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这个李云龙他敢打太原 第414章

作者:风三十九

“塔山这边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如何歼灭李云龙在伪满洲的主力部队!”

东条上等兵说完,在地图上画了个圈,说道:“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李云龙部队目前在伪满洲的总兵力已达六十万人,甚至可能更多!武器装备方面,在占领奉天之后,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现在是帝国陆军的头号敌人。”

说到这儿,东条上等兵忍不住冷哼一声:“关东军这群废物,统治伪满洲这么多年,居然没能彻底站稳脚跟,奴化教育也没搞成功,竟有这么多伪满洲人加入李云龙的部队!”

这也是让鬼子最为恼火的事。据鬼子特高课情报,李云龙部队进入伪满洲后,受到当地百姓热烈欢迎,征兵点报名参军的人络绎不绝,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人报名。

这六十万的兵力数字,是鬼子间谍依据各个征兵点的报名人数推算出来的,用不了多久,这个数字还会变大,如果让李云龙平安度过这个冬天,人数可能上百万。

“我个人建议,主力进攻方向选在这儿!”

这时,一个声音响起,曾经的关东军参谋长石原管尔站了出来,手指向白城。

石原管尔已退出现役,主要原因是他与东条上等兵意见不合,而且石原管尔身为关东军的人,和大本营的人本来就不是一个派系。

1937年,他被调回日本本土担任作战部部长,因得罪东条上等兵,又被调回关东军,不过从参谋长降职为副参谋长,这对石原管尔来说是一种羞辱。

后来在1941年,他被迫退出现役,成了日本的一名大学讲师。

这次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被抓,关东军高层几乎被孔捷一网打尽,关东军方面已无人能挑起大梁,石原管尔便再次被关东军请出山,担任关东军参谋长。由于他人在日本本土,所以制定这次反攻计划时,石原管尔也被邀请参会。

见开口的是石原管尔,东条上等兵冷哼一声,慢悠悠地说:“接着讲!”

对于石原管尔,东条上等兵不屑一顾。当初自己还不是首相时,就把他扳倒了,现在对付这个过气的老家伙更是易如反掌。

“白城,是李云龙部队反攻伪满洲时攻占的第一座城市。外蒙、察哈尔地区一直都在李云龙部队控制之下。这片区域在李云龙心中,默认是自己的地盘。”

“如果我是李云龙,部署防御部队时,会把重兵部署在松原一线,这样能挡住哈尔滨方向帝国军队的南下。然后在锦州、塔山建立坚固防线,阻挡帝国军队北上,再利用半岛地区复杂的山地地形,在长白山建立防御阵地,挡住帝国驻半岛的军队。”

“如此一来,李云龙就能把战争拖入冬季。一旦进入漫长冬季,李云龙部队就有了充足的发展时间。以奉天兵工厂的产能,加上李云龙部队在伪满洲的号召力,还有缴获我们的物资,等冬季结束,李云龙的部队很可能扩充至百万以上!”

“所以,我们必须赶在冬天来临前结束这场战斗!常规战术要采用,非常规战术也得用。利用李云龙对这片区域的疏忽,派遣精锐部队突袭白城,仿照李云龙部队之前进攻伪满洲的方法,将李云龙的部队分割成两部分,然后各个击破!”

听完石原管尔的介绍,不少人都赞同地点点头。

然而东条上等兵却反驳道:“要是这么打,这支精锐部队被李云龙提前发现并设伏怎么办?”

石原管尔笑了笑,说:“所以需要我们关东军相互配合,从哈尔滨、锦州以及半岛方向持续给李云龙部队施压,让李云龙把防守重心都放在这些区域。”

“这个时候,一支部队突然杀出,定能让李云龙阵脚大乱。到那时,我们无论是南下进攻奉天、锦州,还是北上击溃李云龙在松原一带的主力部队,都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石原管尔的计划并无太大问题,可东条上等兵一心想挑出毛病。

但石原管尔抢先开口道:“这个计划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要执行此计划,我们必须先夺得制空权,否则李云龙的侦察机很容易发现我们部队的行踪。”

“所以,反攻伪满洲的第一步,是夺回制空权。而要夺回制空权,就得清除我们内部的内鬼,不然佐世保的惨案还会再次上演!”

鬼子把佐世保大轰炸称为佐世保惨案。佐世保大轰炸不仅摧毁了鬼子陆军的海军基地,火势还蔓延至佐世保市区,大量鬼子房屋被引燃。

目前损失尚未统计完全,大致估算,至少有数万名鬼子百姓被烧死,八千多间房屋被烧毁。

听到石原管尔这番话,东条上等兵脸上有些挂不住,说道:“这个问题不用你操心。你到关东军之后,先处理好关东军的问题。李云龙能摸到伯力,你们关东军内部肯定也有问题!”

石原管尔笑了笑,没再说话,坐回自己的位置。

“这个作战计划先保留,还有其他计划吗?”

“我提议……”

“我提议……”

在东条上等兵的示意下,一些鬼子本部的将领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作战计划。这些计划能否执行并不重要,关键是数量要多,这样才能显得陆军本部人才济济,不至于被石原管尔这个退出现役的人比下去。

就在鬼子陆军本部制定作战计划时,李云龙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太行山机场。李云龙邀请的客人,也在他抵达太行山后,陆陆续续地抵达。

……

……

……

三更送上,求点催更和免费小礼物,谢谢!~

第670章 民族的希望

“李云龙将军,我们又见面了!”

