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知否:执掌天下 第36章

作者:来杯黄豆粉

  “母亲说的极是!”

  “前儿我姐姐得知我们盛家觅得佳婿,那话里话外的酸劲儿别提有多大了,简直能腌一缸子的酸菜。”

  王若弗眉飞色舞的说着,眼下还带着几分得意。

  这么多年下来,她总算是扬眉吐气一回了。

  老太太慢条斯理地拨弄着腕间的佛珠,意味深长道:“康家如今大不如前,咱家倒还算顺遂,她心生羡慕也是常理。”

  “怕就怕在,你们姐妹间将来因这些事情而生出嫌隙。”

  老太太早就看出王若与性子睚眦必报,气量狭小,最看不惯旁人比自己好。

  当年盛纮举家外放偏院之处时,每逢年节,她可没少明里暗里的出口讥讽。

  反观王若弗,虽冲动易怒,嘴上没个把门,可最是心软纯善,纵使给她把刀,也断不会想到取人性命上去。

  盛家但凡换个大娘子,林噙霜都没法蹦跶这么多年。

  王若弗蹙了蹙眉头,脸上笑意渐渐收敛。

  “母亲想多了吧,我姐姐她不至于如此,前儿还说想来给您请安呢。”

  话虽这么说,可她眼神却有些飘忽不定,显然自己心里也没底。

  当年王若弗出生时,恰逢王老太师被外放至偏远苦寒之处,条件尤为艰苦。

  便把王若弗寄养在经商的叔叔家,只带了长子王衍和长女王若与。

  商人家不大讲究礼仪规矩,叔叔婶婶又没有亲生女儿。

  一家子都把王若弗视为掌上明珠,变着法儿的哄她高兴,几乎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直到十岁那年。

  王老太师政绩斐然,功成名就的调任回京,这才把王若弗接回家中。

  王家老太太看着知书达理,嘴甜貌美的长女。

  又看了看言语举止粗俗,整日叽叽喳喳个不停的小女儿,心里更偏向谁也就不言而喻了。

  当初盛老太太去王家提亲时,原本是奔着嫡长女去的。

  就连王老太师和王老太太也一致认为盛纮大有前途,意欲许配长女。

  偏王若与看不上盛纮的家世和庶子身份,执意要嫁给康家的嫡长子康海丰。

  彼时的康家家世显赫,与王家门当户对。

  康海丰殿试的名次比盛纮还要靠前,汴京的名门闺秀们争着想要嫁进康家。

  可没想到康海丰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纨绔子弟。

  自打康家老太爷离世,康海丰接任族长后,就彻底放飞自我。

  有官不好好当,也没本事捞银子。

  丁忧的时候还丁出了个孩子,被言官弹劾,直接丢了官位。

  这些年不想着上下走动,恢复官位,直接摆烂起来,成天跟满屋子的通房妾氏鬼混,弄出十多个庶子庶女。

  眼瞅着就要败落到靠王若与嫁妆过日子的程度。

  盛纮轻咳一声,他不仅看不惯王若与的嘴脸,更瞧不上康海丰的做派。

  “你今后与康家还是少来往的好。”

  王若弗蹙起眉头,对老太太和盛纮的话显然有些不以为然。

  自顾自小声嘟囔道:“可她毕竟是我亲姐姐……”

  华兰闻言,不动声色的在她胳膊上捏了一把,王若弗会意后,这才重重点头答应今后少往康家跑。

  老太太再次将目光放在赵晗身上,只见她语调舒缓,一副闲话家常的模样。

  “晗哥儿,先前在扬州时,我曾听闻你父亲在你尚未出世前就离世了?”

  赵晗眼下闪过一抹狐疑,而后郑重点头道:“确实如此。”

  “那年家父在前往汴京的途中,不幸遇上暗流,同行的四五艘船都被卷入河中,连尸骨都不曾寻回。”

  盛老太太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继而又问:“那你父亲族中可还有亲眷?”

