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 第193章

作者:半只青蛙

“大家不要被希特勒最近搞出来的经济奇迹骗了。这只是疯狂的军备制造的虚假的经济繁荣。等过了1939年这个还钱的时间点,还钱的魔法时刻一到.......”

“那时美国会向德国催债,德国如果还钱的话,国民经济就会立刻崩溃,重新掉回1932年大萧条的凄惨时代!希特勒的经济神话泡沫就会破碎!如果他想避免这一点,唯一的手段,就是发动战争,对外抢劫,武装赖帐!”

“首当其冲会被德国攻击的国家,就是波兰!”

然后,他拿出了黄克给他准备好的资料,把德国接下来的军事战略进攻方向,向全体共产共产国际代表全部说了一遍。

这次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代表会议,是公开进行的,现场云集了无数外国记者。

斯大林最后在作总结讲话时,把美国拉了出来。

“天真的希特勒,他以为他在欧洲是下棋的人,但实际上,他仍然是被别人操纵玩弄的棋子!”

“操纵他的人,就是过去几年里,疯狂向德国投资的美国人,正是坐在白宫里,那位满嘴和平的罗斯福总统!”

“大家看着吧,如果美国真的想要阻止德国发动的新的世界大战,只要把美国对德国的投资和技术输出全部切断,希特勒拿什么发动世界大战?大家要知道,现在的德国非常地虚弱,德国到处吹牛表演的BF109战斗机,他的发动机只有600马力,至于德国的坦克,更是火炮口径只有20毫米的玩具.......”

剧透历史爽,一时剧透一时爽,不停剧透不停爽!

斯大林不断地向全世界泄露历史天机装逼时,心里这时简直是乐开了花。

他才不在乎这样剧透会不会影响历史,他是巴不得德国在西线战役失败,好让苏联获得更多的准备时间。历史上英法的绥靖是想“祸水东引”,而苏联在这事上则是在玩“祸水西推”,斯大林大嘴巴剧透历史,就是想引发蝴蝶效应,让希特勒未来在法国战役能多遇上一些“麻烦”。

不光是这样,他还要提前给全世界打预防针,把那个“道貌岸然”,装成“正义的朋友”的漂亮国大统领身上的外衣扒下来,让全世界提前看到他衣服下的“洋梅大疮”。

“罗斯福为什么要如此丧心病狂地支持德国呢?”

“原因是他现在搞的罗斯福新政,不过是靠印钱灌水的虚假繁荣!等美联储不再印钱搞基础建设了,罗斯福新政的神话,就要崩坏了!”

“要真正地挽救美国经济,最好的手段,就是欧洲再次暴发世界大战!”

“希特勒,就是罗斯福手中的牵线傀儡!只要德国一发动世界大战,美国的经济就得救了!”

“不仅如此,借着这次世界大战,已经是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美利坚,在一边象上次欧战一般大发战争财的同时,还可以趁机榨干英法两国的一切,成为世界霸主!”

斯大林越说越开心,哪管台下的各国记者和共产党代表都听得目瞪口呆的表情。但是少数记者觉得斯大林的讲话好象似曾听闻,很快这些人就想起来了,这好象是一个叫黄克的中国人,在欧洲和美国出版的那本书《菊与刀》里最后一章,“美国大阴谋”里的内容。

斯大林装完了逼后,最后的声音,却是向英、法、德三国发出的。

他在声明里,声称欧洲不能再掉进二十年前的战争陷阱中,再次愚蠢的自杀残杀,白白便宜了躲在新大陆发战争财的国家。希望能和欧洲各国领导一起召开一次欧洲安全会议,平息彼此的矛盾,避免下一场愚蠢的战争再次爆发云云。

——斯大林当然知道这个声明没啥用,但是道德制高点,先要占了。

“该死的罗斯福,我知道你会比我先死,但我绝对不会让你有机会戴着世界救世主的王冠进坟墓!”

