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知否:执掌天下 第25章

作者:来杯黄豆粉

  她转头见淑兰正拎着裙角,在女使的搀扶下慢条斯理的走下马车,忍不住催促道:“二姐姐,你倒是快点!”

  说罢,她直接拉起淑兰的手。

  “你这丫头,外头这么多双眼睛看着,能不能有点规矩。”

  淑兰话虽如此,可一下马车,还是不由得加快了步伐。

  盛维和赵晗站在马车旁,看着两个姑娘的身影消失在熙攘人群中,不由摇头失笑。

  辰正时分。

  贡院朱漆大门在万众瞩目中发出沉重的“吱呀”声后,缓缓开启。

  礼部差役手持黄榜迈过门槛时,人群如潮水般向前涌动。

  几名上了年纪的老举子踉跄着被挤到最前排,手指紧紧攥着衣角,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肃静——”差役肃穆的声音穿透嘈杂,四周顿时安静了下来。

  众人全都不自觉的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盯着差役手中的黄榜。

  赵晗站在人群外围,看见品兰娇小的身影正灵活的往最前面挤去。

  淑兰紧跟在她的身后,凝脂般的脸颊因奔跑而泛起了浅浅的红晕,眼中闪烁着久违的雀跃。

  不多时,黄榜徐徐展开,衙役持长棍喝退人群。

  直到榜单张贴完毕,差役离去后,众人才敢一拥而上,争相查看。

  “爹,娘!我中了,我中了!”

  “二甲第三十四名!”

  一名青衫举子突然从人群中挤出来。

  只见他双手合十,仰天而拜,口中反复念叨着:“二甲第三十四名,苍天有眼,十年寒窗,终不负此志!”

  四周有人向他拱手道贺,也有人暗自神伤,擦了一把眼泪后,低着头默默离开。

  一名头发早已花白的老举子摇头叹息,“老朽这是第五次落第了,命运不公啊……”

  说罢,拄着拐杖颤巍巍的离去。

  “我为何没中,这不应该,我的名字呢?!”

  “不可能!”

  一名举子难以置信的站在榜单前。

  他从头到尾,又从尾到头的反复查看,目光扫过榜单上每一个名字。

  突然,他猛地抓住身旁之人的衣袖:“你帮我看看,我叫王富贵,是不是我眼花了?怎么会没有我的名字?”

  这时,只见品兰踮着脚尖,她看到榜单后直接激动的直接喊了起来。

  “中了,赵家哥哥中了,二姐姐你快看!”

  “在哪呢?在哪呢?”

  淑兰眯起眼睛,柳眉微蹙,眸光不停扫动。

  “你快看,是一甲第一名,在最前面,是会元!”品兰回答间,声音里是无法掩饰的欢喜。

  “我看见了,我看见了!”

  “赵家哥哥好厉害!”淑兰脸上洋溢起春花般明媚的笑容。

  正当二人准备把赵晗叫过来时,却见自己已经被一群富商们团团围住。

  “什么?!会元!小姑娘,你家哥哥在哪呢?可有婚配了?”

  “我家小女年方二八,相貌出众,温柔贤淑,家中颇有资产……”

  “我家女儿琴棋书画样样俱全,貌美如花,赶快把你哥哥叫过来,咱们找个地方相看一番……”

  “……”

  “你们走开,赵家哥哥已有婚配,正是即将到任的承直郎大人!”品兰将淑兰挡在身后,毫不客气的说道。

  听到此话,众富商们眼下闪过一抹可惜后,紧接着又把目光放在另一名中榜的举子身上。

  毕竟,朝中官员的女婿,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抢回家。

  不过仍旧有不少人紧盯着淑兰和品兰,他们别无他想,只想瞧瞧今年这位会元的真面目。

  求月票,求追读~

第36章 盛家抵京

  那名中榜的举子孤身一人远道而来,且又不大了解汴京榜下捉婿的风俗。

  面对这数道灼热的视线,惊惧之下,不由后退半步。

  待他磕磕巴巴说出“尚未婚配”四个字后,几名富商顿时一拥而上,争抢个不停。

  这个拽着他的腰带,另一个扯着他的衣襟,还有些直接把庚帖塞进他的怀里。

  趁乱中,一名身形魁梧的富商带着四五个仆人加入进来,二话不说,推开众人,将其拎进自家的马车,扬长而去。

  这番操作,看的不少人目瞪口呆,惊叹连连。

  品兰和淑兰穿过人群,来到赵晗身边,二人异口同声道:“恭喜赵家哥哥高中会元!”

