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知否:执掌天下 第71章

作者:来杯黄豆粉

  “……”

  盛纮晃了晃脑袋,只觉四面八方都是道贺之声,他含笑一一应对着。

  待出了宫门,迫不及待钻进马车,吩咐道:“快,赶快回府,再去把华儿叫来家中!”

第91章 这才叫嫡庶正邪分明

  积英巷,盛府。

  马车刚在门前停稳,盛纮便撩起官袍下摆,三步并作两步往里冲,直奔寿安堂而去。

  恰好王若弗这会儿正在寿安堂和老太太说起长柏今年参加秋闱一事、

  见盛纮来,王若弗眉飞色舞,满面红光道:“官人回来的刚好!”

  “我昨儿刚去问庄学究,他说以长柏平日所作文章的火候来看,今年秋闱十有八九能中呢!”

  盛纮听到此话,心里自然是高兴。

  毕竟当初赵晗参加春闱时,他就曾去询问庄学究。

  果不其然,中了个探花郎回来。

  “长柏四岁启蒙,这些年来,晨起读书,夜半方歇,便是年节也不曾懈怠一日。”

  “若这样的孩子都不能中榜,那才叫没天理了。”老太太微微一笑,慢条斯理的拨弄着佛珠。

  “是啊!母亲!”王若弗点头如捣蒜。

  心中暗暗祈祷着:最好让林栖阁那小兔崽子名落孙山!

  直到盛纮在椅子上坐下,王若弗这才发现他连官服都没换。

  不由蹙了蹙眉头道:“官人就算来给母亲请安,也不用这般火急火燎的吧。”

  说着就要唤女使去取常服,却被盛纮抬手止住:“不必了,等华儿回来再说。”

  “华儿?”

  “这是又出什么事儿了?”王若弗伸长脖子,满脸疑惑的看着他。

  老太太上下打量盛纮一眼,双眸微眯,淡淡道:“我瞧着多半是好事儿,否则你家官人不会在这里气定神闲的喝起茶来。”

  盛纮干干笑了两声,暗暗觉得自己不管什么事情都瞒不过老太太的眼睛。

  不过一炷香时辰,华兰的身影出现在众人眼前。

  只见她柳眉微蹙,因着急赶路,双颊微微有些泛红。

  一见到盛纮便迫不及待问道:“爹爹,发生什么事情了?这么着急叫我回来?”

  盛纮放下茶盏,眼中闪过一抹狡黠的光芒,笑道:“急什么?为父不过是想让你第一个知道罢了。”

  “晗哥儿在西北立了大功,与西夏首战告捷,官家今日在朝堂当众褒奖。”

  “我看,待他回来后,定有重赏!”

  听到此话,华兰心头一颤,脸上顿时绽放出一个明媚的笑容。

  “太好了,太好了。”激动之下,她声音都有些微微发颤。

  老太太伸手将华兰拉至自己身侧坐下,满眼含笑的看着她。

  王若弗更是激动的合不拢嘴,掰着手指头道:“官人!”

  “晗哥儿的官阶岂不是都要在你之上了?”

  盛纮捋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这是必然,我大周多少年没在西夏手中讨到这样的便宜了。”

  “依我看,单是这首战之功,至少也要连升两阶。”

  “啧啧啧,前途不可限量啊,想我在他这个年纪,还在那等偏远之处苦熬资历呢。”

  王若弗双手搭在椅子上,此刻,她对这个女婿满意极了!

  暗暗决定等会儿便修书一封送往润州,让母亲和哥哥跟着一起高兴高兴。

  就在这时,华兰开口道:“祖母,母亲,我今日回来,也有件喜事想要告诉你们。”

  “哦?什么喜事?”盛纮眉头一挑,率先问道。

  华兰垂眸浅笑,纤纤玉手轻轻抚在小腹上,脸上随之浮起一抹淡淡的红晕。

  不等她开口,老太太和王若弗心中便已然明了。

  “哎呦,双喜临门啊!”

