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这个李云龙他敢打太原 第230章

作者:风三十九

“哈衣!”

黑岛森田说完之后,拔出自己的佐官刀,高高的举起来道:“帝国的勇士们,证明你们的时刻到了,对面是支哪的骑兵主力,消灭他们!”

“万胜!”

“万胜!”

“万胜!”

“……”

在黑岛森田看来,虽然对面的部队人数比自己多出了一倍,但是骑兵从来就不是靠着人数就能取胜的队伍,通过刚才的观察,可以发现对面的骑兵大部分都是新兵,有些骑兵还在努力的控制着战马。

这样的一支骑兵队伍碰见自己这一支老牌精锐骑兵,人数再多都没有用,自己的部队一个冲锋,就能将这一支骑兵击溃。

“准备进攻!”

随着黑岛森田的一声令下,鬼子骑兵们将身上的马枪取下来,塞上弹药,子弹上膛,接着开始以一个个骑兵小队分散开来。

这是鬼子骑兵冲锋最为常用的战斗方式,以一个骑兵小队为基础散开,冲锋初期控制着战马的速度,并且不断的进行开枪射击,等到进入一百米左右再放下马枪拔刀冲杀。

孙德胜看见对面鬼子动作之后,举起自己的马枪:“先进行远距离射杀,近身后冲锋枪准备!”

“是!”

“帝国勇士们,杀给给!”

“同志们,杀!”

黑岛森田和孙德胜同时下达了进攻的命令,两支骑兵部队,开始向着对方冲去。

三公里对于步兵来说,是一段比较长的距离,但是对于骑兵来说,就是挥舞几下马鞭的事情。

“砰!”

“砰!”

“砰!”

“……”

随着双方距离越来越近,马背上的骑兵们开始射击,不断的有人中枪从战马之上倒下,但是双方没有人退缩,拉动枪栓,射击。

五百米,三百米,两百米!

而随着距离来到两百米,最后一轮子弹打出去之后,鬼子骑兵已经已经冲出了马刀,准备近身肉搏。

但是此时孙德胜麾下的骑兵团却没有拔出马刀。

而是将马枪一丢,将挂在身后的冲锋枪抬了起来,瞄向了冲来的鬼子。

原本只有百米的距离,加上换枪的时间,鬼子已经冲到了眼前。

这个距离是冲锋枪杀伤力最大的距离。

“哒哒哒……”

“哒哒哒……”

“……”

一连串的枪声响起,冲在最前面的鬼子骑兵,如同割麦子一样的不断的被射杀。

等到冲锋枪的一梭子子弹打完之后,骑兵团的战士们这才将马刀拿出来,冲入了骑兵联队之中。

此时的鬼子骑兵联队经历了一轮冲锋枪的扫射,伤亡惨重,不少鬼子骑兵只看见前方的鬼子成片成片的倒下,还在惊魂未定,但是此时孙德胜率领着骑兵团已经将马刀向着这些鬼子骑兵的脑袋上砍去。

也有一些鬼子反应过来举起自己的马刀仓促接战。

“噗嗤!”

“噗嗤……”

“叮当……”

双方骑兵混战在一团,等到双方都冲出对方军阵的时候。

鬼子骑兵联队伤亡已经过半,只剩下六七百人,大部分还带着伤,而骑兵团虽然也有一定的损伤,但是损伤并不大,战场中间的位置,一群无主的战马还有鬼子的尸体,将大地染红。

“骑兵团,进攻!”

第369章 前进基地,阿尔山地区

孙德胜再一次的举起自己的马枪,对着残存的鬼子骑兵发动了冲锋!

等到马仁心率领其余部队赶到的时候,战斗已经进入了尾声。

“损失大不大?”

马仁心看了一眼地上鬼子的尸体,有些担忧的询问道,生怕孙德胜再一次和鬼子进行肉搏。

孙德胜麾下的骑兵都是新兵,刚刚完成训练,而鬼子的骑兵都是老兵,如果肉搏的话,骑兵团损失应该不低。

“不是很大,估计牺牲了三百多名战士,受伤六百多人,全歼了鬼子一个骑兵联队。”

听见这句话,马仁心松了一口气:“没用刀?”

“用的是冲锋枪。”

马仁心对着孙德胜竖起了一个大拇指道:“以后就这样,杀敌才是最重要的!”

孙德胜摸了摸脑袋,应了下来。

骑兵团使用的冲锋枪就是李云龙发明的云龙冲锋枪。

之前因为弹药生产速度跟不上,所以这款冲锋枪有些鸡肋。

但是随着太源的物资被搬运到了一线天之后,新的兵工厂拔地而起,子弹的产量跟上之后,骑兵纵队成了第一批配备冲锋枪的部队。

刚才在战斗之中使用,效果还不错,至少有一半的鬼子都是死在了冲锋枪的枪口之下。

五台山根据地之中。

李云龙收到了马乘风发来的电报。

“孙德胜这小子,终于开窍了!”