  “恭喜贤侄,纮老弟若知道此消息,定是高兴的不得了。”

  盛维说话间,心中的羡慕之意愈发浓厚。

  他很清楚会元的含金量究竟有多高,在大周能高中会元者,相当于半只脚已经踏入了宰辅之门。

  赵晗仍旧一副宠辱不惊的模样,拱手道:“此番能顺利高中,全赖盛伯父这些时日的照拂,这份恩义,小侄没齿难忘。”

  盛维闻言,不禁心头一热,暗叹赵晗将来的前途必定不可限量。

  毕竟寻常举子若高中会元,大都不是意气风发,荣光满面,偏他还能这般谦逊持重。

  思及此,他不禁又想起自己在宥阳时费尽心思扶持的那位名为孙志高的秀才。

  孙志高十二岁中秀才,是宥阳出了名的神童,可谓前途无量。

  可自打前去年乡试落榜,他就跟换了个人似的,整日流连烟花之地,和些三道九流之辈把酒言欢。

  最可气的是竟还屡次趾高气昂的来盛家借钱,说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

  若非有李氏拦着,他早就把孙志高轰出门外了。

  片刻后,盛维回过神来,他看着眼前谦逊有礼的赵晗,

  再想想那个不成器的孙志高,暗叹自己在识人的本事上,终究还是不如盛老弟。

  ——

  三日后,天光微熹时。

  州桥码头已是一片忙碌景象,汴河各式各样的船只往来如梭。

  赵晗和盛维早早就已在此等候着。

  不多时,一艘挂有盛字旗帜的朱漆官船破雾而来,船头站着两个的锦袍少年,远远的就在挥手。

  赵晗定睛看去,正是盛长柏和盛长枫兄弟二人。

  船只缓缓靠岸,赵晗从容的理了理衣襟,待缆绳系稳,只见华兰搀扶着盛老太太,平稳的走下台阶。

  老太太满头银丝梳得一丝不苟,华兰一袭藕荷色襦裙,发间只簪着几枚素色珠花,唇角含着恰到好处的笑意,在晨光照耀下,如出水芙蓉般清丽脱俗。

  原本跟在后头,目光不停看向林噙霜的盛纮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连忙上前去搀扶老太太。

  “母亲仔细脚下。”盛纮轻声说着,俨然一副母慈子孝的模样。

  走近后,盛纮笑着向盛维拱了拱手,“维大哥,让你久等了!”

  盛维忙回礼,衣袖在晨风中轻扬:“自家兄弟何必客气。”

  说着,他转向老太太,恭恭敬敬的行了个大礼:“侄儿给老太太请安,这一路舟车劳顿,您老人家身子可还爽利?”

  盛老太太伸手虚扶一把,呵呵笑道:“劳你挂心,我好着呢。”

  一通寒暄后,盛纮又迫不及待将目光放在赵晗身上。

  他捻着胡须,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现下会试已放榜,不知贤婿你的名次如何?”

  赵晗微微一笑,拱手正声道:“不负岳丈大人所期,小婿侥幸金榜题名。”

  他顿了顿,余光中瞥见华兰低垂着眼帘,纤长的睫毛在脸颊上投下淡淡的阴影,声音不免又柔和了几分,“蒙上天庇佑,得中会元。”

  此话一出,盛纮当即瞪圆了眼睛,嘴唇微微颤抖。

  “会……会元?今科会试头名的会元?!”

  华兰心下一惊,也顾不得含蓄,抬起一双美眸,直直盯着赵晗。

  盛维笑着抬手往贡院的方向指了指,“纮老弟你这是糊涂了不成?”

  “现下皇榜就贴在贡院外头,我带着两个丫头亲眼所见,赵贤侄的名字就写在头一个!”

  “我的天爷啊……”盛纮口中念念有词,同时眼下闪过一抹侥幸。

  若他不曾把婚事定下来,这样一个清俊儒雅,才华横溢的会元郎。

  只怕早就被京中勋贵们争着抢着招为东床快婿了。

  盛长柏眼下流露出不尽的羡慕,老太太亦是满脸慈爱的看着赵晗。

  “好一个会元郎,当真是人中龙凤!”

  “能像你这般年纪轻轻就高中会元的,可是凤毛麟角啊。”

  说着,盛老太太笑着拍了拍华兰的手,“咱们华丫头好福气,找了个这般出挑的郎君。”

  “祖母……”听到此话,华兰羞得连耳根都泛起了红晕。

  她悄悄抬眼,正对上赵晗温润如玉的目光,慌忙又低下头去,绞动着手中的秀帕。

  盛纮更是喜上眉梢,连声道:“母亲说得极是!”

  “贤婿这般品貌,这般才学,放眼整个汴京城,也是数一数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