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三十九
“还在研究别的东西,不仅仅是军事方面的研究,还有轻工业的,农业的都有人在研究比如化肥、种子等等,我们现在缺人才。”
“司令员想让我告诉您,联大的学生都是宝贵的,他不会让这些学生去战场,而是继续进行科学研究,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已经落后一百年了,不能继续落后下去了。”
梅校长听着朱俊伟的话,愣了一下,有些恍惚。拿过照片仔细看了看,一条生产线上,一群工人正在组装坦克,还有一条生产线,一群工人正在组装发动机。背后还有一些标语:努力追赶,工业强国,科技兴国,实干救国。
“这些都是你们的兵工厂?”
“对,我们司令员自己想办法搞来的生产线,已经能生产坦克和飞机了,但是研究新的飞机和坦克,需要人才,所以这不就派我来了。”
梅校长听后,不由地叹了一口气。
“原则上我不会阻止学生们毕业后的去向,但是不能强求!”
朱俊伟听到这句话之后,脸上露出了笑容。梅校长已经同意了,不过需要自己搞定这些学弟学妹。
“校长,那老师可以吗?”
梅校长眼睛微微一眯:“有人同意了?”
“有些人愿意去看一看,您要是不放心可以跟着过去看一看。”
梅校长实际上挺想去看一看的。
“我,算了吧……”
不过话没说完,朱俊伟低声道:“司令员想邀请您过去看一看,最好您能把那一个菜坛子也带上。”
梅校长听后,眼睛死死地盯着朱俊伟:“你怎么知道的?”
“司令员让我这么说的,司令员说,如果您愿意去看一看,他会亲自和您谈,而且那克镭在您手里没什么用,他有用。”
第537章 专家入瓮来
二月二十六日,刚过完春节没多久,联大还未开学,梅校长和几位老师从春城机场登上了一架前往太行山的飞机。
春城机场虽还在国军控制之下,但是因为要转运一些物资,所以机场条件不错,可以起降大型运输机。如今滇南王龙司令和我军关系不错,提前打过申请后,飞机就顺利在春城机场降落。
“小朱,你不是说你们很穷吗?很穷还用这种飞机?”
原本梅校长不打算大老远跑去太行山,但朱俊伟告诉他可以坐飞机前往,来回只需一天时间,梅校长便决定亲自去看看,不过没带上菜坛子。
看到飞机时,梅校长就十分吃惊,这是他见过最大的飞机。以前也见过国军的飞机,但那些和眼前这架比起来,就像玩具一样。
进入机舱后,梅校长更是被惊到了。飞机内部配备沙发等各种装饰,地面还有地毯,看起来甚至有些奢侈。
“梅校长您好,您还记得我吗?我以前旁听过您的课程。”
“你是燕京大学的小胡?”
梅校长一眼认出了眼前之人。负责此次接待任务的是赵刚的同学胡强,当初收到赵刚的信件后,来到晋省投靠了赵刚,现在在黑云山和一线天兵工厂担任技术工程师。
“是我,没想到梅校长您还记得我。”
梅校长指着这架飞机道:“你们怎么搞出这么奢侈的东西?”
胡强看出了梅校长的不满,连忙介绍道:“校长,这不是我们自己弄的,是毛熊一位将军送给我们司令员的,平时都不会动用,这次是为了接您才出动。”
听说这是毛熊赠送的,梅校长便没再多说,进入了客舱。一同前往的还有几名教授,都是之前看过朱俊伟笔记的人。
等飞机降落到太行山机场,一群人明显感觉到温度下降。不过大家当初都是从四九城跑到春城,知道这个时候北方的天气,都有所准备。
机场没有隆重的欢迎仪式,下了飞机后,众人直接乘车,朝着一线天兵工厂方向赶去。现在太行山的兵工厂进行了扩建,把黑云山的一些设备搬到了一线天。黑云山现在主要进行科研工作,而一线天则负责生产。
“梅校长,到了!”
车辆行驶了三个多小时抵达一线天。此时的一线天兵工厂和之前大不一样。以前因为兵工厂规模不大,只有几个房间。现在一线天的兵工厂是一大片区域。为防止被鬼子发现,还进行了一些伪装,建筑依山体而建,然后向山中挖掘。
李云龙此时就在一线天兵工厂。
“你们看看,这种导弹能制造出来吗?”
李云龙拿出科罗廖夫的设计图纸,此时科罗廖夫正在参观这座兵工厂。
“这个设计!”
贾机看完图纸后双眼放光。现在贾机的研究方向是导弹,理论方面还差点火候,但因为参与设计了喀秋莎火箭弹、107火箭炮等,有丰富的相关工作经验。
“真是天才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贾机看着图纸兴奋地叫道。
李云龙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多久能造出来?”
“我得找人开个会,固体燃料这一块还得再确定一下,有点难度,不过问题应该不大。如果燃料没问题,其他都不是事儿!”
“制导方面没问题?”
贾机点了点头道:“没问题,司令员,您上次送回来的那批专家里,有几个是专门研究雷达和无线电技术的,我们已经研制出第一代雷达了,还没来得及向您汇报。”
“这么快?”
“没什么技术含量,不过后面要想探测范围更大、适应更复杂地形就有点难度了,正在钻研。不过现在能探测大概一百二十公里左右,应该够用!”
