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可惜阎锡山高估了自己手中的这些县长。全山西105个县当中,只有三个县长愿意留下来,在敌后组建游击队抗日,其他人全都跑了。而且这三个县长也都是在晋南一带,离自己大本营不远。以前阎锡山统治山西,大家都听你的话。毕竟可以升官发财。
但现在你都被人赶到黄河那边,整个山西都丢了。就连十多万晋绥军主力部队都挡不住日军,他们这些文人留在敌后能够干什么。留在敌后不是找死?他们那些山西县长当然不会乖乖的听话。结果太原陷落之后,各地原来的那些县长基本上全都跑了,没剩下几个人。
可以说给了阎锡山很大的难堪。
相比起山西那些原来的县长逃跑,八路军这边一直往敌后派干部。锡山手底下的县长一跑,整个县政府官员也跟着逃跑。一下就出来了权力真空。
日军目前还在前线推进,在自己的占领区还没有大规模建立伪政权。阎锡山的人逃跑,给了八路军一个机会。八路军地方干部迅速在敌后建立各种政权,开始控制敌后,开辟敌后根据地。
这是阎锡山最不能接受的事情。
相比起日本人,阎锡山更警惕八路军。虽然阎锡山之前忻口战役非常紧张的时候,一直发电报让八路军进入山西抗日。但他要的只是八路军强大的战斗力,要的是八路军配合晋绥军打仗。而不是希望八路军直接在山西安家,直接在山西建立政权。
毕竟山西是自己的老巢。
现在八路军直接在山西安营扎寨,发展根据地,让阎锡山非常不满。和八路军的干部对比,让阎锡山对于自己手底下的那些地方干部更为不满。
就在阎锡山非常恼怒的时候,冯安民这个人横空出世。
虽然抗战前只是一个副县长,但却在盛县组织救国军,打出了晋绥军敌后抗战的威风,扛起了晋东北地区晋绥军抗战的一面旗帜。给阎锡山争了脸面。
加上两次收复县城,冯安民的名字已经挂在了阎锡山和战区长官部那里。
阎锡山为了发展敌后抗战,把整个山西划为七个行政区。冯安民凭借着这几个月的功劳,被阎锡山任命为第三行政区行政主任。
其实阎锡山他们也明白。
晋东北地区,根本没有晋绥军的力量。虽然阎锡山他们在晋东北也留下了一些东西,可以暂时支持部队的发展。但也只是暂时而已。
晋东北地区,多少年下来,各方势力混战。
晋绥军在这里实力不强。
现在日军占领了这里,晋绥军就更没有实力。
在阎锡山看来冯安民是一个旗帜,是敌后抗战的一面旗帜。把他放在晋东北实在是大材小用。更担心冯安民在晋东北被日军弄死了,或者坚持不下去投降日军,到时候自己树立起来的这面敌后抗战的旗帜就闹大笑话。
所以把他调到第三行政区,担任行政主任。不仅给冯安民更大的舞台,也是为了保护冯安民的安全。
“恭喜冯主任。”
肖永顺和曹磊立马恭喜冯安民。
这一下冯安民直接跳了好几级,手底下会管理十几个县。可惜的是冯安民是调到了第三行政区,那里是隶属于晋南,和晋东北地区相隔千里。冯安民看着手下两个大将道:“你们两个人要不要跟我一起去第三行政区?”
“这。”肖永顺和曹磊两个人都是迟疑。
曹磊本身就是晋绥军出来的,不过资历很浅,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营长。如果去了第三行政区,晋南那边可真是长官云集。光是晋绥军一些主力部队也很多,他们也在那里打游击。
在盛县自己是一个团长,手底下有很多人。
到了那里全都是自己长官。
在盛县虽然也不是一把手,但上面也不会有太多人管着自己。可是到了晋南,见个人都会是自己的上级,所以曹磊并不是很愿意去晋南。
曹磊如此,肖永顺更是如此。
肖永顺是中原大战之后,留在察哈尔当土匪的。他本身就不是晋绥军系统的。在民国的时候,军阀内部各种关系都是盘根错节的。外人很难融入进去。
肖永顺这种西北军“余孽”,去了晋南不就是被人欺负的料。
“盛县迟早是八路军的,晋东北以后都是八路军的地盘。你们看看我们盛县的那个独立支队,他们才几个月时间,部队已经扩充到了快三千人。而且现在盛县周围到处都是八路军部队扩张地盘,扩充人马。阜平的晋察冀八路军,现在闹得非常厉害。到处抢占地盘,扩充部队,手中已经有几万部队。你们留在这里是没有前途的。我知道你们部队有人私底下悄悄的卖出武器弹药。但我没有管,就是因为我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盛县这么大的地方,我们就只有北岭庄一个小地盘。靠着这个小地盘,加上县城,我们也养不活这么多部队。”
