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杯黄豆粉
“此外,还可鼓动两浙的商贾富户大肆吃喝玩乐,广修园林,开造画舫。”
“此举一来快速回笼他们手中的游资,避免涌入粮食市场兴风作浪。”
“二来可为受灾百姓提供些许生计。”
“此乃微臣拙见,惟望官家明鉴。”说罢,赵晗从容拱手,眉目间不见半分忐忑。
赵祯手指在案上轻叩着,脑中快速推敲此法的可取之处。
片刻后,他向赵晗投去尤为欣赏的目光,“好啊,此举甚好!既不伤朝廷根本,又可活百万生灵!”
“就按你说的这么做,若两浙灾情得以顺利缓解,朕必有厚赏!”
赵晗轻轻吐出一口浊气,从容答道:“臣不过尽本分而已,能替官家分忧,已是莫大恩荣。”
赵祯斜眼看着他,恍然间像是想起什么似的,“朕记得你似乎还不曾取表字?”
“回官家,臣的确还不曾取表字。”
本朝男子的表字大都会在弱冠之年,由家中长辈或者授业恩师来取。
也有些会因科考、仕途等原因提前五六年。
像盛长柏十三岁时盛纮就为他取了表字——则诚。
盛纮的表字修谨,是老太太当年亲自为他所取。
“既如此,不如朕今日就赐你一个表字吧。”赵祯微微侧首,目光温和的落在赵晗身上。
心里不停的寻思着究竟什么样的表字才合适自己这个麒麟儿。
赵晗闻言,顿时一怔,忙拱手道:“微臣惶恐,能得官家赐字,实乃三生有幸!”
殿内一时静默。
片刻后,赵祯抚掌轻笑,“有了!”
“《周易》有言:大哉乾元,万物资始。”
“元代表天地之始,万物之本,你的表字,不如就叫“承元”二字如何?”
赵晗拧了拧眉头,小心翼翼道:“官家,这两个字未免有些过重了,微臣只怕……”
不等他说完,赵祯笑着开口打断,“过重?朕倒觉得很适合你。”
他眼中闪烁着期许的光芒,心中暗道:承天地正道,继往开来!朕望你今后能不负此名!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躬身入殿道:“禀官家,皇后娘娘求见。”
赵晗低了低头,拱手道:“官家,可要臣先退下?”
“无妨,你就在这儿呆着,朕还有话要和你说呢!”
不多时,便见曹皇后头戴鎏金凤冠,身穿藏青色凤袍,内搭橘红云纹罗衫,尽显雍容华贵,在一众宫女簇拥下,端的是母仪天下的气度。
曹皇后虽已四十有余,可因保养得当,肌肤莹润如玉,眉目间仍可见当年的风韵。
赵晗见状,忙整衣冠,恭恭敬敬的行了大礼:“臣拜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
曹皇后微微颔首,目光在赵晗身上略作停留,唇角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平身吧,本宫听闻官家近来常召你讲学,今日一见,果然是个出众的。”
“多谢娘娘。”赵晗平身后,规规矩矩的退至一旁。
曹皇后迈步来到赵祯身前,轻声道:“官家前几日说过想喝臣妾亲手炖的莲叶羹,今日臣妾特意送过来,官家快趁热尝尝。”
赵祯看着案前莹润如玉,尚冒着袅袅热气的莲叶羹,微微笑道:“难为皇后还记在心里。”
“赵大人也一块来尝尝吧。”曹皇后突然看向赵晗。
赵晗眼下闪过一抹惊讶,小声道:“娘娘,这……只怕不大合适吧……”
曹皇后脸上始终挂着得体的笑意。
“无妨,赵大人深得官家器重,总不能在这里连碗羹汤都喝不上。”
(知否的曹皇后有点老了,图片是清平乐里面的曹皇后)
求追读,求追读~撒泼打滚求追读~
第60章 我的天爷
话音刚落,侍立在一侧的宫女轻移莲步,将另一盏盛着莲叶羹的青瓷碗捧至赵晗身前。
赵晗见状连忙起身,双手接过碗盏,郑重道:“臣谢娘娘恩赏。”
“无需这般客气,快尝尝味道如何。”曹皇后唇角含笑,目光温和。
她顿了顿,又柔声道,“这莲叶羹是照着官家素日喜欢的味道熬制,也不知合不合赵大人的口味。”
赵晗小心翼翼的舀了一匙,细细品味一番后,随即流露出赞叹之色。
“这羹汤清香沁脾,莲叶的甘润与高汤的醇厚相得益彰,娘娘果真是好手艺,臣叹为观止!”
