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 第188章

作者:半只青蛙

“润石,你虽然也是富农出身,可是过去的十几年里,你经历了很多磨难......而 小黄,他的人生缺了很多课!”

李润石和伍豪,两人一人说一人总结着。作为这个时代中国最顶尖的两个人,一个是看得最远的人,一个却是执行力最强的人,两人一交流,就明白黄克的问题在哪里,和应当怎么处理。

“有些痛苦,是他必须经历的。而有些课,则是他必须补上的。来到这个时代后,他从一开始,起点就很高,而且越来越高,这并不是好事。即使是来自历史下游的未来人,如果只看天上而不看脚下,听不到来自最底层的声音,终有一天,也会摔个大跟头的........”

伍豪点了点头。

“去了苏联后,我会和斯大林同志说明的。不能只是把他当成高级科研人员来用,也要把他赶到最底层,和那些工人阶级多接触些,多体会他们的生活,聆听他们的声音。”

李润石点点头道:“共产党号称是革命的先锋队,先锋队本身就带着一份精英主义的味道,但是这些精英,其实是无数的普通人,经历苦难、鲜血死亡的磨砺,艰难的革命历程淘汰后,过滤出来的金子。而和平年代则不同,没有死亡,没有反动派,没有足够多的磨难和过滤,这时候,什么人可以成为以“革命先锋队”自居的精英?”

伍豪点了点头。

“精英主义思想是脱离群众,搞血缘权力继承的土壤!”

“其实这不光是他的问题,也是我们所有共产党员在革命胜利后,培养接班人下一代时,都需要面对的问题,精英主义思想,要不得!”

“小黄的心理问题,就在这里。他去了苏联,斯大林一定会把他待为上宾,这不好,很不好,这一点就需要你来监督他,引导他了。”

李润石最后道:“大雷音寺里的斗战胜佛,表面是佛,其实只是一条狗。花果山上猴群中的美猴王,才是真正的齐天大圣!”

红军高层经过商议,在询问过黄克的意见后,已经决定让他在十一月中旬前往苏联和斯大林会面。

十一月初的时候,一艘苏联的货船在塘沽港卸货,放下大批苏联转移的军火,离开港口时,船上却搭载了数百名中国人。这是根据李润石和斯大林的秘密协议,红军向苏联派出又一批“劳务实习生”,这些人将在苏联的工厂和学校半工半读进修。

而在十一月十五日这天,黄克和伍豪一起,乘专机穿过新疆,由西亚进入苏联,而后在莫斯科与斯大林见面。

-------------------- 第189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

苏联著名教练机PO2的设计者,名叫雅科夫列夫。

1935年后,在设计出“阿伊尔-6”和“PO-2”飞机 这两款备受好评的飞机后,雅科夫列夫开始沉迷于竞速飞机的设计,直到1939年夏天,他才接到了设计新式飞机的要求,而只用了不到一个年的时间,他就开发出了苏德战争爆发时,苏联红军现役最好的战斗机,雅克1战斗机。

和别的飞行设计师不同,二战时各国的“名机”,在推出改进的同款新型号时,都是靠着加大发动机的马力来提升性能,打到1944年时,在欧洲战场,战斗机发动机没有1500马力都不好意思说话,到了1945年时,西欧战场更是2000马力以上的怪物满天飞。

而雅科夫列夫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设计的雅克战斗机,尤其是著名的雅克3战斗机,使用的却是1250马力发动机——也就是和BF109F型战斗机发动机相当。

而这款雅克3战斗机,即使到1945年在一群2000马力的妖怪中间也没有过时,更是被后世军迷称为:3000米空战的王者,绰号:低空流氓战斗机。

其是苏联在二战后期空优性能最高的战斗机,是唯一可以压制德国Bf 109F/G的苏联战斗机。一出现就战果惊人,二战期间,曾有迎战三十架Bf 109,一共击落十五(一说二十四)架敌机而本队无一损失。使得当时德国流传着“避免在五千米以下,和机首无油冷器的雅克战机交战”的劝谕。

二战时,除去日本外,英美德三国的飞机设计师,在提升飞机性能时,基本都是走“水多加面,面多加水”路线,马力越来越大,飞机越来越重,控制性越来差,翼载越来越大,最后是板砖飞上天的道路。

但雅科夫列夫和他们不同,他在这方面的思路和野马H型的思路相同:通过更精密的“计算”,在不变发动机的情况下,减少机翼面积,努力地给机体结构减重,改善气动性等方式来提升飞机性能,最终设计出了雅克3这款东线最著名的“3000米的低空流氓”。

