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这个李云龙他敢打太原 第390章

作者:风三十九

“嗯,确实不错,能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

姜首也点了点头。两人一起吃着花生米,突然姜首抬起头说:“李云龙,你之前唱的那首《家在东北》也挺好,咱们的电台也可以拿来宣传宣传!”

李云龙一听,眼睛一亮,一拍脑袋说:“差点把这事儿给忘了,军事是一条战线,舆论也是一条战线,而且有时候比军事管用,咱们的广播电台到松原了吧?”

“已经到了!”

“把今天的稿子给我看看。”

李云龙迅速接过稿子看了看,思索片刻后说:“这样,把这里的内容改一改,然后找两名东北籍的战士过来。”

“是!”

很快,李云龙警卫团里,两名东北籍战士来到李云龙面前。个子高一点的叫潘沐阳,壮实一点的叫张有发。

“会唱歌吗?”

“啊?”

潘沐阳和张有发有些发愣,显然没想到司令员找他们是问这个。

“会!”

潘沐阳反应快,迅速点头回答。

“很好,这首歌,我教你们唱一遍。”

李云龙拿出《家在东北》的歌词,潘沐阳看完后挠了挠头说:“司令员,这首歌我们会唱。”

“会唱?”

《家在东北》可不是这个时代的歌曲,李云龙惊讶地看着眼前这两名警卫员,心想着:这俩家伙也是穿越过来的?

“司令员,我们听您哼唱觉得好听,就学会了,平时没事儿的时候自己也会唱一唱。听《松花江上》,我们眼泪止不住,但听了您这首歌,我们心里更多的是想着打回老家去!”

李云龙听完,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前段时间总感觉耳边有《家在东北》的旋律。

李云龙不知道的是,前段时间部队开始反攻的时候,战士们唱着《家在东北》踏入了东四省的土地。

“行,用《松花江上》作为开头,这首《家在东北》作为结尾,你们去广播电台那边,就负责唱这两首歌!”

听到这话,潘沐阳和张有发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司令员,俺们俩唱歌不好听。”

“不好听没关系,扯着嗓子唱就行,这样才有感染力!”

李云龙都发话了,潘沐阳和张有发接过歌词,领了任务。

两人拿着条子来到广播电台。如今李云龙有两个广播电台,一个在晋察冀根据地,一个跟着李云龙行动。

李云龙这个电台主要面向东四省,用于宣传我军,吸引更多百姓加入我军。而且都是大功率电台,国内大部分地区都能收到信号。

随着李云龙部队进入东四省,国内不少人天天守着这个电台,想知道最新战况。

晚上七点,陕省的某个军营里,这里是东北军某部的驻地。虽然军官三令五申不许听我军的电台,但还是有人偷偷听,甚至师长都带头听。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

一首《松花江上》作为开场,让军营里不少东北军士兵都低下了头,偷偷抹眼泪。师部里,师长也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准备关掉电台,他听不了这首歌,一听眼泪就忍不住。

就在他准备关电台的时候,广播员开始播报今天的新闻。

“两日前,在松花江畔,我军第一兵团第四师,第三兵团将鬼子第七十四师团、七十六师团、第二二三师团、二二六师团包围于松花江畔,歼灭鬼子四万余人,俘虏第五军司令官上村利道在内七万余人……”

“我军……”

“我军……”

一条条胜利的新闻不断传入师长耳中,师长听得入神,原本准备关收音机的手停在了半空中。

身旁的师参谋长也没出声,静静地听着新闻。

“在松花江边上,竟然消灭了这么多鬼子啊!”

“是啊!”

“……”

就在这时,歌声再次响起,师长和参谋长皱了皱眉头。

“李云龙从哪儿找来的人,唱歌都不在调上,还出来唱歌,《松花江上》能这么唱吗?”

不过很快两人就发现不对,这不是《松花江上》,而是另一首歌。

“我的家在东北

松花江上啊

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

……

门前两棵大白杨

……

一间小草房啊

哎…

我爹爹有事没事

总想喝点酒

……”

相比于《松花江上》,这首《家在东北》勾起了师长和参谋长的回忆,那是他们小时候的回忆。相比于《松花江上》,这首歌让他们对家乡的思念被无限放大。

“我的家在东北

我的家在东北

我的家在东北

辽河两岸啊……”

第632章 回来了

这名师长和参谋长两人听着歌声,脑海中浮现出歌中的场景。

那山,那土,那人,无数次在梦中出现的场景,再一次在他们的脑海中浮现。

虽然唱歌的人声音不太好听,比不上国军电台里那些女歌手的声音婉转悠扬,可这破锣嗓子般的声音,不正是东北汉子的声音吗?

电台播放的节目结束了,然而歌声并未停歇。

《家在东北》这首歌很容易学唱,军营里的战士们仅仅跟着哼唱几句就能学会。

《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四省百姓的心酸与无奈,而这首《家在东北》却唱出了他们对家乡的向往。

他们想念那一片黑土地。

他们想念那些傻狍子。

他们想念土房里的父母。

……

“我想回家!”

一名东北军战士低声说道。

这句话道出了无数人的心声。

要是在往常,说这句话是要被训斥的,可今天,班长、排长、连长,甚至团长都没有训斥。

他们默默掏出香烟。

“干,老子也想回家!”

“团长,咱们走吧,回去吧,李云龙将军都已经打到松原了,我家就在松原!”

“对啊,我家在白城!”

“我家在通辽!”

“我家是四平的。”

“我家在王爷庙!”

“……”

听着手下战士们说出这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地名,团长抽着香烟的手微微颤抖。

回家啊,他已经多久没听到这句话了。他记得最后一次听到这句话,是在十二年前,那时自己还是个小兵,探亲结束后,父母在家门口和自己挥手告别。

“儿啊,在军中注意安全,爹娘等你回家。”

这时,一名战士看向团长说:“团长,我记得你家是长春的吧,李云龙将军的部队已经在攻打长春了。”

这句话仿佛点燃了这名团长的决心。

“走,弟兄们,我带你们回家!”

团长咬着牙起身,带头向军营外面走去。

此时,在军营门口,师长已经站在那里,看着走过来的战士,沉默不语。

“师长,我们想回家。”

师长扫视了一眼这些跟着自己十多年的战士,很多人都已不在人世,东北军在外漂泊了十几年,分散在各个战场,很多人临终时,都朝着东北的方向张望。

“不带武器,不带补给,路上出意外怎么办?把东西带好!”

师长拍了拍团长的肩膀,缓缓说道。

“谢谢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