而会议一结束,斯大林就立刻召开苏共内部最高会议,要求苏共计划部门做好动员预案,为四年后即将爆发的世界大战作好准备。

感谢:sataotaor和自色无伤 的2888书币打赏,感谢忘情天空的66刀币+10元打赏,

-------------------- 第195章柿子要捡软的捏 --------------------

在有意地事先安排下,斯大林在共产国际大会上的讲话内容,没过两天,就登在了法国和英国的报纸上,很快就传遍整个世界。

类似的东西,其实不久前黄克早就通过出书在国际上“说”过,但黄克只是个“无名小卒”,同样的话,苏联最高领导人说出来,就完全是另一种味道了。

欧洲新闻媒体开始哗然,不需要斯大林“指使”了,首先“高潮”的就是法国媒体。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在德国国会发表演说,声称法苏两国缔结互助条约违反了《罗加诺公约》,并以此为借口,宣布德国不再承认《凡尔赛和约》关于莱茵河的全部条款及《罗加诺公约》。

而后,共有3.5万名全副武装的德国官兵进入莱茵河非军事区。实际上,这次有预谋的军事行动是希特勒的一次军事冒险。他曾密令进入莱茵河的德军头目,一遇法军抵抗,立即撤回。但对希特勒公然破坏凡尔赛体系的行动,西方国家竟然未能做出任何军事反应。德国军队进入莱茵河非军事区一事使希特勒在国内的地位得以巩固和加强。对德国公然违反《凡尔赛和约》束手无策的英法等国的国际威望则一落千丈。

此时的法国,是左翼执政,很快法国媒体就开始炒作希特勒重建“大德意志”的话题。不过,也只是媒体炒作声响声亮,法国政府本身,却是半点实际的反应都没有。斯大林通过秘密外交渠道向英、法两国政府表示:一旦德国露出侵吞奥地利的倾向,苏联愿意和英、法两国一起,三家一起对德国施加压力,逼迫其放弃建立大德意的阴谋。

不过情况就象后世网友评价的那般:这个时期英法两国,恐惧苏联远胜希特勒德国。在他们看来正在西班牙搅风搅雨的共产党才是真的危险,而西共还不是你苏联弄出来的?在他们眼里,苏联比德国更加危险!

这个时期的法国,表面上是左翼执政,但是,整个法兰西,对德的国策,无论是左翼还是右翼,都是充满了对战争的“恐惧心理”。一战的时候,法国人实在是死得太惨了。

“因为一个刺杀皇诸的刺客”就发动战争,死掉法国一代人的战争,战后一无所得,这样的战争实在是太蠢了。(民间看法)

这就是法国人反思一战的成果。他们是很想压制德国,但前提是“低成本”和有人帮手背锅。

历史上法国本来是有机会压得德国难以翻身的,可是英国这根搅屎棍总是在关键时刻放水,让法国独木难支。上一次德国强占莱因区时英国人就是疲软,法国人本着“英国不动我就不动”的态度,也缩了。

法国媒体起初对德国嘴上防备,英国却是从官方到媒体,都对斯大林提议热嘲冷讽,声称他夸大其辞,别有用心云云。在“反共反到不惜一切”的英国人眼里,德国更强一点才是好事,这样方能成为防波堤替他们挡住来自东边的“共产主义瘟疫”。

法国一看英国这个鸟样,被一战打光最后一点血性的他们立刻也缩了。

至于斯大林所说的,背后操纵世界大战的大黑手美国和大黑阴谋家罗斯福,他们的看法也是认为斯大林在说笑话和卖弄“焦虑”。要说危险,一战后已经是个破落户的德国,哪里有你苏联这台红色压路机危险?

英国首相斯坦利·鲍德温在接受英国记者采访,谈起这个因为斯大林的发言而被媒体热炒的话题,就不无嘲讽地道:“比起希特勒,斯大林才更危险!现在在远东,另一股红色瘟疫,正以难以阻止的速度正在漫延!欧洲是西班牙,而亚洲是中国!比起提防德国崛起,防备共产主义瘟疫的漫延,才是当前最重要的。”

至于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这三家斯大林嘴里,德国崛起后的“受害国”对于斯大林有意递过来的橄榄枝,也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模样。

真正作出紧张应对反应的,反而是德国的希特勒。

很快就有媒体只嫌不够热闹地质问希特勒,是不是对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怀有野心,搞得希特勒很是狼狈,不得不说了一堆含含糊糊谁也听不懂的废话应付。

这个时期,苏德关系还没有破裂。私底下希特勒在第一时间,派出外交官特使询问斯大林此为何意?

