤离时,船上并没有装满华侨——因为人数不够了,但是船上这时却装满了日本人送来的,从当地仓库里掠夺来的橡胶、锡锭等物资。

日军南下南洋,就是要过来抢一票的。抢来的物资运回国内后,发财的只是财团和军部的老爷,中下层的军官和炮灰还不是个个都是苦逼。

满仓库的橡胶矿石,运回去只是让给老爷们发财,但是盗一点出来,卖给中共和苏联人,却是为自己发财!

马鹿们疯狂的下克上,还不是因为“穷疯了”。华克之被派入菲律宾,他接到的第二任务,就是继续打通和日军中高层军官的关系,日军刚刚占领菲律宾的初期,正是最混乱的时期,方便办事。这种事第四师团的人早就轻车熟路,华克之稍稍一勾引,对方就熟练地做出了回应。

————————————————

菲律宾的华侨,新中国的态度是撤退为主,但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两地的华侨,中方的态度,却从一开始,就是看准时机,打算要在这里“起事”的。

何畏三年前被派到马来西亚时,他接到的任务之一,就是在当地华侨的年青人中,一边发展党员,一边挑选人员,送回国内接受军事训练。

1940年解放军占领柬埔寨后,新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华人中间的影响力瞬间大了一个台阶。

过去的几百年里,华侨华人在东南亚受尽殖民者和当地土著的两头气。抗战时期,无数华侨热情地捐款捐捐物,归国抗战。战争胜利后,东南亚一带的华侨的“心气”,瞬间就涨了一大截。而印度支那战争的结果,更令这一情绪有如火上浇油一般。

从1940年起,何畏就发现,在当地招集“热血”青年比从前容易多了。按上级的指示,潜伏在当地的地下党,不断地寻找热血的青年,带回国内,在海南岛训练营里进行军事训练,三年的时间,前前后后招募的人马超过了两千人。

1941年12月,在确认日军将要发动太平洋战争时,这些接受了一年多秘密训练的年青人们,就在这个时期悄悄返回各自的海外家乡。以各自的亲戚朋友为扭带关系,开始暗中串联。

菲律宾战役打得正凶时,日本政府和中方“南洋分赃”谈判,也早早地谈妥了。

马来半岛地区,其北面的丁加奴地区,划归中方控制以安置华侨,而在南边靠近新加坡的柔佛地区,同样也划出部分土地归作为“华侨安置点”。而加里曼丹岛这儿,原属于兰芳共和国的区域,一律划归当地华人控制,日军不得进入。

日本军部不是没有胃口太大,想要一口吞下全部吃独食的家伙。但是有过中日战争教训后,上层方面理性的人还是很多。他们知道得分给中方一些好处才能防止中共跳反。

冈村宁次当时就曾在雍仁面前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借着华侨把中国和日本绑在一起!”

当马尼拉失守时,马来西亚和加里曼丹岛的英荷联军此时已是一日三惊。

早在1942年一月初,新加坡的珊顿总督,就惊惶失措地下令当地英国殖民军把日侨先关进集中营里看押。

到了一月底,在发觉这里华侨也蠢蠢欲动之后,更将矛头对准了华人。

只是珊顿刚刚动手,新中国方面立刻在第一时间向英国人发出外交警告,同一时间,缅甸地区和阿克塞钦的解放军策应性地频频调动,做出随时会出击的姿态。

当时,中方对英国驻武汉的代表使节发出严厉的警告道:“你们在东南亚针对华侨的敌意行为,会引发不可预料的后果!”

丘吉尔虽然不想当人,甚至还想再冒点险,但是这个时期罗斯福却比丘吉尔还急。

现在的罗斯福,他最怕见到事情,就是中苏德意日五国一体联手对美,虽然知道现在的中日间眉来眼去在打默契战,但在中方没有正式翻脸前,他也实不想在这个时候,再在太平洋一侧给日本人增添 一个拥有五亿三千万人口的可怕盟友。

