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诸天系统上交啦 第36章

作者:我叫大老王

“好,你们找出山海关内所有跟吴家有关联,口碑差的官员。要抓紧审讯出来,用他们稳定军心。能完成吗?”

“必将不负大人重托。”

陈牧笑着点头,示意他们离开。

随后,他通过无线电将小分队再次聚集起来,商讨吴襄提供的军情。

在现代,随着无线电的普及,三百公里远的位置按理说是无法通讯的,他们需要卫星中继站或者中转站支持才行。

但这个年代无线电就此一家,所以陈牧他们很快跟京城建立通讯连接,还是高清的通话。

张近这边将刚才审讯吴襄的事情说了出来。

得知九边大乱,还有建奴极可能发动入侵,陈牧等人极为重视!

崇祯年间,建奴共发动了五次大规模入侵劫掠。

这五次,是一次比一次狠毒。

崇祯二年,己巳之变爆发,黄台极从喜峰口入大明腹地,攻城略地,屠百姓八万余,劫百姓十余万。…

并用反间计杀死史册上褒贬不一的袁崇焕,间接害死了杨国柱。

辽东将门看崇祯心态如此炎凉,一点也不作为,自此心态发生了大变。

辽东局势彻底糜烂,无法阻挡。

因为陈牧等精锐部队的加入,雷霆扫荡了晋商和大铜几处重镇,导致九边时代镇守的将领感到不安。

若是真有二愣子不顾身后名,跟建奴合作,那大明局势将会急转日下!

汇报完情报和敌人可能入侵,陈牧直接说:“此次九边人心浮动,建奴必定入侵,我申请使用坏男孩!”

陈爱国等人沉默了一下,随后同意陈牧要求!

上级既然让他们拿坏男孩过来,自然给了他们便宜行事的权利。

建奴此刻人口不过70万,加上劫掠的,总人口也不过一百万。

因是渔猎农耕民族,生存环境受到小冰河影响。建奴若不入关劫掠,粮食必定短缺。

他们不劫掠,将难以度过这种天灾。

若他们入关,必定会烧杀劫掠。

这是封建时期民族和统治者为了生存作出的残酷选择。

它不分善恶对错!

只因立场不同,种族不同!

一切都是为了生存和种族延续。

若不阻拦建奴,无法将对方阻拦在外,大明局势也将糜烂!

既然确定了出动大杀器,遏制马上就要乱起来的九边。

陈牧等人自然要主动出击。

随后的10天中,除了少数人留在山海关,其他人全部前往四周,侦查环境。

感谢从现代带过来的大量崇祯时期的地图。

这些地图的精确度非常高,侦察部队只需要花费少量时间,便能确认四周环境的变迁。

前沿的锦州等重镇,每天都有大量消息传达过来。

三边总督袁崇焕这些天也不闲着,发来不少消息,询问吴襄的事情。

陈牧这边只是将这些信件发给京城,让天启跟信王那边传递消息,安抚这些人的信息。

在大明边疆将门心思浮动的时候,一道圣旨突然传向辽东各大城池。

【破虏伯带一营将士主动出击,光复重镇广宁,此行会在各处补给,务必要给予方便。】

这圣旨传达出辽东之后,辽东边防将领们先是观看几次圣旨,随后哈哈大笑。

这真是今年听到的最好听笑话!

建奴若是容易对付,他们能跟龟孙一样躲在城池不出去?

既然皇帝的人去找死,他们便袖手旁观!

时光悄然过去,抵达山海关半个月后,陈牧的援军到来。

六十个现代特种战士携带两个坏男孩和大量弹药。

他们的身后,还跟着3000名带着新式火枪步军新兵,1000名长矛盾兵。

初次之外,曹文昭带领的3000辽东铁骑驾双马,担任运输辎重队。他们跟着部队,一同前往建奴大后方,主动出击。

这些天来借助大明的高层发力,靠工业化集群生产,部队换装迅速。

他们共装备3000杆新式火枪,36门火炮,并用机械捶打技术锻炼出了1000套全身价甲,3000套半身甲。

这些装备加上六十人携带的大批武器,基本能满足一场中等烈度的战斗!