十月份的时候,整个苏联的航空设计局,就被一份据说是从德国传过来的机密资料搅得天翻地覆。

这个时期,苏联的飞机设计局,米格设计局,图波列夫设计局\波里卡尔波夫设计局以及雅科夫列夫设计局,所有的飞机设计大师,随着斯大林一声令下,全部被集中在一起,解读一份来历神秘的航空设计资料。

1936年,刚刚开发出I16战斗机,自以为自己走到世界航空技术最前沿苏联飞机设计大师们,在看到了黄克提供的喷火\BF109野马这三款二战飞机的飞行数据包线,以及后世总结出来的活塞战斗机气动资料后,个个都生出:我这辈子所学的,都学到狗身上去,“自信心”被重创的破灭中。

而给苏联飞机设计师们心理上打击最大的,还是已经服役的英国飓风战斗机的飞行数据,和飓风一比,I16简直就是垃圾。

而到了11月初,随着四架九六式战斗机通过空中转场,秘密运至苏联后,早有准备的苏联地勤,按某人的要求,用从英国的进口的700马力的布里斯托发动机替换了580马力的中岛寿2发动机。

十一月底,试飞员驾着改造升级完毕的九六式战斗机,和苏联人最为骄傲的I16战斗机在空中进行模拟空战格斗后,波利卡尔波夫顿时就象霜打的茄子般蔫了。

(注:96式最终款,700马力的中岛寿41型发动机,其实就是英国布里斯托700马力发动机的日本授权版。因为工艺水平的差距,其实用英国发动机时性能反而更好些。

另外:根据张鼓峰和诺门坎空战的经验,实战中I16和三菱96单翼机不相上下,不过这款九六用的是最终改进加强型的英制发动机,性能反而在1936年版的I16之上。)

在所有苏联设计师都信心大挫的时候,格鲁乌的人拿出了更多的资料:多款未来将装备英国、德国、美国,甚至苏联自己的“名机”设计资料和相关飞行包线数据。

然后斯大林一声令下,要求航空部门的人,根据这些机密的资料,立刻开始动手研发1200马力左右,飞行速度在600公里以上的战斗机。

整个苏联的航空部门,立刻因为这道指令而鸡飞狗跳。

何也?

1936年的时候,全世界只有英国拿得出1000马力的液冷式航空发动机,而要到明年,美国才开发出1000马力的同款发动机。而这个时期的苏联——他们连拿出800马力的液冷发动机都很勉强。

当时,无论是拉沃契金还是米高杨,或者雅科夫列夫,波利卡尔波夫,都感觉自己好象快要去卢比扬卡喝茶了......

“600公里以上时速的战斗机?我的天啊!这个时间点全世界最快的战斗机也就是450公里,嗯,不对,英国人飓风战斗机已经飞过500公里时速了。”

好在这一回,斯大林身边有“高人”指点,他拿出了未来的“米格3”,“雅克1”、“雅克3”,“拉5FN”等一堆的战斗机的飞行设计简图,要求他们直接参考这些飞机的构架,以其为基础设计飞机。

“四年!我给你们四年的时间!四年后的这个时候,你们能交出成熟的产品就可以了。”

就飞机设计而言,4年的设计周期,确实是相当宽裕的。

而后的情况,就是米高扬设计局的人拿着自己未来开发的“米格3”设计简图,拉沃契金在瞅着La5FN设计简图在发呆,而雅科夫列夫则被斯大林亲自叫去,拿到了数量最为庞大的图纸资料:雅克1和雅克3战斗机的设计简图。

“好好地干吧,雅科夫同志,祖国需要你的雅克战斗机!你有四年的时间去完善他们,不要让苏维埃失望。”

雅科夫列夫和拉沃契金发现,斯大林看他们两人的眼神全是欣赏的目光,尤其是雅科夫列夫,那是完全信任欣赏的目光。他对二人又是许诺,又是鼓励,还告诉他们缺什么,要什么,尽管开口.......

大清洗时期,斯大林同志如此“和颜悦色”地说话,其实也是很吓人的.......

