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 第190章

作者:半只青蛙

“高级技工,过十年后会很值钱,不过当时全国的工厂大面积地倒闭,失业的高级技工,却太多了一些,那时差不多是中国经济的最低谷噩梦期——类似于美国的大萧条,所以家里一下子困难了起来。”

“不光是我家,我的两个舅舅,也感觉到了压力,当时全家上下都是唉声叹气的。我那时虽然刚上小学,但我的记忆很好,那时发生的每一件事,我至今都记得。”

“失业在家的母亲,一年级起就逼着我好好读书。她是有文化的人,教了我一大堆类似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东西,很早就告诉我:中国现在有十二亿人了,十二亿人,十二亿张嘴,未来的中国,会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你不想被别人吃掉,就要努力学习,变得更强壮,然后去吃掉别人——她没说得这么露骨,大意就是你要排前几名才有饭吃。”

黄克说到十二亿时,斯大林的脸皮抖了一下,突然想起一个事,问黄克道:“那时的苏联,是俄罗斯,大概有多少人?”

“一亿五千万人左右吧,而且人口还在减,苏联解体后,人口就一直在跌——中国的话,大概要到2019年左右,人口才开始迎来拐点。”

斯大林点头,示意黄克继续说。

“到我上大学为止,我整个少年时代,从母亲这儿,家里,听到的教育全是:好好读书,超越别人,然后你才有饭吃。除了这些外,另外一些则是外公舅舅们的抱怨和骂娘。”

“我外公的抱怨到,工厂倒闭了,厂长却装满了口袋发了大财了。当时的情况是,苏联解体后,一堆的执政者在他的尸体上成为巨富。中国这边,大量国企完蛋时,也诞生了无数在他们尸体上发财的恶龙。和别人相比,我是个有心的人,小学二年级起,就开始看乱七八糟的杂志,读了不少东西,什么都看,什么都读,我的外公是个老革命,临退休失业了,常喝酒,喝了酒就骂娘,骂卓部长,我听了很多......”

“后来呢?”

斯大林很有耐心地听着。他这一生听过无数的谎言,明白反而是这种拉家常似的聊天,内里隐藏的“真相”才最多。

“真正对我影响最多最深的,是上了大学之后。遇上了很多同学,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富的地区,也有穷的地区。那时已是网络时代,大学的时候,其实我不是太努力,有些放羊了,成绩只要求够拿奖学金就满足了,硬是在大学里浪费了四年的时间。如果当时我肯努力些,其实是有办法早一两年提前毕业的。所以有空到网络上查看信息,长时间地泡那些政治论坛,谈论的是1976后那三十年里发生的事。”

黄克稍稍向斯大林解释了一下什么互联网,然后提醒他道:

“对了,斯大林同志,我这个人的存在有些特别,我是得到了28岁的自己记忆的,十八岁的黄克。上大学后的那些经历,其实都是2011年后发生的,现在的这个我还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我说的是我从另一个我身上得到的记忆。”

“知道,她和我都说了,你在某些地方,是比她还要神奇的存在。”

黄克继续道:

“那时的互联网络上,有支持李润石的,有支持卓部长的,两边的人一见面,就是火星撞地球,互相骂战互相揭底——斯大林同志你知道的,你们死后,会有人把无数的垃圾砸到你们的坟头上,那些恶意的宣传骗了很多年很多人。李润石主席也一样,那时候他的坟头已经被砸了三十多年的垃圾了。不过由于人民吃了两茬苦,被资本家活活地操了二三十年,还有可怕的医疗、教育、房价新三座大山......历史的风开始吹走那些垃圾了.....互联网这个平台,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成百上千万的人可以集中起来讨论一个话题。当几百万人要考究一段历史时,没有什么谎言经得起这么多人去较真!假的终究是假的,即使是完美的圣人,最后也会被扒得精光露其不堪的一面。谁是英雄,谁是恶龙,最后都在网络上曝光得清清楚楚。我也是在那时,第一次真正地了解中国真实的历史。”

黄克继续回忆着。

“我读的是交大,中国的名校之一。那时候大学同学的生活,其实已经开始阶级分层了。那个时期,我父亲这边事业渐渐有成,我成绩也好,在学校的学生里生活水平中等,但我见过落后穷地方出身的同学的生活,也见过开着豪车上学有钱学生过的日子。同样也见过,旁边的几所大学,每到周五下午放学时,豪车云集,漂亮的女大学生登车而去的画面——富人,穷人,那是两种世界的生命......”

“我大学时毕业时因为成绩好,也不担心毕业后的工作问题,看到这些画面,其实心里没想那么多,也没有那么多的触动。我知道世界是怎么回事,但觉得凭自己的本事,未来不会混得太糟糕.......我毕业了,工作了......第一个月的工资,上海地区,试用期两万,转正后两万五!很高吧?放在当时的中国,确实不错......但在上海,也就是那样......干十年,存的钱,大概也就够在市区买个卧室厕所吧。”

“不过当时我觉得这个收入很不错了,所以毕业后第一第二年的我,还是不够努力,觉得自己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收入也有在涨,因为我不怎么花钱,一年也能存下大十几万,觉得日子这样过就可以了。直到第三年回家,同学聚会时,听到当地一个故事,我的学长,我的前一任,全市高考第一的那位学长死了,原因是女朋友甩了他跟着一个有钱人跑了。我的学长那么聪明的一个人,居然想不开就自杀了......抢走他女朋友的家伙,也只不过是一个有钱的败类家的孩子。我的学长,成就不在我之下又如何.......”

