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说书就变强,女侠争做侍女 第133章

作者:鱼大佬哥

“世人只知大丰皇帝早已陨落,却不知青帝真灵已再次转世,仍行于红尘之中。”

“仙人如此频繁现身人间,自然另有图谋。”

“而且这图谋极为庞大,对人间影响深远。”

“但此乃天机,不便多言。”

“待到时机成熟,苏某自会为诸位揭开谜底。”

此言一出,全场更是轰然炸开。

众人皆震惊不已,瞪大双眼。

若这话不是出自苏尘之口,恐怕没人会信,甚至会当场反驳。

因为其中所透露的秘密,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一直以来,大家都以为天界与人间只是单向通道。

即只有凡人能够飞升上界。

偶尔虽有仙人下凡、转世的说法,也都被当作传说。

但苏尘这番话彻底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这世间的仙人,远比他们想象得多。

那天上的云层之上,也许就藏着一位真正的仙人。

甚至连青帝这般在天界也屈指可数的帝君,竟也有数位在人世间转生。

而那位青帝转世的大丰皇帝身陨之后,青帝的真灵依旧在人间继续轮回。

这一切都透露出天界仙人对尘世的深远图谋。

若不是其中牵涉到难以估量的巨大好处,这些天界的巨头又怎会亲自来做这等吃力不讨好的事?

一时间,厅堂中人心浮动,皆觉得这尘世前所未有的危机四伏。

正应了那两句古语:

无知,所以无畏。

因知其详,故生畏惧。

苏尘开讲之前,各大王朝之间、江湖之中彼此交流极少。

天人境的高手被奉为武林顶峰,一位帝王更是至高无上的九五之尊。

但随着苏尘讲述不断深入,尘封的秘辛一一浮出水面,众人这才惊觉这人间竟如此可怖。

武道五境并非极限,其上还有第六境、第七境、第八境……

天道也并非大公无私,而是已生出自我意志,名为昊天,意图制造永夜,收割世间所有大能者。

如今又揭露天界的隐秘,一群天界的仙人也在暗中谋划人间,不知有何目的。

这桩桩件件,直让人感叹——活在人间,实在艰难。

暂且不论昊天的威胁,单是这些居心叵测的天界仙人,尘世之中又有谁能与之抗衡?

一时之间,厅中众人议论纷纷:

“天啊!我没听错吧?人间竟然有这么多仙人?甚至还有几位与青帝同级的天界帝君?”

“这尘世到底有什么值得他们图谋的?青帝转世成大丰皇帝还不够,现在还在人间逗留?”

“可怕!照这么说,那位青帝转世者此刻就隐藏在人间某处?”

“除了青帝之外,还有别的天界帝君在人间转生了?我有种不祥的预感。”

“天界仙人虽说也有强弱之分,但最弱的也在陆地神仙之上,这人间如何抵挡?”

“幸好人间自有天地规则,否则那天界仙人一窝蜂下凡,人间早就被毁了。”

三楼北侧第三个包厢。

邓泰阿微微眯起双眼,冷声道:“天上是天上的事,人间是人间的道。

这些仙人跑到凡间搅局,未免太不把凡人放在眼里了。”

柳柏道:“话虽如此,你又能如何?”

“终有一日,我会以手中长剑,封天门,斩尽滞留人间的仙人!”

“让那天上之人,再不敢妄自下凡!”

邓泰阿语气平静却坚定。

柳柏听后先是怔住,随即大笑:“好一个邓泰阿,我等着你斩尽下凡的仙人。”

“到那时,你又当如何?”

邓泰阿反问。

柳柏道:“苏先生赐我‘战天’之名,既已与天为敌,怎能少了我?”

“好!”

