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遇而安
之前就是因为不确定,所以大家才会乱,谁也不知道会牵扯到谁。当然也有的人想要乱中取胜,越混乱才越有机会,所以他们喜欢乱起来,故意把水搅浑。正因为暗地里拱火的太多,很多小事情最后变成大事情。
好在现在已经有了结果。
几方面的人马都做了一些妥协。
而且因为高刚问题的出现,中共八届五中会议突然之间变得非常重要。本来八届五中会议的议题主要是为九大做准备,没有其他更多重要的事情。
但现在因为高刚问题,八届五中会议还要讨论政治局的变化,要讨论书记处的改组,还要讨论高刚、饶书石这些人的去向。每一个变化都会影响接下来的政局,影响接下来的九大会议。
中共八届五中会议放在了三月份。
之所以放在三月份,是因为二月份苏共二十大要召开。苏联作为目前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苏共全国代表大会不仅仅是苏共自己的事情。苏共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中国也是如此。
所以中共八届五中会议放在了苏共二十大半个月之后。有了半个月的缓冲器,足够中央了解和分析苏共二十大当中,苏共的政策变化。
苏共二十大是1956年2月14日召开,而中国这边的春节是2月12日。
因此中国这边派出的代表团,是过完春节第二天就飞往莫斯科。此次中国出席苏共二十大的代表团魏红军为团长,国务院副总理李福春和周彬,国务院党组委员兼计划委员会副主任李先年,原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张文天,包括中国驻苏大使刘霄几个人组成。
魏红军率领中国代表团来到莫斯科,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苏共这边很是重视中国代表团。
中国别看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但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这边,是谁也不能忽视的政治、军事大国。
而且这几年中国的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因为有了中国提供的农副产品和轻加工产品,让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一大截。
以前苏联也好、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好,因为都是深受斯大林同志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所以不管国家大小都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结果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不说农副产品缺乏,连基础的生活用品也稀少。但自从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之后,连社会主义阵营的家具价格都降低了不少。
东北这边到处都是以合作社为基础的家具加工厂。
那些家具都是出口苏联和东欧国家的。
1955年中国甚至已经小批量的开始出口咖啡豆给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让他们都非常惊喜。从1956年开始,云南那边的咖啡产量会有一个迅猛的增长,到时候咖啡豆的出口额会持续走高。
所以苏联也好、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好,和中国的合作是越来越频繁。再说斯大林同志去世之后,主席在世界共运当中的地位如日中天。所以谁也不敢怠慢中国代表团。
当然他们重视中国代表团,也重视魏红军这名年轻的代表团团长。魏红军还不是中共政治局常委,就已经能够带着代表团来苏联参加苏共二十大这种重要会议,可以看出魏红军在中共党内的地位。
苏共二十大对于世界共运来说是一次大事情。
所以全世界总共有55个国家和地区的无产阶级政党代表团应邀出席了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而且参加苏共二十大的基本上都是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一把手,或者是党的领袖之一。
魏红军只是政治局委员,看起来很是突兀。
但没有人异样看待魏红军。因为别看抗美援朝结束已经好几年时间,但影响力并没有减少,魏红军的大名依旧响彻全世界,真的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很多国家地区的无产阶级政党一把手,听到中国代表团团长是魏红军,都过来拜访魏红军。
苏共态度就更加好,赫鲁晓夫是真的想要拉拢中国为他站台。魏红军他们2月13号到了莫斯科,赫鲁晓夫带着苏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宴请了中国代表团。赫鲁晓夫是亲自拉着魏红军的手,来表明苏联和中国之间亲密的关系。
1956年2月14日,苏共二十大正式开始。