冯安民能够逆势崛起,还是很有能力的。
对于救国军部队私下里卖枪卖弹药,他其实是知道的。但他无法阻止他们,因为自己没能够给他们足够的军饷。晋东北的情况也很明显。
晋察冀军区成立之后,部队扩张速度让人害怕。怕八路军成立晋察冀军区还不到半年时间,主力部队已经扩充到了两万多人。这还是大量主力部队因为分家南下晋南之后的情况。如果加强地方部队、游击队之类的,整个晋察冀军区目前兵力达到近五万人。
这可是山西。
阎锡山经营了二十年的山西,八路军在这里根本就没有多少根底。但八路军来到山西之后,竟然是迅速的得到山西百姓的认可,真的是不简单。
本来冯安民还以为山西百姓都支持阎锡山,八路军很难在山西立柱脚。没想到山西百姓对于八路军的支持,比当年阎锡山在的时候还要多。
果然是一群养不熟的穷棒子。
八路军来了,竟然全都倒向了八路军。以前阎长官在的时候,也没见他们如此踊跃参军。这种情况之下,以后晋东北地区哪里还有救国军的生存空间。
“冯主任,我的人都是盛县本地人。要是去第三行政区,我怕他们都不会愿意的。”
曹还是开口拒绝了冯安民的邀请。
冯安民叹口气。
他这一次虽然升官,但是到了第三行政区也是孤家寡人,手中没有什么实力。再说冯安民虽然名气大增,但毕竟根基很浅。去了第三行政区之后,想要稳固自己地位,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是想带着救国军一起去的。毕竟救国军和自己并肩作战,到了第三行政区大家都需要报团取暖。可是看曹磊的态度,就知道曹磊是不愿意去的。
所以看了看肖永顺。
肖永顺就更直接道:“冯主任,你也知道我。
我是西北军出身,当年和你们一些人打过仗。去了第三行政区,能有我的好果子吃。我在这里打小日本,反正打不过就跑,上山继续当土匪。到了那里要是惹了事情,脑袋掉了都不知道是怎么掉的。
有些事情,冯安民也不强求。
毕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利益。再说他们两个人不想去,冯安民也没有本事逼着他们一起去。所以叹口气道:“那你们小心一点。不过你们去问问部队当中,有没有愿意跟我一起去第三行政区的。
那边整体来说比这里安全,后勤物资也有保障。如果愿意跟我一起去的,到了那里都给位置。”
“好的,冯主任。”
第098章 大发展
1938年3月2日。
时间开始进入1938年的春天。
易县的独立师驻地,杨全武有些焦躁的走来走去。好一会罗仁发走了进来,一脸的笑咪咪。杨全武立马走上前,问道:“情况怎么样?”
“成功了,成功了。”
“多少人?”
“易抗日游击队副司令员孟飞,参谋长曹开望,以及下面很多军官都对雷坤很是不满意。认为他不是能够打日本的领头人。而且我们在他的部队当中也有人,地下党涿县军事部长张怀楠在部队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在学生中间发展了不少党员。这一次宋志远同志又帮忙联系东北军官兵,加上张怀楠发展的党组织,以及孟飞、曹开望为首的将领都支持参加我们八路军。结果一次性带来了四千,人。”
“四千人?”
“是,基本上易涿抗日游击队主力都被我们拉来了。”
“好,太好了。”
独立师进驻易县之后,招募了三千新兵,又整编了三千左右的民间抗日武装。现在又拉来了四千人的抗日武装,短短两个月之内就扩军一万人。
在整个晋察冀军区之内,甚至整个八路军系统之内,就没有比独立师更能够拉部队的。115师分家之后,独立师拉出了三个主力团。其中一个主力团被平西支队拉走。不过才过了两个月时间,独立柱再次扩军万人。
“师长,我们之前只是把目光放在易县,忽略易县周围的这些县。这一次做易涿抗日游击队的工作,我也顺便打探了一下涞水、涿县等地的情况。
这些县也都是人口众多,各种抗日武装很多。不仅仅是涞水、县一带,保定周围的这些县,情况都大同小异。各种民间抗日武装多的数不胜数。这些可都是很好的兵源,我们要是把这些武装都整编,就算是裁汰老弱,也能给一分区带来两三万人。
“是我有些保守了。”
杨全武点头。
道:“我只是觉得易县的抗日武装很多,把他们改编已经很不容易。再说易县周围,北面是平西支队的地盘,往南是第三军分区。所以一直没想过这些地方。”
杨全武有些后悔。
自己太保守。
部队只是在易县发展,记河北其他地区也有很多抗日武装。