李云龙看完电报之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表情,让孙德胜去练兵,就是为了让这小子感受一下一个合格的骑兵训练出来需要多久,一名新兵成长为一名战士是多么不容易,打仗时候不能一上头就直接肉搏。

“通知马仁心让他们尽快赶回根据地,今天晚上我们就要出发,前往阿尔山地区。”

“是!”

接着李云龙看向沈泉道:“政委留在这里的将官刀呢?”

“在这呢。”

沈泉将一把少将的将官刀拿了出来,李云龙拔出来看了一眼,不是假的,是真的。

“通知部队准备向着大青山转移,以后你们察哈尔纵队驻地迁移到大青山!”

“是!”

等到李云龙离开之后,沈泉用力的打了自己一个耳光道:“政委,以后盯着我,我再喝酒,你就直接掀桌子,哎,又得想办法去搞点战马了!”

李云龙的部队需要继续北上,从太行山,经过五台山再进入大青山,最后可以继续北上前往外蒙,也可以向着东北方向前往大兴安岭深山老林之中。

李云龙需要一条安全的物资补给线路,五台山根据地是晋察冀军区的总部,李云龙不需要将沈泉放在这里,反而大青山的位置只有一个大青山支队,相对于五台山,防守比较薄弱,李云龙需要加强大青山地区的控制力。

沈泉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他熟悉察哈尔地区的地形,而且和大青山支队关系也好,以后从太行山运送出来的物资,可以通过大青山这里周转。

虽然可能绕路了一点,但是至少安全,是一条可以和总部取得联系的关键通道。

带上将官刀李云龙准备去晋察冀军区转一圈,见了几位首长之后,吃了一顿饭,李云龙这才返回沈泉的指挥部。

等到天黑之后。

李云龙再一次出发。

不过这一次出发人数就多了很多,原本只有一个警卫营,这一次一起出发的还有一个骑兵纵队,沈泉的察哈尔纵队在身后。

李云龙的路线是直接从五台山根据地出发,直接北上,前往阿尔山地区。

现在李云龙差不多也能够明白,为什么总部会将察哈尔地区划分给李云龙,而不是热河地区。

原因很简单,察哈尔地区北区,面临的鬼子压力会小很多,总部是担心如果将热河划给李云龙,李云龙直接带领部队一头扎进热河地区。

热河地区处于鬼子关东军和华北派遣军和蒙疆驻屯军三支部队的包围之中。

如果李云龙一头扎进去,就算是李云龙有三头六臂,也很难挣扎出来。

但是察哈尔地区不一样,这里只有鬼子的蒙疆驻屯军。

而且蒙疆驻屯军因为大同,现在算是元气大伤,第二十六师团只剩下一半,两个骑兵联队被干掉了一个,两个混成旅也被沈泉干掉了一半,从太源北上的黑岛骑兵联队也刚刚被吃掉。

如果不是有第十四师团的加入,这点兵力可能都不够控制整个察哈尔地区。

而且第十四师团现在的任务是防御太源方向和五台山地区,也没有办法支援北上。

阿尔山地区是李云龙深思熟虑后选择的前进基地,也是进入东四省的桥头堡。

在这里只需要面对少量的鬼子边境警备队,以李云龙部队的实力,可以轻松的干掉鬼子的边境警备队。

暴露位置李云龙也不怕,蒙疆驻屯军没有兵力可以调动,而且阿尔山地区和东四省隔着大兴安岭,鬼子关东军就算是派兵过来,但是因为地形问题,也无法携带大量的重型武器装备。

而且就算是鬼子想要调动大部队进攻李云龙,阿尔山就在外蒙地区旁边,不远处就是毛熊的驻扎在外蒙地区的部队。

有了诺门罕战役的惨烈经历,小鬼子也不敢轻举妄动。

在阿尔山建立根据地,除了地理位置偏僻一些之外,没有别的问题。

此时的阿尔山还是一个人口几千人的小城市,不过李云龙却知道这个城市资源十分的丰富。

首先阿尔山的这里十分适合种植甜菜,甜菜也是后世阿尔山地区最为重要的经济作物,这是李云龙需要的东西。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煤矿,铁矿都有,李云龙在这里可以就地取材,直接建造一个兵工厂。

还有就是这里的水资源也不错,几条河流水资源丰富,也可以偷偷摸摸搞一个小型的水电站用来发电。

李云龙之所以这么清楚,因为自己是读博的时候,自己的博导带着自己来到阿尔山水电站,阿尔山水电站算是蒙古地区主要供电水电站之一。

所以当初李云龙选择根据地的时候,第一时间就将这个后世自己比较熟悉的地点放入了自己考虑范围,除此之外,这里距离爆发诺门罕战役的地点也不足一百公里。

也方便现在退到了毛熊境内的抗联同志集合。

半个月之后,整个东四省的天气开始复苏,冰雪开始融化,李云龙率领部队,赶到了阿尔山,也见到了快七八个月没有见到的老赵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