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 第74章

作者:半只青蛙

黄克说着从衣服里抽出一本书,手抄本。

“这是我正在写的书——《菊与刀》,正准备出版。汉卿晚上可看看,不过我离开北京前还我,或者直接帮我在北平联系书社出版也行。”

张学良接过书一看,随手翻了两页,发现是写日本政治现状的国情介绍。

黄克预言道:“两年之内,日本全面倾华战争一定会暴发!”

“啊!”

“这一回,不再是九一八那般的,咬一口,割一块肉的蚕食,而是大口大口的鲸吞了!这就是我的战略判断。”

“我回国后,在上海待了那么久,其实是在寻找,能够让我把手上的钱用出去的势力的。”

张学良不解:“常委员长那边.......”

黄克冷笑道:“在上海的时候,南京政府的行政院院长孔夫人,请我和艾琳娜小姐吃了一顿饭,全部花了两根大黄鱼!可比汉卿你今天宴请我时高档多了!但是我当时的感觉,就象是吃屎一样。”

张学良面露愧色。

“知耻而后勇,其实汉卿你 以比从前进步很多了。”

“羞愧羞愧 !”

张学良一个劲的摇头。

黄克对着院子门口招了一下手,潘汉年走进来,递过了一个食盒。

黄克打开食盒,张学良一看,里面是一碗很粗糙的青稞粟米饭,未煮熟,是生的。

“汉卿应当知道,我两月前和艾琳娜在西安半夜离开,失踪了很久。其实我们当时就是在西北各处游历,体会当地民情——我们到过天水!”

张学良一惊。

“上个月,北川的那些红军,也就是你所说的共匪 ,我们遇上过他们。而地点,就在包座附近,我们当时本是去看热闹的,结果倒霉地被这群红军俘虏了。”

张学良大惊:“那么艾琳娜小姐。”

“没事,她觉得那群人很有趣,想多看他们一阵,所以还留在那儿,想再多看看,因此就打发我先走了,其实她要走随时都可以走。”

张学良无语,虽然惊讶,却不觉得意外。随着宋庆龄带着大批中外记者访问天水,关于甘南地区红军控制区的情况,目前不断地传回来。虽然常凯申拼命地控制舆论压制新闻传播,但张学良还是有办法知道那里真实的情况的。

“她也被共产主义吸引了吗?”

黄克把手中的粟米饭放在一边的石桌上,然后道:

“这就是委员长宣传的,共匪头目,朱毛二匪,和我们初次见面时吃的饭。事后我叫他们弄了一碗未煮熟的带过来,让汉卿你瞧瞧。”

张学良身体一震。

“就是这碗饭,让艾琳娜小姐和我只尝了一口,就知道谁才可以救中国了。”

最后,黄克点明自己真正的来意。

“我今晚和汉卿你说了这么多,我不是来当说客,而是提醒汉卿一句:这是你未来几个月,你要面对的对手,他平时吃的饭。”

“你要面对的对手,可是把部队带着走了两万五千里,被人一路追杀了两万五千里,都没有走散,还能反杀!而这样的对手,汉卿你不久之后,就将面对他们的,一切请慎重!”

通过黄克,红军对东北军的真实战斗力了如指掌。张学良如果真的倾力来剿,完全就是送人头 的。

但是红军上层,也实在不想再和东北军这群失去家乡的可怜人进行无谓的牺牲和浪费子弹的战斗。如果可能,还是想尽力避免战争

最后,黄克当着张学良的面承认道:

“那两篇文章,第一篇文章,是李润石主席写的!”

“第二篇文章,是伍豪写的!”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要让东北军站到红军这一边,并不一定要使用武力。

“我来之前,李润石主席对我说道,每一个愿意打鬼子的战士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红军是可以和东北军狠狠地打一仗后,然后再进行谈判和说服。但是,我们既然知道东北军从上到下其实都不愿意打内战,一切都是常凯申协迫的,那么为什么要把枪口对准自己人,互相残杀,让亲者痛,仇者快呢?“

”一战之后,无论是红军胜了还是东北军胜了,都会制造出无数的孤儿寡母,这种战争,实在太愚蠢,太不值得了!“

“ 我把李润石主席的话,已经转述完毕了。汉卿,不管你最后的选择如何,我晚上的其他承诺,都不会变。夜了,我觉得我还是先回旅馆休息比较好,明天见!”