而苏联这边的回复是:作为对德日签定《反共产国际协议》的回应。

这则回应让希特勒大吃一惊。《反共产国际协议》是德国和日本秘密签定的,谁知道墨迹未干斯大林就知道了——不但知道,回应时斯大林还“极浪”地故意将协议的详细条文发了一份送给小胡子,直气得小胡子大骂“日本盟友”靠不住。

令希特勒感到意外地是,斯大林在做出如此“极为不友好”的回应后,却反过来对德国又递上了橄榄枝,在回电里“大方”地表示,苏德两国间过去存在不小误解,希望能够“增强”苏德之间的军事交流。

历史上,苏德意的关系,大概要到1938年后,德国吞并奥地利,拿下捷克斯洛伐克后才急剧恶化。在这之前,德国新开发的三号坦克早期型的样车,最初都在苏联测试过。

已经知道德国老底斯大林,现在不眼红德国的装甲兵,反而是极眼红德国的装甲兵战术。虽然他已经通过黄克,拿到了古德里安成熟版的坦克作战思路,也拿到苏联红军经历二战的“心得总结”,但斯大林知道现在的苏联红军基层军官是啥德性,还是希望苏德间能多交流多学点东西。

斯大林的那通讲话,就象石头砸到水里,短时间里溅起无数波纹,但隔了十来天,风头过后,很快热度就降了下去。

但是暗子已经埋下了......

比起欧洲这边“毫无效果”,日本这边却是闹翻了天。

靖和天皇雍仁,此时和军部,已经定下了1937年五月,开春转暖之后,就派出部队南下进攻华北,夺取包括河北、绥远、山西、山东,所有黄河以北的箐华之地战略预案。

但是斯大林在公开讲话里,对全世界宣布一旦日军侵华,就会对中国,尤其是中共展开全力的支援。而这段时间,日本军部收集到的关于远东苏军的情报,也全是坏消息:半年前,斯大林已派人员对远东苏军进行全面整肃。而在十月分冬季的时候,远东军区这边甚至还传出了苏联红军利用冬季进行大练兵的“坏消息”。

对比一下斯大林“强硬”的讲话,以及苏联和中共间“友好”关系,加上十一月后,更多的苏联货船不停地在塘沽港靠岸,将越来越多的军火送入华北......

“过去的半年里,中共最少从苏联和美国,获得了超过十五万条步枪!”

“尤其是最近这两个月,至少有六十辆坦克,一百门大炮被送入中国。”

“我们布置在平津地区的密谍回报,最近两月,塘沽港运出军火卡车,超过一千五辆次,运送的物资,除了弹药外,还包括了大量的飞机零配件和燃油!”

“河北地区,表面上是受29军宋哲元控制,但实际上宋哲元已完全向中共屈服。现在来自中共的党代表和政工人员,已经公开的进入29军基层活动。”

“29军在过去一个月里,从中共手中接收了大量的军火武器。其中又以38师的张自忠和中共军走得最为亲密,其部下114旅长董升堂,其弟董振堂更中共第三军的军长!而38更在近日从中共军中获得了四辆坦克支持。”

来自中国派遣军和土肥原的报告,不断地被堆积到雍仁案头,送过来的全是坏消息。

最初军部的应对手段,都是苦劝雍仁,提前发动侵华战争——最好是1937年年初甚至是1936年年底发动。

可是在十一月二十日,一个重大“意外”,让整个关东军甚至东京总部全体鸡飞狗跳。

满洲里中苏边境这边,有一名苏联内务部人员叛变,通过边境苏联控制区逃到日军控制区时,被追击的苏联内务部人员,隔着控制线用机枪扫射击成重伤。

而后赶来的日军与苏军在边境线上武装对峙,险些开战,事后苏方主动撤离而告终。但那位被击成重伤的苏联内务人员在被送入医院后不久死去。

事后日本人在其他身上发现了一份携带的机密文件,打开一看,内容居然是远东军区的作战预案,内容大至就是,1937年日军全面南下侵华时,远东军区的苏联红军在其主力南下后,就要向东北地区发动猛攻南下。

死掉的人,名叫柳什科夫,正是历史上远东军区的内务部的最高负责人,叛徒(此人免费章已说明)。知道这人当了叛徒的斯大林并没有简单的将他逮捕枪毙。而是先是故意送了他一份机密的假文件,然后又从莫斯科这儿派出专员对其进行政治调查,故意打草惊蛇,吓得。此人不顾一切地携带最新机密文件叛逃日军,然后被早有准备的内务人员隔着边境线用机枪扫射而亡。

这种“死间计”,其实谈不上多高明,与其说是阴谋,不如是说是“阳谋”。

就算日本人认为这份预案有问题,但是结合斯大林公开高调地讲话,日本军部这边想不信都不成。

“诸位,皇国大军一旦南下,攻击华北,露西亚军,会不会趁机袭我后方?”

