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这个李云龙他敢打太原 第135章

作者:风三十九

“你小子又设计了新武器?”

李云龙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袋,接着用力的点了点头,不管师长参谋长他们信不信,反正自己信了就可以,就是自己设计的。

“对,之前设计云龙冲锋枪的时候,子弹问题有些欠考虑,所以我这一次设计的是一款连发步枪。”

李云龙将图纸摊开摊开之后介绍道:“我原本想要设计类似于西方战场上的自动步枪,不过自动步枪虽然火力猛,但是却不是咱们目前能玩得起的,所以我改进了一下英吉利的李恩菲尔德步枪,设计了一款新式步枪。”

“弹容量为五发,半自动射击模式,一次上膛可以连续打出五发子弹。”

“同时缩小了弹仓的体积,枪械的复进弹簧可以更长,同时也可以制作的更加粗糙一些,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没有复进,也可以进行手动拉栓。”

“枪管方面比鬼子的三八大盖要稍微长一些,同时将刺刀进行了改进,这是我新设计的军刀,三棱军刺,对于钢材要求不高,三面开槽。”

三菱军刺这玩意在后世被神话,不少人都在吹嘘这玩意被禁用是因为有伤天和,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当年之所以会有三菱军刺,完全是因为当时国内很难生产出适合做刺刀的特种钢。

别看刺刀只是一个普通匕首,但是对于钢材的要求十分高,而当时国内缺少合格的钢材,穷极思变,就搞出了三菱军刺这件神器。

对钢材要求低,杀伤力大,瞬间成为了军队之中士兵们的最爱,归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国家太穷了,不然也不会给士兵配备功能如此单一的刺刀。

要知道这年头小鬼子的三八大盖的刺刀都还有一些其余的功能,比如拿在手中劈砍树木,开道,开罐头等等,而三菱军刺只有一个功能就是拼刺刀。

“会不会有些短了?”

师长看了一会之后缓缓开口道。

“设计时候考虑过了,咱们的士兵大部分来自北方,身高要稍微高一些,普遍身高在一米六三到一米六八左右,太长了不方便操作和携带,就像是小鬼子背着三八大盖一样,有些时候走路都不方便,加上刺刀之后和鬼子三八大盖装上刺刀差不多,拼刺刀的时候不会吃亏。”、

师长和参谋长看了看图片,点了点头:“可以试一试,先搞出来看一看效果。”

“这个刺刀的原材料要求不会太高吧?”

参谋长有些担忧的询问,虽然在后世电视剧经常看见我军和鬼子部队进行白刃战,但是我军部队和鬼子白刃战的时候,是属于吃亏的一方,大多数时候伤亡都要高于鬼子,都是靠着意志力最后取胜。

伤亡高并不是我军战士们打不过鬼子,而是吃亏在刺刀之上,我军部队配备的刺刀的很少,一百个人之中能有三个人配备刺刀,影视剧中全团都有刺刀几乎不可能,大部分战士白刃战时候使用的武器都是大刀或者红缨枪和其他一些冷兵器,本身长度上就吃亏,质量上差距更大。

战士们手中的冷兵器和鬼子的刺刀一碰就折的事情时有发生。

我军也想要造刺刀,但是一把小小的刺刀,对于钢材要求却十分高,我军高炉炼出来的钢材很难达到标准。

“不会,因为结构问题,会更加坚固,不会出现和小鬼子拼刺刀咱们的刺刀被砍折的情况,而且工艺也比较简单,就算是尖头的位置折了,也可以刺入鬼子身体之中!”

听见这句话,参谋长脸上露出了笑容:“这就好!”

紧接着李云龙又表情十分严肃的翻开了一页道:“参谋长,师长,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咱们也需要准备了,就是防毒面具!”

防毒面具制造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如果想要防护等级高,就需要使用橡胶材料,或者是塑胶材料,但是如果只是简易版本的,就简单一些,用布做成一个面罩,然后加上玻璃做成目镜最后加上一个装有活性炭过滤罐就行。

或者是干脆直接用铁皮制成一个铁皮罐头,然后用玻璃当成护目镜,然后加上过滤罐。

只是第二个成本明显要高于第一个成本,以我军实际情况来看,第一种防毒面具普及的可能性要远远的高于第二种。

“防毒面具?”

李云龙点了点头道:“有两个重要情报要分享一下。”

一边说着,李云龙一边将一份带着血的信件递给了师长:“这是我们在大同时候,碰到的冀北游击队幸存的一些小战士们要传递的情报,鬼子一列装有毒气的火车要经过大同运往太源,我已经安排人去炸掉了。”

“小鬼子这一次在中条山之中就已经开始大量的使用毒气弹,国军不少部队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突然遭到了毒气攻击之后,损失惨重,这一点我们一定要重视!”

