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 第45章

作者:半只青蛙

马保长打了个颤。

艾琳娜愤怒时杀人狠,而黄克报复时则是手段狠。

张啸林是被活 活烧死点天灯,而这群马匪则是他砍断手脚筋后活活晒死。

黄克对马保长道:“八匹马,三匹归死者家属,余下的五匹都归你,不过你要拿出一份粮钱来,分给这村里的人。”

马,是这个年代重要的生产工具,在西北地区犹为重要。

黄克这么一分配,马保长顿时面露大喜,凭空得到五匹马,对他来说简直是天降横财,相比之下那点粮不算什么了。

黄克又再指指边上的村民。

“几个破马匪就敢这么嚣张,你这个保长真是个废物。你得把村子里和镇上的人组织起来,联防自保。”

“是,是!”

马保长在黄克面前不住地点头,在他眼里,他把艾琳娜当成了外面来的洋大人贵客,而黄克是官府派人保护洋大人的护卫,类似“血滴子”之类的大内高手。

“这个孩子......”

黄克又指指那个敢拿刀砍马匪的少年。

“这孩子在你这儿,寄养半年。半年内,我会过来带他走。”

少年抬起头,看向黄克,只是眼睛发亮,却没有说话,但看表情却也没有反对。

马保长拼命地点头表示一定好好照顾。

黄克从怀里做势摸出一封二十个大洋,扔到马保长面前的地上。这才道:“一斤十个大洋!”

“什么意思,官爷!”

“一会儿找人给他称一称,重多少,报个数。我来接他时,再称一称!他身上加一斤肉,我赏你十个大洋,十斤就是一百个大洋,二十斤就是二百个大洋!”

“你放心,官爷,下次您来的时候,我一定交给你一个又胖又壮的小子!”

马保长面露喜色,同时用羡慕地表情看着那个少年,伸手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还不快谢谢这位官爷,小虎,你遇贵人了。”

马保长虽然又老又胆小,但眼力却不差。这两位神秘客一看就是气场不凡,出手狠辣却又极大方,很自然地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次的耽搁,加上昨夜全在赶路,又基本没睡,两人决定暂时在马家镇过夜。

马保长的住处,是座一幢类似南方土楼的筒形院落,高三层,每层有十来间房,为泥胚筑成。所有住户的房子围成一个圆筒,而院子在中间。对外的窗口都很小,而进入的门只有两扇,木门非常厚实。

这种建筑,其实就是中国特色的北方坞堡的雏形,本身具备堡垒的功能,要朔源的话,甚至可以追朔到五胡乱华时北方豪强地主的“坞堡”。

当天傍晚,黄克和艾琳娜就以“贵客”的身份,住在了马保长的住处。平白捡到一笔大财的马保长以最好的酒菜招待二人。

心情极坏的艾琳娜没有上桌,只是要了个房间洗澡。懂得见风使舵的马保长连忙咐吩自己的儿媳招待侍候,为她烧了一大桶的热水,方便洗去身上的血迹。

而黄克则陪着马保长和他的儿子上桌吃饭,顺便询问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了解周边的现状。

在陕甘宁地区,马姓是大姓,提到这里,总会让人想起著名的回回“三马”。马家镇马家山都带马,镇上的人也多姓马,但这些人却基本都是汉人或汉回,倒是没有姓那不可说之教。所以当晚黄克和小心侍侯的马家人处得还算不错。酒足饭饱后,他也不多客气啰嗦,直接和洗干净的艾琳娜回到各自的房间早早睡觉。

昨晚几乎没睡,白天开了十几小时的车,下午又杀了一波人,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上,两人都很疲倦,所以很快就睡着。

晚上,也没有什么人想半夜袭击二人。

睡了五个小时后,两人几乎先后醒来,体质远优于常人的二人,回复的速度很快,此时已是凌晨两点多。和艾琳娜见面会合后,二人和被临时叫起送行的马保长一家告辞,再次踏上旅程。

还是和白天一样。

黄克开着哈雷摩托,艾琳娜坐在后座,双手穿过他的腰抱着他的肚子贴在他背上。

从马家镇到天水的路况,依旧很不好,车子依旧一颠一颠的,艾琳娜的身体也一颠一颠的,带球撞人的感觉,真好。

黄土高原夏季的天空非常地晴朗。

在没有现代光污染的情况下,抬头就可以看到漫天的星斗。

一辆打着大灯的哈雷摩托,在泥路上疾驰着。不知为何,黄克感觉艾琳娜的身体和他贴得特别地紧。

起初,二人谁也没有说话,只有哈雷摩托的发动机在轰鸣。

开了半小时后,艾琳娜突然开口道:“白天的时候,你的那些布置有什么特别的深意吗?”