邓泰阿也笑出声来。

两位大剑仙再未多言,却已心意相通。

白玉台上。

苏尘轻咳一声,不等众人议论平息,便继续说道:“再说这位高树路。”

“身为大丰帝朝的太子,他不仅身份尊贵,武道天赋更是举世罕见。”

“年仅二十岁,便已踏入陆地神仙之境,并对当时广为流传的修炼体系提出质疑。”

“他认为三教修行之法与武夫修炼大相径庭,应另作划分。”

“于是高树路凭借惊人之才,将武道六境重新细分为九品,每品又分四境。”

“这四境分别为:金刚境、指玄境、天象境和陆地神仙境。”

“佛门弟子入门一品即为金刚境,专修金刚不坏之躯,再入大金刚境,最终登临陆地神仙。”

“道门弟子入门一品为指玄境,主修天人感应,再入大指玄境,最终达至陆地神仙。”

“儒家弟子修身养性,悟道即为天象境,再进大天象境,终成陆地神仙。”

“而武夫则是步步为营,由金刚境入指玄境,再入天象境,最终证道陆地神仙。”

“如此划分,更为清晰明了,也更能体现出武夫修炼的艰难。”

“这一品四境的体系一经提出,立刻在江湖中掀起轩然大波。”

第118章 一战的顶尖强者

“当时佛门在大丰武林并不盛行,因高树路将其单独划出,佛门随之大兴,跃居三教之首。”

“高树路也因此被儒家所排斥,后世史书被儒家删改,使其名未被后人所知。”

“这套一品四境的武道评级体系,在推行不足百年后便被彻底废止。”这就是如今江湖上几乎无人了解高树路的原因。”

此言一出,厅堂之中顿时响起一片惊呼之声。

制定武道等级体系!

这可是唯有开宗立派、承前启后的武道巨擘才有资格完成的壮举。

现行的武道六境划分,实际上颇为粗略,没有明确区分三教弟子与纯粹武夫之间的差异。

而事实上,儒释道等门派各自拥有独特的修行方式,威力也各不相同,若一概而论,的确不够精确。

例如武道第七境长生境,依据不同修炼法门便衍生出不同的称谓。

比如佛门称之为无量、道家称作寂灭、魔门称为天魔、儒家唤作圣贤、武夫则为无距。

倘若前六境采用高树路所提出的划分标准,的确会显得更加清晰明了。

一时之间,厅中众人再度议论纷纷:“好个忘忧天人高树路,能提出如此独到的见解,可见他对三教与武夫之道皆有极深造诣。”

“高树路所创的武道九品、一品四境体系,听上去确实合情合理,明显体现出武夫修行之艰难。”

“我以前一直搞不明白,为何在同等境界下武夫最强,现在算是明白了,武夫修炼一步一个脚印,根基最稳固,自然也就最强。”

“果然儒家最擅长的就是抹去历史,这般惊世之才的高树路,硬生生被儒家给埋没了。”

“三教弟子一般来说确实不如武夫,但如果修成佛门的大金刚、道门的大指玄、儒家的大天象,也不见得逊色于武夫。”

三楼西侧第九个雅间。

盖聂轻轻点头道:“这高树路所构建的武道九品、一品四境体系,的确独具匠心,深通各大宗派的精髓。”

“如此才华横溢之人,武学境界也达到了长生境,却只能位列第十二名。”

“这张无上真魔榜未免太过骇人。”

章邯忍不住发出感慨。

扶苏对这些并不感兴趣,只是朗声问道:“苏先生,高树路是四百年前大丰王朝的皇子,也就是说,他已经活了四百年。”

“莫非这高树路是一位修仙者,还是说他掌握了某种长生秘术?”

这番话落下,整个厅堂顿时陷入一片寂静。

众人对此问题也都充满了好奇。

高树路的寿命显然远超常人,明显不正常,肯定掌握了某种长生手段。

迄今为止,苏尘已经揭示了五种长生术,每一种都令人震惊。

他们也很想知道,高树路究竟是通过何种方式获得长生的。

白玉台上。

苏尘轻摇折扇,面对众人期待的眼神,缓缓开口:“高树路虽是四百年前的人物,但他能够活到今日,并非依赖长生秘术。”

“既然诸位如此关注,那苏某便多说几句。”

“四百年前,高树路虽仅为一介皇子,但才华早已传遍朝野,无人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