虽然中条山之战战败的根本原因是国军内部的腐败严重,但是也不能否认鬼子在武器装备方面占据着绝对优势,比如毒气弹,被俘虏的国军士兵之中有一部分是因为毒气弹而被俘。

没有防毒面具的国军仓促面对鬼子毒气弹攻击,很容易被鬼子击溃,李云龙不想这种悲剧在八路军之中上演,所以将简易版的防毒面具拿了出来。

布有,玻璃也可以制造,活性炭也不缺,这玩意就是煤炭加上果壳木材等东西放在一起混合而成。

用简易的防毒面具的效果肯定远远的高于战场之上用白毛巾撒尿捂住口鼻。

第224章 熊猫带来的重要情报

“毒气弹?”

师长和参谋长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彼此,鬼子偶尔会在战场上使用,会造成一定的混乱,但是伤亡并不大,只是伤兵战后留下的伤口比较恐怖。

李云龙看见两人没有太过于在意毒气弹,立刻表情严肃道:“小鬼子的毒气技术一直在进步,以前他们使用的毒气都是最为普通的毒气,致死率并不高,但是这两年小鬼子在东四省进行了人体实验,毒气致死率已经提升很多。”

“我在大同审问几个鬼子得到的情报,鬼子在大同地区用毒气弹进行过实验,一个一百多人的村庄,一个小时之内死亡率达到了百分之三十,两天之内其余吸入毒气的人死亡率达到了百分之七十!”

实际上也不怪师长和参谋长对于毒气不重视,而是鬼子还未使用大量毒气弹对付八路军,还在偷偷摸摸的使用,等到明后年鬼子彻底疯狂之后,开始大规模使用毒气弹,那个时候大家才重视,但是匆忙之中,缺少相应的应对手段。

鬼子在发现毒气弹效果惊人,可以用较小的代价赢得胜利,就会继续加大对于毒气弹的研究,如果从一开始就做好充足的准备,鬼子看见毒气弹无法对我军造成太大伤亡之后,也会逐渐减少毒气研究的投入。

至于李云龙说的大同审问鬼子获得的情报都是李云龙瞎编的,不过事情却不是李云龙编造的,而是真实发生的,鬼子为了实验毒气的威力,经常在国内一些偏僻地区的村落进行毒气实验。

其中东四省的村庄最多,很多村庄一夜之间人畜全部死亡,基本上都是鬼子在偷偷摸摸进行毒气实验,为了防止泄密,就算是有人幸存,鬼子也会进村将人屠杀,东四省的百人坑,千人坑的数量不在少数。

“除了毒气弹之外,鬼子还在研究各种病毒比如鼠疫,霍乱,天花等等,鬼子在东四省专门建立了一个研究机构。”

听见李云龙的话之后,师长和参谋长表情立刻变得严肃了起来道:“消息准确吗?”

“准确,我还知道这个部队的番号叫做731部队,就在哈尔滨,最开始叫做哈尔滨防疫班,关东军防疫部、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可以让我们的情报人员去确认一下,保定好像也有一个。”

师长和参谋立刻点头道:“你将这件事写成一个报告,我们上报,这个情报很重要。”

虽然师长和参谋长对于毒气弹威力可能有些不了解,但是对于病毒却十分了解,这些年全国各地经常会爆发出各种瘟疫,一旦出现瘟疫就会有大量普通人死于非命。

李云龙点了点头,将一份小本子拿了出来道:“这是我自己编写的防鬼子毒气还有病毒的一些方法,我建议是推广全军,各个部队都要学习,山城那边我个人意见是通知他们一下,免得以后他们遇到鬼子使用毒气弹却毫无防备,让鬼子轻松击溃。”

李云龙从见到了老兵等人之后就开始编写这些内容,都是一些土方法,用于应急,实际上防御毒气弹还是要靠防毒面具,但是缺乏橡胶和塑料制品,只能使用土方法,能减少一些伤亡就减少一些,没办法谁让现在国家贫穷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这不是一句警训,而是三千多万人总结出的血淋淋的经验。

师长和参谋长将这本小册子收了起来道:“我们回去之后,我们会立刻向总部汇报。”

李云龙点了点头道:“还有一个情报。”

李云龙将竹筐之中的平安和大同给抱了出来,两只熊猫李云龙一只起名为平安一只起名为大同,纪念李云龙拿下第一座县城平安县和第一座大城市大同。

师长和参谋长两个人看着眼前的熊猫愣了一下,接着也都伸出手逗了逗两个小家伙。

“这两个小家伙是我乘坐火车经过太源的时候,一个叫做小寺康太的鬼子少佐随身携带的货物。”

两个小家伙此时估计有点饿了,看见师长伸手逗自己,立刻张开小口奶凶奶凶的咬了过去。

“呦,小家伙还咬人,这是猫熊吧?你这是准备养着过年吃肉?”

