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知否:执掌天下 第50章

作者:来杯黄豆粉

  “打秋风?这话若是被姨母听到,只怕她能气的牙痒痒。”

  华兰灿然一笑,宛如一朵盛放的秋菊。

  正厅内,王若弗看到华兰后,忍不住鼻头一酸,险些抱着她就要哭出声来。

  “女儿给母亲请安。”华兰规规矩矩的行了个大礼,眼中亦是泪光闪烁。

  母女二人惺惺相惜好一会儿。

  王若弗才收敛神色,满眼慈爱的看向赵晗,声音中还有几分哽咽。

  “姑爷,我家华儿没给你添麻烦吧?”

  赵晗轻轻一笑,拱手道:“华儿温婉贤淑,小婿能得此佳偶,实乃三生有幸。”

  “那就好,那就好,华儿这孩子她……”王若弗本想按惯例说几句客套话,给华兰挑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以示谦逊。

  可大脑都要想宕机了,也挑不出华兰在家中时有什么错处。

  于是乎,她干干笑了两声,“她若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还望姑爷多多海涵。”

  他目光温柔的看华兰一眼,轻声道:“岳母大人此言差矣,倒是小婿粗枝大叶,若有照顾不周之处,还望岳母多多提点。”

  王若弗闻言,当即露出一个放心的笑容,接着向赵晗介绍起这位康家姨母。

  遵礼数走了个过场后,康姨母整了整衣襟,脸上堆着假笑,开口道:“姑爷在朝中正得官家青眼,将来飞黄腾达了,可别忘提携一下岳家。”

  说着,康姨母扭头看王若弗一眼,“毕竟……我妹妹可是将嫡长女下嫁到你赵家。”

  这番话,明面上是为盛家前程着想,替王若弗提点新婿。

  实则字字带刺,于无形中挑唆着赵晗与盛家以及华兰的关系。

  华兰听在耳中,急在心里,刚要开口时,便听赵晗道:“康姨母说笑了,岳丈大人在朝中素有清名,长柏亦是勤学苦读,颇有王老太师风范,来日必成大器。”

  “盛家何须借他人之势,更何况,为臣者当以忠君为本,这才是真正的光耀门楣之道。”

  这番话掷地有声,康姨母脸上的笑意顿时一僵。

  华兰目光灼灼的附和道:“官人说的极是,母亲,您觉得呢?”

  王若弗看华兰一眼,又看了看自家姐姐铁青的脸色。

  只得连连点头:“对对对,姑爷说在理。”

  随后赵晗和华兰去寿安堂给老太太请安。

  三个姑娘都在此处说笑玩乐,墨兰率先福身行礼,声音清越:“见过大姐夫。”

  如兰紧跟着行礼,眼珠子滴溜溜的在赵晗身上直打转。

  明兰则身穿一袭浅碧色襦裙,安静的站在一侧,行礼时格外端庄。

  华兰亲昵的依偎在老太太身边,说了好一番体己话后,盛纮又差人请他们去祠堂祭拜列祖列宗。

  今日华兰便要以出嫁女的身份进祠堂,求祖先庇佑新家。

  同时,赵晗也会以新婿的身份去祭拜盛家的列祖列宗。

  直到礼数周全,已经将近午时,盛家的席面向来是男女分席。

  用完午膳,赵晗和长柏等人聚在一起谈论着诗词与朝中要闻。

  华兰自然被王若弗拉回葳蕤轩,毕竟等天色渐晚,华兰便要踏上返程。

  下次再回来,还不知是什么时候。

  刚刚出嫁的姑娘若是三天两头往娘家跑,传出去定会惹来闲言碎语。

  不是被说成不懂规矩,就是被疑心夫妻不睦。

  “华儿,我怎么瞧着你比在家时瘦了些?”

  王若弗从上到下,仔仔细细的打量着华兰,生怕露了一寸地方。

  翠蝉抿唇笑道:“大娘子,姑爷房里连个通房丫头都没有,和姑娘新婚燕尔,难免有些折腾……”

  “什么?!”