“我仔细查过易涿抗日游击队,有大量不愿意撤退的东北军军官,也有不少29军的军官。而且不少东北军军官和29军军官,他们本身就是这一带的人。东北军和29军轮番在平津地区驻扎,在这一带招募了不少人。这些人基本上都留在了这里,甚至有些部队是成建制的留在了冀西、冀中一带。而且这个地方离北平很近,学生非常多。就这一次收编的易涿抗日游击队,光是大学生就有近二百人,中学文化的学生就更多,有七八百人。我们独立师不是一直都缺之文化人,这可都是一等一的文化人。
我仔细问了很多人,都说这一带的抗日武装,最不缺少的就是学生。平津地区的大学生、中学生有上万人,说不定有几万人参加了各类的抗日组织。这些学生对于我们来说,可是非常宝贵的人才。”
罗仁发两眼发光。
八路军部队干部非常稀缺,培养干部就更不容易。而培养干部的速度上,学生是最快的。特别是培养政治干部,学生是最快的。
有文化的干部和泥腿子出身的干部,培养难度完全不一样。
有文化的干部,在干部学校稍微学习一段时间,就能够拉出去使用。就算开始有些稚嫩,但在实践当中可以慢慢的成长。但泥腿子出身的干部,因为没有文化,所以这个过程就慢了很多。
因此部此队的政工部也好,根据地建设的地方干部也好,有文化的学生都是非常好的来源。虽然因为政策原因,对于这些学生的使用,还有很多限制。但各部队、各个根据地都非常喜欢学生。
现在河北地区有这么多的学生,当然是一个高兴的事情。
在河北发展就是比山西快。
山西很多地方穷,人口少,粮食产量也低,唯一的好处就是山多,非常适合打游击。而河北这边最好的是人口多,人口少的县城都有二十万人左右。而且河北以前就是北洋军阀的地盘,教育基础非常好。加上这里离京畿地区近,北平、天津一带的学生数量就更多。虽然有很多学校南迁,但其实更多的学生是留在了这里。1他们不愿意当亡国奴,所以京畿地区出来了各种各样的抗日组织。
就连这些游击队当中也有大量的学生。
“以后我们应该派更多的工作队,去这些民间抗日武装里面活动。这一次幸亏我们下手快,要不,然接下来就不知道便宜谁了。那个张怀楠是涿县地下党的人,我们这样连人带部队都给弄来,也不知道司令员会怎么批评我。不过四千人,也不怕了。”
涿县地下党,目前是接受平西地委的领导。
也就是说这个武装,平西地委的人目前正在接触。可惜他们太小心翼翼,没有足够的魄力。比不上杨全武这边,直接把整个部队都拉来。
其实平西地委也想过拉来这个部队。
但他们担心这支部队发生内。因为平西支队的主力不在这里,一旦这支部队发生了内,到时候谁能够承担这个责任。如果雷坤一怒之下投奔了日本人,到时候这可是非常严重的政治事件,说不定全国都会指责平西地委吞并其他抗日武装。所以平西地委有些缩手缩脚,准备慢慢的渗透,控制这个部队。因此主要是在部队学生当中发展党员。哪里想到杨全武下手这么快,直接把部队拉走。虽然有可能会受到军区的责难,但杨全武才不在乎。四千人的部队,什么批评,什么处分都值得。有了这四千人,好好训练一下,一分区的实力就能够增长一大截。
而且杨全武心中部视平西地委的作风。
慢吞吞,犹犹豫豫,在现在抗日形势变化如此快的时候,哪里有时间如此磨磨唧唧。现在这个时候需要的就是果断。只有果断才能够迅猛发展。
“师长,独立支队那边怎么弄?”
罗仁发开口道:“魏红军那小子可是说,让我们给他十个基层指挥员,再给四十个学生仔。”
“想得美。”
杨全武笑骂道:“那小子想的可真好,让我一次性给他十个基层指挥员,还要四十个学生仔?他想什么呢?真当我是士豪,想要打土豪?我整编这支部队,还觉得缺干部。不过这一次他们独立支队表现不错。宋志远那边不是有一些关系好的几个东北军军官,可以同意他们去独立支队。至于学生仔,抽调十个人。再多就没了。”〈1要不是看在独立支队这一次贡献比较大,而且自己整编了四千多人,杨全武怎么可能如此大方。
现在独立师已经扩张到两万人的规模,需要的干部就更多了。
“我去安排。”
接到师部的报告,王秋云撇撇嘴道:“咱们这位老首长可真是小气。整编了四千多人,我们也就要几个基层指挥员,都这么抠搜搜的。”
“要不是这么抠搜搜,独立师现在也不可能有这么多部队。”
魏红军笑笑。
现在杨全武这么卖力的发展一分区部队,但八路军可不是军阀部队,过几年总部一道命令就会把他调到其他地方。历史上一分区发展那么好,是整个晋察冀军区发展最好的根据地。但一纸命令下来还不是得乖乖的去冀中军区当司令员。
王秋云和魏红军又何尝不是如此。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