黄克走后,张学良愣愣地站在原地,他手里握着黄克的手稿(其实这是他口述后叫别人抄写的),眼睛却呆呆地看着桌上的青稞糙米。

“来人,把这碗饭拿到厨房里,煮熟了,然后端上来。”

张学良回到书房里,再次打开台灯,开始看黄克给他的第二本书《菊与刀》。

《菊与刀》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创作的文化人类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46年。

全书并不长,共十三章。除前述首尾两章外,从对战争的看法讲起,讲到明治维新,再分述日本人风俗习惯、道德观念、一直到怎样“自我训练”(修养)和孩子怎样学到传统。书中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日本皇室家纹“菊”和象征武士身份的“刀”作为一组对比鲜明的矛盾的意象,从他者的角度对日本文化中看似矛盾的方方面面进行了阐释和解说。

不过黄克版的《菊与刀》,只是提取了其中的内容精华,里面却加入了大量后世网友,对从明治到裕仁时代日本政治,日本社会,日本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的理解与分析。整篇文章的核心,其实就是那天黄克与交大教授们谈论的内容差不多。

“希望张汉卿能听得进去。红军和东北军之间,无谓的血,哪怕是多流一滴都是没必要的!”

回去的路上,说出这话的是董健吾。这段时间他和东北军长期接触,对他们内部厌战情绪非常地了解。

青稞糙米很快煮好,被端了上来。

按张学良的吩咐,没有添加任何的调料。

张学良尝了一口,皱了皱眉,久久没有说话。

“ 这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吗?”

在叹息中,他放下看了一半的《菊与刀》,重新拿起第一份的资料文稿,再次细读起来。

“我,居然要和这么可怕对手为敌.......”

小编和海南居然都下架消失了,嗨,环境越来越恶劣。大家能加我的群,还是加吧。群号325945597

-------------------- 作者的所有的联络方式 --------------------

本书的QQ群:325945597(此为点名群)禁止聊天,作用是秽土转生,一旦聊天群死了就在这里转生

此为正式聊天群151798828(此群已被玩坏,无法加人也搜不到了),要作死来这里作死

现在新的聊天群群号是:859601500

本书的微信公众平台号:frog45933548

这是我海外的粉丝建小站,他把一个版块借给我用于未来放内部版用

网址:https://yclub./

个人小站注册后要等我通过,注册时写明一下来意,加上青蛙二字,以防机器人注册。

如果这书哪一天被404了,我计划是按一个月十元的包月价,让大家养我。

-------------------- 第83章渠道 --------------------

当晚张学良一夜未睡,一直在反复地读着那黄克交给他的资料。 意识到自己的东北军,真的按常凯申的指示,去陕北剿匪,哪怕是十万打三万也凶多吉少后,他就更是难以入眠了。

于凤至劝他道:

“汉卿,莫要着急。现在最狼狈的人是委员长,第一师和上百黄埔战俘的事,正弄得他焦头烂额,你还有时间。”

而赵四小姐也道:“军队部署到位,最后出兵开战,再快也要一月以后。如今已是九月底,汉卿你可借口冬装不足,再拖延一段时间。”

张学良这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当断不断,蛇鼠两端,毫无主见,很容易被人牵着走。历史上哪怕是西安事变,他都是象浮萍一般,被各方势力各种推着走,走一步,退一步,全过程毫无自己的主见与决断。

不过天亮的时候,张学良遇见了他的弟弟张学思。他主动地和弟弟谈起了对陕北剿共的前途担忧。

已经在去年加入地下党的张学思,在这时候非常明白该说什么,事实上他就是为此而来。

张学思恨恨地道:“哥,你现在就只剩下东北军了!现在的东北军,是死一个少一个!至于委员长说的损失多少,补充多少的承诺——别忘记了,他可是上海青帮流氓出身,上海青皮的话,,那是一个字都不能信的!死掉的人,损失掉的枪械,这个上海青皮,他是不可能给你补上的!”

这话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狠狠地砸了一下桌子。

“你说得没错,我现在就只剩下东北军了!”

张学良拍桌而起,然后一把拉起弟弟,两人共乘一车,同赴六国饭店。

路上,张学思对张学良道:“哥,常委员长这次答应批给你五百万,但目前到手的,却只有五十万的开拔费,余下的部分,说是按月发放,其实上却是在驴子面前挂萝卜呢!我们的部队离开河北驻地前往陕西,二十万人,抛下家中的家眷二次离家,红军不灭,不得回返!到时候他只要把军饷一卡,那些和我们一起入关的几十万东北军家眷,全都嗷嗷待哺,家中的顶梁柱又身在陕西,那时又将如何是好?”

“为了后方的家人,那时候我们只能为了那点天知道何时才会发放的军饷,被迫去与红军火拼!血战之后,胜了又如何?湖南的何健,在湘江之战打死五万红军,但是他自己的湘军也死伤惨重,整个湖南一片白衣素缟,最后何健却是什么下场?现在的红军已不比湘江之时!前段时间新闻你也看到了,他们几乎是无损全歼胡宗南和伍成仁两个师。胡宗南那个师,两万多人,几乎全被活捉,全是活捉啊!”