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赫鲁晓夫,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米高阳三个人作为主持人在大会上发言和报告。
赫鲁晓夫作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做了“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总结报告”,也就是苏共二十大的政治报告。
魏红军从抗战时期开始,就一直在学习俄文。
虽然做不到完全流畅,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大致上看和听是没有问题的。看着手中的资料,听着赫鲁晓夫的报告,魏红军迅速的在本子上记录。
赫鲁晓夫的报告分为三个部分。
国际部分,国内部分,然后是反对个人崇拜。
在国际部分,赫鲁晓夫分析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相处变化,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个“和平”理论。
这是赫鲁晓夫从外交层面开始改变斯大林时期的政策。
赫鲁晓夫表示,欧洲和亚洲爱好和平的国家组成了广阔的“和平地区”,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和其他社会集团采取了反对战争的立场。许多社会民主党人赞成进行积极的斗争来反对战争危险,主张同社会主义各国接近,赞成工人运动统一。帝国主义统治集团中较有远见的代表人物正在开始承认“实力地位”政策破产。在这些事实影响下,西方统治阶级中间开始出现了头脑有些清醒的征象。近来,资本主义国家的著名人士越来越经常地坦白承认,在使用原子武器的战争中“将没有胜利者”。这表明世界上反对战争的力量增加,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用不着武力对峙。这就是赫鲁晓夫外交上的第一个“和平理论”,也就是“和平共处”理论。
赫鲁晓夫明确承认核武器出现之后,大国之间发生直接战争的可能性正在降低,所以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会长期存在。赫鲁晓夫这种对于国际形势的判断和外交理念,直接在苏共二十大上提出来。
赫鲁晓夫表示,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发生并不意味着帝国主义国家完全停滞,帝国主义国家生产和技术进步的停止,这种想法同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观点是不相容的。必须仔细考察资本主义的经济,不是对列宁关于帝国主义腐朽的学说采取简单的看法,而是研究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和技术所提供的一切优良的东西,以便为社会主义的利益来利用世界技术进步的成就。
赫鲁晓夫这些判断魏红军还是支持的。
但赫鲁晓夫在这样的判断之下的政策,却是非常粗糙。历史上赫鲁晓夫几个重要的政策,基本上就没有成功的,反而给苏联留下了一大堆的烂摊子。
结果他对于苏联的改革不仅没有成功,反而被苏共抛弃。
魏红军重点划了“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
这两个回国之后是要在政治局重点讨论的。毕竟“和平共处”,也就是和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共处”,是对于国际局势的重要判断。对于国际局势不同的判断,会直接影响国内的建设。
你要是觉得战争马上就要来临,那么建设重点必然是军事工业。但如果认为可以和帝国主义国家“和平共处”,战争没有那么快到来,那么就可以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民生领域。
所以这种对于局势的判断,其实比什么都重要。
还有列宁、斯大林一直认为帝国主义国家的总危机一直在加剧,很快就会发生内部革命。这种思想也影响中共党内一些人。所以如何判断欧美帝国主义的发展,也是魏红军要做的事情。
还有“和平竞赛”。
这个话题魏红军也有很多的想法,需要回国好好说一说。赫鲁晓夫的“和平竞赛”,意思是双方一起发展经济,谁发展更好就表明谁的制度更好。在这种“和平竞赛”当中分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优劣。到时候国际上自然可以看出谁的制度更加先进。可是赫鲁晓夫提出“和平竞赛”的观点之后,事情并没有按照赫鲁晓夫的想法走,而是美苏两国开始进入了军备竞赛当中。
而且以苏联的实力和美国搞“军备竞赛”,会更需要中国。
如何在苏共调整政策的时候,给中国争取最大的利益,是魏红军一直以来考虑比较多的事情。很多方面魏红军心中已经有腹稿,只不过没有说出来。
现在正好时机到来。
赫鲁晓夫报告当中的国内部分重申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开垦荒地(西伯利亚大开发)这两项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之外,还强调加强苏维埃法制。赫鲁晓夫认为苏维埃法制比较薄弱。
当然赫鲁晓夫提起苏维埃法治建设,主要是为了给肃反运动的那些人平反。
