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知否:执掌天下 第55章

作者:来杯黄豆粉

  “他能改过自新,据说还是殿下的功劳,顾侯今日为他说话,多半是因为此事。”

  赵祯闻言,唇角不由扬起一抹笑意。

  “这样一个混世魔王都能被晗儿引上正途,皇后还觉得朕没为晗儿着想?”

  曹皇后亲手为赵祯斟了一杯茶水,莞尔道:“是臣妾庸人自扰了,晗儿定能不负官家的期望。”

  ——

  酉正时刻,一辆马车在英国公府外缓缓停下。

  守门的小厮见状,麻利的迎了上来,躬身道:“可是赵大人?”

  “正是。”

  小厮闻言,模样愈发恭谨。

  “小的见过赵大人,赵大人请随小的来,国公爷已经在堂内等候多时了。”

  英国公手握京畿兵权,满汴京城里,除了皇室宗亲,他家的体面可以列进前三。

  什么齐国公府,令国公府,全都要靠边站。

  这座英国公府宅邸更是官家御赐,朱门黛瓦,五进三路,门前一对石狮威严肃穆。

  正门匾额上的“敕造英国公府”六个龙飞凤舞的鎏金大字还是官家御笔亲题,此刻正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穿过影壁,可见飞檐斗拱,回廊水榭,目之所及之处,气派恢弘。

  忠孝堂向南的一处厅堂内。

  赵晗看着浓眉如剑,双目炯炯的英国公,遵循礼数,拱手道:“下官拜见英国公。”

  英国公捋须微笑,亲自离座将他扶起。

  求追读,求追读~

第75章 将门虎女张桂芬

  “赵大人不必拘礼,且坐下喝杯茶。”

  话音刚落,便有一名打扮与穿着都尤为利落的女使,毕恭毕敬的捧着红木托盘走来。

  张辅眯起眼睛上下打量着赵晗,幽幽道:“这是前些时日官家赏的青凤髓。”

  “老夫一介武将,牛嚼牡丹似的。”

  “赵大人不如替老夫品评一二,老夫也好去官家面前装个样子,卖弄卖弄风雅。”

  赵晗闻言,微微一笑,端起茶盏细细品味一番后,开口道:“茶汤青碧如玉,香气清而不艳。”

  “初入口微涩,三息后舌底生津,喉间甘润持久,不愧是北苑贡品。”

  “说的好,老夫这就记下来。”张辅朗声一笑,言语间既显亲近又不失威严。

  二人又开始闲话起朝堂趣闻,直到天色暮色四合。

  张辅将茶盏轻轻一搁,只见他一双锐利如鹰的眼眸微微闪烁着。

  对赵晗的称呼亦是从赵大人改成了表字。

  “承元,你对打造骁骑营一事,究竟有几成把握?”

  赵晗当即收敛神色,正声道:“不瞒国公爷,下官有八九成的把握。”

  “八九成?”

  张辅眉梢一挑,身体微微前倾,这个回答显然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赵晗从袖中取出早已备好的绢册,在张辅的身前徐徐展开。

  “眼下大周一套盔甲的重量动辄五六十斤,而西夏瘊子甲采用的冷锻法,甲片厚度减少近六成,更加利于行动,且可抵御五十步内的强弩射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下官在扬州时,曾得一名云游道士指点,知晓一个炼钢的好法子。”

  “将木炭粉、骨粉、盐、油脂按比例混合成糊状,涂抹在锻打成型的钢坯上,且用陶罐密封,继续放进炉中炼化,此为渗碳法。”

  “渗碳后将红热的铁件迅速淬火再进行锻打,其防御能力可超西夏鹞子军的瘊子甲,重量也可做到与瘊子甲毫无差异。”

  此话一出,张辅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西夏的鹞子军,对大周的边军来说,是如同噩梦一般的存在。

  他曾率军与鹞子军交锋过几次,弩箭射在他们甲胄上,溅起细碎的火星后便颓然落地。

  无数将士直接被铁鹞子的方阵踏成肉泥,连全尸都没能寻回。

  张辅猛然握紧双拳,喉咙剧烈滚动着:“此法若真能成……”

  “一个月!”

