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认贼做父,敲奇观,顺便追小乔 第354章

作者:玛修就是天啊

“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

……

“诸位同僚,实在是不好意思,今日事务有些繁重,处理的久了些,让各位久等了!”

当张彦终于携着桥滢出现在前厅之中时,所见到的便是这样一副场景了。

众人早就已经分位落座,彼此之间相处倒还算是融洽。

将目光向着众人投去,可以看到,在场的众人,也都是一副有些好奇的眼神,看向了出现在首位上的自己。

在场的众人之中,像是陶谦这样离得近的,来的早的客人,在前几天的时候,张彦就已经私下见过了一次,因此倒也能认得出来众人的身份。

只不过像是孙坚这种来的晚一些的,就需要其他人进行引见了。

……

“德茂,这位便是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孙文台了。他和你一样,也是个领军的将领出身。”

“早些年间,黄巾叛乱四起,孙将军曾跟随朱儁北征张角,因为作战勇猛不畏生死,立下汗马功劳,获封朝廷别部司马。”

“再后来大前年的时候,你还没有入仕,孙将军便跟随当时的车骑将军张温讨伐边章、韩遂之乱,大破其军阵,功绩累迁至议郎之职。”

“等到前年,也就是德茂你入仕的前一年,长沙郡区星反叛,聚众一万多人,自称将军。朝廷迁孙将军为长沙太守,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孙将军不但平复了长沙叛乱,收复贼将区星,甚至还出兵桂阳、零陵两地,镇压贼首,使得三郡百姓威服。”

笑呵呵地拉住了孙坚,孔融见张彦露面,便第一时间扯着孙坚找到了对方,开始作为中间人,介绍起了彼此的身份。

这事情照理来说本应是陶谦这个和事老去做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自打刚才进来这大厅之后,陶谦就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见到了张彦,也只是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无奈之下,孔融只好自己勉强接过了对方的职责。

……

“呵呵,见过孙将军,孙将军武德之丰沛,即便是我等久居庐江偏远之地,亦是有所耳闻。”

朝着对方作了作揖,张彦也没摆什么大官的面子。

早在两人一前一后朝着他走来的时候,张彦就隐隐猜测过这名身穿将军战甲,眉眼之中满是坚毅的中年人的身份。

他邀请的人不多,算上一个不是太守的陶谦,满打满算也就七人而已。

而这七人之中,除了孙坚是靠着武功上位以外,其他几人都是文臣,自然是不会像这男人一样不管到了哪里,都是一副软甲加身的样子。

眉头微微挑了一下,张彦便抿着嘴唇,和孙坚打起了招呼。

……

“彦平日里虽无所事事,但也知道为人臣者,当弘尽忠规,务安百姓,上思报国,下以宁家。素棺薄葬,无藏金玉。”

“孙将军你为国分忧,威服四方,又安民于富乐,救民于贫苦,上有益于君天,下有功与子民,实为我等志士之模范。”

……

可以说,对于孙坚这个人,张彦是没有什么恶感的。别的不说,就单单是对方官位、地位来路之正,就比起大汉晚年的那些太守、刺史都要强上不少。

毕竟,在他还没有来到东汉之前,前世的互联网上曾有一种暴论:

那就是整个东汉末年的地方官员,无论郡守还是县令,有七成都是花钱买来的,而剩下的三成之中,又有两成,甚至是两成半都是袁绍、袁术这样的世家子弟。

众所周知,在汉代的察举选官制度下,世家子弟本就容易做官,而世家子当了官后,又会为了自家的利益,继续推举同宗或者是旁宗子弟做官,可以说他们想要从政的难度之低,根本就不是寻常人能够想象的。

等到祛除了这九成半的人选之后,剩下的半成,才是真真切切靠着自己的打拼,从基层一步步爬上来的“好官”。

刘备这人能力强吗?

当然强。

可就是刘备,凭借着三兄弟齐心协力,在东汉官场摸爬滚打了五六年,也才从安喜县尉卷到了平原县令的职位上。

由此便可以看出,同样是从公元184年黄巾之乱开始起势,用不到五年时间做到太守一职的孙坚,有多么难得了。

除了对孙坚的能力以及来路颇为认可之外,张彦对孙坚的好感还来自于对方大大咧咧的个性。

史书曾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容貌究竟如何张彦不管,但这性子阔达,却是实打实被记录在史书上的。

正是因为他性子足够阔达、不拘小节,才会因为看到百姓受苦,就自带干粮,赔钱去将零陵、桂阳等地的叛乱镇压,得到三地百姓一致的拥戴。

也正是因为他性子足够阔达、不拘小节,张彦才觉得,自己这次叫他们过来的计划,有了最基本的实施可能性。

说起来,他可还有事情想要麻烦孙坚呢,现在先夸对方两句,总没什么坏处的。

……

就这样,搜肠刮肚了半天,张彦才从嘴里憋了一长串的赞美之词出来。

这些话有些是来自于后世对忠臣的评论的,有些是来自于汉代大文学家贾谊的著作,还有些干脆就是从后世的那些历史小说之中摘抄出来的,被张彦混杂在了一起,一股脑丢在了孙坚的头上。