至于伊留申设计局(谢尔盖·伊留辛于1933年1月13日建立),设计师伊柳辛拿到了IL2强击机的简图,开始了研究单发强击机。

斯大林告诉他们,新式的发动机虽然暂时还拿不到,但可以先把“壳”造出来,做好提前量预留就行。

在这过程中,看似最轻松的却是波利卡波夫设计局的人。他们接到的指令,按某个神秘人物提供的图纸为参考,对对I15战斗机进行改进,解决其糟糕的尾旋失控问题——其实I15的尾旋失控问题,这时苏联空军早就发现了,设计部门也早就找到了解决的功法,但是一直到其最终改进型I153出现后,这个毛病才被解决。(据说原因是生产部门的人担心更改设计后影响产量而拒绝改进,总之也是很扯蛋的原因。其实苏联红军二战前的军备开发,狗屁倒灶的事也是多如牛毛,各种浪费屁事无数。)

斯大林从黄克嘴里知道这个问题后,在第一时间就派人下场调查,追究相关的责任人——肯定是有人要去卢比扬卡喝茶了。

比起其他飞行设计局个个都有四年周期的限定任务,作为苏联现役主力战斗机I16的设计师,波利卡尔波夫设计局这边却轻轻松松啥事没有,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当天,斯大林下达完任务指标后,波利卡尔波夫有些害怕地主动站到斯大林面前,询问自己还有什么设计任务。

斯大林想了想,给波利卡尔波夫下达了一个新任务。

“I15完成改进后,你的任务就是以他为基础,设计一款低空低速高性能,类似德国人的HS123的对地攻击机。任务要求就是,随便哪块草地就能起飞,新手飞行员就能驾驶,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可以“傻瓜驾驶”的攻击机。”

斯大林下达这个指令后就走了,只留下脸色惨白的波利卡尔波夫站在原地,他清晰地感觉到了,在斯大林面前,他失宠了。

注:波利卡尔波夫是苏联早期歼击设计大师,但同样也是“时代的眼泪”。I16战斗机之后,他开发出来的飞机,就是不断地失败,并摔死了不少试飞员。整个苏德战争期间其可谓毫无作为,此人也因为压力巨大,1944就早早去世。

斯大林是个现实主义者。

黄克来苏联已经近一个月,这段时间,黄克把二战时期,苏联开发出来的各种主力武器,服役后的表现情况,做了一堆的专栏文章拿给斯大林看,什么是经典,什么是坑货,什么是垃圾,一目了然。

所以开发出伊尔2强击机,雅克战斗机,拉系列战斗机的设计局,就被斯大林另眼相看,特别关照。

米高杨设计局的米格3战斗机,虽然其高空高性能,低空低性能的特点不适合东线空战,但是黄克告诉斯大林,对付B17海,就需要这种高空高性能的战斗机,所以也得到了赏识。

而整个苏德战争期间毫无作为的波利卡尔波夫设计局,就因为穿越者的出现,受到了冷遇。接到的任务,只是去开发I153,还有将其改进为攻击机的这种“污辱性任务”,相应的,其在未来收到的研制经费,也必然大大减少。

当波利卡尔波夫有些萧瑟地离开时,跟在斯大林身边的黄克用俄语开口道:

“他是时代的眼泪。他是双翼机的设计大师,但在单翼机方面确实不行。我建议适当的时候,让他转行去开发运输机。”

今天斯大林召集苏联各个航空设计部门的大佬开会下任务,黄克和艾琳娜也有幸作为“旁听者”跟在边上。黄克的俄语水平进步得极快,来到俄国不到一月,已经能比较顺利地用俄语和人交流。他和斯大林说话时,只是偶尔的时候才需要艾琳娜帮忙翻译翻。

“你是说安2运输机吗?这主意不错,我可以再给他个机会,希望他能想得通,不过他不能阻挡安东诺夫的成长。”

斯大林看了黄克一眼,又瞧了瞧身边的艾琳娜,意味深长地对二人道:“你们两个都是会做事的人,但是做事和用人是不同的。苏联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多老同志,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却还仗着资历赖在重要的位置上,并且阻碍更有前途,更有能力的新鲜血液的成长!”

黄克点头道:“我们中国人把这种人叫作‘学阀’。”

斯大林冷哼道:“无论是军队还是科研部门,都充斥着这些过时的‘专家’,他们跟不上时代了,却还停留在过去的辉煌中,不肯让位并压制优秀的新人......”

“所以就需要大清洗,把他们象肿瘤一样地割掉!”

“是这么回事!”

“可是这么做,很容易误伤无辜的人,很多坏人会趁机夹带私货干私事......”