“小儿持金于市,会引来大灾祸。村民的事,我们疏忽了,所以那八匹马,我只分了三匹给村民,余下的送给了马镇长这个地方小土豪。”

艾琳娜听明白了黄克话里背后的深意。下午黄克的举动,其实是恩威并施,白捡了五匹马的好处,又见到黄克凌利的处置手段,那个马保长也受到了不小的威吓,就算是再贪婪,也不敢打另外三匹马的主意。

“红军过来时,那个马保长会被当成土豪打了吗?”

“也许会吧!”

黄克道。

艾琳娜轻叹一口气,乱世之中,人命如草。今天的事,其实只是因为十几罐洋奶粉而起......

“这样的悲剧,末日黄昏时,我的世界也发生过很多次。”

“人食人的世界,悲剧剧情都是差不多的。”

然后又是沉默,继续开车。

又过了一会儿,黄克主动开口道:“我需要一些自己人。那个孩子,他动得了手,说他过了第一关,不是废物。回来时我会带他走,我们在这个世界可能要待很久, 只有我们两个,能做的事太少了。”

“嗯......”

“艾琳娜,你最近变了。尤其是刚才,你能这么快恢复过来,我有些吃惊。”

“只是想通了一些事,明白了自己的责任而已。”

“那就好。其实我今天也想通了一些事,明白了自己的责任。”

“我知道,我看出来了。你和他不一样?”

“哪个他?”

“另一个你,十年后的你,那个下流的家伙!”

“嗯,那就好......”

这一晚,黄克开了一整夜的车。虽然路况不佳,同时又是摸黑开车,但是一路上却异常顺利没有走冤枉路。而在距离天水还有几十里地时,前面的路突然又宽阔了起来,从摩托换成了四个轮子后,两人继续开车,到正午时,竟顺利无比地到达了天水。

只用了两天的时间,二人就完成了接近五分之二的行程。

到达天水后,二人才发现,天水这里已经成了一个后勤兵站。

原因和红军以及常凯申派来的剿匪大军有关。

两个月前红军进入四川后,常凯申委员长派出两路大军追击红军。

一支是薛岳的部队,由南方顺着长江入川,一边追击红军,一边驱虎吞狼,侵占当地军阀的地盘。

另一支是胡宗南的部队,则被他命令由甘陕北面入川,走的道路和黄克计划中的路线十分接近,而天水,就是他们入川前最大的补给兵站。

如今胡宗南的数万大军已经入川。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不过清末至今,由甘肃天水进入川北的这条蜀道,道路质量还算可以,骡马可以通行。胡宗南的大军就是靠着大量的骡马支援入川,如今已进入松潘地区,正在那里配合川军、藏军,和近十万的红军对峙。

-------------------- 第59章 寻“红”记 --------------------

第59章 寻“红”记

川北不比川南成都平原地区,这里贴近青藏高原,地广人稀,作物产量极底,难以就地补给养军。胡宗南十万大军(号称,实际大概就四到五万人,这方面资料我查不到更详细的,谁有的话回复下帮我修正一下)入川剿匪,人吃马嚼,光靠在川地就地征发是无法长期维持的,离不开天水这边大后方的支援。

现在是七月中下旬接近八月,为了支援前方的胡宗南军,整个甘肃省加陕西省,各地方政府疯狂地刮地皮加征所谓的“匪捐”,在贫瘠的土地上把本就很苦的农民继续往死里逼。

由于马上就要秋收了,这时征收虽然还不至于立刻饿死人,但两三个月后情况就不同,明年初春时会更糟糕。

而炮党这个政权,反动就反动在,征走的粮,远比运到部队给军队吃的要多得多。大部分征收的粮,都被层层剥皮吃得七七八八,少部分才勉强运给正在川中剿匪的胡宗南部。

这样的情况下,胡宗南部其实也是粮饷不足(相对而言),所以还得再次的就地征粮。祸害完自己的后方后,继续祸害前方。

(大家都知道的,哪怕是十年内战时期,刮民党兵大部分时候吃得都没有红军好。原因就是喝兵血喝得太凶残了。只有要你打仗卖命时,才会临时喂顿好的)

