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诸天系统上交啦 第490章

作者:我叫大老王

“这次酿酒厂一定要搞好,我感觉这次生意绝对是能让咱们发一笔大财。”

大宋的海贸在北宋时期非常不错。

不过不能说是繁忙。

宋廷的海洋贸易,是从靖康之耻结束,北宋灭亡后,南宋建立了海路后才开始繁荣起来的。

这些人感叹船只巨大,宛若遮天蔽日的场景,自然正常。

看着大量粮食运下来,县令感慨道:“以后绝对不能招惹,还要加深合作。”

几个月前,这些过江勐龙抵达余杭的时候,县令跟一帮官吏自然拒绝这些人。

甚至他们曾想调动捕快捉拿这些胆大包天之辈的。

但是……他们太强大了。

而且……他们也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县令宋仲永远也忘不了对方的强大。

他忘不了那恐怖的一幕。

那是一个烈日灼灼的中午,春风商队的人带着文雅之物拜访他们。然后又邀请游玩,期间他们表演了几个功夫。

其中一个就是对着几头驴发射弹丸。

然后他眼睁睁地看到驴头顿时炸成血块,然后偌大的砖石被打了个大窟窿。

然后,这些人希望宋仲跟他们达成一些合作。…

宋仲当时还有点底线,自然不允许轻松当个跪族。

可惜这帮人跟一般的歹徒完全不一样!

拥有超级武力就算了,拥有强悍的神秘火器也就算了。

这帮人居然特擅长诛心行为!

宋仲的一个狗腿子,一个当地的士绅,在几天后被表演了一个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下场。

这是被立典型了。

让宋廷跟他们合作,自然要使用特殊手段。

得知宋仲麾下有士绅爪牙支持,调查取证后发现这一家士绅无恶不作,所以直接宰鸡骇猴。

这些言词拒绝春风商队的人的底裤,在短短几天的时间传遍了余杭镇,然后快速传遍周边县城。

随后,告状的讼棍直接出动。他们巧妙地利用民心把士绅彻底搞臭,然后家破人亡。

硬的搞不过,软的磨不动,这帮春风商队的人还亮出宋仲等人鱼肉乡里的证据。

麻麻批!

不怕坏人遍天下,就怕坏人有武功,还文化。

这些人完全不当人!

既然打不过,骂不过,只能躺平了。

这些宋廷官员只能在心里麻醉自己――他们给的太多了。

不愉快结束了,吏治也就通畅了。

吏治通,政务自然也通畅。

搞定了余杭镇位于北宋的吏治,居承颜便以商业富民,强国言论拿了出来,然后用这些东西折服这些宋廷儒生士大夫。

这些官员虽然偶尔排斥超级活跃的商业反应,但是对方杀人诛心的刀子太过锋利。

趋利避害才是人的天性。

居承颜提出的办法,对宋朝和他们都非常有利,所以他们找不到拒绝的办法。

宋朝重视士大夫,这个朝代的官员更是特殊的群体。

无数人想要加入这个体系里。

体系的官帽子,就算是后世的戏子也非常喜爱,更何况这些精英阶层呢!

居承颜这边用手段压制住他们后,随后便用萝卜打动这些官员。

余杭镇的官员满含热泪地对居承颜提出的合作共赢,政绩向上,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想法表示认同!

脑袋的想法统一了,路子也就好走了。

余杭镇当地官吏在半推半就间,对这些商业活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几个月下来,惊喜来了!

来的理所当然。

宋朝是有绩效考核制度的,他们一般一年进行一次统计。

在居承颜抵达余杭镇后,便开始了各种商业活动。

他们丰富了商业,提高了居民的收入。

余杭镇的衙门发现自家腰包忽然鼓囊了起来。

这些收入居然不是用巧立名目跟苛捐杂税搞来的,而是通过合理的商业规划所收取的。

更令人惊喜的,大部分百姓收入直接增加一倍以上。

民众包里面的变多了,县衙的收入也变多了。

多方共赢,完美治理!

这些民间自发性组织的商业活动,直接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余杭镇的官员们,也渐渐从心底接受居承颜所说的天马行空的言语。

躺着挣钱,不寒碜!

这次可亲眼看到大船运送粮食到余杭镇,自然是有各种目的。

除了安心,见证春风商队实力,还有就是参与春风商队搞的商业计划――酿酒厂和酿酒业一条龙计划!

烟、酒、军火等等是现代世界非常稳定且暴利的行业。

烟这个行业是最暴利的行业。

这个想要推广是很简单,但无法快速形成规模,所以这个暂时不提!

军火也可以,不过这个需要建立信任才行。军火贸易需要时间。

陈牧这边是举着锤子跟镰刀建立工业化,然后启智的。所以他们要尽可能地用软刀子激活宋朝百姓的心理。

尽可能的减少暴力手段。

酿酒业,自然成为了敲开大宋工业化的撬棍。

酿酒很简单,只需要粮食就行。

古法酿酒的很多,也有很多好喝的酒。但是作坊式的酿酒方法产出少,赶上工业化制酒。

当陈牧这边带着五粮液、汾酒跟茅台等酒水,还有果酒等澹水酒招待余杭镇的官吏后,立刻征服了他们刁钻的嘴。

当时居承颜说要建立酿酒工厂,而且不用宋廷的粮食。说让大家共同发财的时候,余杭镇的官吏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心理挣扎。

不过他们在看到了居承颜拿出的书面协议后,决定先实验一番。

观看粮食下船,然后建立酿酒工厂,便是计划的开始。

不过这些宋朝官吏,此刻还不知道酒水的出现,已经让宋廷步入倒计时了。

他们此刻还沾沾自喜地认为是宋廷的律法很强大,让这些人忌惮。

的确!

北宋时期的私人,是无法酿酒经营的。

想要经营酿酒,需要向宋廷官营酒坊购买。购买后才能转卖或者可以租官方作坊酿酒。

北宋的酒政主要有三种形式:酒的专卖、曲的专卖和税酒。

北宋对不同的地方,分别实行三种不同的政策。

三京地区实行酒曲专卖。

州城内则实行酒的专卖。

县以下的地方或实行纳税,或实行酒的专卖。

其中酒专卖的做法是酒坊归官府所有,生产资料、生产费用、生产原料由官府解决。

酒户从官府租来酒坊组织生产,酿成的酒由官府包销。税酒就是酒客自带米到公家的酒店,然后卖给酒店后再给酿造钱和份子钱后就可以喝酒了。

宋廷的生产力低下,在没有化肥的时候,粮食产出非常低。

粮食是立国之本,没了粮食农民必定会闹事。

朝廷知道不限制酿酒,必定会伤害农民,公营的做法会遏制住土地兼并,遏制将宝贵的粮食用作酿酒之用。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宋廷私下的酿酒行业一直非常昌盛,而且屡禁不绝。…

这一切,自然跟利益有关系!

当居承颜提出建造酿酒厂后,余杭镇的官吏们感觉这是不可能完成的生意。

但居承颜拍着脑袋,说不会用宋廷粮食酿酒,只会从国外购买粮食。

他们需要用丝绸,瓷器等物品更换。

居承颜说丝绸跟瓷器在国外很畅销,可以获得很高的利润。

官吏们这才放下戒心。

反正大宋粮食酿酒的分子有固定指标,外国粮食酿酒,这完全无所谓啊。

有的时候,事情换个角度,会发现事情的美好。

余杭镇的官吏眼界打开了,角度调换了,事情自然就好办了!

今日大动干戈,来到码头,见到那么多真实的粮食下船,他们下定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