而这次除了陈牧带的人,还有不少大明人被一块带了过来。

熟人可不少!

比如满桂、卢象升,洪承略,孙传庭等悍将。

援军抵达山海关后,又带出来可信任的关宁铁骑,合计8000人,携带只够使用七天的粮食甘草,轻装朝广宁袭去。

一天后,袁崇焕快马加鞭的赶到山海关前。

看着无数身穿鲜明铠甲,排列整齐的军士,心中悲切。

袁崇焕的心腹在一旁低声叹气:“多好的精兵啊!大人,真就这么放他们去广宁送死?”

“我能怎么办?皇帝都下了圣旨让他们去光复广宁去了,我敢阻拦吗?”

“哎,如此健儿,却去建奴大本营送死,真不知道皇爷是怎么想的。”

这战兵不过万,就敢攻打广宁,这不是找死吗?

袁崇焕抿着嘴,看着部队渐渐消失在自己的眼前,突然想念起一首诗: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第36章可怜定边骨!

"

后世人们对袁崇焕此人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他才能颇丰,有人认为他不过是插标卖首之辈。

有人认为他志大才疏,跟崇祯口吐狂言纯属无稽之谈,三年平辽更是笑话。

黑他的人说袁崇焕到达辽东后,第一个就是拿毛文龙立威。

这才导致后期建奴没了牵制机会,可以倾巢而出。

己巳之变中,因执行焦土政策,兵败后被崇祯杀了千刀泄愤。

却不知袁崇焕在当时有自己说不出的苦衷。

那毛文龙不仅奢靡跋扈,更有隐隐自立心思。

袁崇焕初入辽东,必须要立威。杀毛一人,可以让众多将士如臂所用,袁崇焕认为值当的。

己巳之变的大败,不仅仅是辽东建奴兵锋太盛,更是因为京营糜烂,兵将战斗力太差。

十多万将士连出城作战的资格都没有,跑出去跟人决战,才是取死之道。

执行焦土政策,封闭京城才是最稳妥的做法。

但袁崇焕这么做,大大损害京城勋贵的利益。

更坏的是在己巳之变后,他信任的大领导崇祯没有顶住京城勋贵压力。

所以袁崇焕成为了勋贵泄愤的工具人。

袁崇焕并不看好这次鲁莽的出征,但他必须尊重天启皇帝决定!

他可不认可那些神秘的域外人。

这次莽撞的出征,他不知道这次有多少士兵能活着回来。

“大人,我们要不要帮助一下这些将士?”

袁崇焕摇摇头:“帮不了,辽东将门对那破虏伯跟他的麾下恨之入骨,贸然让军队帮助,不在背后捅刀子就不错了。”

随后,袁崇焕让边关严防死守,保护大明国境线安全!

陈牧和一帮新军,在所有辽东将领送死人的目光中,朝建奴现在掌控的广宁城出发了。

这一路上,风雪阻挡,刺骨寒冷袭人。未经开发的泥土路,更是颠人。

坐在四轮车上,就如同坐电动马达上颤抖一般难受。

行军两天,部队直接绕过锦州,随后到了大凌河,便看到无数坟茔。

一旁的曹文昭解释:“这是之前修建的一个屯堡,建奴入侵后将屯堡700余人全部被杀。像这样的屯堡有几十个。其中以西平堡前沙岭一带最为惨烈。”

广宁跟西平已经被建奴占领,他们明明有能力收拢尸体,却任由明军尸骸暴尸荒野。

这种尸骸景观是一种精神上的震慑。

敌人看到会愤怒抓狂,但屡战屡败的大明将士,士气却会急剧衰落。

这也是一种报复,大明人信奉入土为安,暴尸荒野乃是天大的惩罚!

行军抵达广宁前方,再次发现大小不一的尸骸。

尸骸很多,少说几千具。

这尸骸不仅有曾经老旧的,也有现在的。

“这些是建奴的杰作,他们杀戮我们的士兵和大明百姓,然后让他们暴尸荒野,并且依此立界碑。胆敢逃脱的奴隶全被集中在这里杀掉。”…

看着无数骸骨,陈牧心中莫名生起一股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