一路上,张学思替张学良分析道:“哥,你我都是行伍出身,你也是打过无数仗的。胡宗南的第一师,有两万三千多人,被活抓的人就有两万多!这点损失说明,他们的几乎没有抵抗就投降了!这是常凯申的第一师,装备最好的部队,一个师抵别人两三个师的满员师。没怎么抵抗就投降了,他们全师的装备等于白送给了红军!加上天水和松潘两个大本营半年积存下来的弹药——现在的红军,已不比湘江之战时,完全是兵精粮足弹药充沛......”

张学良越听越是心惊,他虽然毫无决断力,却也是多年的行伍之人,军事上弹药消耗知识还是精通的。胡宗南和伍成仁惨败的过程,早已不是机密。为了羞辱常凯申,各方势力使用各种手段,早就在报纸上登得清清楚楚:红军用邓艾偷渡阴平之法,奇袭包座成功,几乎不发一枪一弹(其实还是有开枪)全歼守军后,操纵缴获的电台,命令电报员不停地向常凯申发送假情报。

然后微操大师常凯申,就象被李润石控制的傀儡一般,命令49师和第一师,把部队拆散了,以五千人的规模,连续添油两次往红军的伏击圈送。而49师和第一师一主力,除了第一旅外,余下的部队在被歼灭前,都一夜没睡跑了个“超级马拉松”,完全是在疲惫到要崩溃的情况下遇伏......所以这两师开战后,一打就崩,一崩就降,武器没开几枪就送给了红军......

张学思一路上帮着哥哥这么一分析,如果说昨晚的张小六,是被对手的领导“国士无双”的能力,以及红军的战斗意志吓怕,心里还抱着一点“我东北军还有弹药充足武器比他们好优势”的“妄想”,现在连这最后一点妄想都没有了。

他称赞弟弟道:

“学思,你进步了!”

张学良不知道的是,他的弟弟张学思,早在去年四月,就已经加入地下党,如今已有一年半的党龄了。

再见到黄克时,黄克只字不提“剿共事宜”,而是拿出就准备好的手写“PPT”,开始讲述他的计划。

服装厂的事,只是“小事”,计划是采用分包采购制,黄克这边负责采购原料,然后分包给东北军的家属制作,一件冬大衣付给一个大洋的人工费。谈完这事后,黄克当场就开出一张二十万大洋的“银票”给张学良,由他来作为付给东北军家属的“工资”。

黄克提醒道:

“汉卿,你也明白中国现在工厂的情况,压榨工人的黑工头很多。这些钱你要盯着,别让人下面的人漂没。有人敢伸手,你一定要杀人借人头,这是你收拢人心的机会!”

张学良点头表示明白。东北军匪气沉沉的情况他怎么不知。

但张学良不会想到的是,二十万的大洋和二十万的东北军冬装,不是这么好拿的。通过这条线,地下党就可以在运作的过程中,把势力渗透进北平到西安的“军列”上。以后大量的粮食、机器,各种敏感的物资,就可以打着“军用物资”的名头,乘着军列源源不断地流入西安,然后转移到陕北和甘南。

而在这过程中,从中“抽水”的东北军和西北军,就彻底地和红军形成了利益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西北军是个穷鬼,而东北军更惨,早就失去了造血能力,只能全靠这条线养着的。三方的利益彻底地绑在一块后,未来的“西北联合政府”的设想,就十分稳固了。

——至于三马,在听了黄克提供的后世的情报后,红军方面早就把他们视为未来两年里要坚决、全力打击消灭的敌人,根本就没有动过联合的打算。

第二件事:建学校的事,则是相当庞大和长远的计划。

黄克告诉张学良,他的野心是要在西安,建一个“大学城”!

“两年内,抗战一定会爆发!到时候上海,北平,天津,都会在第一时间沦陷。这三个地方中国的学子,全是最珍贵的资源!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我准备把他们全部迁到西安去维系学业。”

“学校地址要选好,不要在城里,而是要靠山,要挨着山,能随时进入旁边的防空洞!重要的是,两年内,我要看到一座能容纳五千名学生的学校建起来!”

“学校建好后,所有的东北军家属入学,一律免费!”

在黄克的三个计划中,这个计划的重要性,甚至可能超过了第三个计划。他这是提前十年,为未来的新中国成立培养后备人材。而在离开天水前,这个计划的讨论时间,甚至是最长的。

而第三个方案,即军工建设方案。这时只是谈了个初步的意向。

“这个方案,有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