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说书就变强,女侠争做侍女 第55章

作者:鱼大佬哥

“此人出自大宋江湖,真正知晓其真实姓名的,恐怕寥寥无几。”

“但他身份却颇为不凡,乃是大宋声名赫赫的斩经堂第六代弟子丁郁风的传人。”

“广为大宋武林所知的淮阴张侯,正是韦青青青的同门师兄。”

“然而比起声名远播的淮阴张侯一脉,韦青青青和他的师父则低调得多。”

“师徒二人闭关数十载,将斩经堂绝学《风刀霜剑》一千零一式融会贯通,最终凝练为一招,命名为‘千一Ⅱ’。”

“当然,韦青青青也并非诸位想象中那种避世隐居之人。”

“他在武功有成之后,也曾仗剑行走江湖,一人一剑破孤寒盟,只身降服幽灵十三,一夜连败多老会十七位长老,一举逼退撼动山九大当家……”

“彼时威震武林的取暖帮帮主雪青寒,自创《一流流剑》,号称无人可敌,结果却被韦青青青的一剑‘千一’所破。”

“凭此战绩,韦青青青本应名扬天下,但他对名声并无兴趣,只愿做一名浪迹天涯的行者,因此在江湖中并不为人熟知。”

“后来,韦青青青不断精进武道,终于踏入陆地剑仙之境,并登上仙台第二阶。”

“众所周知,武道修行越是往后越艰难。”

“天人境强者每进一步都如登高楼,更有着初期、中期、后期三重关卡。”

“光是天人境中期巅峰至后期这一道门槛,便不知拦下了多少天赋卓绝的俊杰。”

“与天人境相较,地仙境的突破更加不易,每一小阶的晋升都如同攀登仙台般艰难。”

“就如之前提到的雪月剑仙李寒衣和奕剑大师傅采林,虽已踏入地仙境多年,至今仍止步于仙台一阶。”

“而这等艰难之境,须得登临九阶以上,才能称得上是地仙境巅峰。”

“韦青青青看似只是多迈了一层,实则已是质的飞跃,今非昔比。”

“因此综合权衡,暂定其为剑仙榜第十八位。”

……

随着苏尘话音落下,大厅中再次掀起一阵喧哗。

这一次,上榜之人竟是一位大宋的剑仙!

一众来自大宋的武林人士自然是激动万分,但也有不少人一头雾水——

因为“韦青青青”这个名字,他们闻所未闻。

可当听到苏尘后续所述事迹后,众人不禁接连发出惊叹之声。

破孤寒盟、收服幽灵十三、一夜之间击溃多老会十七名长老、一战逼退撼动山九大当家……这些战绩叠加在一起,直叫人目瞪口呆。

这些势力,在大宋江湖皆赫赫有名。

尤其是取暖帮帮主雪青寒,位列大宋武林之巅,其所修《一流流剑》不知令多少剑客折戟沉沙。

然而他却突然销声匿迹,无人知晓缘由,如今看来,恐怕正是因为败于韦青青青之手。

一时之间,厅内议论纷纷:

“太惊人了!想不到那雪青寒的一流流剑,竟是被韦青青青所破!”

“不愧是陆地剑仙,原来这些年江湖上的几件大事,都是他所为,今日总算真相大白。”

“大宋果然藏龙卧虎,这韦青青青虽名声不显,实力却如此惊人。”

“斩经堂在大宋也是顶尖门派,没想到还有这般深藏的高手。”

“北离、高句丽、大宋、大明都有剑仙上榜了,我大唐有没有呢?”

“我大秦皇朝乃是当今最强皇朝之一,出两位剑仙也不算过分吧?”

“天下总共才二十位剑仙,你大秦就想占两个,其他王朝怎么办?”

“果真地仙境比起天人境更为难登,李寒衣与傅采林多年未进一步。”

“地仙境每进一步便是一座仙台,仅是仙台一阶已有如此威势,不知当今最强剑仙,究竟踏至仙台几阶?”

……

第45章 大秦剑圣盖聂之名

三楼东侧第三间包厢。

一位身穿华服的青年快步走出,立于三楼栏杆前,朗声道:

“在下姑苏慕容世家慕容复,拜见苏先生。”

“方才先生所言我大宋剑仙韦青青青,确是鲜为人知。”

“在下斗胆代大宋诸位同道请教先生一事。”

“这位韦青青青,可是先生先前所提六十年前纵横无敌的大宋剑仙?”