司徒雷登好不容易从李润石那边争取到了“中方中立”的态度,罗斯福可不想为东南亚这片前期必定失去的,属于英国人和荷兰人的土地再多招惹中国,甚至是更可怕的中苏联盟。

所谓 牵一发动全身,一战的教训罗斯福可都清楚得记得:当时一家宣战,然后其余有着军事同盟或协约的各国,一个个都被拉下了水。罗斯福非常担忧历史重现,要知道中苏之间现在可是有军事互助同盟的,英国佬在这个时候脑子不清,对华侨下手,弄不好直接就引发中英大战,甚至把苏联都拉下场。

中国宣布在菲律宾撤侨时,在当地并没有多少侨民的苏联人,也是直接把军舰开到了马尼拉秀存在感,虽然那只是两艘微不足道的驱逐舰,但是苏联借此表现出的鲜明态度立场就很能说明问题——在对外国际关系上,中苏一体。

在华盛顿和武汉的双重压力下,最终珊顿总督被迫收回了把当地的华侨关押的命令。

二月的时候,新加坡这边的“中英”矛盾虽然被强行压下,丘吉尔被逼捏着鼻子再次忍受李润石的羞辱,但是在加里曼丹岛的坤甸地区,中荷之间的矛盾,却在这个时期以最激烈的方式爆发。

位于加里曼丹岛西部的坤甸市,在十八世纪时,此地曾为兰芳共和国的首都。该市市内水渠纵横交错,屋舍大多兴建在水上。华人人口的比例极高,占到百分四十以上。1938年,随着新中国成立,大量的黑五类反动份子逃亡东南亚后,当地的华人比例在一年内又增加了两个百分点。

坤甸和其周边的广大地区,在百年前本就是华人的地盘——著名的兰芳国(1776年~1886年)就诞生于此。

不过这是个中央集权能力很弱的,由华人组成的松散的政权联盟。在其政权后期,随着荷兰人对这儿的渗透与武装侵略加剧,加上内部分裂,内斗,汉奸带路党频出,最终还是被荷兰人强行吞并,灭国,最终消逝在历史之中。

(1888年,兰芳共和国军战败。由于汉奸黄福源、吴桂二出卖,共和国军被包围,击战四个月后,因弹尽粮绝而全部牺牲。兰芳共和最后的抵抗力量就此消失。)

1939年新中国成立后,东南亚地下党在这里活动的方针是:马来半岛地区,暂时只开展基层渗透工作,以潜伏和暗中发展为主,扩张人脉,摸清底细,不要过多地刺激当地的殖民者。

而加里曼丹岛坤甸地区,中方的活动则激进得多。大量的地下党打着逃避中共迫害的旗号逃到坤甸,然后在当地买田买房,定居下来,实际上却是提前打下地基,建立基地,然后暗中潜伏,发展人马。

这个时期荷兰人已经衰弱得不得了,尤其是在母国被纳粹占领后,海外力量更是不堪——不过这个时期,荷兰在印尼的殖民地部队,总兵力超过了两万人,甚至还拥有大量的装甲车。

不过坤甸地区由太过贫瘠,油水很少。是荷兰人势力最薄弱的地区——这个时期他们在这里的殖民地部队仅有两千多人殖民地部队,而且素质极差。

没有当地的汉奸和黑帮相助,荷兰在坤甸统治根本下不了基层,他们是荷兰人控制这里的耳目。

戴笠在黄克的安排劝说下,率着徒子徒孙逃到东南亚时,就是黄克提前在这里布下的暗子。

1939年时,戴笠带着复兴社一百来号人来到坤甸占场子,与当地的黑帮发生冲突。他能那么轻松地在一个月内就将对那些地头蛇连根拔起全部杀尽,这中间其实离不开黄克通过华克之向其提供的武器支援和弹药补充。

坤甸地区的黑帮旧势力承平日久,家中的武器仅止于几把破手枪,人员素质更是乌合之众。而戴笠这伙人却是国内养蛊练出来的,暗杀投毒绑票放炸弹无所不用其极致。表面上用了一个月,实际行动只用了几天:前面的时间却是摸清当地状况花了些时间,真正出手就是雷霆一击,三下五除二就把这群“温室里养废了的同行”杀得干干净净,轻松地取而代之。

明面上,成为坤甸地区新的扛把子的戴笠这伙人,在坤甸黄赌毒玩得溜,简直是无恶不作,“怎么看都不像是共产党。”