“行,你先去开会研究,我要尽快看到样品。对了,除了无线电和雷达波制导,热源制导也可以试试,我这边还有点事。”
李云龙看到朱俊伟和胡强带人朝自己这边走来,意识到客人到了。
“司令员!”
“司令员!”
朱俊伟和胡强见到李云龙后,马上敬了个礼。
李云龙伸手一把抓住朱俊伟的胳膊,仔细捏了捏:“你小子,胖了啊!”
听到李云龙的话,朱俊伟立刻笑道:“天天和学弟们在一起,没怎么运动,胖了不少。”
“辛苦你了!”
“不辛苦,其他前线的同志们才辛苦,我这是去享福了。”
“哈哈哈,你小子!”
李云龙和朱俊伟打完招呼后,才将目光投向他们身后跟着的几个人。
为首的人李云龙一眼就认了出来:“梅校长,欢迎!”
“李云龙将军,久仰大名。”
两人握了握手,之后朱俊伟开始给李云龙介绍其他人。
“这位是刘仙州教授,是我们学校机械方面的专家!”
李云龙知道这个人,这个时代机械方面的教材很多都是刘教授编写的,李云龙之前看的《机械大全》和《机械设计》,都是他写的。
“刘教授久仰大名,您的《机械入门到精通》还有《机械设计原理》,我反复看了好几遍!”
听到李云龙的话,刘仙州脸上露出笑容,和李云龙握了握手,没说话,但目光时不时看向周围的生产设备,应该是个典型的理科男,不擅长交际。
“这位是江一彪教授,我们学校物理方面的专家。”
“江教授你好,第一次听说您的名字,我李云龙孤陋寡闻,还望海涵!”
周围的人听到李云龙这么介绍,不由得一愣。一般人都会客套一下,但李云龙居然实话实说。
对于喜欢应酬和钻营的人来说,这句话听了会不高兴,为什么刘教授你听过,我江教授就没听过?显得我名气小?但对于这些理科男来说,这么说不仅不会让他们不高兴,反而觉得李云龙这人很实在。
嗯,众所周知,李云龙是个实在人,贝莉亚疯狂点赞!
“这位是张希陆教授!数学领域专家。”
“张教授你好,我这人数学成绩不好,一听见数学就犯困,以后可能要多多麻烦您了。”
“哈哈哈,李云龙将军客气了,大家交流,交流,您提出的问题很有意思!”
“这位是顾毓琇教授,我们学校机电专家。”
这位李云龙听说过,上前握了握手道:“顾教授来得正好,我这儿正好有些机电方面的问题想请教您,您来的太是时候了!”
第538章 不能继续积弱下去了
李云龙在和这些教授打招呼的时候,梅校长在一旁打量着李云龙。
心中对李云龙已有评价: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起错的外号。李云龙就是一只“狐狸”,简单几句话,就直接拉近了与几位教授的关系,估计之前做过一些功课。
若是一般的将军或官员,见到这些教授时,往往各种夸夸其谈,而李云龙却反其道而行之,让大家觉得他与众不同。
除此之外,在最后和顾教授打招呼时,李云龙直接抛出问题,将几位教授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去。几个跟着梅校长一起来的教授,不知不觉就像是要给李云龙“打工”了,自己都没察觉。
梅校长不由得叹了口气,自己学校这群学生和老师,什么都好,就是太单纯,很容易被人利用,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梅校长,这里就是我们八路军的兵工厂之一,我带您参观一下?”
梅校长点了点头,从进门起,他就开始观察八路军和兵工厂。
在山城的宣传中,这群人是土匪,是分裂国家的人,和古代那些农民起义部队一样,只知破坏,不懂建设,是破坏者。
但梅校长从自己的渠道了解到的信息,与山城宣传的不一样,可他从未到过八路军根据地。
这次能来,一是因为有飞机方便些,二是想看看八路军到底是什么样,为什么自己那么多学生义无反顾地加入其中,哪怕断头也无所畏惧。
从下飞机开始,梅校长就发现这里的人与山城那群人不同。一路上,他见到了战士、普通百姓,还有一些军官。
他们看起来都很穷,身上衣服满是补丁,不像国军精锐部队,穿着崭新军装,也不像国军那些军官,有各种排场。就连普通百姓,也和国军治下的百姓不一样。
军人们军装简陋,身材有些瘦小,但每个士兵精气神十足,无论是训练的、站岗的,都精神饱满。
军官也不像国军军官那样高高在上,而是和一群战士、百姓在一起聊天、说事。
百姓们也在劳作,脸上带着笑容,看见当兵的过来不害怕,反而会打招呼。有些地方,还能看到穿着军装的人在帮助百姓干活。
这不是装出来的,而是梅校长观察出来的,从这些士兵和军官身上的一些细节就能看出端倪。
进入兵工厂后,梅校长更是大开眼界。
国军有兵工厂吗?有,开战前有很多,开战后,只剩下少数还在运作,且只能生产步枪和子弹。
但在这个兵工厂里,梅校长看到了完整的步枪生产线、子弹生产线、炮弹生产线,还有一些他没见过的生产线。
“电从哪里来的?”
梅校长疑惑地问道。
“不远处有条大河,建了个水电站,不仅能发电,还能灌溉周围的农田。”
上一篇:斗罗,什么?我竟成了唐三他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