  “我前几日还在念叨,你和晗哥儿都成婚这么久,怎么还没动静。”

  王若弗捂着心口,长舒一口气,堆在心头的一件大事随之落下。

  在她看来,若是让淑兰抢先生下庶子,那华兰和自家女儿的颜面便将全部一扫而空。

  “华儿,晗哥儿也不知何时才能归来。”

  “你把后宅的事情放放,暂且交给淑兰去打理,安心养胎为上,万不能出一丁点岔子。”老太太拉着淑兰的手,不停的叮嘱起来。

  华兰眉眼弯弯,浅笑道:“祖母放心,这些我都明白。”

  “淑兰妹妹很是懂事,自打入府后,每日晨昏定省从未间断,待下人也宽厚。”

  “家事交给她打理,我放心的很。”

  王若弗闻言,眼风斜斜往盛纮身上一扫,阴阳怪气道:“这才叫嫡庶正邪分明。”

  “谁家大娘子做成我这样,谁家妾室做到林氏那份上。”

  盛纮抬眼看她一眼,自觉有些心虚,轻咳两声转移话题道:“双喜临门的日子,你别哪壶不开提哪壶。”

  “华儿今儿就留在家中用午膳吧,吩咐小厨房去做几样时兴的菜肴。”

  “好,谢爹爹!”华兰垂眸一笑。

  皇城脚下,兖王府。

  “首战告捷,呵呵……”兖王冷笑连连,“濮州兵马准备的如何了?”

  堂内下属拱手道:“焦丰前日遣人来报,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待王爷的号令。”

  兖王闻言,很是满意的点点头,沉声道:“荣家倒还算识相,从龙之功,岂是扶持个来路不明的皇子能比的。”

  一旁邱政适时开口。

  “荣妃怕是也知道自己父亲和兄弟的能耐,新帝登基,他荣家在朝中能有什么立足之地。”

  “荣家一旦失势,汴京城内有的是想要看她笑话的人。”

  兖王握了握拳,在他看来,自己已是背水一战。

  这些年他结党营私,排除异己的事情做的不计其数。

  赵晗的身份一旦公之于众,第一个要清算的就是他这样的王爷。

  与其抄家流放,不如拼一把,只要能控制住皇城,逼赵祯写下退位诏书。

  木已成舟,那些摇摆不定的墙头草自会倒戈。

  至于韩章那等冥顽不化的大臣,更是不愁没法子对付他们!

  ——

  西夏大营内。

  首战失利,没藏讹庞只觉颜面扫地,接连斩首四五名逃窜回来的兵将。

  一时间,西夏大军人心惶惶,他们与大周交战多年,从未有过如此狼狈的时候。

  没藏讹庞手持弯刀,面目狰狞,沉声道:“再有临阵脱逃者,诛全族!”

  他这般震怒,原因还有一个,曾经任由他摆布的少年君主李谅祚,如今已日渐长成。

  朝中反对他的声音也越来越多,这次若狼狈班师,那些蛰伏已久的政敌必定会趁机发难。

  纵观古今,权倾朝野者一旦失势,何曾有过善终?

  五月初六,暮色四合。

  一名斥候脸上沾满血污与尘土,连滚带爬来到营帐内。

  “噗通”一声,跪在没藏讹庞面前,颤抖着声音道:“大将军,不好了,不好了!”

  “我军粮道昨夜被……被……”

  没藏讹庞猛然从虎皮椅上站起,“说清楚!”

  斥候瑟瑟发抖,“周军轻骑截……截断了我们的粮道。”

  “押粮的三千人马全军覆没,粮草全被烧了。”

  帐中几名将领闻言色变,心中满是疑惑。

  周军这次怎么跟鬼上身似的,一下子个个变的如此强悍,连死都不怕。

  没藏讹庞眉头紧锁,难以置信的看着斥候。

  他深吸一口气,直接上前揪住斥候的衣领,“你此话可当真?”

  “当……当真……”斥候低着头,牙齿不住打颤。

  没藏讹庞握了握拳,愤怒之下,反手抽出放置在一旁的弯刀。

  只见寒光一闪,斥候的人头滚滚落地。

  没藏讹庞甩了甩刀上血珠,沉声道:“传令下去,各营口粮减半,擅议粮草者,斩。”

  入夜,乌云蔽月,夜色如墨。

  西夏的兵将们正因粮草一事而烦忧,帐中仅存的粮草,满打满算也只够支撑半月时日。

  而不远处,山坡上,骁骑营与两万精锐已经在此蛰伏多时。

  “出发,杀!”赵晗目光如电,厉声喝道。

  一时间,战鼓震天,号角齐鸣,士气愈发高涨的大军如猛虎出柙,直扑敌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