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知否:执掌天下 第95章

作者:来杯黄豆粉

  如今细细想来,这件简直就是在坑害自己和长柏的前途。

  老太太亦是满意的朝盛纮点点头,在儿女亲事上面,这个儿子倒是不糊涂。

  半月后,集英殿内如期举行殿试。

  盛长柏策论答的字字珠玑,深得赵祯的心,海大人看了他的答卷,也对他格外留意。

  盛长柏不出意外成为官家钦点的庶吉士,授官翰林编修,前途一片光明。

  ——

  东宫,慈庆殿。

  此时也是夜深,繁星璀璨,月洒清辉。

  一番云雨后,华兰双颊微微泛红,额上的碎发被汗水打湿,已为人母的她越见妩媚风韵。

  “殿下,我母亲她今日递话来,长柏的婚事已经有了苗头。”

  “连祖母都说,若是能娶到他家的姑娘,是家里头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华兰挪了挪身子,柔声说着,眼角带着难以掩盖的笑意。

  嫡亲弟弟仕途顺遂,再结一门好亲事,那她在东宫的地位自然愈发稳固。

  赵晗单手支颐,另一只手揪咪,幽幽道:“哦?相中了哪家姑娘?”

  华兰眼波流转,故作神秘,凑近小声道:“海家长房的嫡次女,海朝云。”

  对于这个消息,赵晗并不觉得惊讶。

  这几日,每每与海大人接触,他总状若无意的问起盛长柏的为人处世。

  以他的性子,若没有结亲的意思,绝不会闲着没事打听一个新科翰林的品行。

  “海家一门五翰林,在清流中威望很高,这倒是门好亲事。”赵晗微微一笑。

  海大人共有三子,长子海彦昌,第二子海彦平,三子海彦宁。

  海朝云的父亲是海彦昌,官居从三品的布政使司参政。

  如今的盛家,迎娶海家姑娘,还算不得门当户对。

  不过海家有条祖训,后代子孙四十无子方可纳妾。

  不少人家挤破头都想把姑娘嫁来海家,但海家的女子往往只能低嫁。

  海朝云的姐姐,海朝仪,嫁人后名声不佳,常常忤逆婆母,不许官人纳妾便罢,连个通房也不准存在。

  婆家又畏惧海家的势力,只能将她如菩萨般供奉起来。

  海朝云受姐姐所累,今年已经年满十九还不曾有人上门提亲

  海家上下心里也很清楚,为人父母的,谁不盼着自己儿子能多娶几房妻妾,多多繁衍子嗣。

  只有人丁兴旺了,家族才能越来越红火。

  再者这年头孩子可不好养,容易夭折不说,就算养大,一场风寒都可能直接要了命。

  要是辛辛苦苦攒下的家业,到头来连个继承香火的人都没有。

  眼睁睁看着族中亲友分食,岂不苦哉!

  只是祖训不可违,海家谁也不敢开先例。

  华兰轻声道:“母亲还说,长柏非但不在意海家的祖训,反倒还很中意。”

  “既如此,不如早日去海家提亲,海大人多半也有意于长柏。”

  “当真?!”华兰眼下闪过一抹惊讶。

  赵晗笑着点头。

  华兰忙不迭道:“我明日便遣人去告诉母亲!”

  “对了,今日永昌伯爵府的吴大娘子亲自递来帖子,下月初一在城郊办马球会,特意嘱咐妾身,说请殿下务必赏光。”

  “城内不少人就等着看殿下和顾家二郎在马球场上一决高下呢!”

  赵晗在她额间轻轻一点,“好,届时咱们一道去热闹热闹。”

  盛家,寿安堂,东侧厢房内。

  明兰只穿着洁白的里衣,躺在床榻上,烛光在她眼中跳动,久久没能入眠。

  前几日她已经托长柏暗中将这几年间齐衡送来的物件,尽数归还,并且让他往后也不要再送东西过来。

  小桃坐在床边的脚踏上,双手托腮。

  “姑娘,这事儿要不要问问老太太的意思?我瞧小公爷待姑娘倒是真心实意。”

  明兰连连摇头,“祖母知晓,她更不会同意。”

  “小公爷与咱们是云泥之别,只愿他能收起不该有的心思,好好准备下年的春闱。”

  “那姑娘你为什么睡不着觉?”小桃蹙着眉头,歪着脑袋问道。

  明兰眼珠提溜一转,“我在想南北铺子的樱桃煎,是不是真有传言的那么好吃。”

  “姑娘就在想这些呀!要不明儿我偷偷出去买点给姑娘尝尝?”

