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亮平逮捕鹰派将军,他岳父慌了 第18章

作者:魅力四射的世界

他们一辈子在军队,想过无数种预案,但从来没有任何一种,敢把话说得如此直白,如此……

血腥!

鹰派将军!

几秒钟的死寂之后,礼堂里,爆发出一种近乎癫狂的,歇斯底里的呐喊!

“打!”

“一起打!!”

“卫国!!!”

学生们疯了。

最高军师学校的年轻学生们,未来都是军官,他们年轻,爱国,且热血!

赵援朝看着眼前的狂热,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

他等这股声浪稍稍平息,才继续开口,声音里带着一种不耐烦的冰冷。

“当然,弯崽曾经说过,如果打进来,就打巷战。打进去,就是残酷的巷战。每一栋楼,每一条街,都要用士兵的命去填。”

他嗤笑一声,那笑声里充满了对这种论调的极度鄙夷。

“巷战?谁和湾仔打巷战。”

他抬起眼,在看一群不懂事的孩子,又在看一群愚蠢的蝼蚁。

“为什么要有巷战?”

他反问道,声音不大,却重锤一样砸在每个人的心口。

他停顿了片刻,给了所有人一个思考的空隙,然后,用一种陈述事实般的,理所当然的语气,说出了那句足以载入史册的,魔鬼般的低语。

“导弹洗地。”

“不就没有巷子了吗?”

卡。

视频中断。

会议室内的沙瑞金,高育良,祁同伟等人,久久不能平静!

第18章 离去的绿皮火车

省委大楼内。

沙瑞金,高育良,李达康,久久沉默。

没人说话。

谁也说不出话。

周守京没有再看他们。

他缓缓转回身,背对着汉东省最有权势的这群人,一尊沉默的铁塔。

他没有再给他们思考和权衡的时间。

他只是拿起了桌上的遥控器,对着漆黑的屏幕,轻轻按下了播放键。

没有预兆,没有片头。

屏幕“唰”地亮起,刺得人眼睛发疼。

这一次,不再是赵援朝将军。

也不是长津湖的冰天雪地。

画面是黑白的,颗粒感很重,带着那个年代特有的粗糙。

一个火车站台。

蒸汽机车喷吐着浓重的白烟,将整个站台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

镜头摇晃着,扫过一张张年轻得过分的脸。

他们穿着单薄的棉军装,戴着歪歪扭扭的军帽,背着简单的行囊,挤在闷罐车厢的门口。

他们脸上带着笑,有的露出一口白牙,冲着镜头挥手;有的在和身边的战友互相推搡,打闹着,这只是一次寻常的远行。

一个稚气未脱的士兵,看起来不过十六七岁,正费力地将一封信塞给车下的一个干部模样的人,大声喊着什么,但嘈杂的汽笛声和人声将他的话语吞没。

另一个士兵靠在车厢边上,手里拿着一个啃了一半的、已经冻得邦邦硬的馒头,他的眼睛却越过喧闹的人群,望向远方,眼神里有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近乎沉毅的平静。

“凡有言,必践诺!”

“刀出鞘,必见血!”

一声声口号,从不同的车厢里断断续续地传来,汇聚成并不整齐,却无比坚定的洪流。

那是第20军入朝前的誓师。

没有激昂的配乐,只有现场收录的、混乱而真实的声音。

那辆锈迹斑斑的火车。

简陋的站台上挤满了人,穿着单薄棉衣的年轻士兵,和前来送行的父老乡亲。

没有激昂的口号,没有热烈的横幅。

只有一张张年轻到甚至有些稚嫩的脸庞。

他们中的许多人,看上去不过十七八岁,脸上的绒毛还未褪尽。

他们笑着,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努力想让家人看到自己最精神的一面。

可那笑容背后,藏着的是对未知的恐惧,是对生死的茫然。

一个士兵,正笨拙地将一封叠得方方正正的家书塞进胸口的口袋里,拍了拍,是揣着什么稀世珍宝。

另一个士兵,隔着车窗,与一个抱着婴儿的年轻女人用力挥手。

他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嘴里大声喊着什么,可汽笛声淹没了一切。

女人没有哭,只是死死咬着嘴唇,把孩子的脸蛋贴在冰冷的车窗上,想让他再看一眼父亲。

“娃他爹!我等你回来!”

那一刻,沙瑞金泪目了。

这一幕,他没有看到过,但是却异常熟悉!

火车缓缓开动。

一双双伸出窗外的手,在空中徒劳地抓着。

一张张贴在玻璃上的脸,渐渐模糊。

站台上,压抑的哭声终于爆发出来,响成一片。

镜头随着火车远去,最终定格在那片萧瑟的土地上。

“第九兵团,原定于台湾作战的精锐部队。”

周守京的声音响了起来,平稳,没有波澜,是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事实,“因朝鲜战局紧急,奉命北上。其中,就包括第20军。”

高育良的呼吸,几不可闻地停滞了一瞬。

他从那些年轻的脸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那个年代,理想和信念是空气,是水,是支撑着每一个人活下去的食粮。

他们也曾这些士兵一样,相信自己可以用血肉之躯,去铸就一个崭新的世界。

可后来呢?

后来,理想在一次次权力更迭和利益交换中被磨损,信念在日复一日的迎来送往和勾心斗角中变得斑驳。

他成了现在的他,汉东大学的著名教授,省委副书记,一个善于在各种势力间保持平衡的“汉大帮”领袖。

他有多久,没有再想起过那个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上衣,在课堂上激昂文字的自己了?

他放在膝盖上的手,不自觉地蜷缩起来,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沙瑞金的脸色愈发凝重。

他没有高育良那么多复杂的心思。

作为这片土地的最高负责人,他看到的是一种纯粹的、不容玷污的牺牲。

这些志愿军,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什么。

是武装到牙齿的敌人,是零下四十度的严寒,是随时可能降临的死亡。

他们只知道,国家需要他们。

于是他们就去了。

义无反顾。

这是一种多么强大的力量?

这又是一种多么沉重的托付?

而现在,就在这片由他们用生命守护的土地上,赵援朝,这支英雄部队的当代军长,竟然会失踪,六名特勤人员生死不明!

这简直是一种亵渎。

一种对那三万七千四百二十一名英魂的公开羞辱!

沙瑞金的胸口剧烈地起伏了一下,灼热的羞愧感,从心底直冲脑门。

他这个省委书记,当得不称职!

画面陡然一转。

火车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无垠的雪原。

战士们排着长长的纵队,在齐膝深的积雪中艰难跋涉。

风雪刀子一样刮在他们脸上,每个人的眉毛、帽子、衣领上都挂满了冰霜。

没有对话,只有呼啸的风声,和战士们沉重而压抑的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