  赵晗开口打断他的话,眸中闪烁着笃定的光芒,心中却暗自思肘着:也不知云游道士指点这个理由,会不会引人怀疑……

  “下官明日便去军器监,命最好的锻工务必在一个月内打造出样品。”

  “届时,国公爷可去校场亲眼一瞧。”

  张辅紧握双拳,连连点头,难掩心头的振奋,他端起杯中的青凤髓,将其一饮而尽。

  又将杯盏“啪”一声搁在案上。

  “老夫今日请你来,原是在抽选精锐一事上,有些话要告诉你。”

  “国公爷请讲。”赵晗神色恭谨。

  张辅顿了顿,开口道:“京畿诸路厢军中,属驻防外城,守备汴京城门的骁猛军最优,善骑射者约三成,稍加打磨便是好料子。”

  “禹州的宣毅军也不可小觑,士兵们自幼在崎岖山道上打转,尤擅山地骑射,可选拔为轻骑兵。”

  “济州的威边军虽战力稍逊,但有二成擅马上弓箭。”

  “汝州的奉国军因靠近河东马场,不少士兵熟悉马匹调教。”

  “其余诸路厢军中,你就不必费神了,要么不熟悉骑射,要么是些老弱病残凑数的。”

  赵晗听得心头一振,将张辅的话牢牢记在心中后,郑重起身,深深一揖。

  “多谢英国公!”

  张辅当即伸手稳稳托住赵晗肘部,沉声道:“老夫对你寄予厚望,若遇到难处,即刻遣人来告知老夫一声便可。”

  “不过,此事官家都动了真格,想来也没什么人敢为难你。”

  赵晗直起身,点了点头。

  “国公爷说的是,官家能如此信任下官,下官无论如何也要将此事办成。”

  张辅闻言,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

  正当他还想开口嘱咐两句时,耳边突然传来一阵轻盈且急切的脚步声。

  紧接着,一名约摸十五六岁,手持红缨枪的少女疾步而来。

  只见她其长相端庄秀丽,眉眼间英气十足,一袭火红窄袖骑装,束着紫色腰封,发髻高高挽起,没有半点珠翠点缀。

  这通身的飒爽气度,一看便知她就是英国公唯一的嫡女——张桂芬。

  张桂芬见有外客在,脚步略微一顿。

  利落的将红缨枪往身后一收,朝英国公行了个标准的抱拳礼。

  “爹爹,您管管三哥哥和四哥吧!“

  “他们又偷溜去马场,故意不带上我,直到现在才回来!”

  张桂芬说话间,杏眼圆睁,声音清亮,还带着几分委屈。

  英国公张辅膝下唯有张桂芬一个嫡出的孩子,四个庶子皆是妾室所生。

  按照汴京勋贵人家的惯例,四个庶子自出生起就养在英国公夫人的身边。

  英国公夫人年近四十才得张桂芬,自知无法再生育的她一直将庶子视为己出,一切待遇教养皆按照嫡子的标准。

  “你这丫头何时能跟在你母亲后面学学女红?整日舞刀弄枪,哪有半点姑娘的样子。”

  张辅话虽如此,可看眼神中满是宠溺。

  张桂芬轻哼一声,上前拽着他的胳膊道:“我就是学不来那些嘛。”

  “爹爹您别打岔,今日您必须管管他们。”

  张辅无奈的抬手拧了拧眉心。

  余光瞥见赵晗正含笑看着他们父女二人,老脸顿时有些挂不住。

  “去去去,没看见为父正在待客吗?你跑过来像什么话?半点礼数都不知道。”

  “赶紧回去,等过几日为父得空,亲自教你一套枪法。”

  听到此话,张桂芬眼前一亮,激动的攥紧了红缨枪。

  “真的吗?爹爹你可不许骗人?!”

  张辅故作严肃的捋了捋胡须。

  “你若再在这里胡闹,等会我就告诉你母亲,看她怎么教训你。”

  “我不闹了,爹爹你可要说话算话!”

  张桂芬甜甜一笑,正欲转身离开时,朝赵晗盈盈一拜。

  举止既不失将门之女的飒爽,又透着世家贵女的教养。

  待她娇俏的身影如一阵风般消失在眼前,张辅摇头一笑,“让承元你见笑了。”

  “老夫这个姑娘来之不易,家中上下无人不宠着她。”

  “竟将她养成这般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实在叫人头疼很。”

  赵晗面带笑意,轻声道:“张姑娘举手投间自有一番将门风骨。”

  “若一味拘着她,反倒会适得其反。”

  张辅对此话赞同不已,“是啊,老夫也只能随着她的性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