到达天水后,黄克和艾琳娜休整时,掏了点钱,就从当地粮商那儿买到了军粮,把空间十字架和戒指消耗和多出来的空间全部填满。

而后,二人顺着胡宗南军走过的路线开始入川。一路上数百公里的入川之路,两人除了遇上少许商队外,只看到两队运粮入川的队伍。可是过来时,天水那一带,还在各种大征粮,直弄得民怨沸腾。

这也就是为什么常委员长剿匪越剿越多的原因:因为他的剿匪兵,比被剿的“共匪”要凶恶百倍,甚至逼得地方的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

当年中央红军闹分裂后,虽然兵力大减,仅有八千人的红军冲出川北进入甘肃南部后,一路打土豪,分官财,轻易地就取得当地民众的支持。兵过如梳,匪过如篦,红军过后不抢粮还一起打土豪分田地宣传马列.....对比强烈,大量民众用脚投票,踊跃参军,令红军不断地获得人员补充。

为了避免麻烦,黄克在离开上海之前,做过一件事。

他弄了一套炮党军的军官服穿上,而给艾琳娜换上了一套洋人的军官服——后者正是被他在租界军火库干掉的英国军官的房间里抄来的。

入川的他两人,身穿高大气派的军官军装,戴着墨镜,拿着和孔夫人那要来的特别通行证,开着气场十足的洋摩托,入川一路通行无阻。

途中倒也有遇上几波关卡检查。

可是黄克一身军官服加行政院的通行证,高官派头十足,艾琳娜仗着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形象,打着“英国记者”洋人招牌,那些地方检查站的土包子军官士兵哪里敢拦,竟让二人一路顺顺利利,轻轻松松地在四天内就到达了松潘地区。

不过,由于路线原因,二人到达松潘时,所处的位置是胡宗南等“剿匪”主力的后方。

此时的松潘,其实是一个面积超过八千平方公里宽大草原地区。这里有沼泽,有雪山,哪怕到21世纪,人口也仅有六万余人。

真正的松潘县城,是一个非常地小的,“一枪就可以打到底”的小镇,这一地区,大部分都是荒无人烟的草地、森林、戈壁和沼泽。

这里的环境情况,大伙如果不熟悉,未来有一个地方可以当最好的参考:后世著名的旅游景点,九寨沟。它就紧挨着松潘。经过开发后的那儿,风景优美,雪山流水,一部《东游记》更让这里的美景名扬天下。

但那是开发后的。

没被开发过的松潘,就是标准的“穷山恶水”。

当地居民,以藏族羌族为主,此时的原驻民人口,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五万。不过为了消灭红军,在委员长的驱使下,整个川北加藏边的土司 豪强自发地组织起了数千人的地方武装,加上川军,配合胡宗南的入川部队,正和红军在这一带对峙。

兵力上,胡宗南部队表面上兵力占下风,但是他们装备好,弹药足,又得到当地藏骑兵的强力支援,反而在战场上占据主动——如果当初张国焘没有故意拖延,能提前一星期行动。红军早就轻易地拿下松潘,然后就可以以逸待劳,象吃甘蔗般,一波一波地把胡宗南添油一般送进松潘的部队一口一口地吃掉。(这是松潘战役时主席的作战策略)。

结果在拖延了两个星期后,胡宗南的入川大军主力基本集结到位,红军虽然还有兵力上的优势,可是这时的守军已趁着这个时机,在自己防线上挖好堡垒,准备完毕,令原本奇袭就可以拿下的松潘变成了需要强攻的坚硬防线。

此时松潘这儿已是前线。来到松潘的黄克与艾琳娜,因为“心里有数”,没有进城,同时也避开大道,直接进入了广茂无际的松潘草原与山陵区,象盲人走黑路一般地,往地图上红军“大致”的位置走去。

此时已是从西安出发后的第七天。

黄克从地图上估计,这时的他和艾琳娜距离红军的距离,大概约在五十到七十公里之间。

虽然黄克事先已收集到了不少史料,但战场千变万化,民国留下来的地图很不标准且非常地简陋,而现在黄克要去找红军,主要依靠的居然是大黄克弄来的一份21世纪的松潘地区的旅游地图。

75年的时光变化,沧海桑田,其实两边的地形已有不少异常,却是没办法的事。

这副地图还是手绘的。 具体的作法,就是两人同处不同时空同一个位置,小黄克这儿面前放一张纸,大黄克这儿面前放一张地图,两人同时拿笔摆出同样的姿势。

大黄克拿笔在现成的地图上描绘时,小黄克这边因为“时空共鸣”的原因,也会做出相类似的动作,然后一张地图就样在“描绘”状态下绘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