李云龙没有接话,战乱年代的人可没有什么国宝不国宝的概念,活下去才最重要。

从兜里拿出一个土豆干递给了两个小家伙继续道:“师长,参谋长,猫熊这种动物在我们国家只有蜀地还有陕省有分布,我审问过了那个小寺康太,这是从陕省带出来的。”

师长和参谋长两个人听见关于陕省的消息表情立刻严肃了起来,李云龙一边喂这两个小家伙一边道:“这两个小家伙价值十万大洋,而那个小寺康太所在的第四师团来自大阪,他们有个特点,喜欢做生意,只要能赚钱,他们什么都能做。”

“这一次他们得到了有人悬赏十万大洋求购猫熊,立刻联系到了陕省的鬼子情报人员,找到了这两个小家伙。”

“好家伙十万大洋,十个丁伟了。”

“五十个孔捷了。”

听着师长和参谋长打趣,李云龙将一份名单递了过去。

“这是小寺康太交待出来的接头人员,这种动物在陕省都属于数量十分稀少的濒危动物,他们能够找到,说明他们有着完善的情报来源,而且深入陕省各个角落,而且还有一套完整的情报传递系统,能将东西轻松传递出来。”

师长和参谋长两个人看了一眼名单点了点头,立刻明白了李云龙的意思。

无论给鬼子提供猫熊的是鬼子情报人员还是当地的人,这些人都是和鬼子有接触,这些人潜伏在陕地,就是定时炸弹,需要将他们清理掉。

说完正事之后,师长和参谋长两个人互相看了彼此一眼,接着轻轻咳嗽一声道:“李云龙,我们这一次来还有一件事,嗯,算了,还是让旅长过来和你说吧。”

李云龙看着参谋长还有师长的神情有些奇怪,盯着自己看了半天,不由得有些好奇道:“师长,参谋长什么事情搞得这么神神秘秘?”

师长和参谋长两个人立刻笑道:“好事情,等会旅长来了你就知道了!”

此时旅长正在平安县野狗岭的山洞之中,这里面现在成为了独立纵队的临时仓库。

在知道李云龙的缴获之后,旅长立刻马不停蹄的赶了过来。

此时仓库门口在各种树枝和树叶的掩盖之下,停靠着一辆辆卡车,这些卡车从大同一路上就这么大摇大摆的开到了平安县周围,甚至没有鬼子去阻拦和检查。

鬼子也想不到这么大一群车队,会是八路军转移物资的车队,只是看了一眼盖着第二十六师团印章的文件之后就直接放行,至于运送物资的理由,就是去太源为第二十六师团运送补给。

毕竟鬼子内部是知道第二十六师团大部队在太源。

只不过这些车辆在抵达太源附近之后直接转向了去了平安县,而那个时候太源附近有大量的八路军活动,鬼子都躲在城内不出来,所以一路上畅通无阻的来到了平安县之中。

一万发子弹一个大箱子重量达到了两百多公斤,需要六个人一起才能够抬得动,但是为了防止子弹受潮,还是一箱箱靠着人力搬运到了山洞之中。

“旅长好!”

“旅长好!”

负责守护仓库安全的士兵看见旅长之后纷纷问好,旅长点头示意,脚步不停的进入了山洞之中。

当看见仓库之中摆放着的一堆武器之后,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了笑容:“这小子,还真是变着花样送惊喜啊,哈哈哈哈……”

看着整整两大仓库的物资,旅长的激动的眼泪有些控制不住。

旅长并不爱财,不然当年山城方面给出的待遇,足以让旅长衣食无忧,富贵一生,看起来旅长到处趁火打劫,实际上旅长只是想为三八六旅战士们多搞出一些武器,一些子弹,甚至一口吃食。

也是因为过于操劳,加上身体有旧伤,旅长最后才会……

……

……

……

今天还有一更,凑齐五十万字

第225章 旅长:李云龙你要不要媳妇

与此同时,大同。

蒙疆驻屯军第二混成旅第二十六骑兵联队是第一个赶到大同支援大同的鬼子部队。

联队长藤田茂来到了大同城下,此时大同城门大开,不少害怕鬼子报复的百姓正在离开大同准备投靠亲友。

“联队长阁下,城门大开,要进城吗?”

藤田茂摇了摇头道:“不,沿着大同城周围转一转!”

“哈衣!”

藤田茂是鬼子蒙疆驻屯军司令甘粕重太郎的心腹,已经收到了甘粕重太郎的电报,知道自己来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