“我当然知道,但是不治不行。那些干私活的人,事后也要处份掉!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治病手段,想要得到什么,就得失去什么。”

斯大林站在窗户边,看着正在离开的航空设计局的负责人,对屋里的对男女道:

“我比另一个斯大林幸运的地方,在于你们给我带来了后世的资料,让我可以更加精确地对苏维埃进行手术,减少大量的误伤,更好地处理好手中资源分配。而中国革命高潮的提前到来,也让我找到了一个可以把这些‘过时’的老东西送出去,发挥其正确作用地方。”

黄克来苏联后的这一个月,可以说是大小黄克最忙的一个月,斯大林最重视的,不光是武器的开发,更多的却是大清洗中的“误伤”问题。通过大黄克相助,斯大林拿到了不少“误伤”和“可挽救”人员的名单,特赦了不少人。另外就是,中国的存在,让斯大林可以把手中大量的“过时的学阀”赶到中国去发挥余热,这个时期的中国,其实是最喜欢的就是这种“过时的老专家”了。

斯大林和黄克说这些话,不光是说给黄克听的,更多的是说给旁边的艾琳娜听的。

他已经将艾琳娜视为自己的“接班人”,现在其实是在亲身教导她,该怎么处理苏联的内部事物。再过两个月,他就会把艾琳娜下放到适合的位置,让她通过亲身体会,一级一级地弄明白苏联官僚体系运行情况,慢慢地开始培养她。

“苏联,确切地说,是俄罗斯的社会,本身有很大的问题!”

斯大林对艾琳娜道:

“下面的这群人,需要的是鞭子,刺刀和绞刑架去逼迫他们,他们才会认真的干活。否则只要稍一松懈,他们就会以你我都无法想象的速度飞快地堕落。”

而这个时候,黄克向斯大林告辞,他在晚上还有工作。

黄克来苏联后,每天的时间都是被他自己排得满满的。跟着斯大林参加会议,只是被临时叫来当参谋,不过这样却耽误了他今天的计划。

黄克走后,斯大林对艾琳娜道:“你对他的影响很深。这就是爱情的魔力啊!他为了你,现在努力得连我都感到佩服。”

艾琳娜低头叹息道:“他以前其实是个稍有些懒散的人。但现在他越努力,未来只会离我越远。”

“看来你也明白了。你们还有十年的时光可以享受爱情的快乐。至于之后.......”

艾琳娜道:

“十年已经很多了。要得到什么,就必须付出什么。总书记的位置是孤独的,将来他也会明白这一点。”

如果黄克只是个“普通人”,艾琳娜或许还有机会嫁给他这个中国人。

但是黄克不是,他同样是被李润石看中的人,未来坐在“前三排”,甚至是第一排的位置,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而艾琳娜的情况也相同,她未来会是坐在苏联第一排正中间“咖位”的大人物。

从政治的角度和民众的心理,苏联人都不可能接受最高领导人嫁给外国人。

十年后,随着艾琳娜在苏联党内的地位越来越高,她和黄克的关系,就必须进行适当地“隔离”了。

两人完全疏远不符合中苏的利益,贴得太近更是不行。若即若离方为最佳。但这种关系,对于一对相爱的男女来说,却是最残酷的折磨。

黄克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艾琳娜却已经先悟到了。

斯大林看着窗外,黄克这时已经登上了一辆车,被载着去附近的机械厂——这是他今天遗漏的工作任务:参予指点工业母机的制造。

相对于这个世界,黄克有两大优势:一是超时空知识,其次就是他有一双这个世界最灵巧的机械师的手。

“神牧众生,是以众生为敌,但至少还有一大群依附于在其身边的走狗为伴。而我和李润石,我们却是和依附在我们身边的同志为敌,我们用鞭子抽打着他们,用刺刀威胁着他们,用绞刑架警告着他们,逼他们好好干活,好好做事。不逼不行,松懈也不行,逼急了,最后就是我和李润石未来的下场。斯大林的一纸任命,并不能保证你就能成为下一任的苏维埃总书记,政治上的权谋手段,利益的切割分配,还有我生前所做一切的负面反噬,你将来都要承担和面对!为了促进你的成长,我会把你扔到合适的位置,用各种苦难折磨你,让你经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阴谋诡计......”

“明白!没有经历风霜雨雪打磨的树苗,是无法长成大树的。”

艾琳娜点点头,表示理解。和黄克一样,来到这个世界,在见识了两个红色政权最顶尖人物的手段后,她身上早就什么傲气都没有了。

会做事,和会用人做人,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艾琳娜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学习。

艾琳娜站在窗口,看着黄克所乘的车子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