小黄克为未来的自己,后来的经历感叹着。

“同学聚会,大家都是在各种炫耀卖弄。我虽然高考全校第一,但在同学中间,工作后也只是混到中流而已——走出酒店大门时,看着那几个我从前瞧不起的家伙,开着豪车叫我上车要送我一程,我当时心里的感觉就是很不舒服——他们全是当地的狗官或有钱人的孩子, 上高中是走关系和掏钱进来的!”

黄克说着举起右手,握紧了拳头。

“我这一生,一直都是第一,从不弱于人,我又聪明又努力,即使在交大放了几年羊,也是年年拿奖学金的!可是我还是输给了那些把起跑线就变成人生终点线的人!这不公平!”

“然后你就萌发了革命的念头?”

“斯大林同志,想不到你也会开玩笑呢!”

黄克对着斯大林笑着,而艾琳娜这时也安静地看着他。他和她早已身心交流无数次,但黄克这段过去心声,她却也不知道。

黄克看着斯大林,想了想,毫不隐瞒地说出了实话:“要做个有钱人!”

双手托在下巴上的斯大林,听着笑了起来。

“你的胆子可真大啊,居然对着我说实话。”

“没有必要骗你,也骗不了你。那个世界,那个时代,那个环境,这才是最正常的选择吧?然后我用心努力了两年,先拿到了全省技工大赛冠军,又拿到了全国技工比武大赛冠军,26岁就成为国家级高级技师。同学聚会的时候,终于可以平视那些废物纨绔们了——真是可悲呢!”

“那现在呢?你为什么不选另一条路,跟着卓部长走不好吗?为什么要对我说这些?以你的聪明,完全可以编一个谎言故事和我说的。”

“为什么?最初的时候......”

黄克看着艾琳娜,然后道:“是为了她。”

斯大林笑着点点头, “理解!年青人都这样,我理解。后来呢?”

“一半是看到这个时代的中国的惨状......”

“另一半却是.......”

黄克想了想,说出了后面三个字:“意难平!”

这三个字他是用中文说的,艾琳娜想了半天,才找出适合的俄语译了过去。

“不甘愿吗?”

“凭什么那些废物王八蛋,就靠着投胎好,就可以把起跑线直接变成终点线?26岁就成为国家级高级技师的我,努力了26年,也只不过勉强能平视落后小地方的几个纨绔.......真是他妈的,他妈的!”

黄克挥舞着拳头道:

“我为那段记忆里的我经历的事感到不甘,也对我那个自杀的学长的遭遇,同样感觉不甘!我没想过要去吃人,但是我讨厌这种不公平的世界。哪怕我未来会是这种不公平的获利者,我还是讨厌这种不公平的扭曲。蛆虫就该吃垃圾,废物只能享受废物的待遇,不劳者不得食,这样的世界才算公平!”

斯大林哈哈大笑了起来:“你不象李润石,你反而非常象我!你性情其实刚烈如火,你没有他那么善良!”

-------------------- 第192章不知我等是狂是愚,惟知一路向前 --------------------

第192章不知我等是狂是愚,惟知一路向前奔驰

要说傲慢,大小黄克都是傲慢的人。

从小是第一,一直是第一,看别人的目光尽是“在座的诸位全是傻瓜弱鸡”,这个毛病一直都扎根在他身上。

要说区别的话:小黄克其实比大黄克更傲慢一些。

大黄克好歹工作后受过社会的毒打,也遭遇过不少实力和他不相上下,甚至比他更出色的人杰,多少也明白“天下英雄何其多,不差我一个,比我聪明人的人也很多”的道理。虽然两人能力完全相同,但在情商方面,28岁接近而立之年的大黄克和18岁的中二青年小黄克,终究还是有区别的。

年近而立的大黄克,渐渐学会了油滑与现实。

不满十九岁,还未到“弱冠”之年的小黄克,虽然得到了十年后自己的一切记忆、知识、能力,但是情商这东西却是无法开挂得到的。

小黄克不是活成精的九十岁的西园寺公望,也不是活成黄油的完美男子,同样也不是经历了长征前后,人生最低谷期磨炼后,逐渐成熟的李润石。

和28岁的自己结合,得到十年后自己的能力的同时,小黄克付出的代价就是:他拥有的超时空知识,过强的个人能力,与他的情商极度不匹配。

年青而又能力过强,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不知我等是狂是愚,惟知一路向前奔驰”如果没有这样的激情疯癫的状志,你就不是十八岁的年青人——上面这句诗,其实是二二六兵变时,大尉野中四郎的绝笔诗。但是,用来描写十八九岁,有想法敢做事的年青人的心态时,也相当地契合。

艾琳娜的选择,对小黄克来说,是非常大的刺激。小黄克的那位学长,聪明绝顶,但聪明的人共同的缺点,受到刺激时,思想很容易走上极端。

学长是自杀,而小黄克则开始放飞自我了。

为求念头通达,天也敢捅破!神挡了我的路,就算是“神”也杀给你们看!