  明兰展颜一笑,“好小桃!”

第113章 春珂小娘,明兰求助赵晗

  四月初一,金明池畔,绿柳低垂,碧波荡漾。

  今年吴大娘子这场马球会,不仅仅是为了取乐这么简单。

  梁家后院有个叫春珂的女使。

  梁六郎见其有几分美貌,一下子没忍住把她给肚子搞大了。

  同等人家若发生这种事情,第一时间就是喂碗红花汤了结,再打发得远远的。

  可这春珂偏偏和庶长子梁晖的媳妇韦氏沾亲带故,是她表姨母的庶妹的庶女。

  春珂性子泼辣,本就是个不好惹的。

  在韦氏的撺掇下,春珂扬言如果不让她进门,就一头撞死在永昌伯爵府外的台阶上。

  让全汴京城的人都知道梁六郎风流浪荡,见异思迁的本性。

  此事一旦传出去,城里根本不会有名门闺秀敢嫁给梁六郎。

  永昌伯爵府的名声也将一败涂地。

  吴大娘子如今是骑虎难下,一面安抚着春珂,许她妾室之位。

  一面又急着要在她临盆前,给梁六郎寻个门当户对的姑娘。

  若是有点手腕能镇住他后院那些通房妾室那就更好了。

  “母亲,你瞧,殿下正和长柏他们在一起呢。”

  盛长柏如今在翰林院忙的脚不沾地,若非赵晗和顾廷烨极力相邀,他今日绝不会来。

  华兰一身墨绿织金锦裙,莹润无暇的脸上略施粉黛,发间的步摇随着她的步伐微微颤动着。

  此时的她正挽着王若弗的手臂,抬眼看向赵晗所在的方向。

  王若弗团扇轻摇,挺直腰杆,脸上洋溢着得体的笑容。

  与几年前初来京城时参加宴会的气度判若两人。

  墨兰身穿天水碧色的襦裙,腰间束着丝绦,行走时珠光流转。

  一身装扮看似素雅,实则处处用心,目光轻轻瞥向一众勋贵世家公子们的身上。

  “明兰!”余家大姑娘余嫣然站在不远处的柳荫下,笑吟吟的朝明兰招了招手。

  明兰闻言回首,见是嫣然,眼中顿时漾起盈盈笑意。

  向王若弗和华兰规规矩矩的福了一礼后,当即拎起裙角跑向她。

  整个人都笼罩在一层明媚的光晕里,步伐轻盈的宛若林间小鹿。

  二人接近后,明兰挽着嫣然的手,轻声道:“那副百鸟朝凤绣,我已经帮你裱好了,只是你用的线不妥,险些洇色。”

  “那怎么办?我就是图桥下铺的线便宜些,没想到竟会这样。”

  嫣然柳眉紧蹙,面露难色,如今余家后宅都是继母在把持着。

  一些见风使舵的下人们也不把她这个原配嫡女放在眼里。

  每月的份例银子总要被克扣几分。

  余老太师和老太太年事已高,嫣然不忍因这些琐事让他们跟着烦心,便能忍则忍。

  “问题倒也不大,我用鱼胶混了刷的,总之颜色保住了。”明兰明媚一笑,二人手挽手走在马球场边。

  “吓死我了,多谢你明兰,我明日定送你两瓶错认水。”

  听到错认水三个字,明兰眼前一亮。

  这是汴京城内最时兴的冷酒,色泽清透,入口甘甜,温和不烈。

  凡世家官眷们宴席,都少不错认水助兴,明兰对此也十分痴迷。

  “对了,余老太师和老太太近日身子如何?”

  听到此话,余嫣然低了低头,眉宇间带有一抹愁容。

  “他们一切都好,只是一直担忧着我的婚事。”

  “等我终生有托之后,他们便要回老家颐养天年。到那时,汴京城里我就只有你了。”

  明兰握着她的手,开口宽慰道:“别怕,到时候你便是当家主母,再不用看人脸色过日子,岂不比在余府强上百倍?”

  “而且你若遇到事情,也可随时来找我了。”

  嫣然抬眸看着明兰,见她一副郑重其事的模样,轻轻点了点头。

  观台最中央,垂着金丝珠帘的锦帐内。

  顾廷烨得知赵晗将来会举荐自己从军,心情已经不似前些时日那般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