荷兰人不是没想到来者不善,但是戴笠伙人做得很干净:他不是先占地盘再发生冲突,而是摸清情况后直接空降杀人灭门,造成当地势力真空后就扬长而去,冷却两个月后才回头降临。回来时各种效敬就及时奉上,打通关节,很快就取得了荷兰人的“谅解”扎下了根,其真正的作用是让荷兰殖民者在基层“暂时瞎了眼”。

而另一边,以为何畏为首地下党,则仿效昔日在旧中国进行地下党活动的手段,在当地基层默默发育。没了那些旧的黑恶势力相助,瞎了眼的荷兰人,根本就无法察觉到中共在暗处的行动。

戴笠和中共间的关系,不过是数年前那一幕的重现。戴笠这伙人打掩护蒙瞒荷兰人,地下党则在基层暗中作工作准备,训练人员,储存武器,就等着适当的时候揭竿而起。

第362章 我本为魔

1941年,贺衷寒投奔戴笠后,戴笠亲自驱车载着他离开坤甸,来到二十公里外的一个小镇。

那是一个华人聚居点,车子停下后,该处的华人都主动向戴笠招手问好,有人甚至还直接认出了贺衷寒。这些人中的青壮男性,不少人行动举止间,明显有着行伍出身的痕迹,一问之下,果然都是当过兵,前国民党的残兵旧部,带头认出贺衷寒的那位,竟还是黄埔出身的学弟。

“他们多是李德邻的残部,当年逃入印度支那后,很多人都不想打仗了,但又不敢向中共投降。我在这儿买了地,到那儿去招人,很轻松就收编了几百号打过仗见过血的老兵。中共拿下印度支那后,李德林和白健生丢下他们跑到美国去了,这些人走投无路,一部分逃到泰国西北边境山区当了土匪,另外一些逃入泰国境内,却被泰国人抓住,本来要交给中共的,却是我派人出面把他们保了出来接到这里。”

提起这事,戴笠有些得意洋洋,但贺衷寒不客气地点破道:“其实真相是中共的人暗中通知你去做好人,把他们接走的吧?”

“没错!君山,果然骗不了你呀!”

戴笠也不隐瞒,老实地承认道:“到目前为止,我手中可用之兵,约有一千二百人!这里当过军官的,就有一百五十多人!”

贺衷寒道:“你把李德邻的最后那点家底全吃光了。能养着这么多人,当初你从黄元兴那儿拿的钱还真不少。”

“养这些人其实没花多少钱,我在这儿向荷兰人租了几块地,租了几座山,分给他们,前前后后,也就是花了不到二十万美元吧......”

戴笠不以为然地笑着,二十万美元,对他来说当真是小钱。然后着拿着望远镜指指点点,告诉贺衷寒这里哪里哪里,目前暂时都是“姓戴”的。

“黄元兴告诉我,只要租三年就行了,今年是第三年,明年这个时候就不需要再租了。”

贺衷寒立刻听明白了言外之意:明年,也就是1942年三月左右,南洋这儿会爆发大战,有大变局生。

简单的介绍完这里,戴笠开着小车,载着贺衷寒在小镇周边自己的地盘里转了一圈,那是一块面积约六平方公里的区域,有山有田有河。戴笠从印度支那带过来的人,主要是以军官为主,加上亲兵,共有四百多人,此外还有几百名家属。这帮人在这里落地生根后,自然而然就成了戴笠的铁杆支持者。

“黄兴元托人给我带来的口信,就是明年这儿这里会风云大变,就是我等大展拳脚之时。”

贺衷寒看着戴笠狂热兴奋的眼神,却明白他那天听了黄元兴游说后,已经信了对方的鬼话。

曾为一方之雄,掌握了主宰他人命运权力的人,要他们放弃一切甘于平凡,其实是非常难的事,对于戴笠这种特务头子犹为如此。

其实贺衷寒自己也一样!曾经风光一时的他,同样也不甘愿象刘峙那头蠢猪一般,去学校里当个教师。

贺衷寒正色道:“这里是兰芳共和国的旧地,中共想在这儿复兴兰芳,应当不会交给我们,他们划给你的所谓数城半省之地,又会是哪里?”

“君山,你心动了!”

戴笠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