小黄克和斯大林的谈话,还在继续中。

斯大林问道:“我知道中国的情况。中国和苏联不同,八成以上的人口是在农村。四十年后的情况如何?”

小黄克答道: “中国这边,大概要六七十年后,人口才完成了城市化为主的转变。”

在黄克这个未来人面前,斯大林也不客气地,不隐瞒地向黄克说出十月革命时的一些“黑历史”。

“六七十年?真是漫长的时间。十月革命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俄国的农民更愿意站在白军那边。”

“俄国的情况是地多人少,按中国的标准去判定,十月革命时的俄国农民,个个都会是要被打倒的地主阶级。”

“征粮队的事情,你应当是知道的。”

“战时共产主义是必须的。但肯定是伤害了这个时期农村所有人的利益。人民是短视的,他们无法接受这种短期的利益受损。而且十月革命时的苏维埃,党员的数量也不够,那个时期,没有这个时间没有这个人力,去挨个地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

“没错,没有时间......苏维埃没有时间,外面的敌人,一直在逼迫着我们。从十月革命起就是这样,现在更是这样。希特勒再过四年就要打过来了.......乌克兰的饥荒,更多的是人祸,政策上我确实失误了。”

最后一句话,斯大林只会在黄克和艾琳娜这两个身份特殊的“穿越者”面前说。

黄克同意道:“一道政策颁布,最高层的想法,变成具体执行人去执行时,必然是会各种走样变形的。再好的经,歪嘴的和尚有意地去歪念,最后也会变成邪经。乌克兰的事情,您有错,中国后来也发生了类似的事,很多地方,细节,甚至更过份。全世界的官僚,最后会犯的错误和罪恶,其实都是相同的。”

斯大林看着艾琳娜道:“记住他刚才说的这段话,永远都不要忘记。”

艾琳娜点点头,她明白,斯大林现在不光是在和黄克“闲聊”中国,其实也是在教导她怎么做好一个合格的领导——要考虑到,政策执行时的变形,走样,还有最蠢的官员的办事能力。”

“继续刚才的话题吧......”

“......”

(砍了大概两千字,当成弃稿,扔在个人小站里。)

-----------

“润石,伍豪离开前,他找过你,事后脸色很不好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

和李润石主席说这话的,是王稼祥。

他陪着李润石,带着艾琳娜一起去了苏联。

作为高级翻译官的他,听到的只是一些“不太重要”的机密。但即使如此,他也感觉到了,两人会面过程后,发生一些“诡异”的变化。

王稼祥知道,李润石和斯大林多次见面,是直接避开他这个翻译 ,只有艾琳娜充当翻译进行的。

他不知道得是什么样的机密,才会连自己这样的高级人员都无法接触。但他明白一点的是,情况一定是很严重的事。

他都看出问题了,伍豪同样也看出来了。其实知道黄克身份那十三个高层人员,其实个个都看出问题了——尤其是在李润石告诉他们,苏联会在五十五年后解体的消息后,所有人都在那一瞬间,产生了理想国崩溃的感觉。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家才最后同意了,把历史告诉斯大林。

当时李润石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们:这个时期苏共中央总书记是叛徒,他和另一个叛徒勾结,肢解了苏联。

至于具体的情况,李润石没有说明,他当时的说法是,这是重大问题,必须等斯大林回复后才能说明。

大家暂时认可了这个说法。

不安的种子,在那天就埋下了。

“一切,等伍豪同志回来再说吧!真实的情况,比你我想象中要严重得多。正因为太严重了,所以才不能随便说出啊!”

------------

和斯大林初次面后,第二天,黄克又被斯大林拉去,陪着他单独聊了半天。

期间,斯大林和伍豪见了面,两人不知谈了些什么。

而到了当天晚上,伍豪私下里找到了黄克。

伍豪问道:“小黄同志,我知道,你有很多事没有对我们说。”

黄克道:“苏联后来解体了。”

伍豪盯着黄克的眼睛道:“苏联解体的事,主席已经说过和我们说过了。我想问的是其他的事.......”

对于50年后的事,李润石只是透露出一点,关于苏联和东欧的部分,关于中国,只提到了后世的中国被全世界的资本主义国家包围。

伍豪是聪明人,他早就闻出了异常,尤其是他来到苏联后,斯大林对他的态度,更让他感觉到了什么。

而在离开中国前,伍豪曾私下里,和李润石有过一次不是太愉快的交流。

这事黄克知道,在出发前,李润石告诉他:如果伍豪忍不住来找你,你就把九十年代发生的事,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