  “连个通房都没有?!”王若弗惊呼一声,难以置信的看着华兰。

  多数大户人家的公子哥儿在娶亲前就已经有了通房丫鬟,有些甚至十四五岁时家中长辈便开始安排。

  当然,除了被平宁郡主拘束着的齐衡,他的后院别说通房丫鬟。

  连一个相貌稍微出众些的女使都没有,生怕齐衡被女使勾了魂,耽误学业。

  “我的儿,我瞧着彩簪那丫头老实,该用时就用,可别累着自己。”王若弗沉声嘱咐着。

  华兰柳眉微蹙,犹豫片刻道:“母亲,彩簪是老实不假,可女儿觉得,以她的相貌,只怕是入不了官人的眼。”

  “这……”王若弗扭头看向外置大脑——刘妈妈。

  刘妈妈略一沉吟,开口道:“大娘子莫急着心疼姑娘,这才新婚几日,难免干柴烈火。”

  “等过些时日,姑娘有身孕后,再物色通房和妾室也不迟。”

  王若弗闻言,点头如捣蒜,“对对对,最要紧的是先得个孩子傍身。”

  华兰抬眸看着她二人,心中默默权衡一番后,终是点头应下。

  求月票,求追读~

第69章 揭穿朱曼娘

  暮色四合,华兰在王若弗不舍的目光与赵晗携手踏上归程。

  马车内,见华兰眸光黯淡,面色失落。

  赵晗伸手将她揽入怀中,轻声道:“等下次休沐,我与你一道回来,便没人敢在背后说三道四了。”

  华兰闻言,噙着泪点头。

  再说顾廷烨,他知道赵晗怀疑朱曼娘对自己心怀不轨。

  可在他看来,曼娘柔弱不能自理,温顺的像只小猫似的。

  就算有所图,左右也不过是图自己这个人罢了。

  为向赵晗证明自己的眼光不差,在赶回白鹿洞书院继续学业前,特意将他请来甜水巷。

  一路上,顾廷烨笑呵呵道:“其实我原本没想带曼娘回汴京,可她非说要回来祭奠兄长。”

  “她那兄长生前如此混账,可曼娘却仍记挂着兄妹之情。”

  “这般以德报怨,当真是个至纯至善的好女子。”

  “这几日,我一直把她安置在这里,虽说简陋了些,但胜在清净。”

  他清楚现在若是把曼娘带回侯府,不仅会惹顾偃开生气,被小秦氏和顾廷煜抓住话柄。

  自己这才稍微转好一点的名声,又要毁于一旦。

  “不瞒承元兄,我心里也早已有了盘算。”

  “下次春闱,若我能金榜题名,便立刻将曼娘迎入侯府,堂堂正正的抬为妾室。”

  “届时我有功名在身,父亲他即便心中不悦,也不好太过阻拦。”

  说话间,顾廷烨嘴角带笑,眼底闪过一丝志在必得的光芒。

  赵晗只淡淡瞥他一眼。

  “仲怀啊仲怀,若当真如我所料,她是冲着你宁远侯府嫡子的身份来的。”

  “你又当如何自处?”

  顾廷烨愣了一下,眉头微微拧起。

  “我顾廷烨生平最恨被人欺瞒背叛,她若是骗我,我断不会留她。”

  转过街角,进入甜水巷。

  在顾廷烨的带领下,径直来到一间大门上了锁的小院前。

  一名头发花白,正坐在老槐树下拣豆子的老妇人看到顾廷烨后,笑道:“哥儿回来的真不巧,你家娘子方才拿着包裹急匆匆的出去了。”

  听到此话,顾廷烨一拍脑袋。

  “我忘记今儿曼娘说要去祭奠她兄长,想来她用不了多久就回来了。”

  “承元兄,你先进来喝杯茶,顺带看看我这几篇文章作的如何?”

  赵晗却停下脚步,目光微闪,淡淡道:“祭奠兄长,为何要带包裹,还急匆匆的?”

  “这……”顾廷烨一时语塞,眉头不自觉的皱起。

  他扭头看向老妇人,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大娘,您可看清我家娘子往哪个方向去了?”

  老妇人指了指巷尾的方向,“东边,走的可急了,老身喊她连头都没回呢。”

  “东边……我怎么记得她兄长坟茔是在西郊……”

  顾廷烨自顾自的说着,心中逐渐涌起一抹不安。

  在虎狼窝中长大的他到底不是个糊涂蛋。

  何况,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便如附骨之疽,挥之不去。

  赵晗见他神色变幻,适时开口道:“眼见为实,仲怀可要走一趟?”

  顾廷烨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也好,有劳承元兄了!”

  石头备好马匹后,三人一路策马来到汴京城西郊。

  只见朱曼娘哥哥朱贵的坟前,黄土干燥,杂草丛生,根本无人前来祭奠过。

  顾廷烨的脸色愈发凝重。

  石头挠了挠后脑勺,开口道:“哥儿,我怎么觉得这坟头好像比先前矮了许多……”

  “你确定?”顾廷烨侧目望着他。

  石头点头如捣蒜,毕竟朱贵的坟是他亲手堆的,脑中多少还是有些印象。

  赵晗眼下精光一闪,轻声道:“不如刨开看看,保不齐今天能另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