此言一出,全场骤然安静。

姑苏慕容复!

这可真是声名显赫的一个名字。

每个王朝武林之中,皆有各自的传奇人物。

比如大宋武林近十载最为风光的人物,当属姑苏慕容家的慕容复,与丐帮现任帮主乔峰。

二人一南一北,遥相呼应,江湖上素有“南慕容、北乔峰”之称,并称大宋双杰。

几乎所有的江湖中人都坚信,未来撑起大宋武林的栋梁,便是他们两人。

谁也未曾料到,慕容复竟然也现身了紫金楼。

连三楼其他包厢中的达官贵人,也都纷纷将目光投向慕容复。

显然对这位在大宋武林中风头正劲的天之骄子早有耳闻。

再听他提出的问题,众位大宋江湖人士更是纷纷响应附议。

这也正是他们心中最想知道的答案。

自从上回说书内容在江湖流传开来,便有不少人对那位六十年前横扫武林的大宋剑仙身份充满好奇。

如今又冒出一个从未听闻的剑仙——韦青青青。

众人自然将二人联系起来,想要确认是否是同一人。

这件事至关重要。

倘若二人并非同一人,岂不意味着大宋武林至少曾存在过两位陆地神仙?

这对大宋江湖而言,可是极大的荣耀。

想到这里,众多江湖豪侠皆目光灼灼地望向白玉台。

白玉台上,

苏尘轻抿一口香茗,面对众人探究的目光,缓缓开口:

“韦青青青如今也不过六十出头,自然不可能是那位昔日无敌于天下的剑仙。”

“再说韦青青青虽行事低调,却不避世。”

“他在剑道登峰造极之后自立门户,创立自在门一脉,并收下四位弟子。”

“武林中人或许不知韦青青青,不识自在门,但对他四位徒弟却无人不晓。”

“此四人乃是懒残大师叶哀禅、天衣居士许笑一、六五神侯诸葛正我、元十三限元限。”

“如今这四位个个都是武林中威名远扬的顶尖高手。”

“尤其是六五神侯诸葛正我,堪称大宋朝廷的中流砥柱,掌管着大宋厂卫的最高权力。”

“譬如那令江湖宵小闻风丧胆的四大名捕,皆出自其门下。”

“由这四位二代弟子及他们的传人所组成的自在门,纵然放在整个中原武林,也足以跻身一流门派之列。”

“只因韦青青青禁止门下弟子对外宣扬‘自在门’之名,这才未被世人熟知。”

“因此可以说,韦青青青与那位隐世埋名的大宋无敌剑仙,在性情上几乎是截然相反。”

随着苏尘话音落下,厅中顿时响起一阵惊呼。

原来韦青青青与那位曾经无敌江湖的剑仙,果然不是同一个人。

大宋江湖,至少存在两位陆地剑仙!

对于大宋的江湖侠士而言,自然倍感振奋,而来自其他皇朝的武林人物,则面色复杂。

天下间的陆地剑仙本就数量有限,大宋占据得越多,意味着其他皇朝拥有陆地剑仙的机会就越渺茫。

这可是陆地剑仙啊!真正的武道巅峰强者,有与没有,差别极大。

比如昔日的大隋皇朝。

若是当时能有一位陆地剑仙随军征战,高句丽恐怕早就被灭国不知多少年了。

这已经不只是简单的门派争锋,而是关乎王朝实力、国运之争!

再听苏尘接下来的话,众人更是震惊不已。

懒残大师叶哀禅、天衣居士许笑一、六五神侯诸葛正我、元十三限元限。

这几人在大宋武林的地位,丝毫不逊色于大明江湖中的木道人、独孤一鹤等顶尖高手。

尤其是六五神侯诸葛正我,虽是朝廷中人,却深受众多江湖高手敬仰。

想到这四人竟出自同一师门,且背后还有一位陆地剑仙韦青青青坐镇,谁不对这个“自在门”心生几分敬畏?

更令人惊讶的是,如此庞大的一个门派,在江湖上居然毫无风声。

众人不由得对这一门的弟子肃然起敬。

一时之间,议论纷纷:

“天哪!真是想不到诸葛神侯等人全都出自韦青青青门下,这个自在门太可怕了。”

“懒残大师叶哀禅,乃一代奇僧,没想到竟是剑仙门下。”

“天衣居士许笑一,据说他精通医卜星相、琴棋书画、奇门遁甲、诗词歌赋,可见自在门弟子之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