太行山机场,李云龙抵达之后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在机场等人。三个小时之后,又有一架佩8降落。

现在佩8基本上全部被改装成为了客机。佩8作为轰炸机不太合格,但是作为运输机或者说客机,表现却不错。

李云龙的阿尔山机场、海拉尔机场、新京、奉天机场都有佩8停靠。除此之外,后方总部停靠着两架,太行山机场停靠着两架。

一些紧急情报或者是不方便用电台传递的情报,都是靠着佩8进行传递。

这是从春城飞来的飞机,梅一琦带着联大的一些教授走下了飞机。

这一次导弹实验,李云龙专门将梅校长请来。

目前梅校长的一克镭还在自己手中,不过联大的一些老师已经进入黑云山研究室或者是阿尔山地区工作。

联大的一部分学生也来到了黑云山和阿尔山,这一次导弹实验,联大的学生也有参与。

除此之外,李云龙空军部队之中,也有联大的一些学生。只要是文科生,李云龙都苦口婆心地劝了下来;而对于理科生想要去当飞行员的,同样被李云龙劝住了。

“梅校长,欢迎!各位教授,好久不见!”

看着梅校长身后的这群人,李云龙有些眼热,但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能一点点地挖过来。

“李将军,你们在东四省的战况我们都听说了,你们是这个!”

梅校长冲着李云龙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梅校长,那一克镭?”

听见李云龙又提到镭,梅校长笑道:“行了,给你带过来了,不过你这一次神神秘秘地将我们喊过来,肯定不是为了那点镭吧?”

李云龙一直没有放弃对梅校长手中的“菜坛子”的索取。一开始梅校长有些不放心将这东西交给李云龙,并不是梅校长有什么私心,而是担心给了李云龙之后,李云龙也不珍惜,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

但是自从来过黑云山之后,梅校长对于李云龙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后来又有不少学生和教授来黑云山这边工作,梅校长也偶尔会过来看一看,关心一下自己的同事和学生。

前段时间梅校长还在黑云山这边的学校讲了几堂课。

越是和李云龙这边接触,梅校长心中的天平越是倾斜。他也见识到了李云龙是真的在救国,不仅是在军事上,还有工业上。

所以这一次李云龙邀请他来观看实验,他就将赵教授给他的“菜坛子”一起带上。

“当然不是,我们这里一些技术有了突破,我是想要让诸位看一看,我们民族的希望!”

“民族的希望?”

这句话一出,很多人都有些诧异,特别是顾教授带着颤抖的声音道:“你们研究出来了?”

“差不多!”

顾教授是李云龙重点要挖掘的人才,参观过一些核心的东西,知道一些内幕,所以才会如此激动。

“神神秘秘的,到底是什么?”

“诸位不要着急,很快就知道了!”

李云龙带着一群人上了车。

一路上直接开到了一线天周围的一处山谷之中。

山谷周围十公里已经被戒严了,调动了至少五万人在周围巡查,任何没有经过审查的人,都不准靠近这一片区域。

实际上李云龙也不想在太行山这边实验,但是这玩意块头比较大,想要运输有些困难,所以干脆就在山中找了地方修建了一个发射平台,进行实验。实验成功后再转移到别的地方生产。

李云龙带着梅校长等人下车的时候,二十多名毛熊的专家,正在围着一个大块头忙碌着。

这款暂未命名的导弹和后世的导弹相比,体积要大一些,用一辆特殊改装过的汽车拉着。

此时正在利用吊装设备,缓缓地将导弹从车上转移到发射架之上。不是后世常见的竖井发射架,而是斜的发射架。

除了毛熊专家之外,还有两百多名黑云山的工作人员也在围着这个大家伙转来转去。

其中就有几个联大的学生,贾小侯一家人也在其中。

贾机是整个项目的副负责人,正在和科罗廖夫讨论具体发射过程。

虽然外观上和德三的V2导弹看起来差不多。

但是德三的V2导弹采用的是液体燃料,使用了接近四吨的酒精和五吨的液氧,但是李云龙直接跳过了液体燃料,使用了固体燃料。

技术方面是李云龙提供的,根据后世一些人“我不明白,还有人不会制造固体燃料”学到的一些内容,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资料提供的方向,科罗廖夫和贾小侯进行理论和实践,最终搞出了固体燃料。

过程有些危险,但是终究是研究出来了。

梅校长等人看着不远处的大家伙,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李云龙,这就是你带我们参观的东西?”

“对,导弹,德三去年搞出来了,能够直接在欧陆轰击约翰牛本土。我获得了一些情报之后,认为这是未来战争必不可少的大杀器,也是一个国家主要的威慑手段,所以马上派人开始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研究出来了!”

李云龙昂着脑袋说道。此时德三的V1应该也搞出来了,不过应该只是进行了发射实验还未大规模列装和实战使用。

至于科罗廖夫为什么会知道德三的导弹计划,小胡子作战指挥部就没有什么秘密,全世界主要情报机构,都知道德三在研究一款飞行炸弹,并且正在制造和实验。

梅校长等人拿着望远镜远远地看着导弹:“这能打多远?比舰炮打的远吗?”

不怪梅校长等人,他们也是第一次接触导弹,这不是他们能够想象得到的武器,他们知道最厉害的武器就是鬼子的舰炮。

“比舰炮远得多!”

“吸……”

就在此时,不远处的贾机和科罗廖夫也看见了李云龙。

“司令员!”

贾机挥了挥手就向李云龙跑了过来,神情十分激动。

科罗廖夫看见之后也快步地走了过来。

“准备得怎么样了?”

“已经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在做最后的检查。”

“准备打多远?”

“这一次试射准备打两百公里!”

“两百公里?”

听见这句话,身旁的梅校长等人不由得发出了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