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杯黄豆粉
盛纮拧了拧眉头,深吸一口气道:“这事儿是大娘子做得不妥当。”
“霜儿放心,有我做主,墨儿的及笄礼,定不会委屈了她。”
说着,伸手替林噙霜拭去腮边泪珠,指尖触及到她那细腻的肌肤时,心头瞬间又一软。
“我这就去与大娘子说,至少要请上个十来桌,再给墨儿打套像样的头面。”
听到此话,林噙霜虽然还觉得有些委屈了墨兰,可并未表露出来。
她停止抽泣,轻声道:“墨儿有纮郎这样的爹爹,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也不枉奴婢对纮郎情深不能自抑~”
“我原还以为,纮郎近日总往卫妹妹处跑,是已经把奴婢给忘了。”
盛纮心头又又一软,轻叹一声道:“哎呦,我不过是去瞧柳哥儿,你何至于此?”
“这样吧,我明儿让冬荣给你送三百两银子来,你给墨儿私下再置办些几件像样的首饰。”
林噙霜含泪点头,“纮郎~你真好~”
三日后,墨兰及笄,在盛纮的强烈要求下,盛家上下张灯结彩。
辰时刚过,宾客的马车便已络绎不绝的停在府门外,女使小厮们忙活个不停。
葳蕤轩内,王若弗脸色阴沉的能滴水,她猛一掌拍在案几上。
“哪家的庶女及笄,像她这般排场!”
“这对贱人母女,就知道耍这些狐媚手段撺掇官人!”
“华儿也是糊涂,墨兰及笄,送这般贵重的东西做什么!”
“是要活活气死我这个做娘的不成!”
华兰身为长姐,今日原该出席,但她尚在月子中,御医嘱咐不可劳累,更不可受风寒。
便遣人送来一套鎏金点翠头面,作为墨兰的及笄礼。
刘妈妈轻叹口气,宽慰道:“大娘子息怒,大姐儿如今身份不同,行事自然要体面些。
“若是您当初按奴婢说的,规规矩矩,不偏不倚给四姑娘操办了,也不至于让林小娘钻了空子,直接求到主君的跟前。”
“况且您又不是不知道主君的性子,林氏但凡掉个眼泪,三言两语,便无有不依。”
王若弗气的心口不停起伏,“贱人!我迟早收拾了她!”
刘妈妈往外头看了一眼,提醒道:“大娘子,你听,宾客们都来了。”
王若弗闻言,整了整衣襟,强压下满腔怒火往正堂走去。
正堂内,早早就已设好香案,两侧黄花梨木椅子上坐满了城内有脸面的官眷。
这些人当中,不止有和王若弗交好的大娘子,还有盛纮同僚们的家眷,就连平宁郡主也遣人送来份及笄礼。
毕竟盛家今时不同往日,盛纮将来国丈的身份已经板上钉钉。
虽是个庶女及笄,也值她们带着礼亲自走一趟。
待吉时到,在林噙霜千叮咛万嘱咐下。
墨兰一身素色采衣,款款而来,向官眷们恭谨行礼,而后跪坐在蒲团上。
明兰担任赞者,拿起梳子轻柔而庄重的为墨兰梳头,并将发丝挽成髻。
赞者由如兰担任其实更加妥当。
只是她二人素来不对付,让如兰给墨兰梳头,简直比杀了她还要难受。
正宾三次加笄,念完祝词,在前往祠堂祭拜完祖先,墨兰的及笄礼便算礼成。
宾客们纷纷落座,时不时端起酒杯来到王若弗身边,说些个奉承讨好的话。
王若弗扯着笑脸,心里却不停寻思着用什么手段才能彻底让林噙霜再也折腾不起来。
林栖阁内,听着外头时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林噙霜柳眉紧蹙,急的在屋内来回踱步。
待周雪娘进屋,她迫不及待问:“如何了?可有礼成?大娘子她没甩脸色吧?”
“小娘放心,当着满堂宾客,大娘子哪敢给姑娘脸色看。”
“那就好,我这做娘的,总要为墨儿争上一争。”说罢,林噙霜眯起眼睛,轻笑一声。
及笄礼不仅关乎着议亲,将来嫁了人在夫家也多几分体面。
周雪娘上前一步,满脸堆笑道:“方才平宁郡主还遣人给咱家姑娘送来一对虾须镯,奴婢远远瞧着,当真是漂亮极了。”
林噙霜仰起俏脸,抬手将额前的一缕发丝别至耳后。
仿佛已经看到墨兰将来风风光光嫁进入齐国公府的模样。
片刻后,她问道:“大娘子可还在外头放印子钱?”
