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诸天系统上交啦 第162章

作者:我叫大老王

重点说一下是给存款人发利息。

利息年化利率很低,只有百分之二点几。货币信用由朝廷背书。

这可是大事啊。

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从未有过典当行给人存储还给利息的行为。

九出十三归,说的就是典当行。

但随着新朝建立,宪法修正,百姓们竟然可以将钱存进去,就可以获得一笔丰厚的钱财?

然后,南方的一些人尝试性地将自己的一些钱币存进去。然后获得了一个具有多重防伪,甚至还带有金丝的保密性存折。

“以后靠这个就可以存取钱了?”

银行人员点头:“是的,一年后取钱可以获得一百零二枚龙元。若是未按规定取钱,利息将不会给予。”

这个人喜笑颜开地离开了。

随后的几个月,又是各种制度定理。

比如……

民间在十年内暂时禁止以一切名义的私人揽储和存蓄。

比如从此开始沿用黄帝农历。

黄帝纪年影响深远,农历、道教历法均始于黄帝纪年为元年,为传统历法开始之年,史称开元。…

开元比西方历法元年早2697年,用开元年份减去2697就是西元的年份。

例如黄帝纪元=西元+2697年。

此刻是乾隆二十五年的年末,西历1760年(备注:这个抱歉,之前133章搞混时间线了,不是乾隆25年进攻的京城,而是乾隆24年进攻的京城。)

所以从今年开始称为龙国元年元旦,轩辕4457年。明年便是轩辕4458年。

除了这个,还有各种建设工程。

这些工程招募无数工人。

从明年开始,将会进行十大工程建设。

修路,建造学校,修建工厂,修建医院……

总之很多事情,需要很多劳动力。

龙国元年,轩辕4457年末,基础停摆的工地再次开始了修路工作。

有了正统的宪法支持,修路招募的人数更多。

受限于水泥产量的不足,现在往内陆修的道路不少是泥土路。只能保证基本交通。

后续的水泥会用不少时间才能运过来。

十七世纪的中叶粮食还算充足,所以后现代的口号再次变成了《想要富,多修路,多种树》

孩子和生育方面,只能通过无线广播和红袖章宣传了。

反正这片土地暂时不缺粮食,人口并不会过多管制。

十年后,待一切稳定,他们才会对周边进行扩张。

所以人口方面一定要多多益善。

乾隆二十六年,轩辕历4458年的五月份。

龙国内部经过了近半年时间的发展,再次调运物资、粮食,还有其他设施朝着内陆和辽东未曾光复的省份挺进。

这半年来,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修建的几条道路已经够他们补给还有调运物资使用。

半年中,曾经偌大的大清此刻已经分崩肢解,一些靠近内陆的省份,如川蜀陕西,青海,更远的西南边疆,辽东的北方此刻有大大小小十多股势力盘踞。

这些野心勃勃的家伙们自立为王,修建堡垒,建造火枪,火炮,试图占据一片区域。

其中,川蜀建立的新大清,势力最强。

因为这川蜀内有大批腐儒跟清廷顽固余孽在这里。而且川蜀盆地非常险要,想要攻入难度很大。所以川蜀聚集的反对势力越来越多,越来越强。

剩下的,则是蒙古各部建立的实力最为次之。

不过蒙古各部之前被收拾了几十个王爷,剩下的王爷们可不敢放肆。

他们都迁移到后世的吉尔吉斯等地去了。

陈牧这边暂时没对付他们。

六月中,两万大军抵达川蜀,随后分兵进攻。

残存的敌人虽然给新军制造了不少伤亡,但是当陈牧这边拿出了火箭弹洗地之后,所有的抵抗实力全部被摧毁。

七月初,川蜀各地全部光复,此役共抓捕士兵十七万。

经过多天审讯,抓捕腐儒和他们的家属人数高达五十多万。

这些人都将要被送往南方接受教育和劳动改造。

一个月后。

弯弯,某矿洞。

梆梆梆…

哨棒敲动,一个工头带着十多人走进了灰暗的矿洞中。

他软声细语吆喝道:“第一百三十五挖矿小队,这是你们的新的工友,这次你们要带二十人改过,你们要教会他们挖矿,要教导他们认清现实,明白了吗?”

“明白了,长官!”

若是乾隆在这里,一定可以认出这工头的身份。

这个工头赫然是乾隆最爱的五阿哥。

这些读书人被推搡着进入矿洞中。

他们都是前些时间被抓到的川蜀读书人。

这些只会四书五经的读书人造反就是个笑话。

两万新军冲入川蜀,火炮一放,子弹狙杀几个头领,他们便直接溃散了。

到最后部队的大半时间都在抓捕俘虏上。

而这些读书人是第三批来到矿山的俘虏了。

“你们不能这样,这是有辱斯文的。”

“我等乃是读书人,不是这些下九流的泥堪。”

五阿哥提着鞭子,对他们狠狠抽去。

“屁的读书人,这个挖矿小队中贝子贝勒有好几个呢。我们这可不尊敬读书人。”

“都给我进去挖矿,挖不到数量,今天别想吃饭。” 。

第140章大清的覆灭,新时代(终)

感谢魔主噬囉天的打赏,逗比在我家的打赏。

……

五阿哥讨厌这些读书人。

满嘴仁义道德,背后却干着男盗女娼的事情。

这些人都是从川蜀抓来的俘虏,他们要接受一段时间的劳动教育。

若他们还放不下内心高傲!

好吧,一辈子待在这吧。

他可是亲眼看到过这个国度培养人才的决心和速度。

虽然那种教育方式在他看来完全是玩笑,但能教育无数的平民百姓。

当大清…呃,没大清了。反正当那片土地都是读书人的时候,这读书人便不值钱了。

“总队长,您歇一会,这是让我们来。”五阿哥身旁一个小队长看他独自发呆,低头哈腰的道。

“好!”

小队长得了命令,顿时来了精神。

他直接对着这些读书人就是一阵拳打脚踢。

“快点,一帮鳖孙,来到这里了还不明白吗?我朝不缺你们读书人。”

打这些读书人的小队长叫哈马托,一个蒙人。

他打这帮细品嫩肉的读书人时,每次特兴奋。

五阿哥就在一旁看着。

这些读书人被揣进矿洞,管理矿工的矿差给他们递过来工具。

他们指着剩下的煤筐,冷声道:“看到了啊?今天上午挖够一筐煤就可以出来了。你们是新人,有三天学习的适应期,适应期后就要跟他们一样了。”

说完话,这些煤矿差役便走了。

只留下十多个细皮嫩肉的读书人呆在这里。

“有辱斯文,我才不干呢!”

“我绝不挖煤,我们都是读书人,都是有用之身…我们曾给新朝廷流过血,掉过泪。”

“屁话,你那是见势不妙偷偷投靠。”

“你也不是一个样子?”

众多被压过来的读书人愤愤不平地嚷嚷。

乱糟糟的说话,跟个菜市场一样!

一个冷漠的声音在矿洞中响起:“别嚷嚷了,再嚷嚷都打掉你们的牙。”

声音浑厚,嘹亮,一听就是个练家子!

“你是何人啊?为何阻止我们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