曹皇后脸上的笑意更深,微微颔首:“赵大人喜欢就好。”
“本宫闲来无事时,最爱琢磨些膳食之道。”
赵祯看着他二人,忍不住插话:“皇后的厨艺极好,这莲叶羹还不算什么。”
“在朕看来,最可口的当属梅花酥饼。”
曹皇后掩唇轻笑,鬓边的金凤步摇随之轻轻晃动。
“那酥饼要取初雪后的梅花,以蜜糖腌制三日,再裹上酥皮烘烤,一口咬下去,外皮酥脆,内馅还带着梅花的清冽之气。”
“只是眼下时节不对,用窖藏的梅花蜜做出来的酥饼毫无灵气。”
“等今年梅花盛开时,臣妾再为官家制上一匣。”
“届时赵大人若得空,也一道进宫来尝尝。”
赵祯眉梢一挑,还不等赵晗开口,忙不迭附和道:“不错,到时候就由赵爱卿去梅园采梅!”
赵晗闻言,心头不免一惊,手中羹匙都险些滑落。
抬眸见赵祯和曹皇后皆满眼含笑的望着自己,只得起身拱手道:“臣遵旨。”
“本宫无意间听闻,赵大人现下已有了婚事?”
赵晗温声答道:“娘娘说的是,微臣在进京科考前就定下了承直郎盛大人家中的长女。”
“盛大人任扬州通判时,对微臣多有照料,还甘愿下嫁长女,这份恩情属实难得。”
“哦?”曹皇后柳眉微挑,状似不经意的问道:“可有定下婚期?”
“就定在今岁的八月十五。”
曹皇后眉眼弯弯,含笑看向赵祯,轻声道:“官家,臣妾忽然想起宫里刚好几匹上好的云锦,用来做嫁衣最合适不过了。”
“不如就赐给盛家姑娘如何?”
赵祯放下羹匙,拿起一旁的帕子擦了擦嘴角。
“这些事情皇后做主便可,无需问朕的意见。”
“那就这么说定了。”曹皇后笑意盈盈的应道,却见赵晗神色惶恐。
“娘娘,所谓无功不受禄,这……臣实在不敢当。”赵晗低着头,微微发颤。
赵祯却大手一挥,朗声道:“爱卿为朕分忧,献计替朝廷省下数万两白银,区区几匹云锦,又算得了什么?”
“何况,这更是皇后的一片心意,还不赶紧谢恩。”
赵晗拧了拧眉头,随即满眼感激道:“臣……臣代盛家女,谢官家,娘娘天恩。”
曹皇后莞尔一笑,转头对身旁宫女吩咐,“去把云锦取来,再配上那套赤金点翠头面,一并送去盛府。”
待赵晗告退后,殿内一时静谧。
赵祯忽然轻声道:“丹姝觉得晗儿他如何?可有储君之相?”
曹皇后抬眸望向殿外,沉吟片刻后,开口道:“晗儿虽年轻,但行事沉稳,不卑不亢,还颇有几分官家年轻时的气度。”
“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
“臣妾看他第一眼时就在想,倘若臣妾和官家育有皇子,应该也是他这番模样吧。”
赵祯轻叹一声,揽住曹皇后的肩膀。
“晗儿虽在民间长大,却知礼守节,秉性纯良,将来定会待你如生母一般。”
曹皇后倚在赵祯肩头,眼角微微泛红,“臣妾倒不求他视我如母,只盼他能如官家一般,做个爱民如子的仁德之君。”
“最好将来能收复燕云故土,了却这桩百年心事。”
赵祯点点头,眼下闪过一抹希冀,“朕相信,一定会有这一天!”
积英巷,盛府,正堂内。
众人行礼谢恩送走曹皇后身边的女官后,不禁面面相觑,脑中一阵空白,难以置信的看着摆放在眼前的赏赐——
整齐叠放的云锦流光溢彩,赤金头面更是晃得人睁不开眼。
“我的天爷啊!”王若弗的声音陡然拔高,在正堂内回荡。
“咱们盛家祖上这是积了什么德,竟能得皇后娘娘的赏赐!”她深吸一口气,心口不停的起伏着。
盛纮微微颤抖着双手扶老太太起身,沉声道:“母亲,晗哥儿真是好造化!”
“进翰林院才多久,就被破例擢为侍读,眼下竟又得了皇后娘娘的青眼。”
“我果然没瞧错人!”
“华儿出嫁时能穿着皇后娘娘赏赐的嫁衣和头面,这可是天大的体面!”
老太太毕竟见多识广,不曾像他们这般激动,只笑着点头道:“等晗哥儿下次登门,吩咐下人们多恭敬着些,别毛手毛脚的。”
“母亲说的是,儿子记下了。”盛纮拱手应声,眼角眉梢都带着欢喜。
心中暗暗盘算着,等赵晗在朝中站稳脚跟后,长柏刚好入仕,届时新科进士有这位天子近臣照拂,仕途定然能顺畅许多。
王若弗迫不及待的对刘妈妈吩咐道:“快,把我先前准备的嫁衣通通丢了!”
“去请京城最好的绣娘来,这云锦一寸都不能浪费!”
上一篇:从迪迦开始的奥特银河传说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