这两年赫鲁晓夫给大量苏联肃反运动受到打击的干部平反。只不过只是大规模的平反,甚至很多人都没有重新审理之后平反,而是直接宣布无罪。
有些地方甚至是没有整理档案,就直接把监狱里面的人放出来。
没有什么说法。
现在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就是为了给这些平反找一个说法。在这份报告当中,赫鲁晓夫列举了“列宁格勒案件”等肃反案件,表示这是贝利亚和他的党羽捏造的。甚至表示肃反运动大部分都是被无辜判罪的。
当赫鲁晓夫说到这里的时候,很多会议代表非常激动。
包括各国无产阶级代表也是交头接耳。
因为赫鲁晓夫几次对肃反运动表示了很大的不满。虽然没有直接否定肃反,但差不多已经是这样的意的思。苏联的肃反运动,不仅仅是苏联内部的肃反。受到苏联影响的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基本上都有过类似的事情。
而且苏联的肃反运动是斯大林同志直接领导的。
现在赫鲁晓夫几乎要完全否定肃反运动,这肯定会涉及到斯大林同志。所以大家才会议论纷纷。
报告的最后一个部分就是着重批判“个人崇拜”。
虽然没点名,但意思很明确。
那就是说斯大林同志搞“个人崇拜”。接着表示个人崇拜把这个或那个活动家变成创造奇迹的英雄,同时缩小党和群众的作用,降低其创造积极性。个人崇拜流行的结果就降低了党的集体领导作用,给党的工作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整体来说批评是没有问题的。
批评“个人崇拜”,推崇集体领导,是正确的事情。
但联系上面关于肃反的否定,他的报告就微妙很多。但只是从这份报告上,赫鲁晓夫提出反对“个人崇拜”,推崇集体领导倒是没有问题。
当然这种报告也就是说得好听。
就像是当初李力三批评曲秋白的左倾错误,结果他上去之后比曲秋白更加左倾。而后面的王铭、博谷他们开始也是批评李力三的左倾冒险主义的,但后面组建临时中央之后,反而推行更严重的左倾冒险主义。
赫鲁晓夫现在批评“个人崇拜”,目的是为了否定斯大林同志。
而不是真的要加强集体领导。
赫鲁晓夫上任同样也搞“个人崇拜”。
不过不管怎么说,赫鲁晓夫的这份政治报告,也算是苏共接下来的政策大纲。出席第一天的会议之后,魏红军立马召集代表团几个人开会。
“张文天同志、刘霄同志,你们在苏联的时间比较长,对于苏联的情况比较熟悉。目前苏共党内对于斯大林同志的看法到底如何?”
赫鲁晓夫虽然没有指名道姓斯大林同志,但批判的“个人崇拜”矛头直指斯大林同志。
这一点大家都听出来了。
包括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也是如此。
赫鲁晓夫的政治报告,虽然没有十来天之后的“秘密报告”那么杀伤力大,但已经让不少出席会议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嗅到了某种不好的情况。
只不过他们最多会认为这是赫鲁晓夫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
先贬低一番斯大林同志。
但魏红军可是知道,赫鲁晓夫这份政治报告是为了十几天后彻底否定斯大林同志做准备的。
“自从贝利亚和莫洛托夫出事之后,苏共高层当中批评斯大林同志错误的人越来越多。还有这几年平反的那些人,对于斯大林同志的批评最多。他们甚至公开场合要求追究斯大林同志在肃反运动当中的错误。这一批人数量不少,所以在目前苏联影响力也不小。而这两年苏联的报纸,一直在淡化斯大林同志,而且一直在批判肃反运动的错误。很明显最起码苏共高层内部已经有了一定的共识,那就是把苏联当年肃反运动的错误,和斯大林同志的‘个人崇拜’联系上。”
张文天开口。
关于这方面张文天了解很深。
因为他之前担任驻苏大使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深入研究苏共的变化。牵涉高刚问题的干部现在大致都有了去处,甭管好坏已经有了结论。
反而是张文天一直没有给出定论。
不过张文天倒是已经习惯了。从党的最高负责人,现在只是一名中央委员,连外交部常务副部长都被罢免。经历的多了,心态也好了很多。这一次能够作为代表团成员出席苏共二十大,张文天是比较惊讶的。
因为这表明就算后面处理自己,也不会太严重。
所以张文天又是积极的投入到了工作当中,好像根本没有受到影响一样。
“那么苏共广大的党员呢?”
“我这一年多以来,也去了苏联不少地方,还有不少工厂。苏共很多中下层干部对于斯大林同志感情很深,大部分人还是很支持斯大林同志。甚至有不少党员认为,现在这样大规模平反那些人,又让他们在外面乱说话并不合适。”
刘霄开口回答。
刘霄是正儿八经情报战线出来的干部。而且认真说起来,也是属于潘汉念这条线的干部。潘汉念出事之后,他这条线的很多干部都受到了检查。但刘霄作为大革命时期入党的老干部,却没有受到影响,成为了第三任驻苏大使。
历史上潘汉念案件之后,刘霄还积极为他奔波。到处找材料,找和潘汉念一起工作过的干部,一起给中央写信为潘汉念叫屈。
正因为刘霄是地下工作出身,所以为人非常敏感。
来到苏联之后,很快就感受到了苏联这边看起来平静,但内部酝酿大事情。
只是一直没有摸准到底是什么。
但魏红军提起苏共党内对于斯大林同志的看法,张文天又补充了之后,刘霄突然感觉浑身一震。不仅仅是刘霄,李福春和周彬都是如此。
特别是李福春。
上一篇:盗墓:传承神龙,开局杀穿将军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