周雪娘点点头,压低声音答道:“那日大姐儿回来,因此事斥责了大娘子一通,没几日她便去了康府。”
“奴婢瞧着,这个把柄若再不用,只怕就要不奏效了。”
林噙霜眸中寒光一闪,指尖轻轻摩挲着茶盏的边缘。
葳蕤轩内,早有几位女使被她暗中笼络,得到机会便将王若弗的一举一动悉数报来。
“雪娘,你寻个机会,将此事告诉冬荣。”
第102章 封赏,永昌伯爵府庶长子
转眼已是十月中旬,秋风渐起。
张辅顾偃开二人率征西大军凯旋而归,队伍绵延数里,马蹄声震天动地。
城内百姓扶老携幼,争相涌上街头,只为一睹将士们的英姿。
为首的张辅一身戎装,脸上虽带着些许疲惫,可眼中锋芒依旧,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将风范。
顾偃开则满脸笑意,自打收到家书得知顾廷烨中榜。
他可谓归心似箭,顾家几代将门,如今总算要出了个读书人。
暗暗觉得,这兵鲁子的名声,在这一代就要摆脱掉了!
皇宫,紫宸殿。
凡大朝会、军功封赏等国之大事,皆在此举行。
御座上,赵祯一身赭黄色衫袍,背靠九龙屏风,眸色沉静,天威尽显。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满殿朱紫,交相辉映。
身为储君,赵晗腰系玉带,肃立于御阶之下的东侧首位。
在礼官高声唱名,张辅、顾偃开等一众将领踏着沉稳的步伐入殿觐见。
行完大礼后。
赵祯欣慰的目光在他们身上缓缓掠过,温声道:“西北大捷,全赖诸位爱卿浴血奋战。”
“诸位都是朕的肱骨之臣,快快平身。”
“臣等,谢官家恩典!”
众将齐声应和,中气十足的声音在殿宇内回荡。
张辅目光炯炯的望向立于御阶之下的赵晗,眼中满是赞赏之色。
“启禀官家,此次西征大捷,首功当属太子殿下!”
“若非殿下操练骁骑营,运筹帷幄,亲临战场鼓舞士气,臣等岂能如此顺利平定边患?”
“军中粮草调度,伤员安置,殿下事事亲力亲为,三军将士,无不感念殿下恩德!”
此话一出,赵祯眼中笑意更深。
他原本还担心赵晗出身民间,恐难服众。
此刻见殿内一众将领们皆露出钦佩之色,这才发觉,自己往日的担忧实属有些多余。
“太子能为国分忧,实乃社稷之福,朕之幸事,诸卿亦不需妄自菲薄。”
说罢,他将目光放在一旁手持诏书的礼官身上。
礼官会意后,上前一步,朗声宣读道:“门下,制曰:
朕惟乾坤定位,必资柱石之臣,社稷安邦,实赖干城之将。
英国公张辅,世笃忠贞,器资雄毅,秣马厉兵,固我藩篱,功在社稷,泽被生民。
加封骠骑大将军,赐丹书铁券,玉带二围,黄金千镒,田庄三处。
尔其益励忠勤,永保令誉。
钦哉!”
张辅闻言,立即整肃衣冠,趋步向前,高声道:“臣张辅,谢官家隆恩!”
骠骑大将军虽为从一品,位列武散官最高阶,尊荣显赫,但只是虚衔,仅定品级与俸禄,并无实掌兵权之责。
这样的封赏,早在张辅的意料之中。
毕竟他已是英国公之尊,若再给他实权,只怕要引起文臣们的不满了。
何况,芬儿将来多半还要……
封赏完张辅,礼官继续宣读诏书:
“门下,制曰:朕膺昊天之眷命,统御万方,恩威并施,赏功酬庸。
宁远侯顾偃开,忠勇夙著,勋业克彰,功在社稷,朕心甚慰。
加封检校太尉,赐紫金鱼袋,玉带二围,锦缎百匹,食邑五百户。
尔其益励忠勤,永固屏藩。
钦哉!”
对于这样的封赏,顾偃开亦是心满意足。
上一篇:从迪迦开始的奥特银河传说
下一篇:返回列表