  赵晗略作沉吟,仔细回想一番后,道:“只依稀记得母亲和家中妈妈提过,家父这一支早年就迁出宗族,在汴京做些买卖。”

  “倒是几位远房叔伯,不过这些年从未有过往来。”

  “因此,族中事务,晚辈几乎无从知晓。”

  听到汴京二字后,老太太眼神泛起一抹几乎无法令人察觉的波澜。

  话倒是能说得通,只是她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盛纮满脸困惑的看着老太太,眉头不自觉的皱了起来。

  “母亲好端端问起这些做什么?这不平白让人家想起伤心事儿。”

  说着,他担忧的看了眼赵晗,生怕这些问话惹得这位未来女婿不快。

  盛老太太微微一笑,不慌不忙的端起茶盏,轻叹一声。

  “人老了,难免喜欢闲话家常,晗哥儿勿怪。”

  赵晗忙拱手道:“老太太不过是在关心晚辈罢了,哪里来的怪罪。”

  另一边,听雪居,此处布置的素雅得当。

  卫小娘正满眼宠溺的逗弄着柳哥儿,眼下柳哥儿已有四五个月,长得越发白胖可爱。

  藕节似的小胳膊小腿欢快的蹬个不停,时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

  盛纮每月也会来看他们几次,不过多数还是在林栖阁。

  小蝶缓缓将妆奁打开,轻声道:“小娘,你当真想好了?”

  卫小娘收敛神色,指尖在妆奁边缘轻轻摩挲,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自打在鬼门关上走过一遭,我倒想明白了不少事情。”

  “我虽无意与她争些什么,可总不能看着自己一次次沦为鱼肉,任人宰割。”

  “林噙霜的手断不敢伸去寿安堂,眼下明儿有老太太庇佑,我放心不少。”

  “将来明儿的婚事,也自当由老太太做主,老太太很是疼她,必不会薄待。”

  “可柳哥儿还小,身为盛家子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主君虽不至于对他不管不顾,心里到底还是会分出个亲疏贵贱。”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明兰前程无忧,卫小娘自然又开始盘算起柳哥儿的。

  盛长柏的地位在盛家自不必多说,可柳哥儿不同。

  同为庶子,万一哪天他能得盛纮几分青眼,便是生生挡了盛长枫的路。

  即便身在汴京,林噙霜也绝不会容下他。

  求月票,求追读~

第51章 坐山观虎斗

  见小蝶愣神,卫小娘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背,轻声道:“快替我梳妆,时辰不早了,咱们还的得去寿安堂给老太太贺寿。”

  “是,小娘。”

  小蝶收回思绪,应了一声,手脚麻利的替她梳顺发丝。

  当年王若弗挑中卫小娘,看中的正是她那荆钗布裙难掩绝色的长相。

  即便如今已诞下两个孩子,在深宅内蹉跎已久,眉眼间依旧清丽脱俗,自有一段天然风韵。

  不多时,卫小娘带着小蝶和柳哥儿缓步走出小院。

  路过林栖阁时,她神色不变,只是眼底闪过一抹几不察的复杂。

  寿安堂内,欢声笑语依旧连绵不绝。

  赵晗和长柏等人在外间交谈甚欢,华兰带着妹妹们挨个给老太太祝寿。

  崔妈妈绕过屏风,走进来道:“老太太,卫小娘来了。”

  盛老太太眉梢微挑,面带笑意,“让她进来吧,她素来是个有心之人。”

  端坐在一旁的墨兰指尖微微一颤,下意识抬眼看向盛纮,却见父亲正含笑望着门口,显然也对卫小娘的到来颇为期待。

  老太太寿辰,府内妾室理应前来道贺,林噙霜则是想来却来不了。

  但凡她稍微靠近寿安堂,便有嬷嬷将她打发走,这是老太太早就立下的规矩。

  王若弗余光淡淡瞥墨兰一眼,嘴角微微上扬,坐山观虎斗这种事情,她已经期盼的许久。

  左右都是妾室,斗的越凶,她这个大娘子才好坐收渔翁之利。

  卫小娘行至里间,低垂着眉眼,恭谨行礼,声音清凌,“妾身给老太太贺寿。”

  “愿老太太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此话一出,原本斜倚在椅上的盛纮不自觉的前倾,眼下带着几分惊叹。

  他知道卫小娘读过些书,可这话从她口中说出,属实别有一番韵味。

  “妾身只怕寻常物件入不了老太太眼。”

  “便花费数日亲手抄了写了这卷《金刚经》,来为老太太贺寿。”

  话音刚落,小蝶便将经卷送至老太太身前,老太太满怀期盼的看了一眼。

  只见经卷上,簪花小楷工整如列阵之兵,淡淡墨香与檀香混合着,顺势传来。

  她颇为满意的点头道:“好孩子,你有心了,快坐下说话。”

  王若弗打量着墨兰的面色,忍不住笑道:“卫家妹妹孝心可嘉,母亲果然也没白疼明儿,一个胜似一个的贴心。”

  这话明着在夸卫小娘和明兰,暗里却是在讥讽林噙霜和墨兰。

  果然,墨兰那张俏脸此刻崩得紧紧的,手里的帕子快被拧成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