虽然从现代人的眼光之中看来,这些赞美之词难免有些太过了,看的有些尴尬,但在东汉时候,夸奖一个人忠诚有能力,那就是要大大方方的夸奖,就是要当着众人的面夸奖。

就好似孙坚,都还没来得及张嘴和张彦说些什么,便被这一系列的赞美之词砸的有些发蒙。

看着面前那身穿冕服,满脸笑意的年轻男人,孙坚突然有些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额,张太守你莫需如此,我孙文台也不过就是占了天时运气,又有伯乐相识,这才被赶着走到了今天的位子上。”

“反倒是太守你,数月时间便平定白波黄巾之乱,比起我之当初,亦是丝毫不差。”

笑着朝张彦摆了摆手,孙坚看着面前那个身穿冕服,笑容和善的年轻男人,最后还是选择拱了拱手,将两人的关系维持在了一个还算不错的水平上。

俗话说得好,“伸手不打笑面人”、“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既然对方对自己表现的有礼有节,且孙坚与张彦本就没什么仇恨,他自然也对对方表现出了一副比较尊重的态度。

只是有的时候,事情往往不会按照人们预料的情况发生。

就在孙坚都已经打完了招呼,准备坐回自己位子的时候,却听到一声极其细微的闷哼从身后响起,就好像……就好像这声音的主人有多么不忿一样。

有些惊愕地回头看去,孙坚正见到他那长子孙策一脸不屑地看着张彦的方向,眼神之中的反感好似要化作实质一般。

“伯符!”

“你这是做的什么样子!?”

轻声呵斥了孙策一句,孙坚转身看了看周围,见众人都是一副嘻嘻哈哈的模样,好似正在聊天,便赶紧拉了孙策一下,将孙策从他身后拽了回去。

甚至就连必要的招呼都没有让他去打。

谁知道这小兔崽子一会儿还要搞出什么幺蛾子出来。

而在孙坚没有看到的地方,张彦的表情也是一愣。

“这小子是谁?”

“他没事闲的哼我干什么……难不成我刚才有哪句话说错了,惹了他不爽?”

一脸懵逼的看向孙坚身后那个一直跟着他的年轻人,张彦本还以为那人是孙坚的侍卫或是助手什么的……可现在看来,一个助手级别的人物可是不会在这种时候发声的。

或许那个年轻人的身份,还真有些不太一般。

……

“唉,文台兄,你且先等等!”

“不知……不知这位小公子是何方人物,我张某刚才可是有些话说的不顺听了?不妨直说出来,大可不必心生怨气。”

“若是我没有记错的话,这应该是我第一次与你们见面吧?”

“还是说,咱们之前曾有些什么私仇?”

PS:今天第一章3000,一会儿还有一章3000

奥利给!

第三十四章 “愣头青”

不得不为孙策解释一句,其实他刚刚地那声闷哼,是很小声的。

小声到什么程度呢?

就是在场的众人,若是不竭尽全力、全神贯注的去听的话,根本听不清他说了什么的地步。

按照刚才的那副喧闹的环境之下,莫说是两人的距离本就不近了,就算是面对面站着,能不能听到他的哼声,都还是两码事。

就好像是孔融,此刻被两方夹在中间,就是一副一脸茫然,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样子。

只是孙策却没有想到,张彦也不是什么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人。可能真的上阵单挑,张彦不会是他孙策的对手,但若是比起实打实的身体素质,对方可是一点也不弱于他。

早在前些时候,张彦就因为自身的身体素质原因,以及为了寻求突破,在系统的帮助下修习了来源于黄帝内经的典籍《灵枢·素问》。

经过了数月时间的练习,虽然张彦不好说自己现在的水平有多高,但是突破原本的不入流限制,和那些三流武将比划比划,还是有一定的可能性的。

就好像刚才,孙策那一声冷哼,几乎除了孙坚和张彦之外的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

现如今,被张彦开口点破之后,在场的众人渐渐安静了下来,一个个的看着孙坚的方向,表情好像见了鬼一般。

……

不是,孙太守,孙将军,暂且不论你和人家老张家有什么私仇,但是人家今天是邀请你来参加宴会的,你儿子这幅样子,怕是不太好吧……?

……

不仅仅是在场的几人感到尴尬,就连孙坚自己,此时也是额头之上冷汗刷刷直冒。

或许在这一刻,在场的众人之中,也就只剩下孙策本人的心态最为淡定了……

……

“哼,什么时候起,一个三流水准的家伙也配大放厥词了?”

……

跟在孙坚的身后,孙策其实今天本是不需要参加这场宴会的,或者说是没有资格参加这场宴会的。

张彦邀请的众人,要么是执掌一方的太守,要么是像陶谦这样虽然不是太守,但是却可以掣肘很多太守权利的人。

其实一直到现在为止,张彦也都不知道,自己之前百般提防的那个孙策孙伯符,居然会跟着孙坚一同来到庐江,又怎么会单独去邀请他呢?

说到底,也不过就是因为孙策对于张彦这人的固有印象就不太好,这才恳求着孙坚将他一同带来,想要见识见识这位庐江太守究竟是何方神圣。

……

在最初的时候,刚刚进入到张彦的府邸里,孙策的情绪本来倒还不算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