秩父宫里,雍仁天皇忧心忡忡地问林铣十郎道。

此时,以林铣十郎为首的一干鬼子高官,也是愁容满面。

百灵庙之战后,“共产党军不好啃”,日本军部这边,其实也多少也有了一点数。

虽然不好啃,但林铣十郎和陆军大臣杉山元,以及部下小矾国昭和二宫重治,依旧认为集皇军精锐南下,还是有能力在干掉华北地区的中共军队,顶多只会是“损失稍大”,但是死掉那些价值“两毛五分邮票钱”的炮灰,对皇国来说实在微不足道。

但是现在,中国的棋盘边,突然多了苏俄这头庞然大物,任何一个鬼子高官都是无法逃避这个可怕的大变数的......

所有人吱吱唔唔,没人敢回答。

而这个时候,昭和和靖和,两个天皇的区别,在这里就显露出来了。

裕仁是心比天高却又志大材疏“爱赌”的人,或许脑子发热头铁之下,依旧不管不顾地下令打了再说,“赌一把”斯大林只会动嘴不动手。但是雍仁天皇明显没有这个勇气。

他能当上天皇,完全是“意外”,谁会想到春秋鼎盛,身体正好的“裕仁老哥”会多吸几口烟气就染上古怪的肺病而亡。坐上天皇这个位子完全是意外之喜,坐上后他才知道这个位置不是这么好坐的。

下面的人耍滑头,眼巴巴地盯着他希望他来拍板,可是这个决定日本国运的时候,按照日本的习俗,难道不该是众良臣主动站出来提出议案“为主分忧”吗?

问题是林铣十郎为首的一干军部高官高,这些统制派的老油子们,全是混成精的人。已经意识到,有露西亚随时会在身后背刺,现在的华北很可能会是块硬骨头,强啃会被嗑掉牙的他们,哪里肯轻易地站出来拍板啊?

遇大事,不肯独自承担责任,这是日本特色!

后世的福岛核危机,由一、二级核事故拖成七级核事故,不就是这帮高层的杰作吗?其实二战时也一样。君不见对美开战前,一群早就“预见”到必败后果的日本首相等高官,排队抢着辞职,最后让“东条上士”这傻瓜上台宣战,背锅。

(注:东条英机是1941年十月上台,当年12月发动珍珠港。他的前任是近卫文麿,这个精明的老鬼子硬是在开战前“强行下台”,让位给东条英机组阁。)

上一任首相是怎么下台的?广田内阁就是这么完蛋的。策划了百灵庙战役,却遭遇惨败的石原莞尔,现在家门口天天被人扔垃圾,一堆的皇国中二们整天堵在他的家门口前要他剖腹向国民谢罪!

石原莞尔可是几年前创造了满蒙奇迹的皇国大英雄啊,一场“小败”就让他少将变大佐,被人追着要他剖腹不得翻身。好在石原此人脸皮甚厚,硬是顶着不肯自杀。

陆军大臣杉山元突然无限怀念军部里从前那些不对付的皇道派中二们了。如果他们还在.....嗯,不需要他们在军部,只需要驻华派遣军那边的中二们独走一下......

杉山元这时才想起,因为了怕了这些人胡乱独走坏了皇国的侵华大计,最近这段时间军部加派了大量的宪兵去了平津地区,就是约束他们不要乱来。而宪兵却是雍仁特地派出的。

比起昭和天皇,雍仁虽然有野心,却是个想求稳的性子。秩父宫中对,对雍仁最大的影响,就是意识到了“独走”的危害,上位后这段时间在这事上看得特别紧。

“绝对不能让这帮逆贼,坏了蚕食中国的大计。”

这就是他的想法。

殿下,林铣十郎这位临时被推上去的首相,心里却在计算自己这个“过渡首相”还能当多久。(注:正史上,此人首相任期为1937年2月2日—1937年6月4日,只当了四个月)

“我的这个首相,因为这份情报,大概还可以多当一段时间吧......”

林铣十郎恶狠狠地用目光扫视着近卫文麿(正史此人是其继任者),心里却在想着自己要不要早点辞职,免得落得象广田弘毅一般狼狈的下场。

豪赌国运,赌的是国运,又不是他们自己的身家和性命。

这个时期的日本高层,其实不乏头脑清醒人士,只是上层的人都太贪婪,同时也“太聪明”了。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当天什么殿议都没有决出。

而后的几天,随着天气渐冷,以及来自远东苏军的活动频繁的坏消息不断传来,军部高层这儿,更是没有人愿意冒这个风险向天皇拍板。

统制派正规科班出身的大爷们,实在是太聪明了。二二六后,把皇道派中二们清洗得太干净的“恶果”,在这个时候就显露出来了。

时间就这一天一天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